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胆汁淤积症

胆汁淤积症

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儿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2016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健康之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第一次全国新生儿科学术会议等;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文献由65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婷、李娜、王晶等。

胆汁淤积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5 占比:1.10%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2016 占比:98.85%

总计:22273篇

胆汁淤积症—发文趋势图

胆汁淤积症

-研究学者

  • 张婷
  • 李娜
  • 王晶
  • 董蕊锐
  • 邹萍
  • 宋元宗
  • 王瑶
  • 王建设
  • 罗亮
  • 邹少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娜; 吴青青; 孙丽娟; 张丽娜; 韩吉晶; 李贞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做功指数(MPI)评价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儿心功能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临床确诊ICP孕妇胎儿24例(ICP组)和正常孕妇胎儿5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左心室MPI、二尖瓣E/A比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PI对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不良结局定为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转ICU、新生儿低血糖等任意一个。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CP组左心室MPI显著升高(0.55±0.03比0.45±0.04;t=9.530,P<0.001);ICP组二尖瓣E/A值显著降低(0.58±0.13比0.77±0.11;t=-0.7481,P<0.001)。ICP组胎儿左心室MPI预测不良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 0.771~0.941,P<0.01),最佳截断值为0.50,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7.2%。结论 ICP孕妇胎儿左心室心功能降低,左心室MPI对预测不良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赵薇; 赵庆春
    • 摘要: 目的:探究三黄颗粒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胆汁淤积性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三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隔日1次ANIT灌胃造模,各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取血并采集肝脏标本。放射免疫法检测LA、HA、PC-Ⅲ、IV-C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切取大鼠肝中叶,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三黄颗粒组大鼠肝功能指标较模型组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肝脏纤维化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大鼠肝HE染色切片得出,高、中、低剂量组之间存在差异,肝脏形态改善明显。结论:三黄颗粒可减轻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胆汁淤积性大鼠肝损伤病理变化,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纤维化,中等剂量疗效较好。
    • 摘要: 胆道闭锁是引起婴幼儿肝衰竭的常见疾病,病死率高。通过手术仅可缓解胆汁淤积症状,多数患儿胆管炎症在术后仍会进行性发展恶化。近年来,许多研究在胆道闭锁发病机制已经取得突破,但主要集中在适应性免疫及病程中晚期,对于病程早期引起胆管损伤的天然免疫细胞类型、作用方式及调控机制仍不清楚,且临床目前尚无治疗胆道闭锁的有效药物。
    • 郭洁婷; 彭婕; 阙秋萍; 张霞; 吴芸; 韩枫; 陈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初乳口腔按摩联合多种油脂肪乳剂预防治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早产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多种油脂肪乳剂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喂养,然后再过渡到肠内营养,给予研究组初乳口腔按摩护理联合多种油脂肪乳剂干预。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相关指标、相关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早产儿全肠内喂养时日龄早于对照组,胃肠外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初乳口腔按摩联合多种油脂肪乳剂对早产儿进行干预,可缩短胃肠外营养时间,保护肝功能,有效预防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发生。
    • 庞智东; 颜云盈; 徐江燕; 阙宇晨
    • 摘要: 目的探讨南宁地区遗传代谢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116例在南宁地区出生的疑似遗传代谢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目标基因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并采用Sanger进行验证。结果116例患儿中,35例患儿检测到基因突变,其中SLC25A13基因突变11例(31.43%),JAG1基因突变8例(22.86%),ABCB11基因突变7例(20.00%),HSD3B7基因突变5例(14.29%),CFTR基因和AKR1D1基因突变各2例(5.71%)。基因突变的胆汁淤积症患儿中有希特林蛋白缺乏症11例(31.43%)、Alagille综合征8例(22.86%)、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型7例(20.00%)、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1型4例(11.43%)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2型3例(8.57%)、囊性纤维化2例(5.71%)。基因突变胆汁淤积症患儿ALT水平为(244.85±70.64)U/L,高于非基因突变胆汁淤积症患儿(201.24±75.32)U/L(P0.05)。结论南宁地区发生基因突变的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病因繁多,临床无显著特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临床疑似遗传代谢病的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戴超俊; 马坤; 郑姜钦; 叶颖; 邱志洁; 伊春锦; 骆杰伟
