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
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

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青岛
  • 出版时间: 2014-07-18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会议文集: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介绍了瘦素及其受体在肠道中的表达,就瘦素与肠黏膜机械屏障阐述了瘦素与肠黏膜细胞增殖、凋亡,瘦素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机制,以及瘦素与肠黏膜损伤修复。同时,就瘦素与肠黏膜免疫屏障论述了瘦素在免疫细胞发育中的作用,瘦素与黏膜免疫应答,作者还探讨了瘦素与肠道氧化应激、以及瘦素与肠道营养物质吸收。综上所述,瘦素与肠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密切的关系。瘦素的表达及其受体的分布广泛,其局部作用和整体效应十分复杂,与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相互作用尚未明确。目前对于瘦素在肠道的具体作用机制,尤其是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维护、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以及与肠道相关疾病的研究,仍须进一步的开展。同时,在基因水平调控瘦素的表达或应用外源性瘦素干预,或许成为维护正常肠道功能的新靶点。
  • 摘要:谷氨酰胺以往被认为主要功能是在肌肉中储存氮原子并在各器官间运输氮原子的一个非必需氨基酸.20世纪50年代,Eagle等发现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和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对谷氨酰胺的需求也显著增高,反应了它作为一种营养素惊人的多功能性和对多种病理过程的介导者.文章介绍了谷氨酰胺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为核苷酸生物合成提供氮原子,参与氨基己糖生物合成和糖基化反应,以及参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并就谷氨酰胺与肿瘤细胞增殖和恶性转化机制阐明谷氨酰胺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恶性转化。最后,作者对谷氨酰胺代谢作为肿瘤治疗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 摘要:围绕健康问题,笔者从中国居民的健康现状,结合自身与疾病抗争、多次恢复健康的实践,对于造成疾病增多、健康状况滑坡的根源,科学饮食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健康长寿目标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作者介绍了我国居民近几年健康状况:超重、肥胖人群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比例逐年增高,成为主要死亡原因,慢性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影响居民健康长寿的因素有,除遗传基因、环境污染、自然灾害、意外伤害、传染性疾病等因素对部分人群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影响外,影响人们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是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其中以膳食结构不均衡、营养搭配不合理为主要表现。好的生活习惯,平衡的膳食结构,合理的营养搭配,就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实现长寿目标。相反,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饮食结构不科学,营养不合理,就会使健康、长寿受到威胁,导致悲剧发生。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实现健康长寿目标,建议:政府推动,媒体宜传,社会关注,以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为标准,引导居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 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基层医院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1~2013.12月住院患者病情较重40例,采用加瑞乳清蛋白、全营养素、深海尚膳、三九精品蛋白粉、乳清蛋白、三九匀浆膳等肠内营养制剂营养支持方法,观察病人预后与转归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2例因疾病原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36例患者均接受了早期的肠内营养制剂及自制匀浆膳行肠内营养,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效果满意.结论:合理调配营养制剂可以适应病理情况下机体的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摘要:近年济南营养学会在济南市科协领导下,积极落实市科协"科普惠民、泉城提素"主题服务活动,根植基层,服务群众,积极探索社区营养科普宣教、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膳食营养综合干预进社区等活动,为推广社区健康生活方式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文章介绍了营养科普工作地位重要性,设立了“社区营养健康教育基地”,成立社区营养专业委员会,指导制定个体慢病管理方案,同时加大社区营养科普宣教力度。最后,作者就全社会重视是有效开展科普活动的春天、慢病防控及宣教尚存有缺陷、营养膳食综合干预的思路等体会进行了阐述。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临床营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学科建设缺乏相关法规政策做保障;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与营养人才需求难以匹配;缺少独立的营养服务价目,不利于临床营养日常工作开展。建议尽快营养立法,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是保障,完善人才培养及管理机制,建设高素质营养人才队伍是关键,制定合理收费项目并完善规范化管理是当务之急。
  •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rn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网数据库,检索1995-2014年间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由两名评价员对文献独立进行选择和提取资料.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而后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rn 结果:Meta分析发现,试验组(营养干预组)与对照组在血清白蛋白和前蛋白的影响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rn 结论:根据目前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认为,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是有效果的,但是目前临床研究质量偏低,需要提高原始研究质量进一步深入探索.
  • 摘要:本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综述方法,整理回顾低蛋白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评价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得出客观的结论,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eta分析表明,低蛋白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试验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胆固醇、甘油三脂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钙、磷代谢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PTH差异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提示,低蛋白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降低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缓解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主要营养指标保持稳定,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脂代谢紊乱,改善钙、磷代谢,临床作用明显,是有效方法。由于在治疗过程中不严格限制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比例,既保证了临床疗效,又丰富了患者的饮食谱,使患者对营养疗法的依从性提高,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是有益的。
  •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公职人员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rn 方法:对该人群2003年、2008年和2012年共9296人份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4731人,女性4565人,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体质量状况和性别对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影响.rn 结果:(1)男、女人群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分别为16.6%、15.4%,男女间无显著差异;(2)50-65岁年龄段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女之间无差异,小于35岁年龄段和35-49岁年龄段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大于65岁年龄段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3)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体质指数升高而上升,且肥胖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超重人群(P<0.01),超重和肥胖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显著高于体质消瘦和体质正常人群(P<0.01).rn 结论:该公职人员人群高尿酸血症有较高患病率,超重、肥胖及女性年龄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重要影响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配合空肠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病人的临床效果.rn 方法:将2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自愿使用空肠营养管配合中药清胰汤方剂治疗的作为研究组,19例管饲或口服短肽胰腺专用营养制剂的作为常规组.观察两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介入时间、营养治疗有效剂量达到时间、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率、置管营养治疗时间、CRP(CReactive Protein,CRP)与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肠功能正常时间、APACH-Ⅱ7d和14d评分、CRP与血淀粉酶动态变化等.rn 结果:中药制剂配合空肠营养治疗可使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介入时间提前(P<0.05),能及早达到营养治疗有效剂量(P<0.05),呕吐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感染及其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同时置管营养支持治疗时间缩短显著(P<0.01),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提前,但差异不明显,CRP恢复正常时间(P<0.05)和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P<0.01)均明显提前.治疗7d时实验组APACHE-Ⅱ评分与CRP及血淀粉酶较常规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14d时APACHE-Ⅱ评分与CRP无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中药制剂配合空肠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能发中药方剂与液囊空肠管的双重优势,可大大改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SAP患者及早康复,还可以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该治疗方案简单有效,经济实用,对急重型胰腺炎患者有普遍适用性,可以推广运用.
