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污染场地

污染场地

污染场地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2073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4篇、会议论文97篇、专利文献71659篇;相关期刊325种,包括世界有色金属、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等;污染场地的相关文献由428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大磊、李瑞栋、李发生等。

污染场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4 占比:1.35%

会议论文>

论文:97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71659 占比:98.51%

总计:72740篇

污染场地—发文趋势图

污染场地

-研究学者

  • 张大磊
  • 李瑞栋
  • 李发生
  • 王欣玉
  • 张峰
  • 杜延军
  • 姜林
  • 王蓉
  • 马烈
  • 吕正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谢帆; 樊丽; 逯秋源; 姚芸; 熊骏; 关杰
    • 摘要: 近年来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由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和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等)污染的土壤已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电动修复技术(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EK)是一种可原位修复污染土壤的技术,由于其对污染场地修复的高效性,现已成为污染场地修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电动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电动-植物、电动-微生物、电动-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电动-淋洗等电动联用技术修复污染场地土壤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实际污染场地修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提出了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 籍龙杰; 张婧卓; 陈梦巧; 邢轶兰; 孙静; 李霖倩; 牟兵兵; 詹明秀; 周毅; 焦文涛
    • 摘要: 污染土壤修复中心作为区域综合处置中心,具有修复周期短、便于多技术联合应用以及降低修复成本等优势。土壤修复中心模式在国外已有成熟应用,但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介绍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梳理了国内外土壤修复中心的建设案例,分析了国内土壤修复中心发展的适应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并从政策、市场、技术和公众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土壤修复中心建设所需的支撑条件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对我国土壤修复中心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张小刚; 张芳; 李书鹏; 韦云霄; 侯德义; 李广贺
    • 摘要: 本文围绕原位热修复技术所存在的有效性和能耗难以评估的问题,基于原位热修复技术机制、影响因素、能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原位热修复技术热量传递和污染物驱动机制,探讨热导率和电导率等原位热修复能效的影响因素;基于电阻加热(ERH)修复技术原位中试研究,分析了ERH系统的加热性能和该场地加热0~100 d的温度场时空分布,解析温度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ERH存在电阻发热和电极井热传导两种机制,加热效率受电极井距离和地层环境影响,热量散失是未来原位热修复技术能效评估应关注和研究的因素。
    • 董燕; 王丽娜; 李少勇; 姚春卉
    • 摘要: 为确定焦化场地遗留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分布,以山东某焦化厂的遗留场地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72份、地下水样品13份,在考察目标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ArcGIS软件的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目标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目标区域污染物在平面上呈面源分布,在空间分布上,污染物集中在深度为1.0~3.0 m的范围,污染物的来源与焦化工艺路线有关;As是目标地块的主要污染因子,对地块的污染贡献程度最大,生态风险也最高;该地块内的危废暂存区和生产区的煤气净化工段是土壤重金属浓度和潜在风险较高的原因;以第二类用地标准评判时,地块未受重金属污染,无需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地下水样品中仅有As超标,超标率30.8%。
    • 秦子涵
    • 摘要: 污染场地名录制度是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分析加拿大联邦污染场地名录制度中分类系统、列入规则、退出规则的建设,借鉴加拿大的法治经验,我国可以构建基于数值加和的污染场地评估机制、建立实现优先排序的污染场地分类系统、确立基于风险管控的名录制定程序,以推进我国污染场地名录制度的发展,推动我国污染场地的风险管控和修复进程。
    • 范燕; 张绍修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摒弃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大量工业企业关停并转或搬迁,很多工业用地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被再次开发利用。然而由于长期粗放型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土壤污染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难题,如何有效调查和控制土壤污染成为环境监测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工作展开研究,从土壤调查前期准备工作出发,对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的原则、程序、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土壤调查采样方法进行探讨,希望为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熊鸿斌; 张含笑; 陈神剑
    • 摘要: 文章针对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参照相关规范中的计算模型,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模拟某搬迁铅蓄电池场地中Pb、Cr、As、Cd 4种重金属元素质量比的分布特征,进而评价其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重金属元素存在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其中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以重金属Cr^(6+)为主要影响因素,其对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50.9%、44.9%。该研究定量分析土壤重金属元素健康风险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可为解决类似场地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健康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提供参考。
    • 吉莉; 葛岐利; 张桂香
    • 摘要: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下,土壤污染问题凸显,如果不能对污染场地土壤进行科学修复、治理,则会影响到种植作物和修建建筑工程。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污染场地现状,以及土壤环境污染危害与种类,分析了产生土壤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当前土壤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探究合理的管理与修复对策。
    • 韩煦; 施维林
    • 摘要: 以苏州某染料厂搬迁后的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变异系数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分层对场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该场地超标重金属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8种重金属主要污染表层土壤;根据地质累积指数分析,8种重金属均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影响,其中汞受到的影响最大;对超标重金属Cr和As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污染场地采样点中Cr和As的致癌风险均超标,Cr仅在化验室区域非致癌风险大于1,而As在部分生产车间和闲置区均存在非致癌风险超标现象;参照计算出的风险控制值,Cr污染主要集中在4.5~6.5 m深的土壤,而As污染仅存在闲置区土壤。该研究结果为日后土壤修复、再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李明; 张刘俊; 冯涛; 闫晶; 陈浩; 龚香宜; 杨国栋
    • 摘要: 为研究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砷(As)的运移规律,选取我国西南某机械制造厂污染场地为研究区,根据场地调查和污染物检测结果,利用GMS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分析了不确定性因素补给量、含水层渗透系数和抽水量对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砷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场地中部地下水中砷污染羽呈辐射状递减分布;砷的运移分布范围与补给量、含水层渗透系数成正相关,但污染源处地下水中砷浓度随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增大而降低,而民用水井中砷浓度随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场地地下水中砷污染羽分布范围和浓度随着抽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本研究结果可为污染场地调查中砷污染范围的厘定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