    •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自拟利胆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瘀血型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经中医科会诊的瘀血型胆汁淤积症住院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利胆汤加味口服,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总胆红素(TB)、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自拟利胆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瘀血型胆汁淤积症,疗效较佳,可改善胆汁淤积症,改善肝功能,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 余荣华; 王怡仲; 张婷
    • 摘要: 目的 分析婴儿期胆汁淤积性和非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肝病婴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胆汁淤积和非胆汁淤积肝病婴儿的临床差异.结果 1985例肝病婴儿中,男性866例、女性1119例,入院月龄为(2.88±3.08)月.胆汁淤积症婴儿477例(24.0%),非胆汁淤积症婴儿1508例(76.0%).单因素分析示,胆汁淤积婴儿的月龄小于非胆汁淤积婴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水平高于非胆汁淤积婴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汁酸水平越高,月龄、白蛋白水平越低,发生胆汁淤积的可能性越高.结论 在婴儿期,相比非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起病早,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汁酸水平高.
    • 凌寅杰; 陈冬婵; 鲍婷婷; 潘皆慰; 袁琛
    • 摘要: 目的 测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浆游离DNA(cfDNA)含量和新生儿脐静脉血总胆酸、胆汁酸浓度,评价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77例ICP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105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新生儿脐带血和产妇临产后静脉血中的血清总胆酸、胆汁酸水平及cfDNA的含量.结果 ICP产妇临产后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静脉血中的总胆酸、胆汁酸、cfD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产妇血清cfDNA浓度与新生儿总胆酸、胆汁酸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新生几脐带血及产妇临产后静脉血中总胆酸、胆汁酸和cfDNA与ICP密切相关.过高的cfDNA可能是孕妇罹患心脏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等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且对胎儿发育及新生儿健康具有较大危害.
    • 李惠芳; 白岳飞
    • 摘要: 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症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患儿38例(观察组),未合并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患儿6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血液细菌培养情况,对比两组患儿肝功能障碍及病死情况,并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38例患儿中血液细菌培养呈阳性者21例,对照组62例患儿中血液细菌培养呈阳性者26例.观察组患儿肝功能障碍及病死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住院天数、肠外营养、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排秘系统发育、革兰阴性菌感染、血清内毒素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63.04 d、有肠外营养、总胆红素≥2.07 mg/dl、直接胆红素≥14.76 mg/dl、胆汁排秘系统发育不完善和血清内毒素≥16.31 pg/ml为败血症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多与细菌感染有关,后者导致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是合并胆汁淤积症的主要原因.胆汁排秘系统发育不完善、进行肠外营养和住院时间长也会增加新生儿败血症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风险.败血症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新生儿会出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现象,导致肝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病死率增加.
    • 丁瑞伟; 李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胆汁淤积症的112例早产儿(病例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相同数量、胎龄及出生体重与其相近的非胆汁淤积症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了解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其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112例,男女比例2.02:1;胎龄25 ~36周,中位胎龄(四分位间距)30(28,31)周,胎龄<32周者占78%.出生体重440 ~3840 g,中位出生体重(四分位间距)1142(979,1300)g,出生体重<1500 g者占83%.病例组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肠内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分别为37 d、62 d、5d、37 d,对照组分别为23 d、45 d、4d、2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16.1%、15.2%、91.2%,对照组相应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5%、6.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发生胆汁淤积后体重增长速度8g/(kg·d),对照组体重增长速度13 g/(kg·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外营养时间久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胆汁淤积症多见于超早和极早产儿或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胆汁淤积症促使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并延长住院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久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