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2篇、会议论文143篇、专利文献9279篇;相关期刊901种,包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国际护理学杂志、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09种,包括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三届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基础理论第七次学术年会等;心理应激的相关文献由5000位作者贡献,包括严灿、李权超、吴丽丽等。

心理应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2 占比:19.36%

会议论文>

论文:143 占比:1.22%

专利文献>

论文:9279 占比:79.42%

总计:11684篇

心理应激—发文趋势图

心理应激

-研究学者

  • 严灿
  • 李权超
  • 吴丽丽
  • 徐志伟
  • 颜军
  • 丁魁
  • 程义勇
  • 潘毅
  • 洪燕
  • 王文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邬媚; 钟燕; 成新宁; 杨慧琼; 卿小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行为训练(ABA训练)联合童趣化干预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及对家长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单一ABA训练干预,观察组采用ABA训练联合童趣化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和家长心理应激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ABC、C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感觉/知觉、社交、健康/身体/行为、语言/言语/交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孤独症患儿中采用ABA训练联合童趣化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的孤独症症状,缓解家长心理应激反应.
    • 刘良清; 余莎; 刘江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三联综合干预对癌性疼痛患者疼痛、心理应激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40例癌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案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热庵包、耳穴压豆联合心理疗法.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癌性疼痛患者应用中医三联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疼痛状况及心理应激情况,提升其生存质量.
    • 史鹏; 孙金月
    • 摘要: 目的:NCP肺炎疫情致使我国部分居民出现替代性创伤(VT),期望从身体活动增进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为减轻心理应激提供建议。方法:采用IPAQ长卷和IES-R量表对我国5个省份15个城市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和VT进行调查,通过χ^(2)检验调查影响我国居民VT的影响因素,通过决策树模型对居民VT进行识别。结果:不同身体活动水平(χ^(2)=6.575,P=0.037)、居住地病例(χ^(2)=3.945,P=0.047)、最高学历(χ^(2)=28.586,P=0.000)居民出现替代性创伤的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且高体力活动水平、居住地病例在30例以下、专科及以下学历人群出现替代性创伤的可能性更低;决策树模型(深度4,节点13,终端节点7,准确率79.9%)认为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且居住地病例在31例以上居民高身体活动水平出现替代性创伤的可能性较低,而高身体活动水平且25岁以下特征居民也有出现替代性创伤的可能性。结论:高身体活动水平居民出现VT的可能性较低,但其与年龄、居住地病例和最高学历存在交互作用,建议相关特征居民减少疫情信息输入,转移注意力,适当提高身体活动水平,改善负面情绪,减轻应激反应。
    • 钟燕清; 梁和彩; 伍淑儿
    •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行胃食管早癌内镜下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8月广东同江医院收治的82例进行胃食管早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持续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7、0.244,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为(34.62±5.04)分、(35.08±6.21)分,较对照组的(40.06±6.31)分、(41.42±6.0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3、4.69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较对照组的19.5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疼痛缓解及住院时间为(23.48±4.65)h、(34.25±6.79)h、(2.97±0.45)d、(7.84±1.17)d,短于对照组的(32.41±6.67)h、(42.75±7.33)h、(3.78±0.53)d、(10.58±1.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2、5.447、7.460、7.833,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进行胃食管早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 杜莹; 盛娟娟; 汪川; 李琴; 陈美玲; 商红艳; 李京倖
    • 摘要: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联合程序化随访计划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安贞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心脏搭桥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程序化随访计划,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情况,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希望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密切联系对目前及未来的态度评分分别为(13.92±1.54)分、(13.53±2.18)分和(12.83±2.1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BNP、CRP水平及HYHA分级分别为(18.21±2.45)pg/mL、(8.22±1.25)mg/mL和(1.58±0.21)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应激项目HAMA、HAMD和MADRS评分分别为(18.53±8.45)分、(20.64±3.23)分和(22.80±3.1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程序化随访计划可提高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降低机体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任丽娟; 张平; 王伟伟
    • 摘要: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行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MEA干预;比较两组躁动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苏醒分数≥4分时间、心理应激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及苏醒分数≥4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MEA可有效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促进患者意识恢复,减轻患者心理应激
    • 张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正念训练联合情志干预对尘肺患者心理应激、不良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情志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正念训练联合情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应激、不良情绪、应对方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应对方式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面对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回避评分、屈服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正念训练联合情志干预能有效减轻尘肺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减轻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 王薇; 夏倩倩; 徐海燕
    • 摘要: 目的探讨“G+OEC”护理模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安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实施开胸手术的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52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G+OEC”护理模式策略。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的生理、心理应激及DVT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各项生理应急情况和各项心理应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各项生理应急情况均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各项生理应急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各项心理应激能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各项心理应激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89%)较对照组(15.3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OEC”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患者术后的生理和心理应激情况,值得借鉴和推广。
    • 翟佳丽; 张岩; 赵芹; 赵光涛
    • 摘要: 目的:观察疫情时期高校大学生外出次数与心理应激反应。方法:选取山东省烟台市3所本科院校大学生,调查其在疫情期间的外出频率,以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等评估心理应激压力状态。结果:不同外出频率的学生心理应激压力比较有差异,P<0.001。结论:不同外出频率导致的心理应激压力不同,外出频率越高,应激压力越大。
    • 谢夏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护理模式对骨科截肢术患者病耻感、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1月68例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截肢术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观察组接受叙事医学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接受骨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病耻感、焦虑、抑郁水平的差别。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耻感得分、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病耻感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88.57%(31/35),对照组只有72.73%(2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1,P=0.028)。结论:叙事医学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截肢术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