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术前定位

术前定位

术前定位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32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0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72791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医疗装备、护理学杂志、护理实践与研究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等;术前定位的相关文献由107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海、张勇、王俊等。

术前定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0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2791 占比:99.93%

总计:373053篇

术前定位—发文趋势图

术前定位

-研究学者

  • 黄海
  • 张勇
  • 王俊
  • 程丰
  • 金龙
  • 何秀珍
  • 刘伟
  • 刘军
  • 喻德洪
  • 徐洪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攀; 冯旭; 刘伟; 曾晨; 徐晓雪
    • 摘要: 随着低剂量CT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广泛运用,肺小结节的检出和早期干预越来越普遍。术前对小结节的定位对于手术成功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多种术前定位技术,CT引导是一种简单且成功率较高的定位方式,本文将主要从钩丝系统、微弹簧圈系统、医用胶定位和医用染料定位等方面详细介绍。
    • 周新涛; 陈剑; 刘建
    •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3D打印定位器在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前穿刺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需行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治疗的肺小结节患者,根据术前使用穿刺定位装置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CT引导下采用自制3D打印定位器定位,对照组在CT引导下采用传统钢丝定位。记录并比较两组穿刺总时间、CT检查次数、穿刺次数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总时间、CT检查次数、穿刺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气胸及肺表面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3D打印定位器应用于胸腔镜术前肺结节定位效果较好,可缩短穿刺总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及CT扫描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及恐惧。
    • 丁勇生; 冯峰; 王汉杰; 邰国梅
    • 摘要: 目的:观察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肺结节专用定位丝定位肺小结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肺结节患者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肺定位丝定位肺小结节(33枚)的资料,分析定位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结节成功置入肺定位丝32枚(96.97%),1例定位于肺表面。定位过程中穿刺针道少量渗血5例(15.15%),少量气胸3例(9.09%)。30例于定位当日、3例于定位次日接受胸腔镜手术,病灶均成功切除。结论:CT引导下肺定位丝术前定位肺小结节简便、直观、精准、并发症少。
    • 林贤钻
    • 摘要: 目的探究CT引导HOOK-wire术前定位在电视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定位方式的不同分为亚甲蓝组(40例)与HOOK-wire组(52例)。亚甲蓝组应用CT引导下亚甲蓝标记术前定位,CT组应用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开胸手术率;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 d的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最高呼气流速(PEF);统计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OOK-wire组定位时间长于亚甲蓝组,定位成功率高于亚甲蓝组,开胸手术率低于亚甲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FEV_(1)、PEF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HOOK-wire术前定位在电视胸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定位时间虽稍长,但在提高定位成功率与降低开胸手术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安全性好。
    • 盛瑞瑞
    • 摘要: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病例样本取自2019年3月~2021年3月区间60例肺小结节患者,以检查诊断定位方式差异性分组,分为对比组(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引导穿刺定位)和研究组(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引导穿刺定位)各30例,比较应用效果和价值。结果:研究组穿刺次数、调整次数、穿刺时间以及平均辐射剂量等指标数值均较对比组更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较对比组(33.33%)更低(P<0.05)。结论:在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采取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引导穿刺定位方式,与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引导穿刺定位相比,能够明显减少穿刺次数、调整次数、穿刺时间以及平均辐射剂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一次性穿刺定位成功率,显著降低气胸、肺内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和几率,因此,采取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引导穿刺定位方式可在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推广、应用。
    • 张炜; 刘倩芸; 张洋
