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
肠造口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207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1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2033篇;相关期刊392种,包括当代护士(专科版)、护士进修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四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2009普通外科热点论坛等;肠造口的相关文献由3942位作者贡献,包括喻德洪、徐洪莲、杜月娥等。
肠造口—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033篇
占比:86.72%
总计:13875篇
肠造口
-研究学者
- 喻德洪
- 徐洪莲
- 杜月娥
- 吴燕
- 李敏
- 刘丽
- 李琴
- 魏清风
- 张娴
- 张燕
- 甄莉
- 谭翠莲
- 乔莉娜
- 刘玲
- 张娜
- 张莉
- 曾颖
- 李娟
- 王志霞
- 王静
- 谢敏仪
- 郭先娥
- 韦瑞丽
- 黄丽明
- 何小霞
- 刘春娥
- 刘艳华
- 朱木兰
- 李丹
- 李丽
- 李静
- 杨富国
- 樊慧
- 潘宝莹
- 焦改梅
- 王俊霞
- 王汐嬅
- 王海红
- 王淑云
- 王莹
- 罗雯馨
- 胡双玲
- 胡露红
- 裴新荣
- 赵天云
- 邱群
- 金鲜珍
- 阳红娟
- 陆连芳
- 陈劼
-
-
崔天娇;
屈清荣;
高娅鑫;
王碧轩;
焦春辉
-
-
摘要:
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复诊且已重返工作的300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为(57.86±9.81)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4.17±4.82)分,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为(71.29±12.41)分。不同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模式、医保类型、造口类型、是否合并造口并发症的肠造口患者的重返工作适应性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是否合并造口并发症、文化程度为重返工作适应性的正相关因素,工作性质和造口类型为负相关因素(F=541.52,P<0.05),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78.2%。结论医护人员应综合评估肠造口患者重返工作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帮助患者提高重返工作适应性。
-
-
黄文娟;
吴冬梅;
詹丽如
-
-
摘要:
目的 构建基于时机理论肠造口患儿父母的阶段干预方案。方法 以时机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拟定干预方案初稿,选取10名专家经过2轮专家函询,对干预时期和具体措施进行修改,构建肠造口患儿父母的阶段干预方案。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和专家积极性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均>0.90,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23和0.29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围术期、出院准备期、调整期和适应期共4个干预阶段,包括在院发送宣教手册和视频,指导家属肠造口模型练习,出院后线下造口护理专科门诊结合互联网线上诊疗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等13项干预措施。结论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基于时机理论肠造口患儿父母阶段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制定肠造口患儿及其父母不同阶段的照顾支持和开展延续性护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
-
宁淑艳;
孟利敏;
徐若媛;
殷国梁
-
-
摘要:
完好的家庭功能可有效改善肠造口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发展及预后,肠造口术后患者存在较高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经济等方面的健康照护需求。目前国内外对家庭功能研究主要在精神疾病、心脏疾病及肿瘤等人群中,对肠造口患者的家庭功能研究较少,主要为肠造口家庭功能状况的横断面调查。本文通过综述家庭功能定义、肠造口患者家庭功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家庭功能对肠造口患者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制定肠造口患者家庭功能恢复的相关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国内有关肠造口患者家庭功能的评价工具停留在对国外量表的汉化上,评价肠造口患者家庭功能优劣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研制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肠造口患者家庭功能的评价工具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
-
何雪萍;
石榴;
夏佳
-
-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肠造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医院新生儿外科行肠造口的新生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家庭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儿狭窄、周围疝、皮肤黏膜分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造口周围皮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肠造口中可以降低患儿肠造口并发症,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状态和自我效能,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
-
李微;
彭丽华;
张玲;
李显蓉
-
-
摘要:
目的:分析肠造口护理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向,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年—2020年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肠造口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 221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有5人,各自发表6篇文章;发文量最高产的机构是天津市人民医院,发文7篇。分析可知,热点疾病是(结)直肠癌,研究人群是结直肠癌病人;延续性护理是研究前沿,尤其是通过微信等互联网技术进行造口护理干预是未来演变趋势;造口并发症是研究热点;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研究关注的热点。结论:我国肠造口护理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该领域内研究者及科研机构合作有限,未来需加强多学科合作,全面推进肠造口护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
-
吴文芹
-
-
摘要: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在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减少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
宁淑艳;
殷国梁;
徐若媛;
孟利敏
-
-
摘要:
目的:调查住院肠造口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孤独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322例肠造口病人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及照顾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孤独感中文简版量表(ULS-8)、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和连带病耻感量表(AS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肠造口病人的主要照顾者孤独感与家庭关怀度、照顾负担及连带病耻感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肠造口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肠造口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孤独感得分为(21.87±2.98)分,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为(5.60±1.33)分,Zarit照顾者负担得分为(57.51±12.64)分,连带病耻感得分为(54.88±8.71)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孤独感总分与家庭关怀度总分呈负相关(r=-0.451,P<0.001),与照顾负担总分呈正相关(r=0.607,P<0.001),与连带病耻感总分呈正相关(r=0.679,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造口自理情况、病人购买造口用品所需费用、照顾者性别、照顾者婚姻状况、照顾负担、家庭关怀度及连带病耻感是照顾者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9.7%。结论:肠造口病人主要照顾者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医护工作者应关注肠造口病人造口自理情况、照顾者性别、照顾者婚姻状况、所照顾的病人购买造口用品所需的费用、照顾负担、家庭关怀度及照顾者连带病耻感,加强肠造口病人及其照顾者同步健康教育,帮助主要照顾者加快适应照顾者角色,减轻孤独感。
-
-
樊菲菲;
杨爱军;
江雪;
薛雅卓
