藏红花素
藏红花素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肿瘤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02673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陕西中医、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2002全国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等;藏红花素的相关文献由511位作者贡献,包括邓爱华、孙立荣、刘凤英等。
藏红花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2673篇
占比:99.88%
总计:102796篇
藏红花素
-研究学者
- 邓爱华
- 孙立荣
- 刘凤英
- 孙妍
- 徐慧娟
- 王玲珍
- 王云
- 仲任
- 卢可可
- 姬白嫣
- 孔令军
- 庞会利
- 徐文思
- 李萍
- 杨祺福
- 秦广雍
- 谢鹏
- 谷令彪
- 费舟
- 郭志刚
- 陈妙源
- 于正洪
- 刘聃
- 卢愿
- 司绍永
- 吴扬
- 宋爱琴
- 庞秀英
- 张炜
- 张现涛
- 张赛
- 李学荣
- 李玲
- 杜小敬
- 杨慧科
- 杨静
- 杨龙
- 段艳辉
- 江冉冉
- 汤须崇
- 温彬
- 潘瑞蓉
- 王义明
- 王振贤
- 王晓东
- 王玉春
- 王璐
- 王立哲
- 甄海宁
- 罗国安
-
-
康丽娟;
温彬;
靳丽丽
-
-
摘要: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联合左旋丁基苯酞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建立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分为模型组、左旋丁基苯酞组、联合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左旋丁基苯酞组大鼠给予左旋丁基苯酞40 mg/kg灌胃干预,联合组大鼠在左旋丁基苯酞组的基础上腹腔注射藏红花素4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干预。比较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观察脑组织病理学、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检测脑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勿动蛋白-66(Nogo-66)、勿动蛋白-66受体(NgR)和神经丝蛋白(NFP)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左旋丁基苯酞组和联合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低于假手术组,BBB通透性、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和丙二醛(MDA)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丁基苯酞组、联合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及SOD、CAT水平高于模型组,BBB通透性、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和MDA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及SOD、CAT水平高于左旋丁基苯酞组,BBB通透性、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和MDA水平低于左旋丁基苯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左旋丁基苯酞组和联合组大鼠NFP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Nogo-66、NgR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左旋丁基苯酞组、联合组大鼠的NFP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Nogo-66、NgR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联合组大鼠的NFP蛋白表达高于左旋丁基苯酞组,Nogo-66、NgR蛋白表达低于左旋丁基苯酞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红花素联合左旋丁基苯酞灌胃能保护大鼠神经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与调控Nogo-66、NgR和NFP蛋白有关。
-
-
胡亚丽;
庞茜茜;
杨杰;
刘云宁;
刘克勤
-
-
摘要:
目的探索藏红花素(crocin)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AMI+crocin组、右美托咪定(Dex)组,每组各10只。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计算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超声心动图获得胸骨旁长轴切面M型记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分数(LVFS);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Caspase-3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miR-146a-5p表达。设置H9c2细胞为对照组(control)、缺氧组(hypoxia)、hypoxia+crocin组、hypoxia+crocin+inhibitor组和Dex组,qRT-PCR检测细胞miR-146a-5p表达;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WB)检测Cleaved caspase-3表达;试剂盒检测大鼠细胞上清液CK和LDH活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AMI组大鼠心室壁薄,心室舒缩行为异常,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大,LVEF、LVFS和相对miR-146a-5p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CK、LDH和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MI组相比,AMI+crocin组和Dex组大鼠心肌组织增厚,心肌舒缩较正常,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LVEF、LVFS和相对miR-146a-5p表达均明显上升,细胞凋亡率、CK、LDH和Caspase-3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control组相比,hypoxia组细胞相对miR-146a-5p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LDH和CK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hypoxia组相比,hypoxia+crocin组和Dex组细胞miR-146a-5p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LDH和CK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hypoxia+crocin组细胞相比,hypoxia+crocin+inhibitor组上述氧化应激指标明显上升(P<0.05)。结论藏红花素可能通过上调miR-146a-5p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
