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
肝内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7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3篇、专利文献170487篇;相关期刊341种,包括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肝内的相关文献由163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淑芸、黄志强、吴孟超等。
肝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0487篇
占比:99.57%
总计:171220篇
肝内
-研究学者
- 刘淑芸
- 黄志强
- 吴孟超
- 王红阳
- 陈磊
- 蔡景修
- 钱光相
- 何振平
- 刘伟鑫
- 刘建
- 刘朝阳
- 史其新
- 岳亚飞
- 常青
- 张大可
- 张春清
- 徐先明
- 曹引丽
- 曾嵘
- 曾民德
- 李美仪
- 李辰
- 杨应成
- 王晓东
- 董家鸿
- 陈洛南
- 严以群
- 乔福元
- 井庆红
- 付维利
- 代明胜
- 伍招娣
- 何宇
- 何效东
- 余云
- 余小虎
- 余继海
- 傅丽娜
- 兰天
- 兰易
- 兰跃福
- 刘厚钰
- 刘淑琴
- 刘玉红
- 别平
- 占美晓
- 卢春冬
- 厉有名
- 叶斌
- 叶胜龙
-
-
李海超;
颜伦杰;
姚晟玉
-
-
摘要: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4岁,因“查体发现肝占位”于2021年6月20日入院。患者10年前于当地医院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我院门诊复查腹部CT示肝内巨大囊性密度灶,囊壁及分隔厚薄均匀,可见点状钙化(图1)。查体:剑突下触及一较大肿块,直径约15 cm,边界不清;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余腹查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血常规等未见异常。癌胚抗原(CEA)、CA19-9、甲胎蛋白(AFP)均在正常范围。临床诊断:肝占位性病变,肝内胆管囊腺瘤?择期行腹腔镜辅助肝囊肿部分切除+左半肝切除+胆囊切除术。术中见:左半肝一巨大囊肿,最大径约18 cm,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穿刺囊壁吸出囊内暗红色液体2000 mL,可见囊腔多房,未见乳头状突起及壁结节。术中冰冻病理:(肝脏囊肿)黏液性囊性肿瘤。术中发现囊肿与肝Ⅳb段胆管相同。术后病理:(肝)送检标本呈多囊改变,部分被覆黏液上皮伴卵巢样间质,细胞轻度异型。免疫组化:CK7(上皮+),PAX-8(-),ER(间质+),PR(间质+),CD10(局灶+)。病理诊断:肝内胆管黏液性囊腺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
-
王介营;
李芹;
王玉虎
-
-
摘要:
目的:探究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予以腹腔镜下肝切除合并胆道镜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自本院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组,实验组采取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合并胆道镜治疗(44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44例),对比效果.结果:从手术质量上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存在明显差异(<0.05);从并发症发生率上看,实验组为较对照组为低,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而言,予以腹腔镜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能明显提升患者治疗质量,进一步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
-
丁永明;
熊毅
-
-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方法:主要利用回顾性分析16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病例的CT、MRI以及他们的病理表现结合相关的文献并进行讨论.结果:最后病理结果显示出有12例囊腺瘤,有4例是属于狼腺癌影像学检查除有巴黎均为单发囊性病灶,其中有7例事件分隔为多房病状,可见壁结节,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除以上表现CT平扫示1例分割细线样钙化,MRI还可以显示出病灶里的成分影响表现与病理对照良好两例,显示出MRCP示肝内胆管扩张,且与病灶已经相连接.结论:CT、M R I对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
-
-
-
-
-
赵青;
陈昌伟;
夏丽丽;
朱新宇;
果海娜
-
-
摘要:
目的 学习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s of bile duct,IPNB)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8—2020本院收治的3例发生在肝内的IPNB及1例起源于肝内IPNB的黏液癌患者标本及病历信息,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4例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1例;年龄46~61岁,均表现为腹部症状,3例病变在肝左外叶,1例在肝左叶/肝门区.影像学检查显示4例患者均有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胆道结石,2例提示胆管癌可能,2例未见肿物.病理大体所见与影像学相符,镜下肿瘤以纤细的绒毛及乳头状结构为主,上皮异型性不等,2例为低级别,1例为高级别,1例为起源于肝内IPNB的黏液癌.结论 肝内IPNB是少见的胆管癌癌前病变,临床及形态学表现多样,有从低级别、高级别到相关浸润性癌的疾病谱系,预后相对良好,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其有效治疗手段.
-
-
代明胜;
苏三婷
-
-
摘要:
肝内外胆道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受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肝内外胆道结石的发病率较高.由于结石发生的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对肝内外胆道结石的治疗方案分为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包括胆道外引流术及胆管切开取石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等.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及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上述治疗方法有了长足进步.但从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来看,受肝内外胆道结石病理机制复杂性的限制,存在残石率及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因此,本文对近年来肝内外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