-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肠造口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照护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中有关肠造口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照护体验质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8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版)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归纳为13个类别、3个整合结果,分别为主要照顾者存在多种负担、主要照顾者受到各系统支持、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结论:医护人员需重视肠造口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主动给予心理疏导并提供照护知识技能指导,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协助其胜任这一角色,使其以相对积极的状态面对长期家庭照护工作。
-
-
陈茜;
李紫芬;
贺晓华;
周金花;
王潘;
欧玉兰
-
-
摘要:
目的调查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制订肠造口患者个性化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采用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对湖南省3所医院140例肠造口患者于出院前4 h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年龄为(58.88±14.72)岁,其中男87例,女53例,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08.47±21.45)分,条目平均分为(6.03±1.20)分,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肠造口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处于较低水平,护理人员应重视肠造口患者的出院准备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方案,从而提高肠造口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
-
陈海燕;
方洪春;
屈利娟
-
-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肠造口患者底盘渗漏发生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岛某三甲医院2020年6月~10月行直肠癌造口术的95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21年6月~9月的造口术后93例患者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底盘渗漏的发生率以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术后造口患者底盘渗漏的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42%)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造口患者底盘渗漏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
-
-
黄浔浔;
钟倩;
王杏
- 《广西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入院时间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需择期做肠造口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由造口治疗师根据向医生了解手术方式类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术前造口定位.对照组:由医生在术中进行定位.结果:观察组发生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回缩,造口脱垂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0~0.002),2组造口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197>0.05).结论:术前造口定位能有效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
张龙凤;
刘丽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有病耻感的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实施全程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宣教,使其达到接受现实,肠造口护理能够自理.结果: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疗,自理造口,完全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结论:全程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改善有病耻感的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
LIN Jing;
林静;
LIN Ying;
林颖;
LI Juan;
李娟
-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周期性出院随访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影响. 方法:统计分析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46例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出院随访,给予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出院随访基础上进行周期性随访. 结果:研究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4.3%(1/23)显著低于对照组39.1%(9/23),性格外向、情绪稳定、睡眠好、主动社交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周期性出院随访能够有效改善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说明对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
-
-
肖方
- 《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措施在小儿肠造口护理上的成效.方法:选取2014年01月至2015年05月符合标准的在本院行肠造口术的患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家长进行干预,并在干预3个月后评估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后,患儿家长对造口相关护理知识的知晓度比例较干预前提高,家长对造口知识的知晓度比例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程度大大减轻,家长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干预,与患儿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价值.
-
-
刘帅军
-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中合理情绪疗法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18例肠造口患者,针对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合理情绪疗法,采用生活质量测定表(EORTC QLQ-C30)评价合理情绪疗法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通过合理情绪疗法,肠造口患者能自我认同和接受现实,面对现实,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参加生活实践,取得更多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从而在生活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
-
沈玲珊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肠造口患者日益增多,给社会、家庭带来压力,患者家庭也承担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造口护理对患者很重要,本文综述了肠造口的康复护理,通过培训造口治疗师,开设造口门诊为肠造口病人提供与造口相关的治疗、护理、营养以及预防保健知识团.依照患者的身体体格、生理状况、生活习惯、造口种类以及造口与不同体位的关系选择适当的造口位置,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和更换造口袋,利用结肠造口灌洗与造口栓训练肠道有规则的蠕动,达到定时排便的效果,阻止大便流出,去除臭味排出,通过对肠造口缺血坏死、肠造口出血、肠造口水肿、造口狭窄、造口回缩、造口脱垂、肠造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护理,从而帮助肠造口病人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提高生命质量,重返社会.
-
-
-
-
张丽华
- 《《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龙珠软膏对肠造口周围皮炎的疗效,并探讨正确的使用方法。 方法:将皮炎前期(0或Ⅰ度)即开始给予龙珠软膏的病例32例,与相同数量先不用药的病例作对照,观察其皮炎发生及进展情况。rn 结果:用药组的皮炎控制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rn 结论:龙珠软膏的使用,在肠造口周围的皮肤护理中,对造口周围的皮炎能起到治疗及预防作用。
-
-
周桂兰;
苏梅芳;
洪菁;
黄志琼;
陈晓蔚;
韦发珍
- 《广西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104例肠造口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试验组采用以“ET”为主导组织、协调团队心理咨询师、营养师、专科医生及护士为其建立个人档案,开展个体化护理服务,患者接受为期3个月的个案管理护理实践,对照组按照常规肠造口的标准化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出院后主管护士跟踪患者的治疗完成与随访情况.于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造口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实验组患者肠造口自我管理能力及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案管理护理实践能够改善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社会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