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60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1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405585篇;相关期刊272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四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等;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相关文献由1885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君、饶绍琴、胡斌等。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1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05585 占比:99.85%

总计:406177篇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发文趋势图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学者

  • 邓君
  • 饶绍琴
  • 胡斌
  • 李常兴
  • 黄文芳
  • 孙昌瑞
  • 洪华
  • 董学君
  • 传良敏
  • 张锡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范正超; 尹航; 刘建震; 朱晓黎; 李崇斌
    •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抗酸染色在肾结核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通过后腹腔镜技术或开放技术行肾切除术后肾病组织标本65例,其中肾结核病30例(阳性组),非结核肾病35例(阴性组)。采用Taq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抗酸染色技术检测每个石蜡标本的结核杆菌病原体。采用单独和联合统计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抗酸染色在肾结核组织标本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53.3%、94.3%、88.9%、70.2%和75.4%;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83.3%、97.1%、96.2%、87.2%和90.8%;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较抗酸染色的灵敏度提高了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12)。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准确性也高于抗酸染色检测的准确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19)。抗酸染色和荧光定量PCR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96.7%、94.3%、93.5%、97.1%和95.4%。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明显高于抗酸染色、荧光定量PCR的单独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抗酸染色可提高肾结核组织标本病原体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在肾结核的病理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魏雪; 叶胜兵; 章如松; 夏秋媛; 饶秋; 马恒辉; 吴楠
    • 摘要: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特异性炎症,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查见MTB是确诊结核的“金标准”。目前,结核病诊断的主要辅助检测方法是特殊染色和qRT-PCR检测。在临床病理诊断中,部分结核病患者由于获取标本困难,穿刺标本微小,病理组织多被用于HE染色、特殊染色,所剩组织太少无法进行相关分子检测。
    • 杨飞
    • 摘要: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是临床检验微生物中比较可靠的手段之一,指的是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系加荧光基团,通过荧光信号的累积,实现对整个PCR进程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最终可利用标准曲线完成未知模版定量分析的效果[1]。该技术距今已有20多年历史,首次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推出,实时监控PCR全程,可快速、灵敏及可重复地定量初始模版浓度,实现PCR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突破。
    • 汪一萍; 倪剑锋; 鲁勇; 应建飞; 蒋磊; 史俊颖
    • 摘要: 目的研究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等,为CRE的院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7—2020年细菌室保存的CRE样品,对其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收集222株CRE,检测出大肠埃希菌78株,肺炎克雷伯菌71株,阴沟肠杆菌28株,其他肠杆菌45株,仅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米诺环素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分布:NDM基因131株,KPC基因56株,IMP基因13株,VIM基因1株,OXA-48基因1株,未检出20株。49株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MLST分型显示:ST11型26株,ST15型7株,其余还有9种ST分型。结论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分离的CRE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NDM和KPC为主要耐药基因型。
    • 王筱雨; 色米热·艾尼瓦尔; 李士军
    • 摘要: 目的探讨EB病毒(EBV)DNA在血浆样本溶血和脂血状态下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40例EBV DNA阳性样本,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将EBV DNA阳性样本与灭菌蒸馏水按照1∶1比例混合,作为对照样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在模拟溶血(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60.50、30.25、15.13 g/L)及模拟脂血(三酰甘油浓度分别为6.36、4.24、2.12 mmol/L)状态下EBV DNA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红蛋白浓度为60.50和30.25 g/L时,EBV DNA阳性血浆溶血样本和对照样本的PCR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 DNA阳性血浆各浓度脂血样本和对照样本的PCR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红蛋白≤15.13 g/L的溶血样本和三酰甘油≤6.36 mmol/L的脂血样本对EBV DNA检测结果无影响。
    • 摘要: 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Roussel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营养不良线丝dystrophic neurites(DN)原发性错配修复缺陷型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primary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 IDH⁃mutant astrocytoma(PMMRDIA)早发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 李发涛; 李焱; 韩瑾; 汤雪薇; 万钧晖; 杨昕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产前诊断中限制性胎盘嵌合体(CPM)的发现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20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于产前诊断中无创胎儿D N A检测结果 或早孕期11~13+6周绒毛样本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结果 与羊水或脐血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结果 不一致的病例6例;胎儿分娩后留取胎盘组织,多位点取样,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F-PCR)方法 对胎盘组织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6例病例中,羊水或脐血样本检测结果 分别为:21号染色体单亲二倍体(UPD21)、46,XX、46,XX、46,XY、46,XX、46,XY;而其胎盘组织中均检测到两种核型类型的细胞嵌合,分别为UPD21/47,XX,+21、46,XX/45,XO、46,XX/45,XO、46,XY/47,XY,+13、46,XX/45,XO、46,XY/47,XY,+21,确认均为CPM.结论 CPM可导致以胎盘绒毛或胎盘来源物为检测靶标的核型检测结果 与胎儿实际核型结果 不一致,在产前诊断中认识到限制性胎盘嵌合现象的存在可以解释绒毛样本检测结果 与羊水或脐血样本结果 不一致的现象,避免因CPM导致误诊的发生.
