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2年内共计390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1616篇;相关期刊253种,包括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当代电大、物理教学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2009年度热电联产学术交流会、2009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相关文献由53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莉、蒋从元、夏秀文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616篇
占比:98.78%
总计:32005篇
热力学第一定律
-研究学者
- 赵莉
- 蒋从元
- 夏秀文
- 张占新
- 张小俊
- 张新琴
- 武和全
- 王长荣
- 陈志开
- 代凯
- 任亚杰
- 傅永茂
- 公丕锋
- 冯文林
- 凌岳
- 刘大明
- 刘小兵
- 刘新春
- 吴英
- 孙南屏
- 张北春
- 张晓娟
- 张金锋
- 施云海
- 曲桂兰
- 李松
- 李芳
- 江秀梅
- 汪梦皙
- 王亚辉
- 王家庆
- 王庆
- 王正烈
- 王鹏
- 翟宝清
- 舒锋
- 袁五届
- 裴成明
- 谢文洪
- 谭娟
- 赵秀峰
- 郑维民
- 钱胜辉
- 陈喜辉
- 陈太红
- 黄庆
- DominickA.Sama
- Herman Erlichson
- PAN Hui
- Vincent Nouyrigat
-
-
林志敏;
张永恒;
王巍巍;
甄箫斐;
张旭耀
-
-
摘要:
雷诺输运定理是实现拉格朗日方法的“系统”内物质参数变化率到欧拉方法的“控制体”内参数变化率的桥梁。本文引入雷诺输运定理建立了开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不仅使热力学第一定律具有较统一的数学描述,而且为工程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学习奠定了一脉相承、继续延伸应用的基础。通过对高压锅排气和自行车车胎充气过程的分析,研究了充、排气过程的求解方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对于热能工程类课程的教学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孙翱
-
-
摘要:
对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理解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本文以一道习题为例通过建立理想气体模型,定量求解得到单位时间内碰撞在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数公式,之后通过P-V图象给出等温变换下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的求解方法.
-
-
杜燕姣;
刘晓萌;
闫学群
-
-
摘要:
量子热力学与经典热力学在本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又相互联系。在量子热力学的研究中,量子相干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原子自发辐射过程,发现了量子相干在热力学中的奇特行为;通过研究某个特定系统,选择不同的系统初态,发现系统对外做功所产生的热,以及相干动力学对系统内能均有贡献。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完善量子热力学第一定律具有重要意义。
-
-
夏少标;
傅明峰
-
-
摘要:
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试卷可以发现,对《选修3-3》模块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试卷结构趋于稳定,考查形式较为固定,命题更贴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从内容上看,核心考点高频出现,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难度较易或中等&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分子动理论、内能、温度、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液体表面张力、热力学定律等的定性分析;计算题主要考查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平衡条件等的定量计算&高频考点如表1所示.
-
-
康利军;
王新栋
-
-
摘要: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体现,反映了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传递与转化的过程中都是守恒的&热学在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中是一个选考部分,而热力学第一定律往往会以选择题的形式作为“必考”内容出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它是解决热力学系统内能变化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同学们可以形成热力学中的物质观念(如理想气体、分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如分子力与热运动)、能量观念(如分子势能、平均动能、内能)。下面从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的易混易错处切入,分类剖析.
-
-
薛泽春;
李连之;
张宪玺;
黄现强;
曲孔刚;
乔燕玲
-
-
摘要:
本文就化学热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和物理学中的热力学过程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应用一些概念.另外对化学热力学过程进行直观的分析,使其贴近实际,还对应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自发反应方向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所代表的含义,适用的条件.通过理清这几个问题有助于学生化学热力学的学习.
-
-
-
-
-
-
-
-
-
王之瑶;
李晓明
- 《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集装箱船作为世界三大主力船型之一,也是世界造船界重点发展的船型之一,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特点.本文针对一艘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其能耗分布计算模型,对其进行能耗分布及余热回收利用分析.结果表明,船舶能耗主要集中在主机系统上,占总燃油量的85.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从主机入手.此结果为建立船舶能耗分布数据库及节能潜力研究提供了参考.
-
-
王世忠
- 《2009年度热电联产学术交流会》
| 2009年
-
摘要:
A.热电联产热电燃料分摊中求得的对外供热耗标煤率br小于34.82kg/GJ的情况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B.当锅炉效率100%,管道效率为98%时,对外供热耗标煤率应为;b106KJ/0.98×4.1868=34.82kg/GJ (1)C.当锅炉效率为76%,管道效率为98%时,对外供热耗标煤率为;b2r=b1r/0.76=45.81kg/GJ根据公式(1),锅炉效率为100%时,计算得的对外供热耗标煤率为34.82kg/GJ时,则当br值出现小于34.82kg/GJ时候,则会推理岛锅炉效率大于100%的结论。这就是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根本所在。本文为了解答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根本所在特列本标题作为交流。
-
-
-
陈效孺
- 《2006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泛长三角能源科技论坛》
| 2006年
-
摘要:
本文研究表明,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热电冷联产系统并不总是节能的,当热(冷)负荷主要是空调负荷而且可以用电动热泵制取时,这种分布式系统相对于大型高效的联合循环机组来说往往是不节能的.采用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总热效率来判断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节能性往往会造成假象,只有用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火用)烟效率来判断才是科学的.
-
-
赵会霞;
马国远
- 《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经济器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制热性能和运行可靠性差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带经济器的涡旋压缩机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并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对闪发器前节流系统、闪发器后节流系统、过冷器系统三种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分析,得出闪发器热泵系统最佳中间补气压力的适宜值.在理论上对三种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过冷器系统和闪发器后节流系统相比,闪发器前节流系统在低温工况下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压缩过程,有利于提高空气源热泵的低温制热性能和运行可靠性,是寒冷地区用小型空气源热泵比较适宜采用的系统.
-
-
刘蔚蔚;
张娜;
蔡睿贤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以超临界状态的LNG作为冷源,以工业余热作为热源的闭式Brayton循环,可以有效的利用LNG的冷(火用)并回收工业余热.本文以(火用)效率为评价准则,兼顾LNG冷(火用)和工业余热的利用,对该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利用以前分析所得的结论,选取的循环自变量数为4,针对不同的自变量、不同的LNG冷(火用)和工业余热利用情况,对多种循环方案作了进一步(考虑了循环与冷、热源的匹配)较详细的热力学分析,并得出较明确的性能表达.
-
-
刘蔚蔚;
张娜;
蔡睿贤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以超临界状态的LNG作为冷源,以工业余热作为热源的闭式Brayton循环,可以有效的利用LNG的冷(火用)并回收工业余热.本文以(火用)效率为评价准则,兼顾LNG冷(火用)和工业余热的利用,对该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利用以前分析所得的结论,选取的循环自变量数为4,针对不同的自变量、不同的LNG冷(火用)和工业余热利用情况,对多种循环方案作了进一步(考虑了循环与冷、热源的匹配)较详细的热力学分析,并得出较明确的性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