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视胸腔镜

电视胸腔镜

电视胸腔镜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5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08篇、会议论文149篇、专利文献140678篇;相关期刊519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临床肺科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8种,包括第三届国际胸腔镜学术会暨中韩微创心脏外科论坛、第十届全国胸腔镜及胸部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2010年北京胸外科年会等;电视胸腔镜的相关文献由4750位作者贡献,包括程云阁、叶中瑞、朱成楚等。

电视胸腔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08 占比:1.54%

会议论文>

论文:149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40678 占比:98.35%

总计:143035篇

电视胸腔镜—发文趋势图

电视胸腔镜

-研究学者

  • 程云阁
  • 叶中瑞
  • 朱成楚
  • 俞世强
  • 段大为
  • 王俊
  • 刘军
  • 杨劼
  • 陈保富
  • 马德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春龙; 陈立洲; 黄锐; 祁志; 万豪光
    • 摘要: 目的:比较新型肺结节定位针与Hookwire定位针在肺小结节行电视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10月—2021年5月采用不同穿刺针行肺结节定位57例共65枚肺小结节的病历资料,Hookwire组13例(16枚),肺结节定位针组44例(49枚),比较两组的定位时间、脱钩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在CT引导下成功定位。Hookwire组定位时间为(11.54±1.80)min,肺结节定位针组为(10.05±2.02)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okwire组脱钩率为18.75%(3/16枚),肺结节定位针组无定位针脱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节结定位针具有不易脱钩,体内留置时间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林贤钻
    • 摘要: 目的探究CT引导HOOK-wire术前定位在电视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定位方式的不同分为亚甲蓝组(40例)与HOOK-wire组(52例)。亚甲蓝组应用CT引导下亚甲蓝标记术前定位,CT组应用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开胸手术率;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 d的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最高呼气流速(PEF);统计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OOK-wire组定位时间长于亚甲蓝组,定位成功率高于亚甲蓝组,开胸手术率低于亚甲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FEV_(1)、PEF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HOOK-wire术前定位在电视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定位时间虽稍长,但在提高定位成功率与降低开胸手术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安全性好。
    • 曾锐; 杜铭
    • 摘要: 目的 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围手术期疗效和分析二者的安全性,总结本中心微创纵隔肿瘤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3月至2021年11月由我科同一医疗组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13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达芬奇机器人组(n=66)和普通电视胸腔镜组(n=68)。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术中失血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预期病灶切除,其中达芬奇机器人组1例中转开胸,普通胸腔镜组5例中转开胸,无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总时间:达芬奇机器人组109.5(45~370)min,电视胸腔镜组90.5(25~300)min;术中失血量:达芬奇机器人组50(5~200)mL,电视胸腔镜组50(5~900)mL;术后住院时间:达芬奇机器人组4(2~12)d,电视胸腔镜组4(1~15)d,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达芬奇机器人组300(60~880)m L,电视胸腔镜组405(20~3 09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达芬奇机器人组2(1~9)d,电视胸腔镜组3(1~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达芬奇机器人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电视胸腔镜组(3/66 vs. 1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与普通电视胸腔镜手术相比,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更少,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提高了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度。
    • 冯苑苓; 梁翠琼
    •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流程用于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该院胸外科收治的拟行肺大疱切除术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该院胸外科收治的拟行肺大疱切除术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流程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以及术后第1~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流程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冯喆; 高继东; 郑明非; 殷传军; 冯立峰; 姚锐; 陈明国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操作法在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中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老年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行单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对照组40例行双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记录术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ptor l,TβR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4 d和术后1个月的血清TβR1、IL-18、FGF-10值均低于术前1 d(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均安全有效,但单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出血少,能抑制TβR1、IL-18、FGF-10的表达,切口感染率低,术后疼痛轻,且住院时间更短,也能减少术后复发。
    • 管世照; 王崑; 王铭
    • 摘要: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以下简称“VATS术”)治疗结核性脓胸(TE)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7例TE患者(2019年12月~2021年3月),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8例)接受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n=49例)接受VATS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术后胸管引流、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1个月,两组肺总量(TL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较术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20.83%)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2%)较低(P<0.05)。结论:VATS术治疗TE,能减少失血,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对炎性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影响小。
    • 李炳超
    • 摘要: 目的:分析能谱CT成像对行单孔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的疗效评估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于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行单孔VATS的NSCLC患者46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宝石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模式扫描,检测病灶最大面积、最大直径、强化区最大直径、中心和边缘区均值,碘含量均值。分析WHO、RECST、mRECIST及CTm-rec、Im-rec的疗效及1年生存率及整体生存期。结果:经过随访,5年后46例患者中生存26例,生存率为56.52%。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新TNM分期、清除淋巴结总数、N1淋巴结转移率、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单孔VATSNSCLC患者的预后有关。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TNM为ⅡA期清除淋巴结总数≤6、N1淋巴结转移> 50%、第10组淋巴结转移都是影响单孔VATS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Im-rec标准预测行VATS术NSCLC患者的疗效更为准确,CTm-rec预测肺癌复发更为敏感。能谱CT成像有助于评估单孔VATSNSCL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其中新TNM分期标准、清除淋巴结总数、N1淋巴结转移率、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VATS术NSCLC患者的预后有关。
    • 廖光胜; 萧勇; 马进; 杨华; 曾国飞; 张昊; 黄勃; 陈小凤
    • 摘要: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一次性Senscure定位针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前定位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54例拟行CT引导下一次性Senscure定位针定位SPN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共58枚SPN均接受了一次性Senscure定位针定位,CT引导下定位成功率为98.3%(57/58)。定位失败的1枚SPN由于病灶靠近膈肌,呼吸动度过大致爪钩脱落至胸腔,但VATS术中仍可见肺表面穿刺点,根据穿刺点向邻近肺组织行扩大切除,成功切除结节。SPN平均直径为(8.8±3.6)mm,距壁层胸膜(15.3±5.2)mm。定位时间(15.2±3.1)min。定位后发生局部少量气胸、穿刺针道渗血、局部胸膜反应分别为16例(29.6%)、10例(18.5%)、2例(3.7%),均无须特殊治疗。结论CT引导下一次性Senscure定位针在VATS术前定位SPN安全性较高,可提高VATS靶病灶切除准确性并降低中转开胸的比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陈斌; 王姗; 郭锋
    • 摘要: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肺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统计段间平面出现时间及交界面清晰显示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3.14±69.87)ml]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1.29±2.06)d]短于对照组,术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80.53±6.5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82.74±6.2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F-36评分[(75.91±5.4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段间平面出现时间为(985.16±126.79)s,交界面清晰显示率为93.02%(40/43)。结论改良膨胀萎陷法中能够清晰、快速显示段间平面,降低手术难度,在Ⅰ期NSCLC患者中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手术损伤小,可减轻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安全较高。
    • 耿耿; 陶勇; 吴家远; 杨坤; 芮玉峰; 汪志海
    • 摘要: 目的 探究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79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术后进行3年随访,比较临床资料,对影响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末次随访时,79例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癌症的老年患者中,死亡及复发转移率为3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肺癌病理分期、肺癌分化程度及术后后续治疗均对患者术后3年的预后效果有影响(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进行后续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而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肺癌病理分期及分化程度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有糖尿病或(且)高血压史、吸烟史、肺癌病理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术后未进行后续治疗均会增加早期癌症患者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预后不佳的风险,需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及时干预调整提高患者术后的预后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