    • 摘要: 探讨CT血管成像(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选取拟进行股前外穿支皮瓣(ALTPF)移植的患者58例,将其分为CTA组和CDFI组,每组各29例。术前,分别应用CTA、CDFI进行皮瓣设计和骨前外穿支定位,观察受试者修复情况。结果发现,CTA组和CDFI组皮瓣皮温均有1例较高,其他温度均处于正常范围,无血管危险出现,全部存活;CTA组与CDFI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平均流速和最大流速均无显著差异(P>0.05)。CDFI与CTA均可应用于股前外穿支皮瓣,满足受损上下肢软组织重建手术。
    • 刘俊忠; 王于臻; 王新华; 康立清
    • 摘要: 目的探究肺磨玻璃结节在胸腔镜切除术前Coil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肺磨玻璃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Coil定位的患者资料,分析定位成功率及定位并发症。结果87位患者共92个肺磨玻璃结节均成功完成胸腔镜手术切除,患者平均年龄为(64.2±10.5)岁。92个结节均在胸腔镜切除术前成功定位,共有51例(59.7%)发生与放置有关的并发症:气胸39例(39.3%),肺出血14例(16.1%),移位2例(2.3%)和咯血4例(3.4%)。磨玻璃结节平均直径为(13.3±6.8)mm,纯磨玻璃结节49例(53.3%)和43例混杂磨玻璃结节(46.7%),其中1例因术后血胸行二次胸腔镜下止血手术。74个结节为肺腺癌。结论肺磨玻璃结节术前CT引导下Coil定位是安全的术前定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张宇; 郭彦璞; 王辉; 寇海涛; 于海明; 朱勇; 王相臣
    • 摘要: 目的评估CT引导下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用于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结节手术前肺结节定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结节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CT引导下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经皮穿刺肺结节定位,于定位当天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结节。观察患者穿刺定位操作时间、定位成功率、定位针进入肺深度、手术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57例患者共定位肺结节60枚,其中1例同期定位2枚结节,1例同期定位3枚结节。穿刺定位操作时间为(19.2±9.9)min;定位失败1例,定位成功56例,定位成功率为98.3%(56/57);定位针进入肺深度(25.8±9.9)mm;结节距胸膜的距离为(14.0±9.7)mm。所有结节均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切除,手术切除率为100.0%,其中肺叶切除22枚(36.7%),肺段切除16枚(26.6%),楔形切除22枚(36.7%)。穿刺定位术后发生少量气胸14例,肺内出血2例,患者均无症状,均无需放置胸管或急诊手术处理;无胸腔积血和咯血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定位操作时间和结节距胸膜的距离是CT引导下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穿刺定位患者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5.934、1.137,P0.05)。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及癌前病变51枚(85.0%),其中浸润性腺癌38枚(63.3%),微浸润性腺癌2枚(3.3%),原位腺癌5枚(8.3%),鳞状细胞癌2枚(3.3%),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枚(5.0%);良性病变9枚(15.0%),其中错构瘤3枚(5.0%),结核1枚(1.7%),纤维化结节4枚(6.7%),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枚(1.7%)。结论采用CT引导下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用于术前肺结节定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提高肺结节手术切除率。
    • 邱俊; 束旭俊; 张朝贵; 易勇; 罗鹏; 曹鑫意; 江竟成; 张超
    • 摘要: 目的探究手机普视3D SLAMAR软件在颅内幕上浅表肿瘤术前定位的价值。方法分析10例颅内幕上浅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直径2.3~6.8 cm。术前利用MRI或CT扫描数据对肿瘤、头部轮廓、鼻部及双侧耳廓进行三维重建,载入普视3D SLAM软件,进行肿瘤术前定位(实验组),同时利用传统定位方法进行徒手定位(对照组),最后利用神经导航定位病变中心点作为评价标准,普视3D SLAM软件与徒手定位的中心点与导航定位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定位误差,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普视3D SLAM软件的定位误差[(0.48±0.04)cm]小于徒手定位法[(2.08±0.23)cm](P<0.05)。结论普视3D手机AR软件Slam模块对颅内幕上浅表肿瘤定位较传统徒手定位法更准确,此外还能直观显示病变周围的皮层静脉、纤维束等结构,有助于合理地制定术前计划,最大程度地减小手术创伤。
    • 王楠; 王希龙; 修家伟; 丁仁泉; 徐惟; 孟浩; 许世广; 刘大治; 王述民
    • 摘要: 目的探讨位于肺叶不同位置磨玻璃结节(GGO)的不同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因肺部GGO接受手术治疗的3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GGO位置,其中,肺野外侧1/3结节160例、肺野中间1/3结节100例、肺野内侧1/3结节100例。肺野外侧1/3结节在胸腔镜下行肺病灶楔形切除术,按照是否行术前定位随机分为定位组和非定位组。肺野中间1/3结节和肺野内侧间1/3结节按照手术方式均分别分为电视辅助机器人手术(RATS)组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组。比较同一肺野两组肺结节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带管天数、手术切除病灶所需的时间,以及肺野中间1/3结节、肺野内侧1/3结节的VATS组和RATS组术后漏气发生情况。结果肺野外侧1/3结节定位组切除病灶所用时间短于非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野中间1/3结节RATS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带管天数及切除肺段所用时间均少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野内侧1/3结节RATS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带管天数及切除肺叶所用时间均少于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野外侧1/3结节,术前行CT引导下穿刺定位可以减少病灶切除的时间,从而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对于肺野中间1/3结节和肺野内侧1/3结节,RATS在肺段和肺叶切除上相较于VATS有明显的优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引流时间短,手术更加安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