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O4
FeSO4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专利文献123408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等;
FeSO4的相关文献由191位作者贡献,包括程丽华、黄君礼、王丽等。
FeSO4—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3408篇
占比:99.94%
总计:123482篇
FeSO4
-研究学者
- 程丽华
- 黄君礼
- 王丽
- 高会旺
- 于波
- 张志军
- 李东生
- 杨丽芳
- 白同庆
- 陈君石
- 陈虞铭
- 霍军生
- 龙波
- 丁双胜
- 丁双记
- 丁孟豆
- 严海琳
- 于凯
- 付新喜
- 任凤莲
- 任毛飞
- 任蕾
- 何忠坤
- 傅丛
- 冀泽华
- 刘义
- 刘会娟
- 刘南
- 刘咏
- 刘宝龙
- 刘广波
- 刘梧风
- 刘海叶
- 刘淼
- 刘源
- 刘记成
- 卢承前
- 司伟民
- 吕永康
- 吴兴惠
- 吴兵
- 吴南
- 吴宝山
- 吴心传
- 吴晋沪
- 吴晓芙
- 周倍立
- 周桑扬
- 周治云
- 唐国卿
-
-
贾兵;
董炜昱;
郭国凌;
张舒琴;
陈猛;
许波;
衡伟
-
-
摘要:
【目的】探讨外源FeSO_(4)对梨黄化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其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砀山酥梨正常和黄化植株为试材,对生长期黄化植株喷施0.2%FeSO_(4)溶液,测定叶片总叶绿素(Chl)、山梨醇、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分析了光合、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FeSO_(4)处理诱导了黄化叶内Chl合成,增强了其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_(m)、F_(v)/F_(m),促进了叶内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积累。FeSO_(4)处理后3、6、9、12 d,光合基因PSI subunit II、PSII psbD、Rubisco activase V和Chl a–b P4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山梨醇代谢相关基因S6PDH1、SDH2/3和其转运基因SOT8/14/15/26/30表达量则均在处理后6 d和9 d显著增加。而蔗糖合成基因SPS1/3和转运基因SUT1/2/3、TMT2表达量均在处理后3、6、9 d显著减少,而显著下降的SUS1/3/7/12则可能催化了蔗糖的降解。【结论】外源FeSO_(4)促进了黄化叶内Chl合成,调控了光合基因的表达,并显著增强了其光合作用,同时调控糖代谢相关基因,加速其合成、分解与转运,显著增加了叶内果糖和葡萄糖含量。
-
-
张燕;
丁孟豆;
任毛飞
-
-
摘要:
为研究FeSO_(4)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培养皿发芽试验,以豫艺绿如意黄瓜种子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分别用0(CK)、10、50、100、200、400 mg/L FeSO_(4)溶液处理黄瓜种子,测量相关试验数据。通过计算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来分析黄瓜种子的发芽情况,测量幼苗根长、幼苗鲜质量、幼苗干质量,计算根冠比等形态指标来分析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FeSO_(4)溶液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均呈先升高再下降趋势,当FeSO_(4)溶液浓度为50 mg/L时,黄瓜萌发及幼苗相关指标最大,黄瓜种子发芽率为95.50%,与对照相比增加10.19%,发芽指数为4.58,与对照相比提高12.25%,根冠比为0.2106,与对照相比提高25.73%。当FeSO_(4)溶液浓度超过100 mg/L时,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开始产生抑制作用,随FeSO_(4)溶液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大,当浓度达到400 mg/L时,抑制作用显著。
-
-
訾仲岳;
李冰爽;
葛元征;
刘广波;
李建青;
吴晋沪
-
-
摘要:
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芬顿试剂及其原料FeSO4和H2 O2改性的ZSM-5分子筛,并与未改性的母体ZSM-5分子筛进行了对比实验.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及丙烯齐聚反应考察了各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芬顿试剂、FeSO4、H2 O2的改性处理均会引起ZSM-5分子筛脱铝,从而导致其硅铝比升高.但与FeSO4改性相比,芬顿试剂由于其产生的大量羟基自由基更容易将Fe引入分子筛,形成新的活性中心,同时芬顿试剂改性还能使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的体积增大,调节催化剂的酸性.与母体ZSM-5相比,Fenton-ZSM-5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初始丙烯转化率和柴油选择性分别高达98.3%和92.4%,24 h内转化率和选择性维持在80%和82%以上.