  • 摘要:目的:探索和推行更加完善的个体化糖尿病饮食治疗方案.rn 方法:筛选内分泌科住院中老年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入院时给予饮食指导,住院期间患者自主安排饮食.干预组患者除入院时饮食指导外,住院期间营养医师据病情需求适时调整每日膳食.rn 结果:干预前后比较,干预组各项指标降幅均大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FPG、2hPH、MFBG、TC、TG、BMI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仅2hPH、TG指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组间比较,FPG、2hPH、MFB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全程个体化饮食治疗能够有效辅助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具有推广意义.
  • 摘要:目的:筛查部分科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为住院患者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肿瘤科、神经外科、肝病科等7个科室住院患者随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体重指数(BMI)采用中国标准.结果;共完成512例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512例住院患者中NRS2002评分<3分318例,3分56例,4分34例,5分72例,6分以上32例.结论:我院肿瘤科及肝病科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而普外科及肝病科病人营养风险较高.应用肠外营养比例明显高于肠内营养.
  • 摘要:本医院于2013年12月15日收治了一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在营养治疗过程中有一些体会。文章介绍了患者病情,经营养治疗,各营养相关的生化指标维持在正常水平,纠正了代谢紊乱,保证了良好的营养状况。作者指出,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积极的营养治疗必须谨慎实施,营养路径的选择应考虑到营养输注时的可靠性、连续性,同时未能经肠内营养途径供给全部营养需求时,给予无脂肪静脉营养作为补充,要把握时机,一旦肠功能恢复,就应及时添加膳食纤维和益生菌,以免发生便秘,当恢复经口进食时,一定要严密监测吞咽功能,并给予减少误吸风险的膳食。总之,对于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个体化谨慎实施,并经过严密的监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摘要:全合一营养液主要用于不能完全通过胃肠道摄取营养物质的患者,多采用混合法配制.它简化了管理、减少了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由于全合一营养液成分复杂,多种成分的混合所带来的相互作用会对全合一营养液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在配制和贮存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原则进行.葡萄糖浓度、PH值、电解质、温度等均可能对全合一营养液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而脂肪乳在全合一营养液中的稳定性是反映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稳定性考察是临床应用前必需进行的工作.本研究在全合一营养液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门冬氨酸钾镁和其它电解质,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脂肪乳剂稳定性,亦在了解门冬氨酸钾镁对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综上,全合一营养液加入不同量门冬氨酸钾镁和其他电解质对脂肪乳剂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而且随着加入的量的大小和时间的延长,乳剂呈现不稳定的趋势。24hr时组D、组E开始出现直径接近10μm的乳滴,稳定常数与A组比较,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合显微镜结果得出加入潘南金的容积占营养液的百分比和乳滴凝聚呈线性相关,但24小时各组未见>10μm的乳滴及破乳现象。本实验各组营养液未见分层、絮凝、破乳、沉淀等异常现象,提示本研究各营养液配方有良好的稳定性。考虑在实际配制和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延长,氧气不断地进入袋内,引起氨基酸、脂肪乳和维生素的氧化,产生有害的氧化产物,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最好即配即用,输注时间不超过24h。
  • 摘要:目的:调查东营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病人一般情况及存在的营养风险.rn 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调查东营市某三甲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住院患者2936例,进行登记,排除住院时间不足1天、两腺类疾病、疝气静脉曲张等其他类疾病、年龄<18岁者、严重胸腹水无法称量体重者及不愿参加研究的病例,共准入患者1364例.嘱患者于第二日清晨空腹、免鞋、着病号服量身高、体重,并运用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对患者进行风险筛查.rn 结果:在1364例准入患者中,患病年龄为(50.40±15.827)岁,BMI为(20.622±2.7597) kg/m2,其中胃肠类患病年龄为(50.87±18.274)岁,肝胆类患病年龄为(57.53±15.362)岁.胃肠类疾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1.2%,肝胆类疾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6.1%,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n 结论:普通外科有一定量的住院病人存在营养风险,特别是胃肠外科病人营养风险较高(31.2%),且与性别无关.
  • 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胃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rn 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胃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症早产儿2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20例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但没有发生胆汁淤积症的早产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rn 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胎龄为(29.57±2.53)d、平均出生体重为(1.31±0.23)kg,对照组患儿的平均胎龄为(32.03±1.22)d、平均出生体重为(1.51±0.24)kg,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胎龄和平均出生体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为(31.79±15.22)d、氨基酸最大剂量为(2.62±0,35)g/kg·d、脂肪乳最大剂量为(2.78±0.34)g/kg.d,对照组患儿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为(20.99±6.31)d、氨基酸最大剂量为(2.02±0.29)g/kg.d、脂肪乳最大剂量为(2.01±0.37)g/kg.d,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数据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胃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症与出生体重低、胎龄小、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长以及氨基酸的应用、大剂量脂肪乳有着密切的关系.
  • 摘要:此病人因脑梗后遗症导致吞咽障碍进食困难和创伤导致机体存在全身性炎性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低蛋白血症是该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对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临床治疗措施一般为直接输注白蛋白。但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其原因可能为:①外源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机体组织细胞所利用,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由于各种组织细胞内蛋白质有其特殊性,是由组织细胞自身来合成的,因此外源无法提供。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他蛋白质的色氨酸,故营养价值低。②从代谢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天,人体仅能利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③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应不足所致的各个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不足的问题。临床营养不良病人如胃肠功能允许、无其它肠内营养禁忌症,宜首选适合的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保护肠粘膜屏障及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调节。该病人会诊前己开始鼻饲饮食,值得肯定。但鼻饲匀浆膳应尽量接近正常人的膳食结构,营养全面均衡,提高优质蛋白比例,及时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会诊的意义在于能根据病人病情发展的营养需求,针对性的计算能量及营养素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计划,指导家属匀浆膳的正确制作及应用,配合肠内营养制剂(特别是乳清蛋白粉)的及时、合理补充,达到了理想的营养治疗效果,希望对临床医生有借鉴作用。
  • 摘要:梗阻性黄疸也称外科黄疸,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状态,其所致机体营养不良、肠黏膜屏障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等是OJ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文章介绍了肠内营养在梗阻性黄疽的应用价值,可保护肠黏膜屏障,促进胃肠肝脏功能恢复,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阐述了肠内营养的指征,提出肠内营养的途径,并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进行比较。膜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细菌和毒素易位,刺激消化液和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增加内脏血流,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且更符合人体生理、易于消化吸收、营养全面价格低、安全、并发症少、方法简便。因此,EN在OJ的治疗方面应予以重视。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β-胡萝卜素(β-C)对青年健康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红细胞溶血度的影响.rn 方法:19~23岁青年188名,男95、女93.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仅给维生素E(VE)5mg/d作为安慰剂,其余3组分别给予β-C 16.7mg/d、8.35mg/d和5.57mg/d,干预时间为8w.补充前后分别获取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检测红细胞溶血度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rn 结果:干预后,补充β-胡萝卜素16.7mg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较干预前平均升高了30.4%(P<0.05);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升高了25.0%(P<0.05).补充8.35mg/d组与干预前相比,红细胞的溶血度明显降低(P<0.05),而16.7mg/d补充组干预前、后红细胞溶血度却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补充不同剂量β-C可能产生不同的细胞功能效应,较高剂量可提高青年机体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而相对较低剂量能增强红细胞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降低红细胞溶血度.
