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沙眼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301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外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11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3634篇;相关期刊784种,包括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第九届粤桂琼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南省医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男科学术大会、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性医学学术会议等;沙眼衣原体的相关文献由657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全忠、余平、郑和平等。

沙眼衣原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11 占比:45.68%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95%

专利文献>

论文:3634 占比:53.36%

总计:6810篇

沙眼衣原体—发文趋势图

沙眼衣原体

-研究学者

  • 刘全忠
  • 余平
  • 郑和平
  • 吴仕孝
  • 李忠玉
  • 王千秋
  • 钟铭英
  • 吴移谋
  • 薛耀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建伟; 孙嘉峰; 王军军; 丘丽萍
    • 摘要: 目的了解福建省立医院南院315例孕妇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我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315例孕妇宫颈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定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进行UU-DNA、CT-DNA检测。结果315例孕妇UU的阳性率为28.6%,CT的阳性率为8.9%,UU+CT的阳性率为7.0%。结论315例孕妇中UU和CT阳性率较高,尤其是UU,而UU和CT感染可能造成胎膜早破、早产、流产,产后出血等,应引起临床重视。
    • 李莹; 耿刚; 代继宏
    • 摘要: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肺炎患儿痰载菌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7例沙眼衣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标本中沙眼衣原体DNA进行定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低拷贝数组(10^(6)/mL),比较不同组别间的临床症状、胸片结果、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出院2周后复查胸片,并与住院期间胸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气促时间比较,高拷贝数组与中、低拷贝数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程比较,高拷贝数组与中拷贝数组(P0.05);胸片结果比较,高拷贝数组与中、低拷贝数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高拷贝数组与中、低拷贝数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及发热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周后胸片恢复情况均较好,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肺炎痰中载菌量达到一定数量后与患儿气促时间、热程、胸片严重程度、住院时间等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但是预后较好。
    • 张群先; 梁慧娜
    • 摘要: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感染与盆腔炎患者不同发病状态宫颈、盆腔分泌物菌群分布的关系及优势菌敏感性抗菌药物的筛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河池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5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轻度盆腔炎31例,中度盆腔炎42例,重度盆腔炎32例。另选取同期10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盆腔炎患者的UU、CT、NG、分泌物菌群分布情况,分析UU、CT、NG与菌群密度、多样性以及阴道微生态情况的相关性,探讨阿奇霉素、环酯红霉素、红霉素、强力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拉霉素的药敏结果。结果观察组UU、CT、NG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盆腔炎患者UU、CT、NG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疾病的进展,UU、CT、NG感染率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观察组的阴道菌群密度Ⅰ+Ⅳ级、阴道菌群多样性Ⅰ+Ⅳ级、微生态异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盆腔炎患者阴道菌群密度Ⅰ+Ⅳ级、阴道菌群多样性Ⅰ+Ⅳ级、微生态异常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阴道菌群密度Ⅰ+Ⅳ级、阴道菌群多样性Ⅰ+Ⅳ级以及微生态异常与UU、CT、NG感染呈正相关;盆腔炎患者药敏实验结果显示,患者对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UU、CT、NG感染与盆腔炎患者不同发病状态宫颈、盆腔分泌物菌群分布呈现显著的相关性,根据药敏学结果,建议采取克拉霉素、强力霉素进行优先治疗。
    • 夏子茵; 程群仙; 徐灵; 王曼
    • 摘要: 目的对比无乳链球菌(GBS)阳性孕产妇和GBS阴性孕产妇母婴结局并对胎膜早破(PROM)患者的宫腔分泌物菌群检出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定期产检,并于妊娠35~37周已行GBS检测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GBS阳性及阴性孕产妇剖宫产率及胎膜早破率等母婴结局的差异性,同时记录分析GBS阳性及阴性胎膜早破孕产妇解脲支原体(UT)、沙眼衣原体(CT)及其他宫腔微生物的检出率的差异性。结果GBS阳性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33.9%)明显低于GBS阴性组(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GBS阳性组胎膜早破率(18.5%)与GBS阴性组(16.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对胎膜早破孕产妇进行微生物培养,GBS阳性组产妇UT检出率(35.5%)与阴性组(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两组孕产妇淋菌的检出率均为0。而宫腔培养结果显示,GBS阳性组的胎膜早破孕产妇宫腔菌群检出率(19.4%)明显高于GBS阴性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GBS感染并不一定会增加剖宫产率,GBS阳性的胎膜早破孕产妇宫腔菌群检出率高。
    • 廖春洁; 叶美萍; 石梅; 顾昕; 周平玉
    •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性病门诊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感染人群及特征,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1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就诊且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核酸检测结果。结果893例患者中,男性496例,女性397例,平均年龄(36.2±10.9)岁。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0%、11.2%和42.7%,其中男性淋病奈瑟菌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11.9%对3.0%,P<0.001),而女性解脲脲原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66.2%对23.8%,P<0.001),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检测出两种及三种性病病原体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8.4%(75/893),其中以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混合感染阳性率最高(4.8%),随之是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1.7%),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的检出率最低(0.7%);不同年龄组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感染情况显示:20~40岁是三种病原菌检测阳性的主要人群,同时0~20岁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率较高。结论性病门诊患者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检出率较高,并存在多种性病病原体混合感染现象,临床上应重视混合感染的筛查,以防漏诊及延误治疗;同时,人群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教育工作需加强。