-
-
刘凤英;
邓爱华;
陈婕;
王云;
刘亚菲
-
-
摘要:
以药栀子为原料,研究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藏红花素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各因素对栀子藏红花素萃取率及分配系数的影响规律,在硫酸铵质量分数为23%,乙醇质量分数为25%,Na Cl质量分数为0.5%,pH值为8,料液比为9%,萃取时间为45 min,萃取温度为20°C条件下,藏红花素的萃取率高达95.44%。
-
-
金磊磊;
李泽坤;
金慧;
朱星扬;
张保钱;
蒋海侠;
陈集双
-
-
摘要:
为建立栀子愈伤组织的间隙浸没植物生物反应器高通量培养体系,同时探讨诱导剂对栀子愈伤组织中藏红花素合成的影响。以MS+2.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2 mg/L萘乙酸(NAA)+30 g/L蔗糖为增殖培养基,在40 d的培养时期内,栀子愈伤组织在植物生物反应器中生长状况良好,增殖系数呈升高趋势。对不同培养时间(20、30、40 d)和添加诱导剂处理的栀子愈伤组织中的藏红花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栀子愈伤组织中的藏红花素含量显著提高,在培养40 d时达到了0.206 5 mg/g;添加CuSO_(4)和茉莉酸甲酯(MeJA)促进了栀子愈伤组织中藏红花素的合成,单位质量栀子愈伤中的藏红花素含量显著增加,培养30 d时达到0.372 3 mg/g。
-
-
齐赟;
张艺馨;
程育宏
-
-
摘要: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4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藏红花素治疗组。模型组和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建立RIRI模型,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50 mg·kg^(-1)藏红花素。RIRI后14 d,视网膜铺片染色比较各组小鼠RGC密度差异。RIRI后24 h,HE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视网膜内层厚度差异。于RIRI后不同时间点(0 h、3 h、6 h、9 h、12 h、15 h)取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通过多重基因定量分析系统检测NLRP3、ASC、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变化。RIRI后6 h和12 h取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IL^(-1)β蛋白的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小鼠RIRI后14 d,视网膜铺片染色结果显示,藏红花素治疗组较模型组小鼠RGC密度增加约18.5%(P0.05)。ELISA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RIRI后6 h和12 h,藏红花素治疗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IL^(-1)β蛋白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藏红花素通过抑制Caspase-1和IL^(-1)β表达保护RIRI小鼠RGC。
-
-
刘聃;
刘凤英;
黄颖;
段艳辉;
邓爱华
-
-
摘要:
为了优化栀子中藏红花素的提取工艺,以藏红花素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栀子中藏红花素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优化藏红花素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优化的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5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60°C,栀子中藏红花素的提取率为64.25%。
-
-
廖冰灵;
周颖;
许琦华;
田天宁;
常玲;
张慧君
-
-
摘要:
目的 探讨藏红花素(Crocin)是否通过调控微管蛋白进而影响人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侵袭和凋亡,以期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使用藏红花素处理MGC-803细胞,并用顺铂作为阳性对照药,观察藏红花素对MGC-803细胞生物学的影响。采用MTT分析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最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藏红花素作用的潜在机制。结果 藏红花素使MGC-803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凋亡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藏红花素对MGC-803细胞的抑制能力与微管蛋白作用密切相关,藏红花素通过降低MGC-803细胞中的微管蛋白表达进而影响其增殖、侵袭和凋亡。结论藏红花素能够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生长、迁移、侵袭能力,并能促进MGC-803胃癌细胞的凋亡反应。
-
-
石俊杰;
宁改丽;
石一民
-
-
摘要:
目的 探讨藏红花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LIR)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藏红花素组、藏红花素+Brusatol(Nrf2抑制剂)组,各20只。腹腔注射给药30 min后,通过阻断左肺门1 h制备LIR大鼠模型。24 h后,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检测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κB(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藏红花素组动脉血PaO2、OI升高(P <0.05);肺组织结构受损、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明显改善,病理评分降低(P <0.05);SOD、CAT活性升高,MPO活性和MDA含量降低(P <0.05);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降低(P <0.05);肺组织Nrf2、HO-1表达量升高,p-NF-κB p65表达量降低(P <0.05)。Brusatol能够明显逆转藏红花素对LIR大鼠肺组织Nrf2、HO-1、p-NF-κB p65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 藏红花素能够抑制LIR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LIR损伤,改善肺功能,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NF-κB活化有关。