  • 摘要:目的:研究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和CD2AP的表达及鲤鱼汤对其表达的影响.rn 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mg/kg)复制肾病模型,应用鲤鱼汤干预治疗7周.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病变,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Nephrin及CD2AP的阳性表达.rn 结果:大鼠造模后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干预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均有所升高(P<0.05).光镜下:模型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与肾小球囊粘连,肾小管管腔内出现大量蛋白管型,肾间质内有明显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肾间质出现纤维化,干预组镜下病变较模型组均消失,基底膜界限模糊不清,内皮细胞窗孔消失有减轻;电镜下:模型组大鼠足细胞足突部分呈弥漫性融合甚至,各干预组镜下病变较模型组均有减轻.各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及CD2AP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各干预组Nephrin及CD2AP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升高(P<0.05).rn 结论:鲤鱼汤可上调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和CD2AP的表达,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提高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
  • 摘要:目的:研究刺参酸性粘多糖(SJAMP)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观察SJAMP对于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rn 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将0.25μg/mL、1.0μg/mL、4.0μg/mL的SJAMP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一段时间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JAMP作用于HepG2细胞后对线粒体膜电位以及凋亡率的影响;选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AJMP作用于HepG2细胞后内凋亡基因蛋白Bcl-2家族中Bax及Bcl-2蛋白、抗凋亡蛋白生物素Survivin、第二线粒体Caspse家族激活蛋白Smac、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前后对其表达的影响.rn 结果: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SJAMP作用剂量的增加,各HepG2细胞组内的线粒体膜电位逐渐下降,各剂量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凋亡率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SJAMP作用剂量的增加,各HepG2细胞组内的凋亡率逐渐上升,各剂量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SJAMP作用剂量的增加,HepG2细胞内Bax、Cytc、Smac以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且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被抑制,各剂量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张氏细胞Bax、Bcl-2、Cytc、Smac、Survivin以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没有随着SJAMP作用剂量的增加而改变,各剂量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SJAMP可通过抑制Bcl-2及Surviving和促进张氏细胞Bax、Cytc、Caspase-3以及Smac蛋白的表达,激活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从而促进肝肿瘤HepG2细胞发生凋亡.
  • 摘要: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许多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它不仅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还可以导致远隔器官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缺血再灌注诱发的炎症反应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的活化转位是炎症反应的关键环节.黄芩苷具有抗炎的药理活性,故本实验通过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黄芩苷对肠缺血再灌注肠道损伤及紧密连接蛋的影响,探讨黄芩苷是否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起到对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综上所述,黄芪苷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肠屏障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转位,减少TNF-α的表达,抑制了Occludin表达的下调,起到了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翻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保护作用。
  • 摘要:文章介绍了食谱编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阐述了中医体质学说在食谱编制中的意义,并就中医养生理论对不同体质人群食谱编制的指导作用提出中西结合的食谱编制,体质辨析是基础,偏颇体质调节,中医辨证是关键,同时《黄帝内经》的饮食养生思想,是中西结合食谱编制的指导原则。偏颇体质由健康-亚健康-疾病的转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健康疾病连续带中,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综上所述,中医养生理论从人群的角度为预防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使传统中医学从“养生避邪”的个体预防阶段进人群体预防阶段。体质虽然是人体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所以调节体质、改善体质,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都有重要的作用。
  • 摘要:文章介绍了胃病患病率,阐述了胃病发病原因,有食物、药物、病从心生、生活调摄失常等,针对这些病因,作者提出防“病从口入”,饮食宜规律、宜清淡、宜和缓、宜温软等,防“病从心生”,保持心情舒畅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起居有常,运体和络,四季调脾。
  • 摘要:肠内营养支持是营养支持治疗的首选途径.中医无肠内营养概念.但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与现代肠内营养的原则是一致的.中医药有利于改善胃肠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和毒素易位,支持补充多种胃肠道消化酶,从而有利于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医治疗与肠内营养应用广泛,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定相得益彰,支撑临床营养发展.
  • 摘要:众所周知,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合理的饮食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但是大多数患者很难掌握合理的饮食,导致自身的血糖忽高忽低,不但使自己头疼不已,也给临床大夫制造了很大麻烦,在最近的工作中,用一种新型的饮食控制方法—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与血糖负荷.文章介绍了血糖生成指数概念,阐述了食物的GI分类,并就怎样用食物的GI控制你的血糖提出:首先,食物在烹调加工过程中,会对血糖生成指数产生影响;其次,食物的成分也会对血糖有影响;另外,脂肪和蛋白质的增多,可以降低胃排空及小肠中食物的消化率,所以,高脂肪食物比等量低脂肪食物具有相对低的血糖生成指数,但是应记住,任何类型脂肪食物不管它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高低,都应该在限量范围内使用。
  • 摘要:《寿亲养老新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老年养生学专著,内容涵盖饮食调治、形证脉候、医药扶持、四时摄养、精神调摄、起居摄养等.其中饮食调治为本书之重,源自北宋·陈直的《养老奉亲书》.通过论述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善恶喜好,提出食疗为重、食胜于药、辩证施膳的主体思想,并就食疗方的组成、制作、用法、形制、禁忌进行具体论述,内容详尽,对今人不无借鉴之处.
  •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仲景关于饮食营养学所包括的四个方面内容: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饮食宜,将仲景饮食营养学思想归纳为:合理平衡搭配饮食;主张节制饮食;"是药三分毒",提倡通过饮食调理身体或辅助治疗疾病;虽同为食材,性味同样存在相生相克,需要因人、因时、因地的选择食物,注意饮食禁忌.