    • 潘智玲; 任珊; 罗柳春; 李伟; 罗炫
    • 摘要: 目的:分析广西柳州地区患者泌尿生殖道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 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NG、CT、UU检出情况;比较不同诊断患者NG、CT、UU检出情况。结果:2 199例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是UU(50.34%),其次是CT(12.37%)、NG(3.50%)。811例男性患者NG、CT、UU的检出率分别为6.66%、14.80%与38.35%;1 388例女性患者NG、CT、UU的检出率分别为1.66%、10.95%与57.35%。男性患者NG、CT检出率均高于女性,UU检出率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40岁且≤50岁。临床诊断明确的女性患者中,NG、CT检出率最高者均为尿道炎(6.25%、18.75%)人群,UU检出率则以女性不孕症(72.72%)最高;临床诊断明确的男性患者中,NG检出最高为尿道炎(19.23%)人群,CT检出率则以附睾炎患者(52.94%)最高,UU检出率最高为不育症患者(41.03%)。结论:NG、CT、UU与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均有密切关系,应注重个人防护、重视体检、积极治疗。
    • 董凯凯; 陈丹丹; 朱迎春; 张晶晶; 葛建彬
    • 摘要: 目的探讨核糖体S6蛋白激酶(RSK)信号通路抑制剂LJI308联合阿奇霉素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感染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64只阴道接种CT感染液的Balb/c雌性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感染组、LJI308组、阿奇霉素组、LJI308联合阿奇霉素组,每组16只;未进行阴道接种CT感染液的16只Balb/c雌性小鼠设为空白对照组。感染后第4天、7天、14天、21天、28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T感染阳性率和衣原体数量,HE染色法观察小鼠生殖道组织病理症状,Westernblot法检测RS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感染后第4天、7天、14天、21天、28天,感染组小鼠CT感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感染后第14天,LJI308组和阿奇霉素组小鼠CT感染阳性率显著低于感染组(P<0.05);感染后第21天、28天,LJI308联合阿奇霉素组小鼠CT感染阳性率显著低于LJI308组和阿奇霉素组(P<0.05)。感染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LJI308组和阿奇霉素组小鼠阴道分泌液中CT包涵体数目显著少于感染组(P<0.05),LJI308联合阿奇霉素组小鼠阴道分泌液中CT包涵体数目显著少于LJI308组和阿奇霉素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小鼠生殖道组织存在明显组织损伤,LJI308和阿奇霉素单独作用可改善小鼠生殖道组织病理症状,LJI308联合阿奇霉素作用对小鼠生殖道组织病理症状的改善效果较LJI308、阿奇霉素更为明显。LJI308显著降低感染小鼠生殖道组织中p-RSK/RSK比值,且LJI308联合阿奇霉素组小鼠生殖道组织中p-RSK/RSK比值显著低于LJI308组和阿奇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JI308联合阿奇霉素应用于CT感染起协同抑制作用。
    • 袁晓文; 袁诗韵; 梁景星; 吴国新; 吴智鑫; 张欣; 关紫云
    • 摘要: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生殖支原体(Mg)与女性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不育不孕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100例正常生育女性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Mg及CT,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比较两组患者Mg及CT的阳性检出率、病例组中Mg或CT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EmAb阳性率、生殖道CT及Mg感染与女性不孕不育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Mg和CT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中,Mg和CT阳性患者的EmAb阳性率高于Mg和CT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生殖道CT及Mg感染与女性不孕不育成正相关(P<0.05)。结论CT和Mg与女性不孕不育有相关性,CT和Mg以及EmAb可作为辅助诊断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有效手段。
    • 尚梦雅; 叶美萍; 闫静敏; 龚伟明; 陆海空; 柴喆; 戚腾飞; 倪立燕; 吴娟; 周平玉
    • 摘要: 目的应用荧光探针PCR技术比较尿液和尿道拭子用于检测性病门诊男性患者泌尿生殖道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的阳性率和一致性,探究尿液样本是否能替代尿道拭子作为检测NG和CT的样本。方法收集2021年1—4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147例男性患者的尿道拭子和尿液样本,采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尿道拭子、尿液、尿沉渣和尿上清液NG-DNA和CT-DNA。选取NG或CT阳性的尿液,保存于4°C,在不同时间段检测分析样本中NG-DNA、CT DNA及其稳定时间。结果NG-DNA在尿道拭子、尿液、尿沉渣和尿上清液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2%(37/147)、21.8%(32/147)、24.5%(36/147)和17.7%(26/147)。尿道拭子与尿液样本检测NG-DNA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2,P=0.89),两者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2.5%(136/147),且一致性较好(Kappa=0.80,P<0.01)。CT-DNA在尿道拭子、尿液、尿沉渣和尿上清液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14/147)、10.9%(16/147)、10.9%(16/147)和10.2%(15/147)。尿道拭子和尿液样本检测CT-DNA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15,P=0.70),两者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9%(141/147),且一致性较好(Kappa=0.78,P<0.01)。结论尿液样本可替代尿道拭子用于男性患者泌尿生殖道NG和CT检测,其中尿沉渣NG阳性率高于尿液及尿上清液。
    • 王博; 胡立娟; 赵晨
    • 摘要: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PROM)患者性病三项、无乳链球菌(GBS)检测结果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62例PROM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分娩孕周将其分为早产组(孕周<37周者,n=98)和未早产组(孕周≥37周者,n=64),依据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阳性,n=123)和对照组(绒毛膜羊膜炎阴性,n=39),比较不同分组条件下性病三项[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阳性率、GBS阳性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PROM患者UU、CT、NG、GBS检测阳性与出现早产、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结果:早产组UU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未早产组(P<0.05);观察组CT、NG、GBS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UU阳性与PROM患者早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T阳性、NG阳性、GBS阳性均与PROM患者绒毛膜羊膜炎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ROM患者UU阳性表达与早产具有较高相关性,CT、NG、GBS阳性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生具有较高相关性,其检测结果可为临床预防相关不良后果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