-
-
杨欢欢;
段毅
-
-
摘要: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0只健康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10 mg/kg)、中(20 mg/kg)、高(40 mg/kg)剂量藏红花素组和尼莫地平(2 mg/kg)组,每组40只;采用夹闭大脑中动脉2 h的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手术前7 d开始每日1次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给予0.9%氯化钠溶液)。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红四氮唑(TTC)染色法计算脑组织梗死率,失质量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伊文思蓝渗透法检测BBB通透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连接蛋白-1(Z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胞浆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率、脑含水量均升高(P<0.05);脑组织可见水肿,神经元数量减少、空泡变性,胞核偏移、固缩深染,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脑组织伊文思蓝渗透量升高(P<0.05);脑组织TNF-α、IL-1β、IFN-γ、MDA含量升高,SOD、CAT活性降低(P<0.05);脑组织Occludin、ZO-1、Nrf2、HO-1表达量降低,胞浆NF-κB p65、胞核NF-κB p65表达量和胞核NF-κB p65/胞浆NF-κB p65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藏红花素组和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率、脑含水量降低(P<0.05);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伊文思蓝渗透量(P<0.05);TNF-α、IL-1β、IFN-γ、MDA含量降低且SOD、CAT活性升高(P<0.05);Occludin、ZO-1、Nrf2、HO-1表达量升高,胞浆NF-κB p65、胞核NF-κB p65表达量和胞核NF-κB p65/胞浆NF-κB p65比值降低(P<0.05)。[结论]藏红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BB结构和通透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脑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NF-κB入核,进而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
-
王海贺;
王璐;
李玲;
王武龙
-
-
摘要: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藏红花素小、大剂量组。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大鼠肺功能指标,TUNEL染色检测肺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呼气峰流量(PEF)、吸气峰流量(PIF)、0.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3/FVC)显著降低(均P<0.05),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率、肺组织NLRP3表达水平以及血清IL-1β、MDA和LDH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藏红花素小、大剂量组大鼠PEF、PIF、FEV0.3/FVC显著升高(均P<0.05),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率、肺组织NLRP3表达水平及血清IL-1β、MDA和LDH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藏红花素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的肺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NLRP3表达有关。
-
-
金磊磊;
李泽坤;
张保钱;
蒋海侠;
张本厚;
吴文静;
陈集双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2018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藏红花素(crocin),又名西红花苷,一般存在于藏红花中,是藏红花的有色成分且是主要成分.研究表明,藏红花素具有降血脂、抗肿瘤等功效.由于藏红花只用柱头入药,且藏红花种质资源少、适宜种植区域有限,使得藏红花资源短缺,年产量极低,导致藏红华素价格十分昂贵,目前已达到每公斤2000美元以上.本研究利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间歇浸没植物生物反应器来进行栀子愈伤的大量增殖,并通过筛选合适的藏红花素提取方法和HPLC检测方法测定其中的藏红花素含量,初步探索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持续生产栀子愈伤中的藏红花素的方法。本研究建立了植物生物反应器扩繁栀子愈伤组织体系,在培养基为MS+2.0mg/L 6-BA+0.2 mg/L NAA+30 g/L蔗糖,p H为6.5的条件下,栀子愈伤在植物生物反应器实现了高通量扩繁;分析了不同培养周期(20d、30d、40d)和诱导子处理的栀子愈伤组织中的藏红花素含量。研究表明:植物生物反应器培养的栀子愈伤中的藏红花素含量高于固体培养,且培养40d的栀子愈伤的藏红花素含量高于培养20、30d的栀子愈伤组织;在添加Cu SO4和Me JA后,愈伤组织的增殖系数变低,愈伤生长受到抑制,不利于栀子愈伤组织的单罐反应器产量;但添加诱导子促进了栀子愈伤组织中藏红花素合成,单位质量栀子愈伤中的藏红花素含量增加,达到0.3723mg/g。
-
-
孙立荣;
丁雯雯;
王玲珍;
孙妍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检测藏红花素对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集落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及藏红花素组,藏红花素浓度分别为250ng/ml、500ng/ml、1000ng/ml、2000ng/ml,培养14天进行集落计数.结果:藏红花素浓度≤1000ng/ml时随藏红花素浓度增加集落计数增加,1000ng/ml时增加最显著;藏红花素浓度增加至2000ng/ml时集落计数减少;增加至4000ng/ml时不形成集落.结论:适宜浓度的藏红花素(500-1000ng/ml)可提高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
-
-
孙立荣;
孙妍;