  • 摘要:据估计约有85%的肺癌由吸烟引起,然而近年来与吸烟相关性较弱的腺癌却呈现上升.生态学研究和对移民人群的研究发现,饮食模式在癌症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系统性回顾的研究证据表明,饮食中的水果和蔬菜与肺癌发生呈负相关,水果或蔬菜摄入量多的个体比水果或蔬菜摄入少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低。且摄入多样化的水果和蔬菜比补充某种特定的化合物,如类胡萝卜素或类胡萝卜素总量更能显著降低患肺癌的风险。有研究发现,水果和蔬菜与不同的肺癌组织学亚型之间的效应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水果和蔬菜对吸烟者的保护作用比不吸烟者强,可能与抗氧化剂明显减少吸烟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但由于吸烟是一个重要的混杂因素,这个结论尚需更多的讨论。综上,虽然吸烟是肺癌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在评估饮食与肺癌的相关性时容易受到与吸烟相关的非膳食混杂因素的影响,但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水果和蔬菜可以预防肺癌的发生,证据是充分的。
  • 摘要:目的:探讨以血糖负荷为基础的食物交换份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及营养摄入状况的影响.rn 方法:从健康体检中选取符合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的患者63例(统称为葡萄糖调节受损IGR),其中男性29例,女性34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正常体型组38例(BMI 21.0±1.11),超重体型组25例(BMI26.6±0.95).通过分期讲座、编制个体化低血糖负荷(GL)食谱等方式进行为期8个月的营养干预.rn 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FBG、PBG、HbA1C、TC均显著降低(P<0.05),超重体型组血清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0.05);膳食摄入方面,超重体型组平均每日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量均显著降低(P<0.05);正常体型组蛋白质摄入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摄入量显著降低(P<0.05),能量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有下降趋势.干预后两组患者整个膳食GL显著降低(P<0.05),膳食纤维摄入量显著增加(P<0.05);两组患者膳食摄入的合理性均得到较大改善.rn 结论:以GL为基础的食物交换份的干预模式易被IGR患者接受, 利于患者控制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营养摄入状况.
  • 摘要: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现象很普遍,并且部分血液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情况十分严重,其原因为血液透析过程本身对人体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研究证实,血液透析每次约丢失氨基酸肽类10~13克,同时伴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丢失;血液透析还可以促进蛋白质分解和减少蛋白质合成,从而使体内蛋白质缺乏;透析治疗作为一种终身替代疗法,透析期间要控制高磷饮食、控制饮水,高磷饮食大多是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而往往造成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透析不充分会引起体内水分的潴留,长期水液潴留可导高血压的加重和左心室肥厚,使充致血性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升高,心血管系统病死率增加,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厌食和营养摄入减少及分解代谢增高,也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病人在血液透析期间或透析还会出现恶心、 呕吐等症状,导致食欲下降,大约50%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蛋白质摄入不足,能量摄入不足者为90%;其他一些非透析性因素如患者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均可导致蛋白质的代谢和分解增强而导致营养不良.由此可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而营养不良发生后,不但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同时也是各种并发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维持充分的营养物质摄入是非常重要的.广大病友朋友应定期请专科医生进行营养状态的评估,针对存在的营养不良问题给予饮食营养指导,加强营养的合理搭配及摄入,合理的饮食减不仅能减少体内代谢废物的产生, 改善胃肠道症状,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营养状况;而且能显著提高透析病友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因此有"能否合理处理营养问题是决定透析病人预后的关键"之说.
  • 摘要:临床营养工作是医院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是以重庆科委的重点课题《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成分配方》为研究对象,而组建成为一个为临床治疗服务的科室.根据卫生部临床营养科建设指南要求:设有五个功能区,分别为肠内营养配制室、肠外营养配制区、治疗膳食操作区、营养门诊工作区及营养实验室工作区,分别完成营养评估、营养宣传、营养会诊、营养配制、营养分析、膳食治疗、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工作,为医院各临床科室提供合理的膳食治疗和营养支持,同时开设有全日制营养咨询综合门诊,纠正前来就诊营养不良,营养过剩,以及对各种慢病防治工作,对三峡库区各类人群进营养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服务社区及单位,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 摘要:中国的肥胖数字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长,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肥胖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什么有人怎么吃都不胖?为什么有人喝凉水都长肉?现代医学认为这是机体代谢的问题.中医学则认为肥胖和个人的体质关系密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痰湿体质的人易患肥胖.脾虚加痰湿是肥胖的根源,痰湿是肥胖之标,脾虚是肥胖之本.有的人以痰湿为主,脾虚不明显,这就是实胖.除了痰湿,还可兼夹胃热、肝火等标实之证;有的人则以脾虚为主,这就是虚胖,在气虚的基础之上,还可发生阳虚,除了脾虚,还可合并肾虚.对于减肥,现代营养学重视能量的控制与营养素的合理摄入,中医学则强调辨别体质是虚,是实,是寒,是热,根据不同体质选择不同性味功效的食材.如果能把中医体质食养理论与现代营养治疗原则结合起来,将能起到更好的健康减肥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身体成分分析对于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筛查和预测作用并探索最佳的预测指标.rn 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包括763名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男性406人,女性357人),分别测定其人体测量学指标、身体成分、血脂、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定腰围、腰围臀围比、腰围身高比、体脂肪百分率和脂肪指数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筛查作用,并确定其理想切点、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rn 结果:在总体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相比,体重指数[(27.4±2.7)kg/m2对(24.6±3.1)kg/m2,<0.001]、腰围[(88.6±8.0)cm对(84.0±8.3)cm,P<0.001]、腰围臀围比[(0.92±0.07)对(0.87±0.07),P<0.001]、腰围身高比[(0.55±0.05)对(0.51±0.05),P<0.001]、脂肪百分率[(29.5±7.9)%对(25.1±8.5)%,P<0.001]、脂肪指数[(8.1±2.6)kg/m2对(6.3±2.6)kg/m2,P<0.001]、空腹血糖[(6.8±1.9)mmol/L对(5.4±0.9)mmol/L,P<0.001]、收缩压[(142.4±16.1)mmHg对128.9±17.1)mmHg,P<0.001]、舒张压[(78.8±8.0)mmHg对73.7±9.1)mmHg,P<0.001]、甘油三酯[(2.31±1.19)mmol/L对(1.39±0.82)mmol/L,P<0.001]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0±0.27)mmol/L对(1.32±0.30)mmol/L,P<0.001]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分析,腰围、腰围身高比、腰围臀围比、脂肪百分率和脂肪指数均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的预测有显著意义(P<0.001).在男性,腰围87.5cm,腰围臀围比0.89,腰围身高比0.51、脂肪百分率24.1%和脂肪指数5.00kg/m2为预测代谢综合征存在的理想切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腰围(0.813,0.577)、腰围臀围比(0.788,0.626)、腰围身高比(0.875,0.500)、脂肪百分率(0.513,0.755)和脂肪指数(0.838,0.51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755、0.716、0.671和0.725;在女性,腰围77.5cm,腰围臀围比0.87,腰围身高比0.52、脂肪百分率31.7%和脂肪指数7.80kg/m2为预测代谢综合征存在的理想切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腰围(0.851,0.380)、腰围臀围比(0.798,0.532)、腰围身高比(0.713,0.551)、脂肪百分率(0.702,0.506)和脂肪指数(0.809,0.52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0.707、0.658、0.619和0.675.在老年男性和女性中,腰围臀围比的曲线下面积在所有参数中均最大.rn 结论: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身体成分分析在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筛查和预测中有重要意义,腰围臀围比为最佳的预、指标.
