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顿试剂
芬顿试剂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97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90362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东化工、广州化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6年年会、广东省造纸学会2012学术年会、西北地区第七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十二届色谱年会等;芬顿试剂的相关文献由905位作者贡献,包括伏广龙、苏荣军、刘强等。
芬顿试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0362篇
占比:99.77%
总计:90570篇
芬顿试剂
-研究学者
- 伏广龙
- 苏荣军
- 刘强
- 崔永珠
- 张娟
- 张建军
- 张海涛
- 李剑波
- 杜孟成
- 杨可盈
- 王凯
- 王磊
- 王自强
- 苏强
- 苟晓东
- 董文平
- 袁一星
- 邱江源
- 钟丹
- 陈华东
- 韩永忠
- 马文成
- 黄在银
- 丁健桦
- 丁海兵
- 代燕琴
- 余宗学
- 俞从正
- 傅敏
- 兰华菊
- 兰建超
- 冯俊生
- 冯冬青
- 冯欣艳
- 刘凇奇
- 刘凝
- 刘凤玉
- 刘广波
- 刘敏
- 刘文广
- 刘潍铭
- 刘美英
- 刘超
- 刘锦华
- 刘鹏
- 卢义玉
- 叶招莲
- 司艳晓
- 吕效平
- 吕金红
-
-
俞慧芳;
叶瑞金
-
-
摘要:
利用芬顿(Fenton)试剂和单因素实验,探讨Fe^(2+)浓度、H_(2)O_(2)浓度、pH、不同初始亚甲基蓝浓度、反应时间对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处理的影响,选定较佳的处理条件,为深度处理染料废水提供依据。
-
-
吕晓云
-
-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水体受重金属及有机物的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当工业废水处理不当任意排放会直接影响水体的自净,从而导致水质恶化。化学需氧量(COD)是检测水体受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COD值越高表示水质受污染程度越严重。以常用的芬顿试剂硝酸亚铁及过氧化氢为原料,对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芬顿试剂的最佳配比、pH、反应时间、搅拌速度进行系统探索,得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提高了芬顿试剂处理工业废水的能力。
-
-
赵翊强;
牛少帅;
徐晓龙;
程家骥;
刘猛;
李少香
-
-
摘要:
以二甲苯为挥发性有机物的代表,采用非均相催化氧化技术对二甲苯废气进行处理。通过调节过氧化氢浓度、催化剂高度、铁离子浓度的比例及改变pH值,研究了非均相催化剂在芬顿体系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应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铁离子浓度1 mmol/L、催化剂填装高度80 cm、过氧化氢浓度20 mmol/L、pH值=3。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长达12 h的连续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以降低亚铁离子用量;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相同过氧化氢浓度下的溶液对二甲苯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12 h的实验中,过氧化氢的浓度≥10 mmol/L时,二甲苯的去除效率≥70%。
-
-
左继红;
吴冰
-
-
摘要:
设计了微波辐射反应器,比较分析芬顿试剂降解、微波辐射降解、微波辐射和芬顿试剂共同降解3种情况下对含酚废水的降解率,微波辐射和芬顿试剂共同作用降解率最高;对微波辐射和芬顿试剂共同作用做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设计实验分析,最佳降解工艺条件是:选用添加2mL质量分数为30%的H_(2)O_(2)溶液,添加1 mL^(-1)浓度为20 mmol·L^(-1)亚铁(Fe^(2+))溶液、微波辐射功率640 W(功率密度1.32 W·mL^(-1))、微波辐射时间8 min和溶液pH值为3;在上述条件下,降解率可以达到90%以上。
-
-
陈龙辉
-
-
摘要:
本研究采用芬顿试剂对偏光片生产加工行业聚乙烯醇废水进行处理,对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最佳运行条件为在初始反应pH=3的条件下,反应时间120 min,H2O2的投加量为5g/L,FeSO4·7H2O的投加量为2.5 g/L,CODcr去除率高达99.1%,故Fenton试剂法是一种高效地用于处理偏光片生产加工行业聚乙烯醇废水的处理工艺.
-
-
徐向阳;
唐华晨;
张宏;
徐新;
李超;
王殿二
-
-
摘要:
研究了芬顿(Fe2+/H2O2)体系和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钠(Fe2+/PS)体系在降解地下水氯苯(CB)过程中对氯苯酚(p-CBOH)稳定中间体的产量,运用响应面法考察了氧化剂(H2O2或Na2S2O8)投加量、催化剂(Fe2+)投加量以及初始pH对CB降解率和p-CBOH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2.40,H2O2投加量为1.31 mmol/L,FeSO4投加量为1.41 mmol/L时,Fe2+/H2O2体系降解CB过程中产生p-CBOH中间体的最小质量浓度为0.30 mg/L,与预测值0.36 mg/L较吻合;当pH为4.00,Na2S2O8投加量为3.50 mmol/L,FeSO4投加量为1.50 mmol/L时,Fe2+/PS体系降解CB过程中产生p-CBOH中间体的最小质量浓度为0.00 mg/L,与预测值完全吻合.上述两种情况下CB的去除率均为100%.
