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双腔支气管导管

双腔支气管导管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41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09886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现代医院、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山东省第十六次麻醉学学术会议、2011中国西部十一省(区)麻醉学术年会、第十六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青海省麻醉学术年会等;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相关文献由1041位作者贡献,包括欧阳葆怡、高宏、叶靖等。

双腔支气管导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09886 占比:99.94%

总计:510191篇

双腔支气管导管—发文趋势图

双腔支气管导管

-研究学者

  • 欧阳葆怡
  • 高宏
  • 叶靖
  • 夏敏
  • 王雁娟
  • 王志萍
  • 胡春晓
  • 刘伟
  • 李超
  • 柴小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运金; 黎夏玉; 吴琼玉
    • 摘要: 目的探究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部创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急诊胸外科手术的102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手术时采用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对照组手术时采用普通DLT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导管定位时间、定位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与生命体征情况。结果观察组左、右侧DLT定位时间为(22.74±4.47)、(35.62±4.38)s,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7.65±7.58)、(48.42±6.36)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型DLT与普通型DLT相比较,可视型DLT具有较大优势,可减少操作者擦插管时间,提高定位准确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平均动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稳定,值得临床胸部手术推广使用。
    • 张倩倩; 韩园; 刘鹤; 曹君利
    • 摘要: 目的评价术前咀嚼口香糖对胸科手术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拔管后咽部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111例需要在全麻下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气道管理的胸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口香糖组(G组)55例和对照组(C组)56例。G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5~10 min咀嚼口香糖2 min;C组患者同时期仅吞咽口水2次。记录2组患者声门及会厌显露和气管插管情况、术中调整导管情况、术后24 h内咽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G组术后6 h和24 h的咽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术后2 h和6 h咽部不适(非咽痛)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 h内,G组咽部不适(非咽痛)严重程度均低于C组(P<0.05)。结论术前咀嚼口香糖可以降低术后咽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是减轻术后咽部不适(非咽痛)。
    • 赵栋; 杨娜; 熊畅; 王晨; 蓝志坚; 许多嘉
    • 摘要: 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BB)与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对开胸前肺萎陷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电视胸腔镜下左肺叶切除术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n=24):DLT常规萎陷组(DLT组)、DLT开胸前肺萎陷技术组(PTLCT-DLT组)和BB开胸前肺萎陷技术组(PTLCT-BB组)。其中,PTLCT-DLT组和PTLCT-BB组中分别有2例和1例发生低氧血症[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0.05)。在T_(3)时点,PTLCT-DLT组和PTLCT-BB组SpO_(2)较DLT组明显降低(P<0.05),PTLCT-DLT组和PTLCT-BB组在T_(2)和T_(3)时点PaO_(2)较DLT组明显降低(P<0.05),在T_(4)时点较DLT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开胸前肺萎陷技术有助于BB和DLT完成开胸前肺萎陷,两者对开胸前肺萎陷的影响无差异。
    • 熊振天; 张齐龙; 王玉; 陈世彪
    • 摘要: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视化设备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可以通过显示屏能够更加准确找到插管位置并且能够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置管操作,以减少患者口咽处受伤风险和缩短置管时间,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本文基于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相关内容与功能,深入探究了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可视化技术研究应在大咯血抢救的过程中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大咯血抢救提供新的思路.
