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六价铬

六价铬

六价铬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3年内共计2903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5篇、会议论文124篇、专利文献63842篇;相关期刊667种,包括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电镀与涂饰、铬盐工业等; 相关会议100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等;六价铬的相关文献由704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志辉、栗卓新、白建涛等。

六价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25 占比:2.48%

会议论文>

论文:124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63842 占比:97.33%

总计:65591篇

六价铬—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程; 袁阳; 杨芳; 谭思雨; 李婉静; 唐柯贞; 王丽平
    • 摘要: 首先采用Improved 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而后将氧化石墨烯、硫酸亚铁和环糊精进行水热反应,经冷冻干燥处理获得三维磁性氧化石墨烯。接着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三维磁性氧化石墨进行了表征;最后研究了三维磁性氧化石墨烯对水体中的六价铬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磁性氧化石墨烯呈黑色,疏松多孔,表面官能团丰富。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吸附量随着六价铬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六价铬初始浓度为12 mg/L时,吸附量达到118.485 mg/g。当振荡时间为100 min时,吸附达到平衡,吸附量达到最大值39.514 mg/g。吸附量随着三维磁性氧化石墨烯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三维磁性氧化石墨烯为1 mg时,对六价铬的吸附量高达392.074 mg/g。酸性条件有利于六价铬的吸附,当pH值为2时,三维磁性氧化石墨烯对六价铬的吸附量最高为39.657 mg/g。
    • 熊宇; 张晓赟
    • 摘要: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三价铬和六价铬。三价铬与EDTA络合形成稳定阴离子,以EDTA和NH,NO3为流动相,采用等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经色谱柱分离后,ICP-MS进行检测(监测质量数为52)。Cr(Ⅲ)和Cr(Ⅵ)的检出限分别为0.04和0.03μg/L,测定下限为0.16和0.12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8,线性范围为0.16μg/L~100μg/L和0.12μg/L~100μg/L。该法简单、快速、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可以满足水中Cr(Ⅲ)和Cr(Ⅵ)的分析。
    • 郑怀礼; 钟政; 邹宏; 白莹; 赵瑞; 丁魏; 蒋君怡
    • 摘要: 以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KH-570)包裹的磁性Fe_(3)O_(4)作为磁芯,壳聚糖(CS)、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作为接枝单体,通过低压紫外光引发合成新型磁性壳聚糖絮凝剂(FSCAD),研究该材料对Cr(Ⅵ)的去除性能.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絮凝剂进行表征,显示材料成功制备并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系统探究了pH值、絮凝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干扰离子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并拟合絮凝剂絮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絮凝剂絮凝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在投加量为900mg/L、pH值为3、反应时间为60min时FSCAD对低浓度Cr(Ⅵ)废水的去除效果可达到90.48%.
    • 禹凡; 郑涛; 汤涛; 金梦婷; 朱海霖; 于斌
    • 摘要: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六价铬(Cr(Ⅵ))的污染问题,利用聚氨酯(PU)对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UiO-66-NH_(2))进行接枝改性,将改性所得PU/UiO-66-NH_(2)负载于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上制备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最后将其用于Cr(Ⅵ)的吸附与可见光催化还原。探讨UiO-66-NH_(2)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析PU/UiO-66-NH_(2)与PP非织造布间的结合牢度,探究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与光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PU改性后的UiO-66-NH_(2)依然保留有原有的拓扑结构,当PU/UiO-66-NH_(2)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的质量分数为20%时,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经超声波水洗后,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没有发生明显的质量损失,表明PU/UiO-66-NH_(2)与PP非织造布有良好的结合牢度;在可见光照下,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兼具吸附和催化作用,可将Cr(Ⅵ)有效还原成Cr(Ⅲ),同时该复合材料经4次重复利用后性能稳定。
    • 任淑艳; 栾田; 马可佳; 赵岚
