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培养法

培养法

培养法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55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65578篇;相关期刊275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实用医技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暨“西湖国际”口腔医学高峰论坛、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2007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等;培养法的相关文献由1207位作者贡献,包括毛碧增、何伯伟、余维良等。

培养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0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5578 占比:99.76%

总计:165973篇

培养法—发文趋势图

培养法

-研究学者

  • 毛碧增
  • 何伯伟
  • 余维良
  • 郑明海
  • 陈再鸣
  • 陈青
  • 刘辉
  • 华为
  • 尚毅
  • 张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岳庆阳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效果。方法372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收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样本,开展凝集法、镜检法以及培养法检验。统计所有患者病理检验结果情况,分析比较凝集法、镜检法、培养法检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总念珠菌阳性情况。结果通过病理检验,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最高,为77.4%,其次为热带念珠菌,检出率为17.2%,最后为光滑念珠菌,检出率为5.4%。镜检法检测念珠菌阳性检出率92.5%高于凝集法的80.7%和培养法的7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366、25.754,P0.05)。结论在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开展检验工作过程中应用镜检法完成检验念珠菌阳性检出率比培养法、凝集法更高,该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 韩磊; 牛旭东; 樊瑞军
    • 摘要: 目的评估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技术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集的300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收集其痰液(包含吸取痰)样本,采用恒温扩增快速核酸检测技术和培养法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测,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恒温扩增技术阳性检出率为75%,高于病原分离培养的检出率25.87%,两种方法检出结果不具一致性,且恒温扩增技术对混合感染样本检出率49.33%,高于传统培养法检出率5.97%。结论相较于传统培养法,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技术灵敏,阳性率更高,可以辅助临床快速、准确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原,从而采取有针对性地用药和治疗。
    • 张伟红; 王晓凤; 杨培珂
    • 摘要: 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接受检查的炎症感染患者,根据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分为A组(凝集检验法)、B组(培养检验法)、C组(镜检检验法),各40例。比较各组阳性检出率、不同病原菌检出率、检验结果满意度指标。结果妇科炎症感染阳性检出率A组87.50%,B组85.00%,C组82.50%;检出结果满意度A组90.00%,B组92.50%、C组90.00%。加德纳菌感染检出率A组、B组、C组各为85.71%、85.71%、71.43%,阴道毛滴虫感染100%、87.50%、75.00%,念珠菌感染77.78%、88.89%、88.89%,淋病奈瑟菌感染83.33%、83.33%、66.67%,解支原体感染90.00%、80.00%、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中的具备显著的临床效果,其中凝集法、镜检法、培养法均能准确检测感染病菌,整体差距不突出。
    • 陈旭璇
    • 摘要: 目的 探究培养法、凝集法及镜检法等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妇科炎症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妇科炎症感染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培养法、凝集法及镜检法进行检查.对比分析3种不同微生物检验方式的检测效果.结果 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2.50%,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镜检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1.25%,3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养法、凝集法及镜检法检测效果无明显差异,培养法阳性检出率略高,3种检测方式的应用价值均较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必要时还可联合使用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 李素娟; 汪环; 徐丽娟; 牛腊梅
    • 摘要: 目的:研究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恒温扩增芯片法对痰液样本中病原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间收集的14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患者的痰液样本,同时以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培养法)与之进行比较,判断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结果:采用恒温扩增芯片法和培养法共检测了143例下呼吸道痰液样本,其中,总体恒温扩增芯片法的阳性检出率61.54%,高于病原分离培养的检出率25.87%.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64.3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Kappa=0.84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Kappa=0.632)的检出情况在两种方法下的一致性较高.结论:相较于传统培养法,恒温扩增芯片法可以快速地检测常见病原体,检测时间短,且检测结果更加灵敏,阳性率更高,可以辅助临床快速、准确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原,有针对性地用药和治疗.
    • 陶文靖; 曲连海; 董彬; 赵婷婷; 周琦; 张君超; 刘磊
