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陶瓷

生物陶瓷

生物陶瓷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165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化学工业、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5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483434篇;相关期刊280种,包括口腔材料器械杂志、材料导报、材料工程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年会、2015(第八届)军民两用新材料论坛、2015军民两用阻燃、隔热、耐高温新材料论坛等;生物陶瓷的相关文献由215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跃魁、不公告发明人、吴成铁等。

生物陶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5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5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83434 占比:99.88%

总计:484035篇

生物陶瓷—发文趋势图

生物陶瓷

-研究学者

  • 刘跃魁
  • 不公告发明人
  • 吴成铁
  • 山下徹志
  • 常江
  • 杨东群
  • 卢建熙
  • 林开利
  • 王迎军
  • 曾庆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戴杏竹; 陈丽娟; 梁悦娥; 赵望泓
    • 摘要: 再生性牙髓治疗以牙髓生物学为基础,运用组织工程的基本原则,促进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功能性再生,在牙髓坏死或伴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近年来也逐渐尝试应用于根尖发育成熟的恒牙治疗。最大限度控制感染并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是再生性牙髓治疗的关键所在。与年轻恒牙的治疗不同,在根尖发育成熟的恒牙中可适当行根管机械预备;根管冲洗和根管消毒剂的选择,需综合考量抗菌效果、生物安全性及可能引起的牙冠变色、根管钙化等并发症;生物陶瓷材料的发展为冠方封闭材料提供了更多选择,但需进一步临床评估。除传统的血凝块支架外,以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浓缩生长因子等血小板浓缩制品为代表的新型组织支架不断涌现,其实际临床疗效及与血凝块联用疗效仍需长期、大样本的研究。
    • 柴乐; 丁晓; 王斌; 陈旭; 郭甲瑞; 朱光普; 余进伟
    • 摘要: 背景:生物陶瓷系统可通过多孔结构引导大转子附近及股骨颈血运至股骨头促进坏死修复,部分恢复股骨头颈力学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富血小板血浆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生物陶瓷系统置入治疗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20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30例接受生物陶瓷系统置入治疗,试验组30例接受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生物陶瓷系统置入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患肢正位X射线片,判断股骨头形态变化;治疗后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疼痛与髋关节功能.结果 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其中试验组中1例出现股骨头塌陷,对照组中5例出现股骨头塌陷,予以髋关节置换手术,该6例患者被剔除,最终5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随访期间,54例患者未发生材料宿主反应;②试验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结果 表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可促进坏死修复,有效改善患者髋部疼痛与关节功能.
    • 王金斯; 王胜法; 吴柱国; 何晓玲; 王馨钰; 罗小钰; 招轶; 张静莹
    • 摘要: 背景:增材制造技术可以精确、个性化地定制具有复杂多孔结构的骨支架,达到恢复临界骨缺损区域松质骨结构和功能的效果.目的:通过材料学和细胞学表征,明确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骨支架的机械性能及生物活性,揭示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对成骨细胞的调控效果.方法:通过Matlab R2020a软件设计330,420,510μm 3种孔径的三周期极小曲面G曲面支架,Inspire 2018软件分析支架结构设计.以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导出后的STL文件为蓝本,通过基于数字激光加工的增材制造技术制备3种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支架,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支架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检测物相组成,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支架的力学强度.将MC3T3-E1细胞与3种支架共培养,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黏附能力与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与结论:①Inspire 2018软件显示,三周期极小曲面呈现出光滑、连续、均一的贯通式多孔结构;②扫描电镜下可见,基于数字激光加工的增材制造技术成功实现了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精确成型;③X射线衍射结果证实,支架由纯β-磷酸三钙晶相组成;④3组支架的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处于或接近松质骨力学强度范围,且支架的压缩强度与孔径大小呈反比;⑤CCK8实验显示,MC3T3-E1细胞在3种支架上生长良好,生物活性与孔径呈现剂量依赖关系,510μm孔径促进细胞增殖效果最佳;⑥活细胞成像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MC3T3-E1细胞能够在3种支架上实现早期黏附,且黏附量随孔径增大而增加;⑦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表明,420μm孔径支架上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⑧结果表明,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支架表现出较好的机械性能与生物活性,其中420μm孔径有利于促进细胞分化,510μm孔径有利于细胞增殖,具有修复临界骨缺损的应用潜力.
    • 刘畅; 徐玲
