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菌性

抗菌性

抗菌性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2384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9篇、会议论文82篇、专利文献489420篇;相关期刊572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化工新型材料等; 相关会议72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金属复合材料分会2016年年会暨行业创新论坛、第二届糖业科技与发展高峰论坛等;抗菌性的相关文献由533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芳、万宝林、何经纬等。

抗菌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9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8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89420 占比:99.74%

总计:490701篇

抗菌性—发文趋势图

抗菌性

-研究学者

  • 刘芳
  • 万宝林
  • 何经纬
  • 季伶俐
  • 赵杰
  • 唐慧琴
  • 张磊
  • 刘桐
  • 李佳
  • 宋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文振; 田徐腾越; 李雪微; 董伟; 梁永强
    • 摘要: 目的探讨醋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acetate,CHA)复合介孔二氧化硅改性正畸3M粘接树脂的抗菌性能和粘接强度。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CHA包封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中(记为CHA@MSNs),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实验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将3M Z350XT流动树脂分为4组,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3%、5%、6.4%的CHA@MSNs,分别为A组:3M+CHA@MSNs(0%),B组:3M+CHA@MSNs(3%),C组:3M+CHA@MSNs(5%),D组:3M+CHA@MSNs(6.4%)。以万能电子材料试验机测试改性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10倍放大镜观察牙面粘接剂残留,并计算牙面粘接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将4组改性粘接剂分别与变异链球菌共同培养,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菌液OD540值,扫描电镜观察菌斑附着量来评价粘接剂的抗菌性能。结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CHA已成功负载于MSNs之上;扫描电镜下可见CHA与MSNs结合后,MSNs结构发生变化,界限较为模糊且聚集为层状结构。含CHA@MSNs的B、C、D组与未含CHA@MSNs的A组相比,抗剪切强度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液OD540值结果显示,A、B、C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质量分数为5%CHA@MSNs抗菌剂抗菌作用显著提高,且不影响其粘接强度。
    • 邓文振; 田徐腾越; 李雪微; 董伟; 梁永强
    •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醋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 acetate,CHA)复合介孔二氧化硅改性正畸3M粘接树脂的抗菌性能和粘接强度。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CHA包封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中(记为CHA@MSNs),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实验所得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将3M Z350XT流动树脂分为4组,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3%、5%、6.4%的CHA@MSNs,分别为A组:3M+CHA@MSNs(0%),B组:3M+CHA@MSNs(3%),C组:3M+CHA@MSNs(5%),D组:3M+CHA@MSNs(6.4%)。以万能电子材料试验机测试改性粘接剂的抗剪切强度;10倍放大镜观察牙面粘接剂残留,并计算牙面粘接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将4组改性粘接剂分别与变异链球菌共同培养,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菌液OD540值,扫描电镜观察菌斑附着量来评价粘接剂的抗菌性能。结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CHA已成功负载于MSNs之上;扫描电镜下可见CHA与MSNs结合后,MSNs结构发生变化,界限较为模糊且聚集为层状结构。含CHA@MSNs的B、C、D组与未含CHA@MSNs的A组相比,抗剪切强度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液OD540值结果显示,A、B、C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质量分数为5%CHA@MSNs抗菌剂抗菌作用显著提高,且不影响其粘接强度。
    • 郭苏童; 郭宇; 王凌; 李雅欣; 丁育健; 高静锋; 徐海涛; 任天皓; 冯德宏
