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胆管狭窄

胆管狭窄

胆管狭窄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6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9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3738篇;相关期刊293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国际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12届全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暨2012消化介入/内镜/放射/肿瘤微创外科新技术国际论坛、全国首届胆囊切除术后不良反应大规模人群调查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基础研究高峰论坛、第四届海峡两岸一般外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临床普外科前沿与争论高峰论坛等;胆管狭窄的相关文献由1883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志强、杨东山、杨玉龙等。

胆管狭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9 占比:18.06%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3738 占比:81.46%

总计:4589篇

胆管狭窄—发文趋势图

胆管狭窄

-研究学者

  • 黄志强
  • 杨东山
  • 杨玉龙
  • 黄晓强
  • 何振平
  • 田伏洲
  • 耿智敏
  • 董家鸿
  • 蔡景修
  • 张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白磊; 王智鹏; 吐尔洪江.吐逊; 何翼彪; 李涛; 赵晋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侧叶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72例,其中38例采取肝侧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另34例接受非肝侧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77.4±20.7)min、(220.6±22.5)ml和(7.1±1.5)d,与对照组[分别为(185.6±25.3)min、(226.2±23.7)ml和(7.5±2.0)d]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 d,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35.5±4.2)U/L、(52.4±6.9)U/L和(61.5±6.2)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0.6±5.3)U/L、(79.8±7.2)U/L和(87.6±7.3)U/L,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化脓性胆管炎、膈下脓肿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分别为0.0%、2.6%和2.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7%、20.6%和20.6%,P<0.05).结论 采取肝侧叶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近期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和再手术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 黄宇芬; 赖智民; 严朝钦
    • 摘要: 目的:研究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胆管狭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于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82例胆管狭窄患者,分别采用CT平扫和增强CT联合MRI的方式进行检查,以病理活检作为诊断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增强CT、MRI分别在显示狭窄胆管长度、厚度等方面的作用。结果:病理活检结果显示,恶性胆管狭窄的患者42例,良性40例;增强CT联合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明显高于CT平扫检查,漏诊率、误诊率明显低于CT平扫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检查中,恶性胆管狭窄患者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狭窄段管壁强化程度较高于良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扫描检查中,恶性胆管狭窄患者狭窄段壁厚、长度数值均大于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管径小于良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增强CT联合MRI对胆管狭窄患者诊断,可明确其狭窄的良恶性质。
    • 王成; 赵刚; 孔亚林; 张辉; 蒲猛; 戴竞耀; 何晓军; 刘承利
    •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对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S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3例初诊时应用PTC的IgG4-SC病例,将胆道造影结果与同期的MRCP及肝门部胆管癌的胆道造影结果相比较。结果与MRCP相比,PTC更灵活、更清楚地显示出IgG4-SC患者胆管狭窄呈长段、均匀、线性、对称的表现,与肝门部胆管癌表现明显不同。结论PTC显示IgG4-SC的胆管狭窄有明显优势,有助于IgG4-SC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 袁琪; 徐雯; 周文策
    • 摘要: 胆管损伤后胆管狭窄是胆管疾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术后胆道梗阻症状在短期内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然而长期预后不容乐观。组织工程是一门新型技术,随着组织工程材料的不断发展,其在可吸收性、生物相容性及促组织再生等方面的优势使得人工胆管在胆管损伤后胆管狭窄修复中的应用成为可能。近年来生物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不但提高了制作人工胆管的精度,而且满足了按需打印的个体化差异要求,进一步推动了组织工程人工胆管的发展,使其成为未来胆管狭窄治疗的又一重要方式。
    • 黎家荣; 王任国; 何志伟; 阮胜; 卢杰源
    • 摘要: 目的:分析在胆管良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中应用增强CT+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的价值。方法:纳入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20年9月间收治的胆管狭窄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增强CT扫描、MRCP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总结并对比鉴别诊断结果。结果:本课题的70例患者经细胞学检查或者手术确诊胆管恶性狭窄患者32例、胆管良性狭窄患者38例。增强CT检查出胆管恶性狭窄患者33例,胆管良性狭窄患者37例。MRCP检查出胆管恶性狭窄患者33例,胆管良性狭窄患者37例。增强CT+MRCP检查出胆管恶性狭窄患者31例,胆管良性狭窄患者39例。增强CT+MRCP对于胆管良恶性狭窄诊断的误诊率、准确率、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增强CT诊断(P<0.05)。结论:在胆管良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中,增强CT+MRCP应用价值确切,诊断效能高,可有效鉴别良恶性胆管狭窄
    • 石加利; 张筱凤
    • 摘要: 胆管狭窄为临床常见病,按照病因一般可分为良性、恶性与不确定性,其中由胆管癌、胰腺癌引起恶性胆管狭窄最为常见,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初步诊断恶性胆道狭窄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5%~24%最终病理诊断为良性[1],准确诊断胆管狭窄病理性质是减少此类临床失误的关键。消化内镜通过二维透视或直视在胆管狭窄的诊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内镜下活检是获取标本进行的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如何提高活检病理的阳性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消化内镜及内镜下活检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王彤; 宋光; 唐印华
    • 摘要: 由于胆管狭窄病因的复杂性,其良恶性判断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恶性胆管狭窄的早期诊断对指导后续治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内镜技术已得到较好的发展,多种传统或新兴内镜技术不仅可以为诊断提供影像资料,还可提供病理学依据,具有创伤性小、诊断率高、可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临床诊断恶性胆管狭窄的常用工具.本文主要对多种内镜及相关技术在此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与讨论.
    • 施文武; 陈智敏; 汪昱
    • 摘要: 目的 比较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肝叶切除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残石率、肝功能情况和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ALT、AST、AL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93%)略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残石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叶切除术治疗优势明显,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肝功能并降低结石复发率.
    • 梁丁保; 戴结; 胡炳德
    • 摘要: cqvip:胆管狭窄是指肝外或肝内胆管系统的区域狭窄,它可能是良性或恶性病变的结果,但76%~85%的胆管狭窄为恶性狭窄[1]。因此临床上需要应用多种诊断技术来区分狭窄的良恶性。一旦被诊断为恶性狭窄,应立即实施手术和/或内镜下治疗以行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治疗。
    • 方晓焱; 金杭斌; 楼奇峰; 张筱凤; 杨建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探头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rob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pCLE)在性质不明胆管狭窄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3年4月1日-2016年12月30日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LE检查和细胞刷检的12例性质不明胆管狭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结果、pCLE检查图像、细胞刷检病理结果,以术后组织病理及12个月以上的随访情况为最终诊断,分别计算pCLE和细胞刷检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体准确率.结果 12例患者最终诊断为9例恶性肿瘤,3例良性狭窄.细胞刷检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为3/9,特异度为3/3,阳性预测值为3/3,阴性预测值为3/9,总体准确率为50.0%(6/12).pCLE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2/3,阳性预测值为9/10,阴性预测值为2/2,总体准确率为91.7%(11/12).结论 pCLE可用于性质不明胆管狭窄的鉴别诊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