王玲珍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HL-60细胞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3周龄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生理盐水0.2ml/d)、低(6.25mg/kgd)、中(25mg/kgd)、高(100mg/kgd)浓度藏红花素组,予生理盐水或藏红花素腹腔注射(ip.)14天,第15天皮下接种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1×107个),接种后继续予生理盐水或藏红花素(ip.)28天处死所有裸鼠.期间观察裸鼠一般情况,成瘤时间及移植瘤体积,称瘤重,计算成瘤率、抑瘤率及肿瘤体积变化比,光镜观察移植瘤及肝脾HE染色切片,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 blot分析检测移植瘤Bcl-2、Bax的表达差异.结果:荷瘤时各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F=2.54,p>0.05);处死时各组有显著性差异(F=15.21,p0.05)。各组成瘤时间有显著性差异(F=32.66,p<0.01),低、中浓度组明显长于其他三组(P均<0.01)。各组瘤重有显著性差异(F=8.72,p<0.01),低浓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及高浓度组(p均<0.01),中浓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及高浓度组(p<0.01)。结论:藏红花素(6.25mg/kg.d,25mg/kg.d)对HL-60细胞荷瘤裸鼠具有延缓肿瘤形成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和下调Bc1-2的表达有关。
-
-
孙立荣;
李丹妮;
王玲珍;
孙妍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对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泌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儿童、化疗半年及1年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分别设为正常对照组、短化疗组及长化疗组,全骨髓法培养出BMSCs,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记分子进行细胞鉴定.配制含浓度为0、0.3125mg/ml、0.625mg/ml、1.25mg/ml及2.5mg/ml藏红花素的培养液作用于各组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藏红花素作用后各组BMSCs形态,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SCF)水平.采用SSPS17.0软件,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化疗组细胞增殖活性、分泌SCF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细胞(p<0.05),且长化疗组又显著低于短化疗组(p<0.05);各浓度藏红花素作用后化疗组细胞增殖活性及分泌SCF水平显著提高,以浓度为1.25mg/ml的藏红花素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长期化疗可使急性白血病患儿BMSCs增殖活性及分泌功能明显受损,而藏红花素可促进化疗受损细胞增殖活性及分泌功能的恢复,进而促进患儿造血功能恢复.
-
-
孙立荣;
孙妍;
王玲珍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顺铂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0.2mi/d)、顺铂组、低(6.25mg/kgd)、中(12.5mg/kgd)浓度藏红花素组及阳性对照水飞蓟素组(100mg/kg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于实验第1天给予顺铂(10mg/kg)腹腔注射,之后继续给药7天后处死所有小鼠.肝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肝脏组织匀浆检测SOD、CAT及GSH-PX活性,MDA及GSH含量等氧化应激指标;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 blot分析检测肝脏匀浆中phospho-p38MAPK,p53,and caspase-3的表达差异.结果:顺铂组肝组织呈弥漫性病变,肝细胞变大,有空泡变性,可见点灶状坏死,局部有炎细胞浸润,低、中浓度藏红花素组及水飞蓟素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顺铂组。与顺铂组比较,低、中浓度藏红花素组及水飞蓟素组ALT,AST均明显降低(P均<0.05)。顺铂组MDA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而低、中浓度藏红花素组及水飞蓟素组MDA含量明显低于顺铂组(P均<0.05)。顺铂组GS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低、中浓度藏红花素组及水飞蓟素组GSH含量明显高于顺铂组(P均<0.05)。顺铂组SOD,CA下及GSH-PX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而低、中浓度藏红花素组及水飞蓟素组SOD,CAT及GSH-PX活性明显高于顺铂组(P均<0.05)。同时,与顺铂组比较,低、中浓度藏红花素组及水飞蓟素组可明显降低phospho-p38MAPK,p53,an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P均<0.05)。结论:藏红花素(6.25mg/kg.d,12.5mg/kg.d)对顺铂致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氧化应激途径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防御作用,以及抑制phospho-p38MAPK,p53,and caspase-3的活化有关。
-
-
-
-
郭志刚;
刘雪;
刘瑞芝
- 《第九届全国生物化工学术会议》
| 2000年
-
摘要:
葡萄糖对于藏红花愈伤组织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蔗糖与淀粉水解液的促进作用基本相同;麦芽汁则对藏红花细胞有很大的毒性,显著抑制了愈伤组织的生长.对于藏红花素的积累,碳源的添加量有一个适宜范围,淀粉水解液在20g/l到40g/l之间,蔗糖则在30g/l左右.
-
-
-
-
-
-
-
-
-
-
-
- 清华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00-09-27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藏红花多倍体细胞培养生产藏红花素类活性物质的方法,首先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胞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再加入蔗糖,用酸或碱调pH值,加入琼脂,成为基本培养基;再将藏红花的叶鞘消毒后作为外殖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胞分裂抑制剂,培养出悬浮单细胞系;最后加入氨基酸、诱导子、代谢前体和辅酶,即可获得本发明的产品。本发明的产品可以制成新型抗癌药物,也能够制成预防肿瘤发生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