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手汗症

手汗症

手汗症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48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7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691686篇;相关期刊215种,包括护理与康复、中国内镜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山东省第十一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胸腔镜及胸部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国际冠心病外科治疗研讨会暨2010南京胸心血管外科年会等;手汗症的相关文献由1156位作者贡献,包括涂远荣、李旭、林敏等。

手汗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7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91686 占比:99.93%

总计:692159篇

手汗症—发文趋势图

手汗症

-研究学者

  • 涂远荣
  • 李旭
  • 林敏
  • 赖繁彩
  • 陈剑锋
  • 杨劼
  • 古卫权
  • 叶国麟
  • 代祖建
  • 王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安徽; 傅文生; 汪端; 谷士海; 李晓鹏
    • 摘要: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与手掌温度上升最大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手汗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T_(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交感神经链切断前,切断后5、10、15及20 min的手掌温度最大值(T_(max)),分析不同掌温T_(max)值患者T_(4)切断术后的手汗症情况。结果8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的有效率为98.75%(79/80);随访发现,80例患者手掌干燥者57例(71.25%),微潮湿者23例(28.75%),术后并发转移性出汗8例(10.00%),其中胸背部出汗3例,臀部及大腿内侧出汗5例。重复测量结果显示,80例(160只手)手汗症患者,交感神经切断前,切断后5、10、15及20 min的左右手掌温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交感神经切断前后两手不同时点掌温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掌温T_(max)升高<1°C者手掌干燥者占比为31.25%,明显低于1~2°C(81.48%)和≥2°C的患者(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T_(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创伤小、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同时其术后疗效与术中掌温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掌温上升不明显者术后疗效不佳的概率偏高。
    • 韦武芝; 梁柱; 吕文强; 杨铎; 林喜锋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单孔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T3/T4切断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揭阳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行微创手术治疗的80例重度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的方式划分为喉罩麻醉(Ⅰ组,40例)和气管插管麻醉(Ⅱ组,40例)2组。Ⅰ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8±4.6)岁;Ⅱ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0.9±4.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总天数、术后的住院天数、麻醉费用、住院费用、视野暴露评分、麻醉效果评分、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或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Ⅰ组的住院总天数为2.0(2.0,2.0)d、术后住院天数为1.0(1.0,1.0)d、麻醉费用为(2442.9±420.2)元、住院总费用为(10848.2±1238.4)元、麻醉时间为(75.1±18.0)min,Ⅱ组的住院总天数为3.0(3.0,4.0)d、术后住院天数为2.0(2.0,3.0)d、麻醉费用为(2883.7±242.3)元、住院总费用为(12739.5±917.1)元、麻醉时间为(97.9±23.1)min,Ⅰ组上述指标均优于Ⅱ组,在咽喉疼痛的发生率方面,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T3/T4切断术接受喉罩麻醉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适用于手汗症微创术后加速康复外科模式。
    • 江文发; 江美兰; 李久飞; 吴诗龙; 许辰阳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腋下单孔胸腔镜治疗手汗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经腋下单孔胸腔镜治疗的120例手汗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及术后复查、随访情况。结果12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35~50(40.34±6.19)min;其中3例术中有胸腔粘连,但均于单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2d顺利出院;术后1例1个月后复查发现中等量胸腔积液,再次住院抽取胸腔积液后痊愈出院;3例术后复查胸片气胸量较多,再次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发现,术后复发5例,其中1例外院术后1年余再次复发并再次手术,再次手术后手汗症状消失,其他115例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术后其他部位轻中度代偿性出汗92例(80.00%)。结论经腋下单孔胸腔镜治疗手汗症具有高效、快捷、微创等优势,可有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社会效益良好,值得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
    • 马惟俭; 李玲; 周亚昭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式半坐卧位在胸腔镜引导下实施交感神经链(T3-4)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实施胸腔镜引导下实施交感神经链(T3-4)切除术患者46例,按时间段随机抽取,23例手术选择改良半坐卧位体位患者归为观察组,23例手术选择侧卧位常规体位患者归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中患者体位的摆放时间、术野显露满意度、患者术后舒适度.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手术体位一次完成,缩短了手术时间,不存在由于不当摆放体位对医生操作造成影响,发生围术期并发症的病例.结论:在胸腔镜引导下实施交感神经链(T3-4)切除术治疗手汗症选择改良式半坐卧位体位,可确保顺利完成手术.
    • 黎辰晨; 唐茜; 张小燕; 黄春燕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手汗症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后,对其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的分析对象均选取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汗症患者,共计60例,为了深入分析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本次使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根据1:1的比例分为2组,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交感神经切断术(胸腔镜下完成).