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过程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98599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玉溪师范学院学报、自然杂志、钻采工艺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5年(第十九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六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等;热力学过程的相关文献由456位作者贡献,包括蒋中明、刘澧源、吴集迎等。

热力学过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8599 占比:99.80%

总计:98794篇

热力学过程—发文趋势图

热力学过程

-研究学者

  • 蒋中明
  • 刘澧源
  • 吴集迎
  • 唐栋
  • 张红光
  • 马益民
  • BIAN Lingen
  • JIAO Yutian
  • LIU Lei
  • LU Changgui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小惠; 常磊; 周明正; 张涵月
    • 摘要: 在燃料电池宏观层面上,提出了电池运行时水平衡计算模型。通过理想气体等一系列简化假设,分别以状态方程和含湿量方程两种推导方式计算燃料电池运行时电池进口水、反应生成水和电池出口水,这两种推导方式无偏差。实验中,电池恒电流运行数小时,采用电池阴阳极出口接汽水分离器的方式,将液态水和气态水分离,液态水的质量称量得到,气态水的质量通过水平衡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即通过将水平衡模型与实验耦合,计算实验中电池阴阳极水平衡及电池总体水平衡。结果表明,电池总水平衡的误差在±3%以内。由此可见,水平衡模型可应用于实际燃料电池运行当中,对研究燃料电池运行时水的跨膜运输及水淹现象具有指导意义。
    • 王昊成; 杨敬瑶; 董学强; 郭浩; 赵延兴; 公茂琼
    • 摘要: 针对10 t/d级氢液化装置研制要求,构建了液氮预冷的连续转化型双压Claude氢液化流程,并开展了氢物性计算方法筛选、连续转化热模型构建以及流程热力设计与参数优化,分析了膨胀机等熵效率、换热器窄点温差以及原料氢沿程阻力等因素对流程参数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工况下的流程性能及各关键部件的热力设计参数范围,可为膨胀机、换热器的研制提供设计热力输入参数。该氢液化流程在基础工况下(考虑较恶劣膨胀机运行条件)的最大理论液氢产量12.96 t/d,液氢产品仲氢含量97%;理论总氢液化比功耗为10.50 kWh/kg LH_(2)(不含原料氢增压),对应的流程[火用]效率为35.06%;可为连续转化式大型氢膨胀液化装置的研制提供参考。
    • 蒋中明; 邓自源; 唐栋; 万发; 欧阳钰榕
    • 摘要: 为了解气垫式调压室气室内温度和压力变化过程,在水位波动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基础上,提出了考虑传热影响的调压室内压缩空气温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合理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调压室在运行工况条件下,气室内气体温度可能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并且气室内压缩空气有可能出现负温现象;气室初始高度、初始压强、气体初始温度和水体温度对气室内压缩空气状态演化规律都有较显著的影响.
    • 黄文博; 曹文炅; 李庭樑; 蒋方明
    • 摘要: 利用超长重力热管开采干热岩热能可以避免增强型地热系统存在的工质损失、腐蚀结垢和井下连通困难等问题;相比于单井井下换热器系统,热管管内液-气相变使得管壁与热储之间的传热温差增大,使用重力热管开采地热能有望获得更高的单井采热量.本文开发了能对重力热管内部过程与裂隙热储渗流过程进行耦合求解的数值模型,模拟了管长4500 m的重力热管地热系统运行过程,研究了裂隙热储中的流体自然对流对地热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与套管式井下换热器地热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重力热管、套管井下换热器、增强型地热系统电站的发电成本.研究结果表明,重力热管地热系统单井发电量可达240 kW以上,发电成本约为1.124 CNY/(kW·h),与增强型地热系统电站发电成本接近,优于井下换热器式地热系统;如果利用废弃油气井建设重力热管地热系统,发电成本仅0.644 CNY/(kW·h).
    • 荣杨一鸣; 吴巧仙; 周霞; 方松; 王凯; 邱利民; 植晓琴
    • 摘要: 为探究大规模空分系统中空压机余热利用的可行方法,提出利用压缩余热驱动有机朗肯-蒸汽压缩制冷耦合循环,所得制冷量用于空压机入口空气冷却,从而提高压缩系统效率,实现空压机余热自利用和压缩过程自增效的目的.以6万空分规模中空压系统的余热回收为例,利用MATLAB对该余热自利用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建模;进一步,以系统经济性最大化为目标,针对典型湿度地区的运行工况采用萤火虫算法对主要蒸发器换热面积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入口空气相对湿度为70%和30%时,该多级空压余热自利用系统的节能率分别可达到4.6%和4.2%,回收周期分别为4.4年和5.5年,系统显示出较好的节能效果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 蒋中明; 郭菁; 唐栋