  •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清叶酸(folic acid,FA)、维生素(vitamin,VitB 12)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其与GDM的关系.rn 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0GTT)确诊的GDM患者40例及同期健康孕妇40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cy浓度;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FA及VitB 12水平.rn 结果:GDM患者血清Hcy、VitB12、FA与正常妊娠组比较,Hcy水平显著升高(P<0.01),FA和VitB12显著降低(P<0.01).GDM患者血清Hcy水平与VitB12、FA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n 结论:GDM孕晚期患者出现高Hcy血症,缺乏FA及VitB12,妊高症患者应加强VitB12和FA的摄入及定期监测,从而降低Hcy水平,减轻其对GDM孕妇大血管和微血管的损害以及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 摘要:文章介绍了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原则,要食物多样,愉快进餐,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经常适量吃奶类和豆类,限量吃肉类,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等,阐述了帕金森病患者常见营养相关的明显体重下降,食欲不振,咀嚼、吞咽困难,便秘等问题,可依照以上饮食原则安排好一天的膳食,同时选用强化了多种维生素B的食品,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适当的复合维生素B补充剂。
  • 摘要:目的:调查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状况与胸外科医护人员营养风险筛查认知的关系和培训效果.rn 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两批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调查问卷对64名胸外科医护人员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认知调查,培训后再次调查.rn 结果:两批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是69%和65%,营养风险评分无差异;术后营养风险发生率100%,营养支持100%,两批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差异显著(P<0.01);培训前后医护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的认知有显著差异(P<0.01).rn 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术前营养支持不足,营养支持不合理,对医护人员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知识培训有效果.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东西方医学融合的背景,阐述了东西方的文化融合,并就融合东西医学优势发展中西医结合营养学论述了中医学对健康疾病认识,现代西医学对健康疾病认识以及中西医结合营养学形成基础。同时,就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构成,分析了中西医结合营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营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营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营养学,成立学会学组,培养后备人才,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营养专业委员会成立这一有力契机,将中西医结合营养学发展壮大。
  • 摘要:目的:总结本院开展营养门诊的情况,为其他医院开展此项业务提供借鉴.rn 方法:从开展营养门诊的必要性、内外部条件、工作内容和流程、实践体会四个方面,讨论如何规范开展临床营养门诊的开诊、工作内容及发展方向.rn 结果:1.开展营养门诊工作之前,要认真研究本地区人群特点,研究本医院和本科室的现实状况,确定开展营养门诊的患者需求强度.2.开展营养门诊的条件主要有①医院领导和其它科室同行对临床营养专业具备一定的认识基础.②出诊人员是营养医师,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③充分的舆论和宣传准备.④协调合适的诊室,配备必要的设备.3.规范完成营养门诊主要的六个环节工作内容和流程.4.实践体会①增强依法执业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或/和治疗指南.②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应诊能力.③继续加强内外沟通,不断进行宣传,积极增加病源.④组织利用好门诊资源,设计开展观察随访.⑤完善收费项目.rn 结论:营养门诊是卫生机构向人民群众提供的新型医疗服务产品,是体现临床营养业务水平的标志性项目,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 摘要:文章从肠内营养的优越性、肠内营养制剂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三方面介绍了肠内营养进展,并就肠内营养的应用论述了心理护理、实施方法、喂养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防治。肠内营养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临床医师、营养师充分了解肠内营养用制剂的类型、组成、特性、制备及评价等,并充分的利用现代的输液系统(包括输液泵、导管、输液袋和电脑自动混合器autoMixer等),使不能或不愿正常摄食病人的营养状态得以维持并改善。
  •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炎患者早期鼻空肠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方法:45例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作两组: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 22例,全胃肠外营养(TPN) 23例.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区别.结果:EEN组患者对肠内营养的疗效优于TPN组(P<0.05),并发症及住院费用均低于TPN组(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满意,护理工作安全、简便易行、节省费用.
  • 摘要:通过对成年人饮食行为习惯的了解,探索成年人中慢性病相关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分布特征.经过调查研究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酒、多食蔬菜与水果、营养平衡、经常锻炼、保持正常体重,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因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 摘要:清代医家徐灵胎在《用药如用兵论》中说"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人们常说的"食疗"乃"饮食治疗"之简称,就是指以食代药治病的一种方法.如果不顺应天时,不考究人的个体差异,而一刀切地强突出其单一的养生功效,如"绿豆热""泥鳅热"就如用兵而不知彼此,必犯虚虚实实之诫.营养餐单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尊重营养学的基本原则:指那些经长期实践证实安全有效,经权威机构颁布实施,适用于所有人的营养学基本要素.2、尊重季节变化: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天人相应",每个季节都有其季候特点,营养餐单的制定,还要顺应四季的变化以选择适宜的食材.3、尊重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在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进行个性化养生保健,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琦教授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类"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特禀质",各有其特点,中医讲"药食同源",食材的选择应与体质相对应,就能起到与药一样的效果,反之,将犯"虚虚实实"之诫.4、适应疾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养生:疾病的非药物治疗已成为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疾病都有其各自特点,对于患病人群,还要针对所患疾病,进行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与康复.
  • 摘要:目的:根据军队干部的体检状况,设计并实施个性化营养处方并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以探讨适宜的营养干预方案,促进干部身体健康.rn 方法:选取152名体检异常的干部作为干预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个性化营养处方对干部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进行干预,在干预一年后分别进行营养KAP调查和体格检查.rn 结果:营养处方实施一年后,干部的营养KAP得分为52.49±6.55,健康状况得分8.14±1.49,分别与实施前的50.86±6.47、7.81±1.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检出率比较,营养处方实施前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36.2%、13.8%、49.3%、42.8%、38.8%,均显著高于营养处方实施一年后的23.0%、6.6%、37.5%、31.6%、26.9% (P<0.05).rn 结论:军队干部慢性代谢性疾病检出率较高,通过实施个性化营养处方对其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可有效促进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转归,抑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促进其身体健康.
  • 摘要:目的:讨论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临床病例分析,以及防止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49例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及发生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49例中其中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动脉损伤血肿3例,发热7例,导管周围感染5例,导管脱出2例.结论:进行相关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相关技术的并发症.
  • 摘要:目的:了解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为今后指导孕期营养与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孕期基本情况与营养知识问卷"对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孕妇进行现场调查.采用频度描述、Pearson相关、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资料分析,检验水准P<0.05.rn 结果:孕妇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4.9±2.3,及格率为13.4%;孕妇营养知识受自身文化程度(F=7.922,P=0.000)、职业(F=4.785,P=0.001)的影响,文化程度越高,得分越高.rn 结论:从总体看孕妇对营养知识了解较少,营养知识掌握情况不好,应针对孕妇背景尤其是文化程度实施个体化教育,并把宣教对象扩展到孕妇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和饮食主要照顾者.