    • 高飞; 牛志强
    •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HBV-DNA)的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均接受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以及FQ-PCR技术检测血清HBV-DNA。比较不同HBV-M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以及不同病情患者HBV-DNA水平。结果: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体(HBeAb)、HBcAb阳性患者的HBV-DNA水平低,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52,P=0.339);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HBsAg、HBeAb,HBsAg、HBsAb、HBcAb,HBsAg、HBsAb、HBcAb阳性患者的HBV-DNA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80.180,P<0.001);重度患者的HBV-DNA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FQ-PCR技术检测患者的HBV-DNA水平,可反映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程度以及疾病类型。
    • 龙若庭; 林萃; 陈淑霞
    • 摘要: 目的 通过染色体非整倍体分析和Y染色体STR分析,对一例染色体核型为46,X,+mar的羊水标本进行遗传学分析.方法 采用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F-PCR)进行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利用AGCU Y-STRs多重荧光复合扩增分析系统检测DYS391等22个STR位点.结果 羊水标本在13、18、21号染色体基因座上,为峰高1:1的双峰或两倍峰高的单峰,AMELY、XY3基因座的STRs峰高两倍于X染色体基因座峰高.AGCU Y-STR多重荧光复合扩增分析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其父亲外周血在22个Y-STR位点上均检测到单峰.胎儿羊水标本在DYS456、DYS458、DYS393、DYS19、DYS522五个基因座上检测到单峰,其余17个基因座未检测到扩增产物.在以上五个基因座上,其基因型均与父亲一致.结论 羊水标本性别染色体Y和X比例为2:1,Y染色体有部分缺失,Y染色体上5个基因座的基因型来源于父亲.
    • 黄辉; 邓莉; 张榕; 肖飞; 邓洁; 杨健
    •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百日咳疑似病例,了解其病原,分析儿童百日咳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就诊的百日咳疑似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00例百日咳疑似病例完成呼吸道分泌物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检测阳性198例(49.5%)。2.百日咳以<1岁患儿为主要发病年龄(158/198例,79.8%),有咳嗽患者密切接触史113例(113/198例,57.1%),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百白破疫苗接种共162例(162/198例,81.8%)。痉挛性咳嗽发生率73.7%(146/198例),发病至确诊病程为(17.2±12.3)d,咳嗽后发绀31.3%(62/198例),咳嗽伴呕吐17.7%(35/198例),吸气性吼声12.1%(24/198例),其他伴随症状有喘息、流涕、发热、腹泻等。3.病例分为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组(198例)、其他病原组(104例)、病原未明组(98例),3组临床症状比较显示,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组咳嗽后发绀发生率最高(χ^(2)=15.334,P<0.001),其他病原组喘息、呼吸困难、发热、肺部啰音、喘鸣音发生率最高(χ^(2)=79.208、38.214、16.709、44.794、42.480,均P<0.001)。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组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及血小板均高于其他2组(F=15.812、18.198、10.819,均P<0.001)。结论儿童百日咳疑似病例感染病原多样,完善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及呼吸道病毒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儿童百日咳以1岁以下婴儿、未完成疫苗接种者更为常见,临床症状以痉挛性咳嗽最突出,与其他病原感染相比,咳嗽后发绀症状发生率更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