    • 摘要: 为了解地下储气库内的湿度变化过程及其对压缩空气热力学过程的影响,基于压缩空气热力学理论,分析了水蒸气的相变传热机理,提出了考虑空气湿度因子影响的压缩空气热力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通过算例,分析了湿度变化对压缩空气压力与温度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及储气库冷凝与蒸发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入库气体含湿量大小对储气库压缩空气的压力影响较弱,对压缩空气的温度影响较为显著.在放气阶段,储气库内的相对湿度逐渐升高,并有可能达到100%,从而产生冷凝现象;在充气阶段,储气库内的相对湿度逐渐降低,并将产生蒸发现象.储气库内的冷凝水量总体上大于蒸发量.工程设计时,应关注储气库长期运行后的冷凝水处理问题.
    • 张新敏; 蒋中明; 刘澧源; 肖喆臻
    • 摘要: 为深入了解岩穴储气库的天然气储气能力及库容可利用率,假定储气库内各部位天然气的温度相同以及储气库周围的岩体为同一介质,基于能量和质量守恒原理,考虑天然气的真实可压缩性,研究了定容岩穴储气库内压缩天然气的温度和压力变化过程,进而提出了岩穴地下储气库库容和储气能力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垫底气压力大小对岩穴储气库的储气能力及库容可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垫底气压力增大,岩穴储气库的总储气量相应增加,注采比和库容可利用率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垫底气压力约为3.0 MPa时,库容可利用率达到最大值.采气完成后的待储阶段,储气库内天然气的压力出现了逐渐恢复现象;垫底气压力增大,天然气压力恢复程度越小;垫底气压力大于3.0 MPa后天然气压力恢复值逐渐趋于稳定.研究结论可为各类天然气储气库的可行性研究与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崔运浩; 乔建新; 王晓涛; 宋斌; 阳朝辉; 戴巍; 李海冰
    • 摘要: 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具有环保、制冷温区广、制冷量易控等优势.针对一台普冷温区小型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展开了试验研究.试验中分别使用层叠丝网和卷绕丝网作为回热器,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的制冷特征.其中,当使用层叠丝网时,制冷机在235 K制冷温度、100 W制冷量下,制冷系数为0.94,在200 K制冷温度、80 W制冷量下,制冷系数为0.49;当使用卷绕丝网时,制冷机在235 K制冷温度、100 W制冷量下,制冷系数为0.8,在200 K制冷温度、55 W制冷量下,制冷系数为0.32.最后对各部件损失进行理论分析,为后期优化提供方向.
    • 陈建业; 丁月; 吴钊; 禹云星; 邵双全
    • 摘要: 加氢站对车载高压气瓶充注之前,需先对高压氢进行预冷,以防加氢过程的气体升温带来的车载气瓶的结构性损伤.提出了一种基于涡流管预冷的新型加氢流程,该流程采用涡流管取代了传统的预冷装置.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加氢流程中的关键部件涡流管开展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高压加氢流程工况下的涡流管同样具有能量分离效应.且随着加氢过程的进行,涡流管出口背压提高,能量分离效应减弱,即冷端降温减缓.该过程恰好与气瓶充气增压过程升温减缓相吻合.数值计算结果初步证明了该流程的可行性.
    • 顾潇; 邹慧明; 韩欣欣; 唐明生; 田长青
    • 摘要: 根据电动汽车热泵在低温下的制热需求并延长车辆行驶里程,开发了车外换热器支路和余热换热器支路并联的余热回收系统并进行了制热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对于并联余热回收支路的喷射补气式热泵系统,补气支路压力和补气流量均随着余热量的增加而有明显的提升,而吸气主路流量受余热换热器出口过热度的影响.车外换热器支路和余热换热器支路的流量比也呈线性关系,流量比斜率与余热换热器出口相态有关.并联余热回收喷射补气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随余热量的变化受压缩机吸气量和补气量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在7°C相对较高的环境工况下,余热量的增加有利于制热量的提升但COP没有优势;在-20°C较低的环境工况下,余热量的增加使得补气流量增长较大,但吸气流量衰减严重,对系统的制热性能提升不明显;在-10~0°C的环境工况下,制热量和COP都随余热量的增加而提升较大,-10°C时,1.8 kW余热量条件下的制热量比0.9 kW余热量条件下的制热量增加了11.6%,COP提升9.18%.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