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红
靛红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5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药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485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第四届全国染色学术讨论会等;靛红的相关文献由900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承远、周成合、坦咖丹初·维加库玛·瑞迪等。
靛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485篇
占比:98.87%
总计:12628篇
靛红
-研究学者
- 梁承远
- 周成合
- 坦咖丹初·维加库玛·瑞迪
- 张园
- 彭知云
- 王广成
- 何普泉
- 贾敏一
- 宋慧慧
- 杨诚
- 田丹妮
- 丁顺军
- 刘伟
- 刘雄利
- 姚海波
- 孙波
- 张帅
- 张磊
- 朱秀玲
- 王龙
- 谢建武
- 赵国霞
- 吕梦娇
- 孙元培
- 岳旺
- 张娅玲
- 张颖
- 徐志
- 朱贺敏
- 李宝林
- 王京
- 王伟
- 裴少萌
- 饶子和
- 伍科玮
- 关丽萍
- 冯连顺
- 刘占涛
- 刘景明
- 刘美盛
- 吴益
- 周林
- 周英
- 张德柱
- 曹奕琦
- 朱立伟
- 李夏冰
- 汪依宁
- 滕玉鸥
- 王兰兰
-
-
史晶晶;
徐长亮;
苑睿;
吴翚
-
-
摘要:
羟基磷酸酯是极具吸引力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也是重要中间体。Aldol反应在反应中同时生成两个邻接手性中心,因此,该反应是构建不对称C-C键最简单、有效的一类化学转化方法。在TB的水相催化下,以靛红与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经Aldol反应合成一种手性α-羟基磷酸酯。结果表明,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能够顺利进行,并且有很好的产率(91%)和ee值(92%)。
-
-
穆宏文;
吴昊;
高莹莹;
金瑛;
王黎明
-
-
摘要:
将金鸡纳碱衍生物双功能催化剂用于有机催化羟基吲哚与靛红的不对称Friedel-Crafts反应,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为5%(摩尔分数)6′-脱甲基奎尼丁(1b),溶剂为四氢呋喃,反应温度0°C.以67%~91%的产率和最高达97%的对映选择性获得了苯环上取代的羟基烷基化产品.拓宽了该反应的催化剂类型和底物范围.
-
-
穆宏文;
杜楠;
王黎明;
金瑛
-
-
摘要:
将Takemoto(硫)脲衍生物用于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羟醛反应(Aldol).在0.1 mmol底物用量条件下,筛选出最佳催化剂体系为:5%(摩尔分数)催化剂N-[3,5-双(三氟甲基)苯基]-N′-[(1S,2S)-2-(二甲氨基)环己基]脲1b,1 mL甲基叔丁基醚为溶剂,0°C条件下反应.以76%~87%的产率和最高达87%的对映选择性获得了手性δ-(2-羟基吲哚-3基)-δ-羟基-β-酮酸酯.
-
-
-
丰诚杰;
赵尖斌;
何潇;
吴春雷
-
-
摘要:
以取代靛红、5-氨基吡唑和取代苯甲酰腈为原料,硝酸铈铵(CAN)为催化剂,在乙醇中回流搅拌6-8小时,可制备得到二氢螺[吲哚-3,4'-吡唑并[3,4-b]吡啶]类化合物.产物均经核磁表征确证结构.反应过程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既拓宽了硝酸铈铵的应用范围,同时也为二氢螺[吲哚-3,4'-吡唑并[3,4-b]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
王泓雪;
纪铭;
黄文远;
常明琴
-
-
摘要:
利用各种碘代的靛红为底物,与氨基硫脲在水-二氧六环(体积比为5:1)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K2 CO3为碱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有效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型的碘官能团化的[1,2,4]三嗪并[5,6-b]吲哚-3-硫醇类化合物.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均通过波谱数据和元素分析得以确认.
-
-
王泓雪;
纪铭;
黄文远;
李阳;
高文涛;
张红
-
-
摘要:
本文利用各种卤代的靛红为底物,与氨基硫脲在水-二氧六环(V/V,5:1)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K2CO 3为碱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有效合成了一系列卤素官能团化的[1,2,4]三嗪并[5,6-b]吲哚-3-硫醇类化合物.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已通过谱图(1 H-NMR、13 C-NMR和MS)数据和元素分析得以确认.
-
-
郭阳;
林凯;
谢凯强;
刘晟
-
-
摘要:
发展了一种合成靛红的新方法,并进行了底物扩展,得到了一系列靛红类化合物.以N-烷基取代的丙烯酰苯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在醋酸钯、碘化亚铜和氧气的催化及参与下,以42%~87%的产率合成了N-烷基化的靛红衍生物.利用该方法制备了23个靛红类化合物,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该合成路线减少了保护基的使用,简洁高效.
-
-
向永水;
孟来军;
杨世毓;
张继锋;
李玮玮;
王世友
-
-
摘要:
采用Fenton法处理染料靛红废水,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探究FeSO4·7H2O和双氧水用量,pH等因素对染料靛红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经试验确定最佳条件为:100 mLCOD约为320 mg/L靛红染料废水,pH值为3.0,FeSO4·7H2O投加量为0.03 g,稀释5倍的30%H2O2投加量为3 mL,经芬顿氧化试剂处理,其COD去除率达98.02%,满足国家污水一级排放标准.
-
-
樊静
-
-
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致病菌,可引起局部及系统性感染.目前,约60%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更为危险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但耐万古霉素MRSA依然出现且有不断蔓延之势.因此,开发新型抗MRSA药物势在必行.杂合体策略是对付耐药性的常用策略,而吲哚/靛红杂合体可作用于细菌的多个靶点,故吲哚/靛红杂合体对包括MRSA在内的多种耐药菌具有良好的活性.本文将着重介绍近年来发展的具有优秀抗MRSA活性(最小抑制浓度/MIC:≤1.0μg/mL)的吲哚/靛红杂合体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