其中30例划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另外30例划分为研究组(采用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记录护理期间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术后疗效、护理前后情绪状况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93.33%(28/30)、56.67%(17/30)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术后疗效,两组相比,后者存在明显劣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均发生了良好的改善,优于护理前,其中研究组的优势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67%(29/30)、70.0%(21/30)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护理后的满意度,相比之下后者存在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汗症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对症状的改善也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今后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许建新; 许志扬; 关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双侧不对称单一节段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莆田市第一医院胸心外科共施行胸腔镜双侧T3或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290例,其中30例因静脉血管较粗并行或横跨过目标交感神经链行双侧不对称单一节段的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其中右侧T4左侧T3切断术17例,右侧T3左侧T4切断术13例.术后1个月以及6个月通过电话、门诊对患者术后疗效随访,并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手汗症专用性的de Campos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30例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的症状均消失,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有效率为100%.术后14例(14/30,46.67%)出现代偿性多汗,无代偿性出汗分布不均的情况出现,3例患者自诉反馈双侧手掌的干燥程度不同,但双侧对比不明显.术后1个月、6个月患者de Campos量表总得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功能、私人接触、情感、特殊环境得分均较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不对称节段的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疗效确切、持久,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升,且可作为术中避免出血时的较好选择.
    • 桑成鹏; 谢春发; 唐志贤; 饶鼎宇; 朱慎钰; 章祖雄; 古亮; 冯建伟; 占丽芳; 孔丽芸; 刘媛
    •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5 mm胸腔镜+CO2人工气胸微单孔方法行交感神经切断手术在手汗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手汗症患者20例,随机分为甲组(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n=13)和乙组(基于5 mm胸腔镜+CO2人工气胸微单孔方法,n=7),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无手汗率、轻微手汗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乙组疼痛评分低于甲组,乙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甲组(P<0.05).术前,两组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DLO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乙组低于甲组(P<0.05).乙组切口不愈合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 应用基于5 mm胸腔镜+CO2人工气胸微单孔方法行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黄丽芳; 沈春辉; 王继勇
    • 摘要: [目的]总结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术后疼痛特点,分析手汗症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应用于手汗症围手术期治疗提供必要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8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接受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的129例手汗症患者,记录患者术前1d和术后1d、2d、3d的中医证型;术后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手术效果、代偿性出汗发生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1)随访情况:129例患者中,排除和失访29例,完成随访100例,随访率为77.5%.(2)一般情况:短期手术有效率为100.0%;手术整体满意度为96.0%;术后疼痛发生率为92.0%;代偿性出汗发生率为90.0%,且代偿性出汗发生部位以躯干和下肢近端多见.(3)术后疼痛特点:术后出现急性疼痛92例(92.0%),其中轻度疼痛38例(41.3%),中重度疼痛54例(58.7%);90.2%(83/92)的患者疼痛出现在术后4 d内,89.1%(82/92)的患者疼痛症状在两周内缓解,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有2例(2.2%),65.2%(60/92)的患者经过休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4)中医证型变化情况:术前1 d,患者主要表现为阳明热盛证、营卫不和证和肺卫不固证等证型,且以单纯实证或单纯虚证为主;术后气血亏虚证和气滞血瘀证明显增加,而阳明热盛证明显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将术前1d的中医证型与术后1d、2d和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疼痛程度与中医证型分布关系:单纯实证患者疼痛较轻微,如无痛及轻度疼痛患者主要为阳明热盛证、营卫不和证及肺卫不固证,中度疼痛患者以气血亏虚证及气滞血瘀证为主,重度疼痛则以气滞血瘀证为主,说明术后疼痛主要与气血亏虚及气滞血瘀关系密切.[结论]经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后,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胸背部疼痛;另外,手术创伤对手汗症患者围术期的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影响,患者术后中医证型主要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多见.
    • 夏少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汗症胸腔镜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手汗症患者100例,依据是否留置胸腔引流管分为留置胸腔引流管(留置组)、不留置胸腔引流管组(不留置组)两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 不留置组患者的VAS评分、HDSS评分均显著低于留置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留置组(P<0.05).不留置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0%(19/50),显著低于留置组的44.0%(22/50)(P<0.05).不留置组患者手术后较手术前的仪态、工作或学习、日常行为、社会心理、社会交际评分及总分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留置组(P<0.05).不留置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0%(47/50),显著高于留置组的74.0%(37/50)(P<0.05).结论 手汗症胸腔镜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较留置胸腔引流管更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王彪; 胡智; 徐涛; 王超; 张登国; 曾培元; 蒲江涛; 戴天阳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福勒(Fowler)体位在单孔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82例手汗症的临床资料,改良福勒体位40例,传统侧卧位42例.改良福勒体位为在标准福勒体位基础上,双臂外展至90°~120°暴露双侧腋窝,先行右侧手术,再行左侧手术;传统侧卧位先左侧卧位行右侧手术,再改为右侧卧位行左侧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单侧手术双肺停止通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代偿性多汗等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均在单孔胸腔镜下顺利完成.与传统侧卧位组比较,改良福勒体位组手术时间短[(19.3±2.1)minvs.(33.6±2.6)min,t=-27.266,P=0.000],麻醉时间短[(30.1±2.2)minvs.(43.7±3.3)min,t=-22.258,P=0.000].2组单侧手术双肺停止通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代偿性多汗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侧卧位相比,改良福勒体位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能够避免中转体位,且疗效相当,是安全可行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