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5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76636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全科护理、中国内镜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年北京胸外科年会等;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相关文献由19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昀、廖洪映、谷力加等。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76636篇
占比:99.99%
总计:876694篇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研究学者
- 李昀
- 廖洪映
- 谷力加
- 张健
- 施立
- 陈勇兵
- 伍青
- 余超
- 关军
- 冯世军
- 刘彦国
- 刘志云
- 吴维微
- 安德连
- 宋永祥
- 廖小勇
- 张希东
- 徐世斌
- 徐刚
- 文毅
- 朱彦君
- 李春红
- 李玉华
- 杨文涛
- 王俊
- 瞿文栋
- 石献忠
- 蔡松旺
- 许建新
- 邱干
- 郭伟
- 郭伟华
- 郭旭峰
- 陈光春
- 陈成
- 陈景松
- 陈洁
- 陈秀玲
- 黄永斌
- 黄邵洪
- 丛伟
- 于恩华
- 仇明
- 付向宁
- 代乐
- 伊严
- 何哲浩
- 何春
- 何锦园
- 何青
-
-
王安徽;
傅文生;
汪端;
谷士海;
李晓鹏
-
-
摘要: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与手掌温度上升最大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手汗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T_(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交感神经链切断前,切断后5、10、15及20 min的手掌温度最大值(T_(max)),分析不同掌温T_(max)值患者T_(4)切断术后的手汗症情况。结果8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的有效率为98.75%(79/80);随访发现,80例患者手掌干燥者57例(71.25%),微潮湿者23例(28.75%),术后并发转移性出汗8例(10.00%),其中胸背部出汗3例,臀部及大腿内侧出汗5例。重复测量结果显示,80例(160只手)手汗症患者,交感神经切断前,切断后5、10、15及20 min的左右手掌温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交感神经切断前后两手不同时点掌温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掌温T_(max)升高<1°C者手掌干燥者占比为31.25%,明显低于1~2°C(81.48%)和≥2°C的患者(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T_(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创伤小、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同时其术后疗效与术中掌温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掌温上升不明显者术后疗效不佳的概率偏高。
-
-
许建新;
许志扬;
关军
-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双侧不对称单一节段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莆田市第一医院胸心外科共施行胸腔镜双侧T3或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290例,其中30例因静脉血管较粗并行或横跨过目标交感神经链行双侧不对称单一节段的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其中右侧T4左侧T3切断术17例,右侧T3左侧T4切断术13例.术后1个月以及6个月通过电话、门诊对患者术后疗效随访,并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手汗症专用性的de Campos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30例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的症状均消失,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有效率为100%.术后14例(14/30,46.67%)出现代偿性多汗,无代偿性出汗分布不均的情况出现,3例患者自诉反馈双侧手掌的干燥程度不同,但双侧对比不明显.术后1个月、6个月患者de Campos量表总得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功能、私人接触、情感、特殊环境得分均较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不对称节段的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疗效确切、持久,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升,且可作为术中避免出血时的较好选择.
-
-
刘佳;
梁月强;
孔祥团;
陈妹宜;
禤翠宜
-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微小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手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微小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术后随访1~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当天,患者手部多汗症状均消失,腋汗、足汗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3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双手湿冷,均可正常工作、学习,无复发,对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治疗有效率100%.手术时间(50.14±9.28) min,术中出血量(5.58±2.45) mL,术后掌温升高(1.36±0.21)°C,4例患者术后5~7d出现术后代偿性多汗,8~ 14d后均得到缓解,其中轻度3例,中度1例.术后不留置胸管无手术死亡,无气胸、血胸、手术切口感染、心脏骤停以及Horner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手汗症患者采用微小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
温国欢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护理时间 、并发症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
李杰实;
卓宜盟;
李忠;
张敏辉;
王瑞华
-
-
摘要:
目的 探究将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应用于治疗手汗症的远期效果,并记录其并发症.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中2013年1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手汗症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并发生相关情况.结果 治疗完成后,所有患者的手掌多汗症状完全消失,所有患者双手基本转换为干爽温暖状态,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状况.但其中有7例(23.33%)患者出现转移性多汗症状.结论 将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应用于治疗手汗症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术后可能出现转移性多汗等并发症,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应当格外注意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
-
彭枫源
-
-
摘要: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和非气管插管麻醉在手汗症患者行单孔VATS双侧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的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期间行单孔VATS双侧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129例手汗症患者,其中研究组66例行非气管插管麻醉,对照组63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中非气管插管麻醉中转为气管插管麻醉的比率为0,且两组术后清醒出手术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咽部疼痛症状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气管插管和非气管插管麻醉对于单孔VATS双侧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均安全、可行,但非气管插管麻醉状态下,手术更为微创,且可以获取良好的成本效益优势.