    • 摘要: 目的 验证沙门氏菌、非沙门菌及阳性核酸模板对MICROFAST?沙门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探针法)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同时比对试剂盒法与GB 4789.4—2016培养法定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用实验室保存的30株沙门氏菌和15株非沙门氏菌菌株验证MICROFAST?沙门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探针法)的特异性.通过人工添加不同浓度沙门氏菌对30个乳制品样本,采用国家标准法和试剂盒法同时检验,探究方法的一致性.选择制备好的5份阳性核酸模板,每个模板分别使用3个批次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对实验结果进行重复性和显著性分析,确定不同试剂盒批次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30株沙门氏菌菌株和15株非沙门氏菌菌株的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MICROFAST?沙门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探针法)对沙门氏菌的特异性符合预期.人工添加的阳性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在乳制品样本范围内,试剂盒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为0.3个批次的试剂盒对5份阳性模板检测结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CV均小于1%.结论 该试剂盒方法与国家标准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势,适合乳制品加工过程微生物快速检测.
    • 李素娟; 汪环; 徐丽娟; 牛腊梅
    • 摘要: 目的:研究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恒温扩增芯片法对痰液样本中病原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间收集的14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患者的痰液样本,同时以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培养法)与之进行比较,判断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结果:采用恒温扩增芯片法和培养法共检测了143例下呼吸道痰液样本,其中,总体恒温扩增芯片法的阳性检出率61.54%,高于病原分离培养的检出率25.87%。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64.3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Kappa=0.84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Kappa=0.632)的检出情况在两种方法下的一致性较高。结论:相较于传统培养法,恒温扩增芯片法可以快速地检测常见病原体,检测时间短,且检测结果更加灵敏,阳性率更高,可以辅助临床快速、准确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原,有针对性地用药和治疗。
    • 王晓丽; 陈治水; 周静霞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不同灌洗液检测方法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某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与28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均实施支气管镜检查,取肺泡灌洗液进行荧光定量PCR法、培养法、涂片法、结核抗体法检验结核杆菌,对比4种检验结果.结果:菌阳肺结核组FQ-PCR法的阳性率为89.29%,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法的50%、涂片法的14.29%,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菌阴肺结核组的阳性率为82.14%,明显高于结核抗体法的32.14%,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菌阴肺结核组对比,FQ-PCR法阳性率差异显著,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荧光定量PCR检测法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便捷、速度快.
    • 郭琦; 庄彩霞; 蒋宇林; 刘俊涛; 肖盟; 刘理达
    • 摘要: 目的 探讨Open Array平台技术用于孕期阴道菌群分析及筛查感染病原菌检测的临床效率.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检的孕妇中纳入200例.采集其阴拭子标本,分别应用传统培养法和Open Array平台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对于阴道真菌和细菌的检测,传统培养法和Open Array平台技术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9.0%(38/200)和20.0%(40/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传统培养法和Open Array平台技术检测细菌的总相符率为94.5%,真菌相符率为97.1%.此外,Open Array平台技术可另检出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34例(17.0%).本研究中单纯BV阳性病例中,胎膜早破比例(26.1%)较BV阴性且无其他感染的病例中发生率(17.6%)稍高,但尚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需进一步的大样本量研究.结论 Open Array平台技术可以作为筛查妊娠期阴道菌群及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技术,与传统培养的检出率相当,符合度较高,在临床需要快速检测进行针对性处理及用药指导时具有可信性.
    • 刘长爱
    •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检测女性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共200例疑似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女性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0例正常女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固体培养法为标准,分析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与液体培养法或乳胶法检测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及其临床价值.结果 研究组检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培养法为参考标准,SAT敏感度为94.00%,特异度为84.00%.乳胶法检测CT阳性率与SAT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乳胶法为参考标准,SAT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15%.结论 女性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中以UU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CT、MG.目前临床中常用的SAT法、液体培养法、乳胶法在检测方面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SAT法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出率更高,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测方案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