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氮化硅

氮化硅

氮化硅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593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6篇、会议论文148篇、专利文献62304篇;相关期刊505种,包括材料导报、轴承、佛山陶瓷等; 相关会议109种,包括特种陶瓷行业发展及粉体制备研讨会、2015耐火材料综合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2015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2013‘全国半导体器件技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微纳电子技术交流与学术研讨会等;氮化硅的相关文献由8462位作者贡献,包括曾宇平、张伟儒、姚冬旭等。

氮化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6 占比:2.34%

会议论文>

论文:148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62304 占比:97.43%

总计:63948篇

氮化硅—发文趋势图

氮化硅

-研究学者

  • 曾宇平
  • 张伟儒
  • 姚冬旭
  • 夏咏锋
  • 左开慧
  • 尹金伟
  • 梁汉琴
  • 杨军
  • 曾小锋
  • 林华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尹少武; 张朝; 康鹏; 韩嘉维; 王立
    • 摘要: 以单个硅颗粒氮化反应缩核模型为基础,本文建立了硅颗粒在输送床内反应、辐射与对流传热耦合的数学模型,并借助CFD软件FLUENT对输送床内能质传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输送床壁面温度、氮气流量、预热温度、硅粉粒径等因素对输送床内温度场和硅粉氮化率的影响。在数值计算域内将单个颗粒反应过程转化为颗粒群整体反应过程,实时监测颗粒粒径及未反应硅颗粒粒径,为数值模拟颗粒流反应提供一种新思路。当壁面温度高于1723K时,输送床内会出现一高温区加速硅粉氮化反应;反应温度越高、颗粒粒径越小,氮化过程越剧烈,硅粉到达完全氮化所需时间越短。模型表明为使粒径为2.5μm的硅粉达到完全氮化且输送床内最高温度不超过氮化硅的分解温度2173K,应控制输送床壁面温度在1773K,氮化时间在170s以上,预热温度在1273K,粉气质量比为0.2,稀释剂比例为0.5~1。
    • 朱玉麟; 孙德贵; 徐亚萌
    • 摘要: 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绝缘体上氮化硅(Si3N4)脊型弯曲波导的折射率特性。基于弯曲波导的麦克斯韦方程,本文对弯曲波导芯层内折射率随波导半径与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有限–差分算法的软件MODE Solutions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脊型波导结构下,弯曲的波导结构随着弯曲半径的增加导致传输光中心发生偏移,造成TE/TM模式的有效折射率发生变化。该研究对于各波导器件中脊型波导弯曲设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邹蓉芳; 赖璇; 邓斌
    • 摘要: 氮化硅断裂韧性高,抗压强度与人体骨相似,可以满足种植体的基本力学要求,氮化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氮化硅表面的微米/纳米级形貌赋予其良好的成骨和抗菌性能,有助于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因此,氮化硅在牙科种植体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在骨科,氮化硅植入物已应用于脊柱修复和关节植入术,但氮化硅作为牙科种植体材料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对不同烧结助剂、烧结工艺制备的氮化硅生物陶瓷成骨性、抗菌性能的评价和氮化硅对不同口内优势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氮化硅材料植入颌骨后的成骨活性和抗菌性能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氮化硅陶瓷在牙科种植体方向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长安
    • 摘要: 氮化硅(Si_(3)N_(4))陶瓷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在国防、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都占据重要的地位。高质量粉体是制备高性能Si3N4陶瓷的首要前提。通常高质量Si_(3)N_(4)粉体需要满足粒径细、分布窄、α相含量高、杂质含量低等条件。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目前Si3N4粉体制备的主要方法,并介绍了氮化硅陶瓷相关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 武振飞; 王跃超; 陆丽芳; 张弘毅