    • 李集慧; 鞠衍馨; 刘震; 张岩; 邹凌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腔支气管导管(SLBT)在胸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0月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收治的60例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肺楔形切除、肺段或肺叶切除的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55.2±14.6)岁,年龄范围为17~87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SLBT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LBT)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后定位时间、摆放体位后定位时间、单肺通气后肺塌陷时间、手术视野暴露情况,单肺通气5 min后气道峰压及术中导管移位次数,患者完全清醒拔管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的咽痛及声音嘶哑情况.结果 SLBT组患者插管后定位时间[(78.0±6.3)s]短于DLBT组[(115.0±11.2)s],单肺通气后肺塌陷时间[(331.0±25.0)s]长于DLBT组[(198.0±17.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BT 组单肺通气5 min 后气道峰压[(19.5±4.2)cm H2O,1 cm H2O = 0.098 kPa]低于DLBT组[(27.0±3.7)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BT组患者完合清醒拔管后即刻咽痛评分(1.00分)低于DLBT组(2.00分),SLBT组患者完全清醒拔管后即刻及术后24 h声音嘶哑评分(0.50分、0分)低于DLBT组(1.00分、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BT在胸腔镜手术中的插管时间、摆放体位后定位时间、手术视野暴露情况、术中导管移位情况与DLBT基本相当,可降低气道阻力,减轻患者术后咽喉疼痛及声音嘶哑的情况,但其肺塌陷时间偏长.
    • 曾垂应; 赖玥
    • 摘要: 目的 观察单孔胸腔镜下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在肺大泡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行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麻,研究组采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治疗费用,插管前后HR、MAP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住院总费用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插管后HR、MAP均较插管前降低,研究组HR、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采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 曾伟平; 胡志强
    • 摘要: 目的 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择期全麻下DLT插管行胸外科手术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A、B两组,均行全身麻醉,常规麻醉诱导后行可视喉镜下DLT插管,DLT的蓝套入声门下后向左旋转90度后将DLT白套囊置入声门下后退出可视喉镜同时置入牙垫让麻醉医师助手暂时固定DLT位置,A组为对照组:用常用的FOB引导法DLT插管;B组为试验组:用FOB引导DLT主气管侧法气管插管;操作成功后准确记录好相关数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同A组相比,B组插管时长明显缩短,但一次插管成功率差异不大,同时支气管损伤、咽喉疼、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纤支镜自DLT主气管侧置入引导插管,在不降低双腔管插管一次插管成功率基础上明显缩短插管时长且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插管效率,同时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优化了胸外科手术患者DLT插管的技术,又提供一理想的临床插管方案.
    • 郑敏; 刘一丹; 王婷; 张冰
    • 摘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来评价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科手术中应用效果,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Science,万方,CNKI,维普,CBM等数据库检索相关资源,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7月,手工检索并辅以追溯文献的方法寻找相关参考文献.收集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与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员独立地完成文献质量评价后,将有效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评价.结果 纳入13篇文献,共计938例患者,其中观察组466例,对照组4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DLT组)相比,观察组(VDLT组)插管定位时间较短(95%CI:-141.17~-52.54;P0.05)、气道损伤(95%CI:0.15~4.17;P>0.05)均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科手术中插管定位快速准确,但具有一定的临床局限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研究.
    • 沈妍; 赵倩; 方兆晶; 赵雅梅; 高玉洁; 张勇; 王晓亮
    • 摘要: 目的 探讨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在双腔支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需要置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T组麻醉诱导前5 min应用T HRIVE预充氧,插管时继续高流量通气至确认导管在气管内.C组麻醉前应用面罩预充氧5 min,常规麻醉诱导面罩手控通气.记录入室时(T0)、预充氧5 min(T1)、可视喉镜置入即刻(T2)和支气管导管置入成功即刻(T3)各时间点的HR、MAP、SpO2、PaCO2和PaO2.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时长,T2~T3时刻PaO2的变化值(△PaO2).结果 两组患者均插管成功.两组插管时长和T0时的PaO2无统计学差异(P>0.05).T3时,T组PaO2高于C组[(343.3±18.6)mmHg vs.(202.8±15.5)mmHg](P<0.05),T2~T3的△PaO2值小于C组[(66.2±10.8)mmHg vs.(213.0±15.1)mmHg](P<0.05).结论 在双腔支气管插管过程中,采用T HRIVE技术比常规面罩通气更能减少氧分压的下降,推测会延长窒息氧合时间,提高气管插管安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