  •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干预联合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对烧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方案的30例烧伤患者按照随机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给予个体化的营养干预联合中药外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化护理及一般饮食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的治愈差值(100%比73.3%,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干预联合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对烧伤患者有明显的治愈作用.
  • 摘要:外科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应接受营养评估或风险筛查.对于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或高风险的患者应计划和实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减少术前禁食时间、术前提供碳水化合物和术后早期喂养可能是围手术期营养干预和管理的优选策略.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问题比非肿瘤患者更复杂,在实施过程中,实践者应不仅将围手术期营养干预视作一门技术,更宜将之视作一门艺术,将指南、病情和临床经验"巧妙组合剪裁".
  • 摘要:我国中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学和西医学对于肠内营养的认识具有一致性.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肠内营养属中医脾胃学说范畴.现代营养学认为,肠内营养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肠内营养在给予营养支持的同时,可发挥营养素的药理作用,保护黏膜屏障、降低应激反应、防止细胞氧化损伤、调节免疫状态,进而影响患者预后.有关肠内营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中医学对于现代营养理论具有相应的理论支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胃肠功能,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文中从中西医对肠内营养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中西医学相互借鉴,探索形成肠内营养中西医结合特色理论认识和治疗方案的可能性.
  • 摘要: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由蛋白质组成.能在机体中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文章介绍了人体中的消化酶,提出化学性消化依靠酶来完成,并阐述了消化酶不足引起消化不良。各种动植物体中都含有多种酶,因此酶也是动植物天然食品的组成成分,文中阐述了温度对酶的作用和淀粉酶、脂酶、蛋白酶类、氧化还原酶等重要酶及其作用。作者还探讨了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酶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以及酶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性质、危险性,阐述了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措施以及操作处理与储存。对于丙烯酸乙酯中毒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营养治疗等疗法。丙烯酸乙酯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及聚合物的制造,用于制备塑料、树脂等高聚体。此类有机物,虽然酸性较低,中毒多为工作中没有做好保护措施而导致事故,但因其无色无味,一旦高浓度的气体泄漏对呼吸道、眼睛、皮肤都能造成很大的的伤害。而给广大官兵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做好此类事件的健康知识教育和预防普及工作,提高防范意识,保障官兵身体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老年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在老年住院病人中发病率高,且对疾病预后影响大,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临床常见发病原因有能量摄入不足,食物比例失宜,肝脏疾病导致代谢障碍,消耗性疾等,发挥中医理论,通过虚则补之为基础,充分利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补精益气,合理膳食配伍比例,在祛邪基础上以扶助正气,并且重视饮食偏嗜,胃喜为补,醒脾胃之气,引谷气入,以保证气血化生,营养不良恢复。总之,中医理论在治疗老年营养不良上不但有其理论根据,而且临床上常收到满意效果,颇有必要予以深入探讨。
  • 摘要:文章表明公立医院营养科的宣教工作是一扇窗,可自我宣传,勇当医院网站的亮点,同时借力宣传,密切结合媒体,主动出击,进社区,下基层,适当动用“武器装备”吸引公众。并介绍了营养门诊、肥胖联合门诊、妊娠营养监测门诊的工作,提出临床营养的中心工作是筛查与后续治疗。最后,作者阐述了以治疗饮食为重点的食堂信息化管理。
  •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定个性化食谱和营养知识宣教对9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aemodialysis,MHD)患者进行饮食干预6个月,分别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 MIS)和SF-36量表对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进行干预前后的评估.结果:MIS评分显著降低;除社会功能与情感外,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提高.结论: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 摘要:患者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其治疗、康复以及预后,要将营养过量和营养不足所引起并发症的可能降到最小,必须对患者进行能量代谢监测.能量代谢监测是合理营养治疗方案的基础.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案应该是按照实际测量的能量消耗来确定营养物质的供给量和供给比例,并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商,随时对营养支持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合理营养支持的目的.
  • 摘要:2013年加拿大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后文简称指南)的证据来源于约300多个随机对照试验,在12个主要条目下共有45条推荐意见.现就主要推荐意见归纳解读如下:指南推荐:对于危重症患者,在进入ICU的24-48小时内,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应该选择最优化的喂养策略—从目标量开始;肠内营养开始时考虑选择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保持胃残留量的更高阈值;使用促动力药;小肠喂养;采取头与床位成45°角的喂养体位.考虑一些特殊营养成分的添加,如谷氨酰胺、鱼油与抗氧化剂、膳食纤维与益生菌.当肠内营养不足以维持病人营养需求和疾病支持时,可以选择肠外营养.当重症患者肠外营养允许时,应考虑添加谷氨酰胺.但是对于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者指南强烈不推荐使用谷氨酰胺.对于静脉输注脂肪乳的危重症患者,指南考虑减少n-6脂肪乳的含量.指南推荐:血糖大于l0mmol/L要在所有危重症患者中避免,推荐血糖目标控制量8mmol/L(7-9mmol/L),空腹血糖范围4.4到6.1mmol/L,随机血糖范围10到11.1mmol/L.目前最佳血糖控制办法是碳水化合物限制治疗+胰岛素治疗.指南推荐:危重患者应该考虑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硒)的补充.实践者需要衡量风险与获益作出个体化决策.
