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3-09-02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3S”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以及全球定位技术GPS的统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3S”技术在水利行业中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目前,已应用于水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管理、水环境评估、水土保持、水利工程选址等方面.海岛水资源调查是海岛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系统总结“3S”在水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岛的特点,初步探讨“3S”技术在海岛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可行性,为海岛水资源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 摘要:本文主要以边远海岛的非常规水资源各类型水源为切入点,运用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理论,重点探讨边远海岛水资源价值分析的理论依据.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边远海岛非常规水资源各类型水源的价值特点和价值表现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比对海岛非常规水资源各类型水源在价值方面的差异,全面系统阐述了边远海岛非常规水资源各类型水源的作用功能和价值分类,并进行深一步剖析;最后,对边远海岛非常规水资源各类型水源的价值内涵进行界定,界定边远海岛非常规水资源价值的定量化范围,为边远海岛非常规水资源的价值核算奠定基础。
  • 摘要:海岛地区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形成了以农、渔业占主导的产业模 式,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各种非点源的污染.此外,大部分海岛由于汇水面积小、径流时间短、 储水量小等原因而存在水资源不足或严重贫乏的情况,保护岛内河流水环境和维护水资源生态健康,协调和促进沿海经济发展与海岛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索污染负荷总量估算方法,研究非点源污染对河网水环境的影响有助于识别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源区并提出污染控制优化措施.鉴于此,本文基于流域单元思想,提出一种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借助CIS提取河网,划定流域边界,并划分汇水区和子流域,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估算提供基础的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与土地利用专题图叠加,计算各个子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构建非点源排污系统,利用各污染排放系数和入河系数,估算污染负荷总量,探讨海岛地区非点源污染排放特征及对水环境质量影响,为海岛地区污染物总量调控和环境健康发展提供一种技术方法.
  • 摘要:本文在全国和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定位区域用岛规划,提出区域用岛的编制要点,旨在为区域用岛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从区域用岛的定位上来看,首先,区域用岛规划应当符合上级海岛保护规划,即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省级海岛保护规划和所在沿海城市的海岛保护专项规划,区域内各海岛的功能分类要符合上级规划中的分类和分区要求。其次,区域用岛规划要参照县级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即单岛规划)的要求,明确每个海岛的保护区域及保护措施,因此区域用岛规划较上级海岛规划更具体,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更强,通过进一步细化海岛保护与利用中的要求,将上级规划付诸实际。
  • 摘要:本文从海岛的自然状况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个方面,探讨了海岛价值评估体系。其中海岛的自然状况从海岛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前者主要利用历史资料或3S技术所获取的信息,结合市场价值法等定量分析海岛自然资源的现状及价值;后者从海岛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采用与历史资料及样地调查对比的方法,分析海岛的岛陆、潮间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现状。海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从供给服务、调节功能、社会文化功能及支持功能4个方面,综合分析海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并适当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条件价值法等估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rn 该评估体系包括海岛价值的宏观评价体系和具体的价值估算体系.宏观评价体系对海岛的资源状况、所处的生态现状及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作出合理的科学评价并进行适当的预测,为海岛的开发及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价值估算体系包括物质生产等直接利用价值、气候调节等间接利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等非利用价值等.该评估体系适用于一般性海岛的价值评估,对于特定海岛的价值评估还需结合该岛的自身特点、方法本身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来科学合理地进行量化选取.以期为海岛使用权权属流转的出让价格估算提供参考,为我国海岛的使用、开发和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方法和思路.
  • 摘要:潮沟系统是潮间浅滩上最活跃的地貌单元,它可以通过不断的迁移摆动改造潮间浅滩形态,影响浅滩的稳定性.潮沟系统的监测与研究对海岸带的保护、海岸工程建设以及近岸行船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雷达波Doppler正频移与负频移信号联解波速和径向流速方法,依据2011年7月苏北浅滩高频地波雷达观测试验数据所绘制逐周平均波速平面分布图,基于微幅波理论换算出对应的水深.选择水深5.45 m等深线(平均波速4.545 m/s等值线,图中的黑实线)作为潮沟系统的识别标志,可分辨出苏北浅滩中部的潮沟系统.其主槽的近岸端基本稳定;槽底水深则从观测初期较大的起伏向观测后期较好的贯通性演变;远岸端则摆向东南,最大摆幅可达13 km左右.以32.45’北纬线为参照,离岸约30 km处的潮沟系统主槽观测期间向南迁移约2-3 km.综上,充分发挥高频地波雷达观测波速及对应水深信息提取的能力,有助于实现潮间浅滩潮沟系统动态的实时监测.