    • 摘要: 背景:随着3D打印技术和骨组织工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3D打印支架被运用到骨组织工程研究中,而具有中空管道结构的3D打印支架具有利于血管生长及营养物质输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目的:探讨镁黄长石释放的离子成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并采用同轴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中空管道结构的镁黄长石支架材料.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1/4、1/8、1/16)的镁黄长石提取液分别培养大鼠骨髓干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CCK-8、碱性磷酸酶染色和RT-qPCR法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镁黄长石提取液对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具有核/壳结构的改良3D打印系统制备具有中空管道结构的镁黄长石三维支架与实心镁黄长石三维支架,将支架浸泡于去离子水中,设定时间点提取浸提液,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离子释放浓度.结果与结论:①CCK-8实验显示,镁黄长石提取液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②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镁黄长石提取液呈浓度依赖性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RT-qPCR检测显示,镁黄长石提取液呈浓度依赖性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及Rnux2 mRNA的表达;③镁黄长石提取液呈浓度依赖性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④将支架浸入去离子水中30 d,钙、镁、硅离子均呈现持续释放的特征,且具有中空管道结构镁黄长石三维支架的离子释放速率更快、浓度更高;⑤结果表明,采用改良同轴3D打印技术可制备具有空心管道结构的镁黄长石支架,其释放的生物活性离子成分对大鼠骨髓干细胞有明显的成骨诱导性,并可以趋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促进血管再生.
    • 梁浩文; 王月; 陈小腾; 刘正白; 白家鸣
    • 摘要: 生物陶瓷骨支架是继金属骨支架之后,较为理想的人工骨缺损修复材料。由于骨缺损形状各异,增材制造技术与生物陶瓷的结合,为骨支架的制备提供了个性化、定制化、成型复杂型体的可能。目前,陶瓷人工骨的增材制造技术展现出了巨大应用前景,但仍面临着力学强度不高、生物性功能单一的问题。为此,本文从提高骨支架的力学性能、拓展其生物性功能的角度出发,归纳分析了浆料/粉体体系、脱脂烧结工艺、材料复合、结构设计对支架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药物释放、治疗肿瘤两个方面总结了多生物功能支架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增材制造陶瓷骨支架在生物体内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增材制造生物陶瓷人工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邹蓉芳; 赖璇; 邓斌
    • 摘要: 氮化硅断裂韧性高,抗压强度与人体骨相似,可以满足种植体的基本力学要求,氮化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氮化硅表面的微米/纳米级形貌赋予其良好的成骨和抗菌性能,有助于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因此,氮化硅在牙科种植体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在骨科,氮化硅植入物已应用于脊柱修复和关节植入术,但氮化硅作为牙科种植体材料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对不同烧结助剂、烧结工艺制备的氮化硅生物陶瓷成骨性、抗菌性能的评价和氮化硅对不同口内优势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氮化硅材料植入颌骨后的成骨活性和抗菌性能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氮化硅陶瓷在牙科种植体方向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陈波; 韦中华; 李镔; 王子诚; 王腾飞
    • 摘要: 氮化硅陶瓷不仅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导热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能,是公认的综合性能最优的陶瓷材料。作为轴承球的致密氮化硅陶瓷广泛应用在机械领域;作为透波材料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随着对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深入研究,其在导热性和生物相容性方面的优异特性逐渐被科研工作者认识并得到开发和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氮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并综述了氮化硅陶瓷作为结构陶瓷在机械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进展,此外还介绍了其作为功能陶瓷在半导体领域、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陈义; 吴燕岷
    • 摘要: 优化支架结构的设计促进骨再生一直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重点。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微孔结构对生物陶瓷支架的成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微孔生物陶瓷支架的力学性能、促成骨的机制和其作为载体在骨修复中的应用三方面总结微孔生物陶瓷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 王思博; 王彤宇
    • 摘要: 氧化锆(ZrO_(2))陶瓷为牙科临床使用的首选材料,其可用于修复、固定局部义齿和种植牙,然而其所使用的贴面陶瓷会在早期临床使用中出现失效,其功能完整性及耐用性有待提高。因此,对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及其几何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热循环、制备工艺、几何形状范围内关键参数对氧化锆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为制造工艺参数改进、工艺优化等提供有益参考,从而促进氧化锆牙科材料机械性能、稳定性及功能性的改进。
    • 焦晨; 梁绘昕; 叶昀; 张寒旭; 何志静; 杨友文; 沈理达; 侯锋
    • 摘要: 光固化制备陶瓷成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生物陶瓷材料凭借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前景,然而单一的生物陶瓷材料难以兼顾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其应用与推广受到极大限制。本文综述了适用于光固化的生物陶瓷材料改性及设计方法,重点讨论了材料改性、表面改性、结构设计以及微结构调控对于骨传导、骨诱导、抗菌、促进血管生成等生物性能及基础力学性能的综合影响,并指出通过改性及调控方法的组合探究多功能的实现及相互影响机理,能够充分实现光固化生物陶瓷的功能,推动其深层次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