    • 摘要: 目的:将连续流动分析仪氨氮模块进行简单改造,用于检测水中六价铬含量。方法:采用SKALAR San++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根据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一种紫红色络合物,在540 nm处检测六价铬含量。结果:六价铬在0~0.2 m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0.001 mg·L^(-1);相对标准偏差<3%,回收率在95.1%~103.0%;本法和国标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装后的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六价铬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适用于大批量水样的分析,同时减少了实验室二次采购仪器的成本。
    • 罗海万
    • 摘要: 六价铬水平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主要采用丙酮进行显色剂配置。但是,该方法操作复杂,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度受样品影响较大。因此,寻找一种操作简单的检测方法,是目前环境监测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背景,对比丙酮、乙醇配置六价铬显色剂的检测结果,鉴定两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精度,为环境监测提供方法指导。结果显示,丙酮制备六价铬显色剂的操作相对简单,检测结果及准确性符合环境监测要求,方法相对更优。
    • 陈艺杰; 吴伟健; 李高洋; 张伟健; 卫婷; 蔺中; 甄珍
    • 摘要: 为研究改性牛粪生物炭对土壤铬形态分布和酶活性的影响,以HNO_(3)改性牛粪生物炭、FeCl_(3)改性牛粪生物炭和原始牛粪生物炭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改性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铬形态分布、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HNO_(3)改性牛粪生物炭和FeCl_(3)改性牛粪生物炭相比于原始牛粪生物炭,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比表面积分别提升了2.86 m^(2)·g^(-1)、0.004 cm^(3)·g^(-1)、0.01 m^(2)·g^(-1)和11.09 m^(2)·g^(-1)、0.013 cm^(3)·g^(-1)、2.20 m^(2)·g^(-1),但平均孔径分别下降了1.28 nm和3.86 nm。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改性生物炭官能团种类没有变化,但羟基(—OH)、羧基(—COOH)和羰基(C=O)均得到强化。Cr(Ⅵ)吸附试验中,3种生物炭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效果,尤其是FeCl_(3)改性牛粪生物炭的吸附效果最优,最大吸附量达到15.90 mg·g^(-1)。土壤培养试验结束时(60 d),添加生物炭的土壤酸可溶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铬含量分别比未添加生物炭土壤降低0.97%~2.15%、0.28%~0.94%、4.70%~9.40%。而在添加改性生物炭的土壤中残渣态铬含量(42.3%~45.2%)显著高于添加未改性生物炭的土壤(38.6%)和对照土壤(32.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主要通过提高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中的酸可溶态铬向残渣态转化,其中FeCl_(3)改性牛粪生物炭的促进效果最优。生物炭的添加降低了土壤中铬的毒害作用,同时提升了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其中改性生物炭对土壤酶的促进效果优于原始生物炭。研究结果证明改性生物炭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环保的吸附剂来有效修复Cr(Ⅵ)污染土壤。
    • 孙小杰; 张迎; 王雪寒; 贾宪超; 肖新峰; 高洪阁; 李琳
    • 摘要: 六价铬是铬残留物中的主要有害物质,铬污染场地的修复一直是重金属污染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用于处理铬污染场地的环保技术。本研究利用从胜利油田油污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可耐受高浓度六价铬[Cr(VI)]抗性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和数据库比对后,将其命名为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 4-1。针对初始Cr(VI)浓度、菌液接种量、土壤含水率和葡萄糖添加量等因素对土壤环境中Cr(VI)去除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上述因素的交互影响进行了优化,得出在土壤含水率为28.6%、菌液接种量为4.53 mL以及葡萄糖添加量为5.97%时,Cr(VI)最佳去除率为85.0%。研究结果表明微嗜酸寡养单胞菌4-1是铬污染场地生物修复的优秀菌源。
    • 朱敏
    • 摘要: 采用恒温水浴振荡法和恒温磁力搅拌法,干过滤法和抽滤法互相组合的方式,分别对土壤六价铬处理后进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比较了4种组合方法的优缺点,讨论分析以期获取最佳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恒温水浴振荡法和干过滤法为最佳组合处理方式,操作过程简单、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 秦坤
    • 摘要: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用1 mol/L盐酸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制备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Cr6+。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废水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以及Cr6+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 = 3、吸附剂用量5 g/L、吸附时间80 min、Cr6+浓度50 mg/L时,改性玉米秸秆对废水中Cr6+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去除率达到86.94%。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