  • 摘要:营养支持是抗肿瘤治疗的综合措施之一.但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目标和效果不完全等同于良性疾病者,老年肿瘤患者更由于年龄老化及多种合并症的存在而而更难达到预期目标;故而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能按预期目标接受营养支持并从中获益;临床必须依据肿瘤患者的年龄、代谢和临床特点,合理设置营养支持的目标、路径和方案.文章介绍了荷瘤状态下的代谢特点,阐述了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从营养支持的目标、营养支持的适应证两方面提出营养支持的实施策略,防治内环境紊乱和热氮量供给呈阶梯式递进,优选肠内和肠内外联合途径,厌食的处理等。
  • 摘要:文章介绍了危重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与代谢需求,从肠内营养治疗的优点,肠内营养治疗对肠道及全身血流的影响,肠内营养的应用时机、途径和用法等方面阐述了危重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作用,并就危重患者药理营养学进行研究,论述了临床肠内营养实施的难点与对策。综上所述,肠内营养对恢复肠道通透性、防治肠源性感染及肠衰竭,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因而成为危重症患者救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方面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和模糊认识。肠内营养治疗需要专科医师、营养学工作者、护士、药剂师等多学科的团队合作。早期肠内营养适用于危重患者,重视肠道低灌流状态下药理营养素,如谷氨酰胺、精氨酸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临床验证,以期根据每一位危重患者能量和代谢需求适时提供合理的肠内营养治疗,改善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干预对术后恢复的影响.rn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围手术期进行营养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宣教.术前术后对两组分别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总蛋白、白蛋白检测,并发症观察比较.rn 结果:试验组术后营养评分≥3分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术后均较术前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术后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两项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营养干预能提高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摘要:目的:评估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rn 方法:对200例心内科新入院患者测量人体指标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营养不良评估;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分析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与营养指标相关性.rn 结果:有营养风险者(评分≥3分)有23名,占11.5%,无营养风险者(评分<3分)共177名,占88.5%;有营养风险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显著低于无营养风险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血清白蛋白为标准,NRS-2002的灵敏度为66.6%、特异度为90.2%、正确指数为0.568,符合率为89.5%.rn 结论:NRS-2002方法简便易行,对心内科患者的营养风险预测性好,可应用于心内科使医生发现存在营养风险、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
  • 摘要:本病例为主动脉弓离断合并右室双出口心脏病术后患儿,由于术前低体重,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于术后第九天开始先后给予婴儿无乳糖奶粉和抗腹泻奶粉均因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使肠内营养难以正常介入。鉴于母乳分泌量少,又无适合该患儿肠功能状况所需要的商品化肠内营养制剂,同时考虑到米粉具有易消化、抗原性小、对肠道无刺激性等诸多优点,在肠外营养基础上配制了以米汤、米粉、麦芽糊精、乳清蛋白水解物、低聚半乳糖、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元素为主要成分的肠内营养液行鼻胃管饲,并及时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调整配方组成和用量,使患儿肠道功能逐渐得到改善和恢复,整体状况好转,术后第38天康复出院。该患儿营养治疗结果表明,肠内营养的及早介入对改善重症患者的临床结局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而个性化肠内营养可有效促进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成功实施。
  • 摘要:研究社区就诊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病现状及其不良的生活饮食因素,为社区综合防治中老年人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当多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所管辖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对高危人群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限盐、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对高血压病人要坚持长期的规范化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指导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老年高血压居民更应强化他们的健康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治疗其他慢性病的同时有效控制高血压,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展和死亡风险,提高社区中老年居民生命质量。
  • 摘要: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需要量很少,但对维持健康十分重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约占总治疗方式的三分之二,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降低血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拜糖平等,均有很好的降糖作用。那么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是否需要加用维生素呢?本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在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上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给予短期应用后对水溶性维生素的影响不大。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长期应用会否对水溶性维生素有更有意义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证实。近来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症状往往是餐后高血糖,即糖尿病的早期征兆,尤其是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α-糖苷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餐后高血糖。研究表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寡糖结构相似,因此可通过竞争性结合α-葡萄糖苷酶上的碳水化合物结合位点,使寡糖不能水解为单糖,阻止其被吸收,从而使餐后血糖峰值渐变低平、波动减小。研究小组发现在短期应用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使血清水溶性维生素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很多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出现的腹胀、腹泻等症状,使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和肠蠕动加快等因素影响后,导致维生素吸收条件较差,影响维生素吸收有关。
  • 摘要:目的:研究口服营养(oral nutritional suppements,ONS)和管饲营养(tube feeding,TF)对高龄老年(≥80岁)住院病人进行营养支持的效果.rn 方法:纳入2008年1月~2009年8月入住我院的高龄患者,根据其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口服营养(ONS)组(n=50)和管饲(TF)组(n=38),营养支持≥7天的患者入选.分别在营养支持前1天及支持后10天检测ONS组和TF组两组病例血清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等指标.rn 结果:两组高龄病人蛋白质营养状况在肠内营养支持前无显著差异(p>0.05).肠内营养支持后,ONS组和TF组的PA、TP、ALB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1),HB和RBC虽然叫干预前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后.rn 结论:在高龄病人(≥80岁)肠内营养支持中,ONS及TF干预均能有效改善老年病人的蛋白质营养状况.
  • 摘要:如何开展医院临床营养工作,尤其是基层医院人员严重缺编,营养专业技术人员少,殷切希望提到医院管理者的日程上来。要解决好这些病人的营养问题,首先,医院管理者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统筹规划营养科的建设和发展,而不应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为促进营养学科发展在探索,通过跟随内科系统营养查房、个体化会诊,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营养学知识,受到患者、家属、医护的认可。有计划的每月查一个科室每周三、六上午查房,个体化会诊、营养与饮食指导,尤其是糖尿病及营养不良的病人,其余时间营养门诊坐诊便于医护、患者及家属联系。营养门诊天天小课堂,每周参与内分泌病房一、三、五下午的糖尿病教育,每月阳历16日糖尿病教育、营养教育大课堂。个体化会诊的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计算机专家系统,做营养测评、营养风险筛查,打印营养测评报告、食疗原则、制定周食谱,根据病情制定引导式教育指导单、辩证施膳指导、作业疗法的膳食日志等。使营养教育、营养治疗服务于临床,受益于患者及家属,科室增收,医患双赢,为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添砖加瓦。
  • 摘要:目的:用黄芩苷干预观察胆管不全梗阻(PCBDL)大鼠肠黏膜损伤程度,通过检测肠黏膜核因子-κB(NF-κB)、NF-κB mRNA表达,探讨黄芩苷是否通过抑制NF-κB、NF-κB mRNA表达减轻胆管不全梗阻大鼠小肠黏膜损伤.rn 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CBDL组、PCBDL+黄芩苷处理组(PCBDL1组)和PCBDL+黄芩苷处理组(PCBDL2组),每组10只.PCBDL、PCBDL1、PCBDL2组大鼠于近肝门处游离并不全结扎胆总管.PCBDL1组和PCBDL2组术后1d开始给予黄芩苷[80mg/(kg.d)]灌胃,其余组相同时间给予9g/L盐水1.SmL灌胃.观察大鼠回肠黏膜损伤并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肠黏膜NF-κB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NF-κBmRNA的表达.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rn 结果:1.与PCBDL组大鼠回肠黏膜损伤分级评分(3.2±0.5)比较,PCBDL1组(1.9±0.2)和PCBDL2组(1.5±0.3)大鼠回肠黏膜损伤分级评分明显降低(P<0.01);2.PCBDL组(0.155±0.012)回肠黏膜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066±0.006)、PCBDL1组(0.107±0.011)和PCBDL2组(0.098±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假手术组、PCBDL]组和PCBDL2组比较,PCBDL组NF-κB mRNA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升高.rn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黄芩苷通过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NF-κB蛋白、NF-κB mRNA的表达,减轻大鼠胆管不全梗阻导致的肠黏膜损伤.