  • 摘要:台湾浅滩沙波群因其显著水波波高与沙波波高,并位于台湾海峡南北两股潮波汇合点而为研究者们所关注.历史遥感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十余年来台湾浅滩沙波群可遥感显示沙波脊沿法线方向迁移速率很小,而沿其切线方向上可观测到高出一个数量级的迁移速率;可遥感显示沙波群发育于某种具有水动力学与颗粒物动力学制约机制的特定平衡态附近.统计台湾浅滩可遥感显示沙波形态参数与遥感显示参数可见,具有较高波高水深比或较明显遥感显示的沙波,其等效沙波脊宽度、等效沙波脊间距均接近同一特定尺度的整数倍率;当等效沙波脊宽度等于该特征尺度,等效沙波脊间距为该特征尺度两倍时,波高水深比或遥感显示信号强度出现高值;与上述特定尺度关联的水波能隙与局域化效应,共同协调着台湾浅滩沙波群的群体发育.如果由南海陆坡到台湾浅滩的水深剧变,以及台湾浅滩沙波群具有格点系统特征的周期性调制,可以使台湾浅滩从输入的潮波与水波中获取足以克服阻尼维持系统非线性的垂直参量激励,台湾浅滩沙波群的特定平衡态及其稳定性可以解析。
  • 摘要: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制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潜入式激光粒度仪是一种现场悬浮颗粒测量仪器,通过实验室试验、可靠性试验和现场试验,证明仪器工作稳定可靠,主要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仪器的水平,可替代进口产品.
  • 摘要:河口地处陆海相互作用的狭窄界面.在通常的泥沙侵蚀和淤积影响下,河口的形成和演变程度是相对稳定的,但较小尺度的海平面上升或者下降则会引起河口发生强烈的变化.然而,近1个世纪以来,世纪上大部分河口的均衡状态则因强烈的人类活动而遭受破坏,譬如上游建坝、河口修建导堤和滩涂围垦等.rn 上游大坝构建而引起入海泥沙显着减少,是世界上很多河口和三角洲都普遍面临风险的重要缘由.较为明显的例子如尼罗河河口三角洲,其口门因1964年阿斯旺大坝修建,致使环绕Rosetta的河口区每年侵蚀1千万吨泥沙.与上世纪比较,因为流域的建坝而导致埃伯河泥沙减少了99%,多瑙河减少了35%,相应的口门都出现侵蚀.与此同时,河口及近海地形的变化还和局部滩涂围垦、航道挖掘、海平面上升、沿岸泥沙输送等相关.基于此,上游泥沙的减少以及河口局部工程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河口和三角洲的岸线侵蚀成为目前河口和海岸研究普遍关注的焦点.rn 长江河口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它以崇明、横沙、长兴岛以及九段沙为分流点向海形成三织分叉、四口入海的相对稳定的格局.由于长江上游修建世界最大的水电大坝一三峡大坝,大坝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长江入海泥沙急剧下降,这已导致河口部分区域出现侵蚀.同时,河口北槽作为长江口目前的主要通海航槽,由1998年以前的平均水深不足1m已疏浚到目前的12.5m,为此,北槽先后修建了南北两条导堤和19座丁坝以实施深水航道整治工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水利工程之一.无疑,流域的大坝和河口的重大工程以及复杂的水动力影响下,必将对长江河口产生深远影响,并已成为世界众所关注的焦点。rn 基于重复和高分辨率的长江河口北槽地形测量和水动力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技术(EOF)对长江河口北槽的近期动力地貌演变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OF技术分解的地形变化展现出北槽河槽的地貌演变具有两种模式,且这两种模式分别占河槽地貌总变化方差的85%和6%,其中主要的动力地貌变化模式是潮滩(坝田)呈现强烈的淤积态势,而深槽则出现冲刷现象,近期这种冲淤模式的产生与河口的涉水工程有关,也表明河口很可能已经成为人工控制的河口.次要模式为北槽河口中下段发育拦门沙,其规模呈现减小的态势.这种模式主要与陆海动力相互作用平衡带的存在,以及上游泥沙减少和人工频繁疏浚有关.