    • 摘要: 以α-Si_(3)N_(4)粉末为原料,Y_(2)O_(3)和MgAl_(2)O_(4)体系为烧结助剂,采用无压烧结方式,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烧结助剂含量以及各组分配比对氮化硅致密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Y_(2)O_(3)和MgAl_(2)O_(4)为烧结助剂体系,氮化硅陶瓷在烧结温度为1600°C,保温时间为4 h,烧结助剂含量为12.5%(质量分数),Y_(2)O_(3)和MgAl_(2)O_(4)质量比为1∶1时,综合性能最好;氮化硅陶瓷显气孔率为0.21%,相对密度为98.10%,抗弯强度为598 MPa,维氏硬度为15.55 GPa。
    • 孙易桀; 马妍; 王周福; 刘浩; 何健; 吕戌生; 王玺堂
    • 摘要: 研究了自蔓延燃烧合成Si_(3)N_(4)粉的氧化处理(在空气气氛中分别于400、600、800°C保温3 h)以及添加的分散剂种类(分别为聚丙烯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对制备的Si_(3)N_(4)浆料的抗沉降性、ζ电位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空气气氛中于800°C保温3 h氧化处理后,粉体中Si_(2)N_(2)O含量增多;用其制备的浆料的稳定性最好,ζ电位绝对值较大,黏度最小。2)以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制备的Si_(3)N_(4)浆料的稳定性较好,ζ电位绝对值最大,黏度最小。3)添加0.021%(w)六偏磷酸钠制备的Si_(3)N_(4)浆料的ζ电位绝对值最大,黏度较小。
    • 李飞; 崔巍; 田兆波; 张杰; 杜松墨; 陈张霖; 刘光华
    • 摘要: 以硅粉作为反应原料,在N_(2)气氛中通过燃烧合成制备Si_(3)N_(4)粉体。为获得烧结活性好的高α相Si_(3)N_(4)粉体,在燃烧合成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稀释剂。分别以粒径为3μm的α-Si_(3)N_(4)、β-Si_(3)N_(4)和BN粉体作为稀释剂,将硅粉、稀释剂、NH_(4)Cl按一定质量比(46∶49∶5)均匀混合,在6 MPa氮气压力下燃烧合成制备Si_(3)N_(4)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对产物相组成、相含量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种类稀释剂对燃烧合成Si_(3)N_(4)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μm的α-Si_(3)N_(4)、β-Si_(3)N_(4)作为稀释剂的燃烧合成过程的最高温度均高于1700°C,制得的产物中,新生成的α-Si_(3)N_(4)均低于40%(质量分数);以3μm的BN作为稀释剂燃烧合成过程的最高温度略高于1500°C,制得的产物中,新生成的α-Si_(3)N_(4)含量高于90%(质量分数)。产物中的α-Si_(3)N_(4)粉体为爪状或菜花状形貌,β-Si_(3)N_(4)粉体为棱柱状形貌,不同相Si_(3)N_(4)粉体粒径分布较为均匀。最终,相比较于以Si_(3)N_(4)粉体作为稀释剂,以BN粉体作为稀释剂可以降低燃烧合成的最高反应温度并有效隔离硅熔体,从而提高Si_(3)N_(4)产物的α相含量。
    • 杨春燕; 李留辉; 郝沄; 袁海
    • 摘要: 采用活性金属钎焊技术制备Cu/Si_(3)N_(4)/Cu陶瓷覆铜板,在-65~150°C温度条件下经历500次温度循环后,基板无裂纹、翘起、起皮等缺陷。对基板进行微电子组装和可靠性试验,基板与芯片的焊接浸润性较好,焊接强度及长期可靠性满足标准要求。基板粘接元器件后无渗胶现象,且环境组考核合格。在基板上键合4种常用规格的铝丝,键合后和N_(2)环境中热存试验后的键合强度均符合标准要求。研究结果表明,高导热氮化硅覆铜板满足功率器件的高可靠性应用需求。
    • 向茂乔; 耿玉琦; 朱庆山
    • 摘要: 氮化硅(Si_(3)N_(4))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在国防、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都占据重要的地位。高质量粉体是制备高性能Si_(3)N_(4)陶瓷的首要前提。通常高质量Si_(3)N_(4)粉体需要满足粒径细、分布窄、α相含量高、杂质含量低等条件。基于合成反应体系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制备Si_(3)N_(4)粉体的方法,着重从强化传热与传质角度介绍了改善粉体质量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当前工业生产现状,展望了高质量Si_(3)N_(4)粉体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 尤浩
    • 摘要: 氮化硅是一种新型的人体植入材料,在人体硬组织替代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氮化硅材料的机械性能及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射线成像性、抗菌性、成骨性等几方面介绍了氮化硅作为植入体材料的优势,以及应用研究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