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696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38篇、会议论文349篇、专利文献60274篇;相关期刊1155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4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血液学高峰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急性白血病的相关文献由12654位作者贡献,包括等、李建勇、孙慧等。

急性白血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38 占比:9.73%

会议论文>

论文:349 占比:0.52%

专利文献>

论文:60274 占比:89.75%

总计:67161篇

急性白血病—发文趋势图

急性白血病

-研究学者

  • 李建勇
  • 孙慧
  • 林凤茹
  • 薛永权
  • 万楚成
  • 沈志祥
  • 夏云金
  • 董作仁
  • 陈信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卜广瑞; 张艳敏; 李晓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人纤维蛋白原(Fbg)纠正急性白血病(AL)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控制出血事件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80例合并Fbg降低的AL患者为对象,利用Khelaf出血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出血(Khellaf评分低于12分,n=31例);中度出血(Khellaf评分13~17分,n=28例)、重度出血(Khellaf评分高于18分,n=21例).患者均接受人Fbg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出血控制情况.结果 重度出血组、中度出血组、轻度出血组用药前后出血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重度组出血评分差值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中度组出血评分差值高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及中度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为100.00%,中度组总有效率为85.71%,2例无效患者中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脑疝形成.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轻度组PT、Fbg、D-D水平低于中度组、重度组(P<0.05);中度组PT、Fbg、D-D水平低于重度组(P<0.05).结论 给予AL患者人Fbg辅助治疗可有效纠正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出血的风险.
    • 杜艮利
    • 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入预见性护理,对其心理情绪及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8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均为42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加入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根据SAS、SDS评定量表,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等心理不良情绪评分状况;对比两组肛周感染、口腔感染等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急性白血病患者干预前SAS等量表心理情绪数据(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等量表心理情绪数据较对照组低,组间比有差异(P<0.05);肛周感染等并发症数据观察组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入预见性护理,心理情绪得到了较大改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借鉴。
    • 姚晶晶; 刘颖; 许汇娟; 孙思敏; 陈敏; 江雪杰
    • 摘要: 目的制定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便秘(chemotherapy-induced constipation,CIC)的最佳预防和管理策略,结合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特点、个体需求及本院当前的医疗资源等,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患者化疗后排便情况。方法遵循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包括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证据应用实践变革及证据应用后效果再审查3个阶段。将最佳证据转化成8条审查指标,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最佳证据的执行率,患者化疗前1周和化疗后1周内排便次数以及排便形态为Bristol Ⅰ、Ⅱ型的次数。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CIC预防和管理的各项证据的执行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基于最佳证据的CIC预防和管理策略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后,能够提高护士对各项审查指标依从性,可预防和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排便状况。
    • 王琴
    • 摘要: 目的研究恶心呕吐护理干预方法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儿童血液科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恶心呕吐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化疗期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化疗期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化疗期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在化疗期采用恶心呕吐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可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周立涛; 陶善东; 史文婷; 邓媛; 朱家斌
    •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ENST00000415964是否通过微小RNA(miR)-214/DKK3影响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ENST00000415964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在白血病细胞K562中转染pcDNA3.1-ENST00000415964,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印迹测定P2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DKK3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ENST00000415964与miR-214的靶向关系。在细胞中共转染pcDNA3.1-ENST00000415964和miR-214,或共转染pcDNA3.1-ENST00000415964和si-DKK3,采用上述方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和P21、Caspase-3、DKK3蛋白表达的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14对DKK3的靶向调控。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ENST00000415964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过表达ENST00000415964明显减少细胞K562的存活率、S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G0期细胞百分比、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P21蛋白表达量(P<0.05)。ENST00000415964靶向、调控miR-214。过表达miR-214或抑制DKK3能减轻ENST00000415964对细胞K562增殖、S期细胞百分比的抑制作用,并减轻其对G0期细胞百分比、细胞凋亡、P21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miR-214靶向调控DKK3。结论ENST00000415964可抑制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靶向miR-214调控DKK3有关。
    • 康新秧; 张琼
    •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问候-自我介绍-过程-解释-感谢(AIDET)沟通模式的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IDET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AIDET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时焦虑、抑郁状态;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时舒适度;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AIDET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GC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AIDET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ET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景婷; 吴霜; 彭杨
    • 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在急性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包括风险管理与培训一体化、风险识别与干预一体化、风险宣教与延续服务一体化。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吴志敏; 魏秀丽
    • 摘要: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沙利度胺^(+)常规化疗)和常规组(n=30,常规化疗),比较两组的疾病缓解率、免疫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疾病缓解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70.00%(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可明显提高疾病缓解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章碧琴; 杜垚强; 杨叶晓青; 李海微; 华丽群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5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共294例次输注单采血小板的信息,按性别、年龄、血型、血小板输注次数等进行分组,评估输注疗效,计算有效率,并分析影响输注疗效的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血型患者的输注有效率接近。不同的输注次数影响输注疗效,输注次数越多,输注疗效越差。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输注疗效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脾正常患者输注疗效优于脾大患者。体质量指数正常和超重患者输注疗效优于体质量指数过低患者。输注前血小板计数≥5×10^(9)/L优于血小板计数<5×10^(9)/L。输注前患者白细胞计数越大有效率趋势越高,输注前血红蛋白浓度越高,输注疗效也略趋向于升高。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疗效与血小板输注次数、白血病分型、脾大与否、体质量指数及输注前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密切关联。
    • 李就文; 李婉琴; 陈昌达; 宾科梅
    • 摘要: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状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治疗的3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少白红细胞输血,观察组患者选择去白细胞输血。输血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状况[白介素10(IL-10)、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GF-α)]、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输血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IL-10、IL-4、TGF-α水平分别为(26.76±5.99)ng/L、(81.83±12.06)ng/L、(17.49±3.49)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29±6.30)ng/L、(92.05±10.83)ng/L、(21.03±3.94)pg/mL,IL-2、IFN-γ分别为(38.84±7.36)ng/L、(33.18±5.1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3±8.41)ng/L、(28.52±5.2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1周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明显高于输血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分别为(57.85±2.95)%、(31.03±1.73)%、(24.87±1.48)%、1.33±0.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22±2.41)%、(28.84±1.29)%、(23.26±1.46)%、1.19±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应用于急性白血病能使患者的外周血Th1/Th2细胞失衡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