  • 摘要:分析了东寨港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Cu、Zn、Pb、Cd、Hg、类金属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调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东寨港海水中除Pb的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标准外,其余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标准,且远低于渔业水质标准限值;表层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元素含量都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基本属于无污染区;本区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比岛内及周边区典型红树林湿地略偏高;红树林及暗滩沉积物中重金属比东寨港水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表明河口湾潮滩上的红树林区可能是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区,东寨港目前可能受到了陆源污染的影响;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一类标准,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
  • 摘要:通过对浙江象山皇城海滩地形地貌的现场调查,对比分析了1211号台风“海葵”登陆象山前后海滩剖面的蚀积变化,探讨了该处海滩对1211号台风“海葵”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2012年8月台风“海葵”过境期间,皇城海滩从总体上看,剖面表现为上冲下淤,平面表现为北冲南淤,其后滨沙丘蚀积变化剧烈,海滩沉积物总收支变化不大.皇城海滩不同岸段剖面对台风“海葵”的响应特征不同,切线段以淤积为主,过渡段、遮蔽段以侵蚀为主,且遮蔽段在三个岸段中变化最小,台风效应强度最弱.台风路径走向、岬湾海滩相对台风的走向和岬角突出程度是其对台风响应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 摘要:温度对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初级生产是全球生物圈碳循环的最大通量.阐明浮游植物(包括淡水与海洋系统)生长率的温度系数对于预测水生系统初级生产力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现集成了已有的实验室浮游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生长速率资料和现场浮游植物生长率的测定资料,并结合新陈代谢生态理论(Metabolic Theory of E-cology),分析温度对于浮游植物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的影响,并得出温度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率的方程。结果表明,在个体水平上,当营养盐和光照丰富时,浮游植物生长率的温度系数与其他绝大多数生物相近;而在群落水平上,由于冷水种对于温度的适应导致在相同温度下,冷水种比暖水种要生长得快,从而导致群落水平上浮游植物生长率的温度系数是一般生物的一半,揭示生物多样性可能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率的温度系数。本研究对于进一步优化生态模型和预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深远意义。
  • 摘要:对华南47个典型弧形海岸,选取表征海岸平面形态特征的因子、海岸水动力因子等10个地貌动力要素,利用主成分分析、分层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华南弧形海岸的主要因素及海岸类型谱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华南弧形海岸平面形态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条件、水动力条件(波高与潮差)、侵蚀/淤积平衡因子等控制;(2)华南弧形海岸可以分成4个大类,每个类型又有若干个小类.第一类型主要是潮汐控制型;第二类型主要为波浪控制型;第三类型是地质构造控制的大型弧形海岸;第四类型只有洋浦湾比铺前湾,是比较独特的弧形海岸类型.(3)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较好地揭示出地形动力要素对海岸形态和类型谱系的作用,说明这种类型谱系是客观.这些结论将有助于于华南地区弧形海岸过程研究和工程建设.
  • 摘要: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是渤海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是许多海洋生物与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是鱼类、虾、蟹等主要海洋经济物种的产卵、育幼和索饵场所.2002年黄河开始实施调水调沙,大量的泥沙与淡水在较短时间内输入到河口生态系统中,使得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尤其水下地貌变化最为剧烈.通过2001年6月与2011年6月调水调沙前两次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水下地形测验,阐明了十年来河口及邻近区域地形地貌在413 km2口门及其邻近海域淤积6.77亿m3沙量,最大淤积厚度6m,高潮线以上部分造陆38.54 km2,最大延伸5 km;1 m等深线造陆40.05 km2,最大延伸6 km.
  • 摘要:本文根据实测资料,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湛江港雷州港区流沙作业区水文泥沙特征:最大潮差为2.94 m,最小潮差为0.96 m,平均潮差2.15 m;潮汐表现出全日潮的特性;落潮期平均流速大于涨潮期平均流速;涨、落潮平均流向基本上呈现相反的方向;平均含沙量为6.2 mg/L,涨潮平均含沙量小于落潮平均含沙量;悬移质泥沙属于粉沙;床沙除位于流沙港水道口门处属于沙粒外,其余均属于粉沙.本次水文观测成果为流沙新港的泥沙回淤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以80年代中期人类深度开发滩涂资源显著改变土地利用以前,特别是大规模利用潮上带及部分潮间带高位养殖前的地形图和海图为地形和水深数据;以2003年10月10-12日莱州湾地区发生的“10.11”特大温带风暴潮资料为波浪数据。在野外海岸地貌侵蚀调查的基础上,基于二维平面不可压缩雷诺(Reyn-olds)平均纳维埃-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浅水方程,对水平动量方程和连续方程在h=η+d范围内进行积分后建立潮流场模型(HD);采用波作用密度N(σ,θ来描述波浪,基于波作用守恒方程建立波浪场数值模型(SW);基于考虑沉降项的对流扩散方程建立波和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输运数值模型(MT).