    • 摘要: 背景:铜离子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血管生成活性及成骨活性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研究和应用正日益深入.目的:总结铜离子在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研究和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检索200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铜,生物相容性,抗菌性,血管生成活性,成骨活性,骨组织工程",英文检索词为"copper,biocompatibility,antibacterial properties,angiogennesi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bone tissue engineering".结果 与结论:①在骨组织领域中,铜离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血管生成活性及成骨活性;在细胞水平上,铜离子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进而影响骨的代谢;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铜离子可通过影响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路、ERK1/2信号传导、整联蛋白信号传导、TLR信号传导等从而影响骨的代谢;②当前铜离子血管生成机制、成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③对于铜离子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等情况的发生.
    • 曹飞; 惠敏; 董西玲; 王乐; 王祖旭; 张敏; 张晓明; 刘童斌
    • 摘要: 背景:骨组织具有自我更新重建并修复组织缺损的功能,然而当发生大面积严重的骨缺损时往往需要骨移植物或骨替代物来重建缺损,这就加大了植入物周围骨感染的风险.目的:制备出载有不同银浓度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确定既促进细胞增殖又具有抗菌特性的银浓度.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载有不同银浓度(0,0.001,0.01,0.1 mol/L)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支架,通过扫描电镜、能量色散光谱仪及透射电镜表征4组支架的微观形貌与元素组成.将MC3T3-E1成骨细胞与4组支架共培养,检测支架对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将4组支架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杆菌(ATCC25922)共培养,通过形成的抑菌圈和抑菌率观察支架的抗菌性能.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4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较为连续,直径较为均匀,电纺丝呈现网状结构,其中分散着大小各异的孔隙结构,随着支架中载银含量的增加,纳米纤维的直径逐渐增大.透射电镜下可见,载银支架纳米纤维上均匀分散着黑色的银纳米颗粒,颗粒的大小直径为(46±24) nm.②CCK-8实验显示,与未载银支架相比,载银0.001,0.01 mol/L的纳米纤维支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载银0.1 mol/L的纳米纤维支架抑制了成骨细胞的增殖.细胞核与细胞骨架染色显示,载银0,0.001,0.01 mol/L的纳米纤维支架有利于成骨细胞形态的伸展,载银0.1 mol/L的纳米纤维支架不利于成骨细胞形态的伸展.③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载银0,0.001,0.01 mol/L的纳米纤维支架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分化,载银0.1 mol/L的纳米纤维支架抑制了成骨细胞的分化.④抑菌圈实验显示,未载银支架无抗菌性能,随着支架中载银含量的增加,载银支架的抗菌性能增强.抑菌率实验证明载银量为0.01 mol/L的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⑤结果表明,载银量0.01 mol/L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既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又具备优秀的抗菌性能.
    • 王战; 付星; 董世建; 李述刚
    • 摘要: 目的:通过相转变改性聚乙烯(polyethylene,PE)薄膜,以改善其抗菌性。方法:通过将10 mmol/L三(2-羧乙基)膦(tris(2-carrboxyethyl)phosphine,TCEP)溶液和2 mg/mL溶菌酶溶液等体积混合,研究在不同反应时间下,溶菌酶相转变产物类淀粉聚集体对PE膜的生物改性作用。结果: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混合溶液的粒径逐渐增大,当改性时间达到60 min时,混合溶液的平均粒径由531.2 nm增加至2305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溶菌酶相转变溶液在PE膜上形成的涂层接枝上了羧基、羟基、氨基等亲水性基团,且O元素含量增加,S、P元素实现从无到有,改性120 min时涂层均匀致密,无过度融合现象,且涂层在不同温度等条件下均可稳定地附着在PE膜载体上,与未改性的PE膜相比,经不同时间改性后的PE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均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效果。结论:经溶菌酶相转变改性后的PE膜可为食品提供更好的包装环境。
    • 谢兆华; 李洪军; 李敏涵; 程成鹏; 余思洁; 贺稚非
    • 摘要: 动物源性食品营养丰富,是蛋白质和锌、铁、镁等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但同时,动物源性食品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动物源性食品包装是食品运输、贮藏、销售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合成聚合物材料是最常见的包装材料,但其不可降解特性,对环境威胁极大。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并在其中加入抗菌剂是活性食品包装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其在抑制或杀死食品中的致病或腐败微生物方面极其有效。该文探讨了可生物降解抗菌活性包装膜现阶段所使用的材料及抗菌活性物质,同时分析了可生物降解抗菌活性包装膜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此类薄膜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可生物降解膜在包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邹蓉芳; 赖璇; 邓斌
