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1266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6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171401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动物营养学报、畜牧兽医学报、养猪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玉米赤霉烯酮的相关文献由304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长坡、孟繁静、姜淑贞等。

玉米赤霉烯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6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71401 占比:99.54%

总计:172198篇

玉米赤霉烯酮—发文趋势图

玉米赤霉烯酮

-研究学者

  • 孙长坡
  • 孟繁静
  • 姜淑贞
  • 杨在宾
  • 刘学忠
  • 袁燕
  • 顾建红
  • 刘宗平
  • 卞建春
  • 杨维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淑杰; 邓波; 吴杰; 徐子伟; 马倩倩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污染的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物炭黑对大鼠脏器组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体重约150 g、5~6周龄SD雌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6个重复,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负对照组(基础日粮+ZEN 25 mg/kg)、低剂量植物炭黑组(基础日粮+ZEN 25 mg/kg+1g/kg植物炭黑)、高剂量植物炭黑组(基础日粮+ZEN 25 mg/kg+1.5 g/kg植物炭黑),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组织病理显示,负对照组子宫内膜陷深、腺体数量和腺腔发生改变,肝脏细胞浊肿变性,少量脂肪变性等;而低剂量植物炭黑组和高剂量组较负对照组明显好转。与负对照组相比,低剂量植物炭黑组在试验第14天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浓度升高(P<0.01),高剂量植物炭黑组在第14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T-AOC浓度(P<0.01)、第14天和第28天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P<0.01),28天丙二醛浓度降低(P<0.01)。与负对照组相比,低剂量植物炭黑组在第28天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升高(P<0.01),高剂量植物炭黑组第14天和第28天的白细胞介素-2浓度降低(P<0.05),第14天IL-10浓度升高(P<0.01)。综上所述,植物炭黑能够有效吸附ZEN,向ZEN污染的饲料中添加植物炭黑改善了大鼠子宫和肝脏组织,提高了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
    • 马一铭; 张崇霞; 张宇冲; 朱延光; 严晓平; 周庆
    • 摘要: 研究了利用臭氧气体降解玉米籽粒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N)效果。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方式、温度以及玉米水分条件下,臭氧降解玉米籽粒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N)的效果情况。结果表明,臭氧能够降解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ZEN),臭氧对水分高的玉米籽粒的毒素降解率效果较低水分的好,且在低温条件下臭氧降解效率将会下降。本研究为后续实仓开展臭氧降解真菌毒素实验和臭氧消解储粮中真菌毒素提供了数据支撑。
    • 曹倩颖; 郑豪; 王娅玲; 邹辉; 顾建红; 袁燕; 刘学忠; 刘宗平; 卞建春
    • 摘要: 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PC12细胞自噬流阻滞的作用机制,以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系)为研究材料,以不同浓度的ZEA处理24 h,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筛选ZEA最适浓度,分别设置Con组、15μmol·L^(-1) ZEA组、30μmol·L^(-1) ZEA组,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Ⅱ、p62、Beclin1,溶酶体相关膜蛋白LAMP1,组织蛋白酶B(CTSB)和组织蛋白酶D(CTSD),细胞质及细胞核内TFEB蛋白以及自噬体溶酶体融合相关蛋白STX17和SNAP29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LC3荧光聚点,TFEB入核情况;mRFP-GFP-LC3检测自噬流情况;AO染色观察细胞内酸性环境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ZEA处理组中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Ⅱ、p62、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LC3荧光聚点逐渐增加;mRFP-GFP-LC3检测表明自噬流阻滞;ZEA处理组中的细胞质蛋白CTSD及CTS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LAMP1表达水平在ZEA为30μmol·L^(-1)时显著下降(P<0.05);AO染色表明,ZEA可致PC12细胞酸性环境改变,导致溶酶体损伤;p-ERK及核内TFE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细胞质内TFEB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显著性变化;SNAP29、STX17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综上表明,ZEA可引起PC12细胞自噬水平升高,自噬体增多,并伴随自噬流阻滞,其作用机制与ZEA致溶酶体损伤,抑制TFEB入核,降低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 王子腾; 刘东驿; 宋华乘; 李群杰; 赵圣雁; 迟美玲; 闵令江
    •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是饲料及谷物中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对动物有多种危害,但对肉质影响鲜有报道。本试验选择18只健康及体重相近的3月龄绵羊,随机分成3组,精料中分别添加0、0.50、0.75mg/kg ZEA,饲喂6个月。取背最长肌测定肉色、pH值、剪切力、熟肉率、滴水损失率,取大腿肌测定肌肉硬度、弹性、胶着性、回复性、粘性、粘聚性以及咀嚼性。结果表明:ZEA可显著提升质构指标中肌肉硬度、胶着性、咀嚼性、粘性(P<0.05),显著降低粘聚性和弹性(P<0.05);显著提升肉质指标中的剪切力(P<0.05),显著降低滴水损失率、肉色(P<0.05)。
    • 莫毛燕; 程敏; 张龙开; 林伟斌; 谭丽容
    • 摘要: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薏苡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分析测定过程,确定各个不确定度来源,找出影响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薏苡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为56.08μg/kg,扩展不确定度为1.91μg/kg(k=2)。结果表明: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加标回收试验,其次是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其他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
    • 盛开
    • 摘要: 文章就玉米赤酶烯酮的常用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同时对相关方法的检测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对玉米赤酶烯酮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 王燕; 林明娥
    • 摘要: 本文建立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在5.00~50.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1,样品回收率为83.9%~95.9%,相对标准偏差为0.2%~8.7%。该方法准确性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检测。
    • 张凯照; 胡会; 许泽锴; 王诗倩; 崔红杰; 黄小红
    • 摘要: 旨在探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毒性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ELISA法检测Caspase-3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变化,RT-qPCR法检测内质网应激(ERs)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12.5~50.0μg·mL^(-1) ZEA显著抑制DF-1细胞增殖(P<0.01),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关系。25.0μg·mL^(-1) ZEA处理细胞24 h后,上清液中LDH和Caspase-3含量显著升高(P<0.01);细胞中ROS水平和细胞凋亡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降低(P<0.01)。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 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Bcl-2 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ERs相关基因GRP78、ATF6、ATF4、CHOP、PERK 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综上表明,ZEA能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导致细胞凋亡并对鸡胚成纤维细胞发挥毒性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ZEA对鸡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解毒手段奠定基础,对相关禽类疾病治疗具有意义。
    • 董梅; 武琴园; 薛海燕; 杨鸣; 罗叶丽; 李国薇; 张艳
    • 摘要: 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对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2毒素在5~2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956493X-1.27846,r=0.9996,回收率83.20%~99.09%,检出限和定量限均低于标准要求。经对阳性质控样品分析后,结果满意,此方法能用于日常监管的检验检测分析。
    • 徐宏岩
    •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是玉米赤霉病的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健康非常不利。本文按照国家标准GB 5009.209—2016中的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实验重复性测量引入不确定度最大,其次为标准品纯度及标准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称样和样品体积定容中10 mL移液枪引入不确定度较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