-
-
向永水;
孟来军;
杨世毓;
张继锋;
李玮玮;
王世友
-
-
摘要:
采用Fenton法处理染料靛红废水,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探究FeSO4·7H2O和双氧水用量,pH等因素对染料靛红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经试验确定最佳条件为:100 mLCOD约为320 mg/L靛红染料废水,pH值为3.0,FeSO4·7H2O投加量为0.03 g,稀释5倍的30%H2O2投加量为3 mL,经芬顿氧化试剂处理,其COD去除率达98.02%,满足国家污水一级排放标准.
-
-
郭晓勇
-
-
摘要:
中小型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厂废水具有产生量少、可生化性差、水量水质波动较大的特点,为处理此类废水,采用碱法回流-常压蒸发-芬顿试剂氧化-Ca(ClO)2脱色的组合工艺.考察了碱法回流pH值、芬顿氧化工艺条件、投加Ca(ClO)2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pH值为8时回流3 h,蒸发并收集冷凝废水,再调节冷凝废水pH值为4,分批投加9000 mg/L的H2O2与3000 mg/L的FeSO4·7H2O,最后投加2000 mg/L的Ca(ClO)2后,出水COD的质量浓度为45 mg/L,pH值为8~9,色度为4倍,溶解性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为1800 mg/L.废水经处理后,满足回用要求.
-
-
訾仲岳;
李冰爽;
葛元征;
刘广波;
李建青;
吴晋沪
-
-
摘要:
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芬顿试剂及其原料FeSO4和H2 O2改性的ZSM-5分子筛,并与未改性的母体ZSM-5分子筛进行了对比实验.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及丙烯齐聚反应考察了各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芬顿试剂、FeSO4、H2 O2的改性处理均会引起ZSM-5分子筛脱铝,从而导致其硅铝比升高.但与FeSO4改性相比,芬顿试剂由于其产生的大量羟基自由基更容易将Fe引入分子筛,形成新的活性中心,同时芬顿试剂改性还能使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的体积增大,调节催化剂的酸性.与母体ZSM-5相比,Fenton-ZSM-5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初始丙烯转化率和柴油选择性分别高达98.3%和92.4%,24 h内转化率和选择性维持在80%和82%以上.
-
-
林珊伊;
孙德安;
朱明瑞;
武亚军
-
-
摘要:
面对城市生活污泥填埋库容趋于饱和的现状,亟需研究开发城市生活污泥的减量化及资源化技术.以填埋库污泥和新鲜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岩土工程特性实验,发现填埋库污泥有机质含量及含水率远低于新鲜污泥.通过固结实验和直剪实验,分别对比、分析了未加药剂的填埋库污泥和药剂调质填埋库污泥的固结系数、渗透系数和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填埋库污泥在pH为4时,芬顿试剂(硫酸亚铁和过氧化氢)的最佳配比为Fe2+=8%、H2O2=12%;当氧化钙投加量增加时,调质污泥的压缩指数减小,抗剪强度略微增大;考虑到联合处理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强碱性对环境的影响和处理成本,在实际污泥处理工程中,氧化钙投加量15%是较为合适的添加量,且效果优于常用的氯化铁药剂调制污泥.经芬顿与氧化钙联合处理的填埋库污泥抗剪强度满足填埋库要求,能够实现减容减量,对填埋库污泥后续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
宋立堂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6年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相应对水环境的污染也日渐严重,主要表现在污染类型的多样化和有机污染程度的加深,同时也使得水处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对于一些难于生物降解的毒性物质可使用强氧化剂将其氧化分解,降低其污染程度.以芬顿试剂(Fe2和H2O2)为主的系列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展示了其较高的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
-
KAI Wu;
吴凯;
WANG Yan-yun;
王燕云;
ying wen-jun;
应文俊;
JING Yang;
杨静
- 《第二届云南省生物质能源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利用正交试验法对NaOH-Fenton反应预处理巨龙竹竹粉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为:每克稀碱预处理后竹粉底物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4mL,Fe2+浓度6mmol/L,反应时间24h,获得的72h酶水解得率为54.96%.巨龙竹原料经NaOH-Fenton预处理后,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对含量降低,72h酶水解得率大大提高.利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原料、NaOH预处理、NaOH-Fenton试剂预处理的巨龙竹的化学性质及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Fenton预处理破坏了木质纤维原料的结构、改变化学性质,并且物料经预处理后热稳定性越来越高.
-
-
曹兴涛;
陈宇;
王新新;
白鹤;
马蒸钊;
杨庭
- 《第二届中国石油石化健康、安全与环保(HSE)技术交流大会》
| 2015年
-
摘要:
在石油开采、储运、炼制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地下储罐泄漏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其污染一般较深.对于此类污染,为了减少对地面建筑和设施的影响,可以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技术进行修复.该技术具有对地面扰动小、修复周期短、适应面广等特点,目前该技术在欧美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常用的高锰酸盐氧化技术、芬顿试剂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过硫酸盐氧化技术进行介绍,分析了化学氧化技术主要优缺点,对原位化学氧化氧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说明:高锰酸盐与芬顿试剂修复的场地逐步趋于稳定,而臭氧与过硫酸盐的应用最近几年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此外近些年还出现了新兴的氧化剂,如过碳酸盐、臭氧与过氧化氢混合试剂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