-
-
王之峰;
王吉坤;
傅丛
-
-
摘要:
为研究紫外芬顿氧化法处理固定床气化生化进水的可生化性,采用2 L/h废水处理量的实验装置,利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法,研究了FeSO4加入量、H2O2加入量及紫外灯功率对可生化性(B/C)的影响规律,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开展了连续可生化性的实验研究.结果 表明:3个实验条件对可生化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H2O2加入量>紫外灯功率>FeSO4加入量;最佳工艺参数:H2O2加入量为30 mL/L,紫外灯功率为2.5 kW,FeSO4加入量3.5 g/L.最佳工艺条件下连续72 h实验结果显示,出水可生化性稳定且均高于0.3,较好地满足了生化处理进水要求.
-
-
何忠坤;
陈韦达;
张雷雨
-
-
摘要: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探究体系下初始pH值、H2 O2投加量、FeSO4投加量、反应时间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00 mL初始COD浓度为1465 mg/L的印染废水时,Fenton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为3、H2O2为0.81 mL、FeSO4为1 mmol、反应时间120 min,此时COD去除率为87.34%.
-
-
张荷;
徐诗琦;
王鑫;
陈静;
马秒;
杜成琼;
王琳玲
-
-
摘要:
以雄黄矿区产生的雄黄尾矿渣为对象,分别开展稳定化处理技术小试及中试,研究了FeSO4对雄黄尾矿浸出液砷(As)浓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小试试验中,当稳定化药剂FeSO4添加量为20%,水添加量为150 mL/kg尾矿时,养护2d即可降低雄黄尾矿中浸出液As浓度,达到危废填埋标准限值(<2.5 mg/L).中试试验结果表明,FeSO4用量>20%时,雄黄尾矿中浸出液As浓度达标;养护时间延长至365 d,处理后雄黄尾矿仍达标,FeSO4对雄黄尾矿中的As有长效稳定性.
-
-
-
耿悦;
陈西良
-
-
摘要:
选用Na2SO3、FeSO4两种还原剂制备改性麦秸秆生物炭,以对苯醌为目标污染物,通过试验研究生物炭制备过程中还原剂浸渍时间及浓度、 生物炭热解温度及投加量对其吸附去除对苯醌的影响,同时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还原剂浸渍时间宜为2 h、最佳物质的量浓度为0.001 mol/L,生物炭最佳热解温度为600°C、最佳投加量为20 mg.另外,FeSO4改性麦秸秆生物炭吸附去除对苯醌的效果比Na2SO3改性麦秸秆生物炭好.
-
-
周倍立;
王宏杰;
董文艺
-
-
摘要:
The effectiveness of O3/H2O2 + FeSO4 on the oxidation of hypophosphite in the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 by lab scale study and compared with the Fenton proces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3/H2O2 +FeSO4 process performed better than Fenton process in the hypophosphite oxidation and total phosphorus removal.The process had optimal working condition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ozone and hydrogen peroxide concentration.Hypophosphite was almost completely oxidized in the O3/H2O2 +FeSO4 process under optimal condition,and total phosphorus removal rate reached about 99%.Phosphorus removal and pH adjustment was further strengthened by u-sing Ca (OH)2.Tota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pH value meet the effluent standard.%通过小试考察了O3/H2O2+FeSO4工艺对实际废水中次磷酸盐的氧化效果,并与Fenton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O3/H2O2+FeSO4工艺对次磷酸盐氧化和总磷去除效果优于Fenton工艺.优化O3浓度和H2O2投加量可使工艺获得较优工况.在较优的工况下,O3/H2O2+FeSO4工艺可将次磷酸盐近乎完全氧化,总磷去除率达到99%,利用Ca(OH)2处理出水后,可达到进一步强化除磷和调节pH的目标,总磷和pH满足排放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