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耻感

病耻感

病耻感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2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93002篇;相关期刊296种,包括国际护理学杂志、护理学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七届海峡护理论坛、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十四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等;病耻感的相关文献由293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英、王婷、李玲等。

病耻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2 占比:1.17%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3002 占比:98.81%

总计:94120篇

病耻感—发文趋势图

病耻感

-研究学者

  • 周英
  • 王婷
  • 李玲
  • 潘胜茂
  • 李莉
  • 赵春阳
  • 陈丽
  • 陈英
  • 任志玲
  • 刘均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骁; 刘肇瑞; 黄悦勤
    • 摘要: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多采用复杂抽样设计抽样方法,由此获得的数据具有多层次结构,使用传统的单水平多因素分析的方法会得出有偏差的结论。多水平模型把传统意义上来自生态学和个体水平上截然不同的两方面信息相结合,克服了只聚焦于单一水平的局限性,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本文综述了多水平模型在精神卫生领域两个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即精神障碍影响因素研究及精神障碍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期为未来多水平模型在精神卫生领域研究中的规范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
    • 张叶; 周梁迹; 刘玲
    • 摘要: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联合行动导向宣教床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病耻感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行造口术的30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饮食及用药指导等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共情护理配合行动导向宣教床进行干预.采用社会影响量表(中文版)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病耻感水平改善情况,比较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排斥、社会孤立等维度病耻感得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情护理联合行动导向宣教床可有效改善直肠癌造口患者病耻感及胃肠道功能,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郭冰洁; 陈燕飞; 温瑞芳; 江子芳
    • 摘要: 目的修订繁体中文版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羞耻与耻辱量表(shame and stigma scale in head and neck cancer,SSS-HNC),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对繁体中文版SSS-HNC进行文化调试,形成简体中文版量表并对其进行内容效度评定;选取38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简体中文版SSS-HNC的信度和效度。结果简体中文版SSS-HNC包含2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318%;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0,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628~0.959;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44;重测信度为0.959;内容效度为0.942。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RMSEA=0.074,GFI=0.862,TLI=0.922,CFI=0.935,IFI=0.935。结论简体中文版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羞耻与耻辱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我国大陆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病耻感的测量。
    • 杨燕清; 吴明; 林艳芹; 王珑
    •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病耻感(stigma)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方法 以“病耻感”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绘制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结果 共获得665篇相关文献,病耻感研究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文献主要发表在护理类期刊上。暂未出现处于主导地位或影响力较大的研究者或研究团队。当前病耻感研究的热点是精神类疾病患者、影响因素、测评工具和干预措施。结论 我国病耻感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需要开展更多护理干预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 陈佳伟; 陈全; 许金龙
    • 摘要: 目的探讨手工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6月在该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2组孤独感量表(UCLA)、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PD)评分。结果2组训练前UCLA、PP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研究组UCLA、PPD评分低于训练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工训练可降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病耻感,促进患者康复。
    • 燕文娟; 李壮苗; 余梦婷; 李施恩; 池艳红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1年4月23日。纳入有关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观察性研究后,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参照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关于观察性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定性分析、归纳与总结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与结果。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包括17项中文研究及4项英文研究,涉及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经济条件、社会支持、后遗症情况、抑郁状态等27个影响因素,总结为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及脑卒中疾病相关因素3大类。结论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但水平不一致,影响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经济条件、社会支持、后遗症情况及抑郁状态,次要因素为年龄、职业、婚姻状态、性格类型、应对方式(回避)、发病类型、发病次数及合并慢性病数量,其他尚存在争议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 赖小丽; 吕姗; 刘娜
    • 摘要: 目的:探讨以回授式健康教育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银屑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78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护理意愿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回授式健康教育为基础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病耻感[采用银屑病病耻感问卷(FSQ)]及生活质量(采用Skindex-16量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FSQ中被拒绝、敏感和瑕疵、隐藏、态度积极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Skindex-16量表中情感、症状、功能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回授式健康教育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在提升银屑病患者自我效能中的作用突出,能降低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谢夏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护理模式对骨科截肢术患者病耻感、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1月68例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截肢术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观察组接受叙事医学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接受骨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病耻感、焦虑、抑郁水平的差别。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耻感得分、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病耻感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88.57%(31/35),对照组只有72.73%(2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1,P=0.028)。结论:叙事医学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截肢术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苏婉; 李丹
    •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效能、病耻感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8例炎症性肠病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019年1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51例炎症性肠病病人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我效能、病耻感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优于对照组;病耻感程度轻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可提高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效能,减轻病耻感,提高服药依从性。
    • 孙彩云; 林征; 周美景; 顾子君; 王咪; 顾珺怡; 朱展慧
    • 摘要: 目的 调查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获益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20年10月—2021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4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伯克利情绪表达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获益感得分为(60.83±18.2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活动度、病耻感、自我表露及家庭功能是疾病获益感的影响因素(P≤0.001),共解释总变异的50.6%。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该人群疾病获益感的评估,重点关注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患者,鼓励存在病耻感的患者表达疾病相关感受,改善患者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和适应能力,以提升患者的疾病获益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