-
-
宋永祥;
陈成;
徐刚;
李剑;
瞿文栋;
汤阳
-
-
摘要: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入路(经剑突下入路与经两侧腋下入路)单孔胸腔镜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1年10月-2015年9月,该科共完成单孔胸腔镜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47例,其中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行双侧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11例(A组),经双侧腋下单孔胸腔镜行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36例(B组),通过观察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症状好转程度、远期有无复发及代偿性多汗等指标,对比两种不同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4.00±12.0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00±0.70)d,术后1周使用镇痛药物氨酚双氢可待因平均剂量(26.30±9.20)mg,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6.00±16.0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30±1.00)d,术后1周使用镇痛药物氨酚双氢可待因平均剂量(48.30±12.00)mg.近期均无血胸、气胸、Hornor综合征等并发症,随访两组均无复发,两组患者对比围手术期数据,经剑突下入路手术平均时间较经双侧腋下入路手术长,术后各项并发症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与传统的经双侧腋下切口单孔胸腔镜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相比,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治疗手汗症具有更微创的优势,减轻了术后出现的肋间神经疼痛症状,疗效及安全性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
-
杨鲸蓉;
陈朝阳
-
-
摘要:
原发性多汗症的最佳的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虽然手术比其他治疗方法创伤大、风险高,但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阐明内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ETS)是原发性多汗症的最佳治疗方法。R3或 R4水平切断交感神经链治疗手汗症效果最佳;对于手和腋窝多汗,手、腋窝和足多汗患者,推荐于 R4水平行 ETS。对于头面部多汗患者,建议在 R3水平离断交感神经链;对于单纯腋窝多汗症患者,推荐使用局部吸刮手术治疗,ETS 作为二线手术方案。%Significant controversies surround the optimal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hidrosis. Despite carrying elevated risk as they are significantly more invasive than other treatments available, evidence supports the efficacy of these procedures. A lot of studies suggest that primary hyperhidrosis is best treated by endoscopic thoracic sympathectomy (ETS). An 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should be adopted that refers to the rib levels (R) instead of the vertebral level at which the nerve is interrupted. The recent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the highest success rates occur when interruption is performed at R3 or R4 for palmar-only hyperhidrosis. Interruption at R4 is suitable for palmar and axillary, and palmar, axillary and pedal hyperhidrosis, while interruption at R3 is best for craniofacial hyperhidrosis. Curettage or liposuction is the best surgery way for axillary-only hyperhidrosis, and ETS generally remains second-line option.
-
-
王毅;
谢晓阳;
罗雷
-
-
摘要: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插管单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单孔法胸腔镜 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7.31±4.55)min,住院时间(2.25±0.98)d,术中出血量(7.28±1.85)ml。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单腔气管插管单孔法胸腔镜 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效果肯定、创伤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
何春;
钟永均
-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切断胸3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采用胸腔镜经剑突下单孔入路进行双侧胸3交感神经链切断.结果:11例手汗症患者均在单孔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温均上升1.5°C以上,术后未并发气胸及血胸.结论:经剑突入路进行单孔胸腔镜行胸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减轻了术后肋间神经疼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