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肺切除术

肺切除术

肺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1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697488篇;相关期刊430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九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二O一一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2011冬季学术研讨会等;肺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369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俊、刘军、姜格宁等。

肺切除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1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97488 占比:99.79%

总计:698929篇

肺切除术—发文趋势图

肺切除术

-研究学者

  • 王俊
  • 刘军
  • 姜格宁
  • 丁嘉安
  • 姜冠潮
  • 李剑锋
  • 李运
  • 杨帆
  • 赵辉
  • 朱余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川; 吴青峻; 马超; 焦鹏; 孙耀光; 佟宏峰
    •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与肺癌关系密切,肺切除术后易出现IPF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IPF,AE-IPF),病情进展迅速,缺乏有效治疗,预后极差。本文报道1例肺癌术后AE-IPF典型病例,总结其诊治要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肺癌手术后AE-IPF的重视。
    • 王艾琳; 张璐; 胡运洁; 怡丽丹; 石学新; 王传孝; 张哲; 潘胜齐
    • 摘要: 胸管引流是目前肺叶切除术后的常规治疗措施,其管理通常依据医务人员的经验,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文主要对早期拔管的意义,胸膜液生理学,拔除胸管的指征,如何拔除胸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肺切除术后早期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
    • 占根生; 何思东; 王黎; 肖志超; 周存荣
    • 摘要: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derived factor 1α,SDF-1α)/趋化因子CXC受体7(chemokine CXC receptor 7,CXCR7)通路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2例拟行切除术的NSCLC患者进行前瞻性试验,手术后取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DF-1α、CXCR7、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蛋白表达。比较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上述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上述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NSCLC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癌组织SDF-1α、CXCR7、P-gp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切缘正常组织(P<0.001);Ⅱb期及以上、未/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SDF-1α、CXCR7、P-gp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Ⅱa期及以下、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术后1年内患者的复发率为29.17%(28/96),Ⅱb期及以上、未/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SDF-1α、CXCR7、P-gp蛋白阳性表达、未遵医嘱治疗均是术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OR=4.354、7.411、6.349、11.382、8.538、9.766、5.427,均为P<0.05)。结论NSCLC组织中SDF-1α/CXCR7通路被激活,SDF-1α、CXCR7、P-gp表达增强,且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可增加术后复发的风险。
    • 陈志阳; 孙丽; 刘伟; 魏顺民; 仇庆亚; 孙绪德
    • 摘要: 目的:评估小潮气量联合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通气氧合和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的影响。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低水平PEEP组(LP组)和高水平PEEP组(HP组);LP组于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时设置潮气量(tidal volume,V_(T))6 mL/kg,PEEP≤5 cmH_(2)O,HP组于相同时间点设置V_(T) 6 mL/kg,PEEP 6~10 cmH_(2)O。分别于OLV前(T1)、OLV 60 min(T2)、手术结束(T3)采取桡动脉血液行血气分析;记录T1、T2、T3的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收缩压/舒张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BP/D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expiratory carbon dioxide,P_(ET)CO_(2))、V_(T)、吸气峰压(peak pressure,Ppeak)、平台压(plateau pressure,Pplat);记录术后7 d内PPCs、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3 d内胸腔引流管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两组患者HR无明显变化;T2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明显降低(P<0.05);两组Ppeak、Pplat明显升高,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明显降低,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 gas-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A-aDO_(2))明显升高;T2时两组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明显升高,T3时LP组RI明显升高(P<0.05)。与LP组比较,T2时HP组Ppeak明显升高;T2、T3时,HP组Pplat明显升高,驱动压(driving pressure,DP)明显降低,Cdyn明显增高(P<0.05);T2、T3时HP组OI明显升高,A-aDO_(2)、RI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7 d PPCs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潮气量6 mL/kg联合较高水平PEEP 6~10cmH_(2)O可改善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OLV时通气氧合情况,利于术中麻醉管理。
    • 朱小波; 王强; 吴伟敏; 蒋锋
    • 摘要: 目的比较常规钩针法与改良钩针法在肺孤立性小结节微创手术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孤立性肺小结节病人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7例,术前分别行常规钩针法和改良钩针法定位。比较两组定位成功率、定位操作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定位成功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观察组定位操作时间为(16.25±3.61)min,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33±4.55)min(P<0.05);观察组移位脱落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94%(8/67)(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钩针法,改良钩针法可有效提高孤立性肺小结节微创治疗术前定位的定位成功率,减少定位操作时间,并有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 郝雅静; 陈小龙; 蔡怀卿; 李佳; 康郁林; 黄文彦; 沈立; 张儒舫
    • 摘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以及高脂血症。受脂质代谢紊乱、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容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机体的凝血系统、抗纤溶系统失衡,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并发血液栓塞性疾病,如不及时处理后果往往非常严重。本研究报道1例5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患儿因肺部感染入院,确诊为肺隔离症后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50 h经血管B超诊断为髂外动脉多发血栓,后经积极溶栓治疗痊愈出院。本文总结本例治疗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为肾病综合征患儿行胸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参考。
    • 黄学峰; 林晓红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患者972例,术后出现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房颤组,以同期术后未发生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引起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心房颤动的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而后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72例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患者中,术后145例发生房颤,占14.92%,均发生于术后3 d内。经单因素分析,房颤组年龄>65岁、男性、高血压、肺气肿、肺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肺动脉高压、E/Ea>15、E/A65岁及淋巴结清扫密切相关。
    • 贾坤; 孙伟; 朱琳; 张浦华; 苏建荣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与老年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肺切除术的184例老年肺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术后并发呼吸衰竭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肺功能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肺弥散容量(DLco/SB)与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比例、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而DLco/SB明显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DLco/SB下降以及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升高(P<0.05)。DLco/SB与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均呈负相关(r=-0.778,-0.663和-0.683,P<0.05)。预测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血清IL-6最高,其次为血清D-二聚体,然后为血清CRP,而DLco/SB最低。结论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升高以及DLco/SB下降是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DLco/SB与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均呈负相关,4项指标在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预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翟建宾; 于士昌; 赵亮; 赵臣亮; 赵宏达; 苏奎国
    • 摘要: 目的观察桑苏饮加味方口服在肺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肺切除术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桑苏饮加味治疗,共7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排痰情况及痰潴留、肺不张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量表(TCMSSS)评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R)]、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56例(87.50%)、有效7例(10.94%)、无效1例(1.56%),对照组分别为43例(67.19%)、15例(23.44%)、6例(9.38%),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EV_(1)、FVC、FEV_(1)/FVC、PEFR及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均升高,TCMSSS中的发热、咳嗽、痰量、胸闷、喘息、啰音评分及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桑苏饮加味可减轻肺切除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其临床症状、减少痰液生成、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预防痰潴留的发生。
    • 谢影梅; 陈君; 胡进刚; 杨慧慧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实施强化信息支持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training,PMRT)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前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案,联合组采取术前强化信息支持联合PMRT对病人进行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水平、镇静-躁动情况、血压、心率的变化和麻醉恢复室时长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病人术前1 d常规访视时焦虑水平、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手术室等候间和出手术室时焦虑水平、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躁动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上,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实施强化信息支持联合PMRT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病人术前和术后焦虑情绪。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