    • 摘要: 氮化硅断裂韧性高,抗压强度与人体骨相似,可以满足种植体的基本力学要求,氮化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氮化硅表面的微米/纳米级形貌赋予其良好的成骨和抗菌性能,有助于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因此,氮化硅在牙科种植体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在骨科,氮化硅植入物已应用于脊柱修复和关节植入术,但氮化硅作为牙科种植体材料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对不同烧结助剂、烧结工艺制备的氮化硅生物陶瓷成骨性、抗菌性能的评价和氮化硅对不同口内优势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氮化硅材料植入颌骨后的成骨活性和抗菌性能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氮化硅陶瓷在牙科种植体方向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张小雪; 孙维良; 张友德; 武超; 邓国志
    • 摘要: 利用从大庆油田土壤中筛出的耐重金属真菌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sp.)还原硝酸银和亚硫酸钠合成硫化银(Ag_(2)S)量子点,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XRD)、倒置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对合成的硫化银(Ag_(2)S)量子点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合成的硫化银(Ag_(2)S)量子点的抗菌性。结果显示,通过Meyerozyma sp.菌合成Ag_(2)S QDs,具有单斜α-Ag_(2)S晶型,在410 nm左右处具有最大吸收峰,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分别在30和90 min时抗菌率达到100%,对芽孢杆菌在2 h内抗菌率约为99.9%。通过SEM分析硫化银(Ag_(2)S)量子点使细菌细胞表面发生凹陷、破碎。研究表明硫化银(Ag_(2)S)量子点对革兰阴性菌包括Escherichia coli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以及革兰氏阳性菌Bacillus均有显著的抗菌性,可能是由于小粒径的硫化银(Ag_(2)S)量子点吸附在细菌细胞膜表面,造成膜的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死亡。
    • 李娇娇; 韦章澳; 张维波; 李向阳; 陈佳龙
    • 摘要: 目的研究多孔钛表面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制备硫酸乙酰肝素(HEP)/壳聚糖(CHI)聚电解质多层膜并沉积纳米银后的抗菌性能。方法应用LBL将带负电的HEP和带正电荷的CHI交替吸附在多孔钛表面形成聚电解质多层膜,在碱性条件下装载银离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接触角测量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评价各制备表面性质,利用抑菌圈法、浊度法、活/死细菌染色法和涂布平板法评估载银聚电解质多层膜的抗菌性能。结果材料表征手段证实聚电解质多层膜成功沉积在钛表面,且纳米银颗粒沉积在膜表面。抗菌实验显示载银修饰显著改善涂层抗菌能力。结论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改性钛表面制备的载银HEP-CHI聚电解质多层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 谢宁; 李慧; 孙芸芸; 张晗; 朱宪春
    • 摘要: 目的:研究负载抗菌肽(HHC-36)的聚乳酸纺丝纤维的体外药物缓释能力及抗菌性。方法: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和化学反应及物理吸附法合成载有HHC-36的聚乳酸纺丝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PS分析抗菌肽接枝情况,接触角表征其亲水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HHC-36体外释放情况。通过抑菌环法和细菌活/死染色检测其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体外抗菌性。通过细胞相容性实验检测其细胞毒性。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纤维直径较均匀且其表面光滑没有未熔融聚合物;XPS检测显示PLLA组N含量为3.68%,PLLA/PDA组N含量为14.61%,PLLA/DH-36组N含量为17.08%;亲水性检测显示经改性的纤维表面亲水性增强,润湿性较好,有利于细胞黏附。抗菌肽的释放实验结果显示,抗菌肽HHC-36在PBS溶液中能稳定释放,其释放量随时间变化而持续增加;释放速率初始时急速增大,在150 min时达至峰值,随后逐渐下降,3 d后速率趋于平稳。细菌与材料共培养结果显示,PLLA/DH-36组的细菌浓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抑菌环实验中,PLLA/DH-36组并没有产生期望中的抑菌环,与其他两组并无明显差异;细菌的活/死染色实验中,PLLA/DH-36组材料表面的死细菌数量较PLLA组多,活细菌数较少。细胞相容性实验中,培养1 d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组材料的细胞增殖率均较低;培养3 d时,与PLLA/PDA组相比,PLLA/DH-36组表现出细胞毒性,但它与PLLA组的细胞毒性无明显差异;培养3 d后,3组材料的细胞毒性均表现出下降趋势,恢复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增殖速率高于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经DAPI-FITC染色的材料发现,PLLA/DH-36组材料表面的细胞存活率与PLLA组并无明显差异。结论:负载HHC-36的聚乳酸纺丝纤维具有良好的体外药物缓释能力以及抗菌性,同时具备促进细胞增殖和控制感染两种潜能,为促进开窗减压术后创口愈合的填充材料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