  •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功能的绝对或相对缺陷为特征,导致长期高血糖以及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最终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并且引发各种并发症.研究证明体内氧化应激的增强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因学及发病机理发挥了关键作用.葡多酚,又称为葡萄原花青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酚类黄酮化合物,对氧自由基和氧化应激有明显的生物学、药理学、治疗学及化学预防作用.Bagchi等发现GPC对自由基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强于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葡多酚的这种生化特性使其有望用于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引起的各种疾病.研究表明:葡多酚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自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并有高效、低毒、高生物利用率的特点,无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药物毒副作用,有望成为一种安全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 摘要:本实验旨在关注模型复制过程中大鼠的死亡特点及相关因素,为提高模型成功率及确立有效干预时机提供一定借鉴。ADR细胞毒性作用目前认为与氧自由基产生及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具体机制不清,ADR在人体的药物动力学代谢与动物有所不同。本实验显示,ADR注射后,大鼠陆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腹泻、饮食减少,1W时体重下降,提示ADR对大鼠的胃肠道刺激与人类相似。第3W时大鼠即出现死亡可能与肾脏病变复加胃肠机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胃肠胀气、胃肠道出血、肝脾散在淤血斑点等解剖所见,表明ADR对消化、血液系统的不良刺激可能是大鼠死亡原因之一。部分大鼠表现明显的恶液质,伴随呼吸困难,尸检可见肺部肿瘤、斑片状硬化或淤血、胸腹水。偶见大鼠不明原因突发死亡,可能为肺栓塞或心脏毒性所致。ADR独特的心脏毒性与药物累积量有关,同时心脏的抗氧化能力较低,心肌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均是心脏对ADR细胞毒性较为敏感的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刺参酸性黏多糖联合5-FU对肝癌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其对化疗药的减毒增效作用.rn 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于右腋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24h后随机分为4组,5-FU组(20mg/kg BW)、SJAMP组(25mg/kg BW))、SJAMP+低剂量5-FU组(SLAMP 25mg/kg BW和5-FU10mg/kg BW)和SJAMP+高剂量5-FU组(SLAMP 25mg/kg BW和5-FU 20mg/kg BW).连续给药12d后处死小鼠,ELISA检测血清TNF-α、IL-2、IFN-B含量,中性红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CCK-8法测定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MTT法测NK细胞杀伤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rn 结果:与5-FU组相比,SJAMP+高剂量5-FU组瘤重显著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小鼠免疫功能有较明显改善,其中SJAMP+低剂量5-FU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血清IL-2水平、血清IFN-β水平和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比值均显著增高(P<0.05),SJAMP+高剂量5-FU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IL-2水平和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比值显著增高(P<0.05).rn 结论:SJAMP与5-FU联用可提高抑瘤效果,减少5-FU副作用,改善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 摘要:目的:了解高等院校学生情侣及单身组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差异,探索有效并可持续的营养干预措施,为制定适合学生情侣这一特殊群体的营养宣教方式提供依据.rn 方法:在高等院校随机选取学生情侣50对和单身男女学生各5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营养知识、饮食消费态度及行为、学生情侣饮食观念和行为等.rn 结果:所有男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17.10分,女生平均得分为17.41分,各组平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情侣组学生和单身组学生营养知识各题知晓率差异多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侣组女生比情侣组男生更注重膳食安排(P<0.05),情侣组男生和单身组男生有吃夜宵和有运动习惯的比例均高于情侣组女生和单身组女生(P<0.05).rn 结论:性别差异和有无恋人对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具有影响,应该充分利用性别因素和情侣因素的影响,达到营养健康的目的,提高营养宣教的效率.
  • 摘要:“食物相克”一词,在我国已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食物相克”是指二种食物混在一起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反应;另一种观点则是否定“食物相克”.本文从营养学的角度对"食物相克"做了相关的辨析,指出在新时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首先,由于在生物进化与物种演变的过程中,各自所处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同,这就决定了畜禽的品种复杂,秉性各异,于是在共食同餐之时,就不得不考虑它们的合理配伍与食物相克了。第二,从现代营养学角度看,畜禽肉类皆属高蛋白食物,其所含营养成分极为复杂,为了确保机体的健康,趋利避害,仍应以传统的烹调配伍方法为主。第三,在倡导平衡膳食时,不但要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而且还要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数量平衡。
  • 摘要:目的:为肥胖和消瘦的个性化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与实际应用,对肥胖和消瘦的人体成分分析结果与传统中医对肥胖和消瘦的认识相结合.rn 方法:采用1190例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720)测定结果,以BMI等分类标准,对其中消瘦和肥胖人群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rn 结果:在营养门诊亚健康人占了总人数的70.02%,其中消瘦人群的BMI<18.5,占总人数的28.35%,与正常人群相比,细胞内外液,蛋白质、无机盐、体脂肪等指标均低;肥胖人群BMI>23,占总人数的41.69%,细胞内外液、体脂肪、脂肪比例、内脏脂肪面积等指标均高.rn 结论:人体成分分析消瘦人群体重、蛋白质、水分、血液、肌肉、脂肪均低,而肥胖人群则相反;中医对消瘦的认识是气血两虚、阴虚火旺,脾胃虚弱,则饮食不能濡养肌肤,故消瘦;肥人多湿多痰,过食肥甘厚腻,脾失健运,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而为脂浊,聚湿生痰,壅结于皮肤、腹膜、脏腑之间而致肥胖.
  • 摘要:食疗,即饮食疗养的简称,是指通过服用不同的食物或利用食物配合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以获得健康的一种手段或措施.中国食疗文化源远流长,典籍辈出,食疗典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按食物种类划分,主要记载具体食物的食疗作用,一是按疾病种类划分,主要记载食疗方剂的食疗作用.本文对食疗典籍中记载的谷类作物进行整理、分析,结合现代营养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探讨谷类的作用机理,谷类食疗方应用的临床效果,简要总结了如何在临床营养宣教中利用中医食疗,治养结合,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
  • 摘要:药食同源,凡膳皆药,"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配制充分展示了合理膳食的妙处,日常生活中人们若能懂得吃、学会吃,坚持养生摄食的习惯,小食物往往能够吃出大功效."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早在1400多年前药王孙思邈通过《备急千金方》告诉人们,正常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如果不懂得采取适宜的方式摄食,则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或寿命.现代医学研究同样指出,合理膳食是健康"四大基石"中的第一基石.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通过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笥,可以了解2000多年前饮食养生的大致面貌.
  • 摘要:"四时"就是每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四季气候各有特点,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种由温、而热、而凉、而寒的消长递变过程时刻影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长发育.中医学认为,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经脉有显著的影响,五脏和自然界四时阴阳相应,四时也与人体水液代谢相关.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必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这是养生美容的重要原则.如果外界自然环境发生反常的变化,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适应时,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将遭到破坏而产生疾病,人体美也将受到影响.由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生长的规律,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所以在春天养生气,在夏天养长气,在秋天养收气,在冬天养藏气,以顺应四时阴阳的生长收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的特点状态而制定的四时养生原则.饮食调理方面也应遵守这一规律.人们在饮食养生美容实践中要顺应四时阴阳,主动调节内脏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协调,保证身体健康、容貌美丽.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