为了准确模拟实际海况,将HD模型计算的水位和潮流结果直接导入SW模型中,SW模型计算的波浪辐射应力结果为HD模型所用,每一时刻的波浪参数导入MT模型中,建立HD-SW-MT耦合数值模型,对高位养殖池建立前后的海岸动力、冲淤及岸线地貌特征变化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80年代以来大面积的潮上带和潮间带高位养殖改变了海岸带的边界条件,引起了海岸能量强度及空间分布的深刻变化,是导致本地区最近几十年来侵蚀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海岸带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1975、1991、2000、2006年的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与土壤中Cr、Cu、Fe、Mn、Ni、Zn 6种重金属的浓度空间分布进行了耦合分析,研究了景观格局对重金属富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1975年的景观类型以芦苇、碱蓬等原生湿地景观和光泥滩为主,到2006年转变为以鱼塘和农田等人工景观为主,盐城海岸带景观格局的改变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人类开发利用滩涂的进程.重金属浓度的分析表明,Cr、Cu、Mn、Ni、2n5种重金属的浓度由背景值的46.71、20.22、375.19、21.68、60.69增加为2007年的54.52、19.14、548.83、26.49、62.59(mg/kg).耦合景观格局的分析与重金属浓度的空间分异分析表明,人类活动主导的景观格局演变与重金属的浓度具有空间分布的相关性.通过建立景观格局与重金属富集过程的定量耦合模型进而探讨景观格局的调控模式,从而降低区域重金属生态风险,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
  • 摘要:根据1984-2012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监测得到的水质数据,对该海域水质要素的表、底年均变化趋势,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溶解氧在一个常数周围进行波动,没有明显趋势;化学需氧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近几年又有所上升;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在2000年-2010年处于高位波动状态;无机氮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在2000年以来主要处于高位震荡状态;活性磷酸盐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一直处于攀升状态。水体的富营养化在不断加剧,二十世纪80年代水体处于没有发生富营养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处于轻度富营养化,90年代中后期处于中度富营养化;二十一世纪以来表层基本处于中度或重度富营养化。有机污染状况不容乐观,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水体有机污染程度严重.
  • 摘要:根据2006-2007年1-3月和6-11月对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鱼类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调查采获鱼类42种,隶属21科.其中,SI站点以棘头梅童鱼、刀鲚、龙头鱼为优势种,S2站点类似;生态类群以海洋鱼类种类最多(27种),其次为河口定居种(10种),而淡水鱼类、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和降海产卵洄游鱼类种类数很低.两站点鱼类群落的在空间上无显著差异,而时间上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和初春的样品聚为一组(I组),夏、秋季的样品聚为一组(Ⅱ组).通过SIMPER分析可知,两组间的平均相异性较高,达73.030-/0,共有17种鱼类对组间的贡献超过90%,如日本鳗鲡、棘头梅童鱼、矛尾虾虎鱼、刀鲚、焦氏舌鳎、龙头鱼等.
  • 摘要:本文在水沙输移模拟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建立了水动力-泥沙-放射性核素迁移转化模型.模型考虑了放射性核素在海水中的不同化学形式,并利用表面络合模型分析其与悬移质泥沙表面基团间的化学成键作用;还考虑了海床底泥有氧层和无氧层之间孔隙水的扩散作用、泥沙颗粒间的生物扰动作用以及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海床底泥颗粒与放射性核素之间发生的不同化学反应;同时考虑了由于海床地形演变造成的放射性核素在海床表面的沉积与再释放.最后,模型被应用到浙江秦山核电站放射性核素迁移转化的模拟计算中,为核电站的安全可持续运行以及核电站所在海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根据2012年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西洋水道的全潮水文观测数据,分析了流速、悬沙浓度以及底部切应力的时间变化序列。将悬沙垂向通量公式在潮周期内积分,并应用均衡态条件,建立悬沙浓度的均衡态模型。代入相关参数以及实测水动力数据可以获得模拟结果,并且悬沙浓度的实测值可用于均衡态的分析.进一步地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参数变化对悬沙浓度均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流具有时间-流速不对称性,悬沙浓度的变化与流速密切相关,潮周期内的大部分时间近底部切应力大于临界切应力,底床处于侵蚀阶段;悬沙浓度实测值与均衡态值在峰值和相位上相差较大,表明该区域悬沙浓度未达到均衡态。推测当该区域悬沙浓度达到均衡态之后,侵蚀阶段持续时间、侵蚀量以及悬沙浓度峰值均会增加;沉降阶段历时将会减少,悬沙浓度的变化速率将会提高,意味着水体内悬移质颗粒的沉降速率大幅提高。此外,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再悬浮系数和沉降速率分别影响侵蚀总量和涨落潮沉降总量,从而进一步控制悬沙浓度均衡值.
  •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秋季东海(图1)CDOM的三维荧光光谱进行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鉴别出四种荧光组分(图2):三种陆源腐殖质CI(Ex/Em=320nm/4lOnm)、C2(Ex/Em=275(360)nm/440nm)、C3(Ex/Em= 270(380)nm/495nm)和一种类蛋白质C4(Ex/Em= 285nm/350nm).其中,C1,C2和C3的荧光强度都是近岸的比远岸的高,主要为陆源的输入;C4荧光强度的高值既出现在近海又出现在远海,受海源与陆源的共同控制,是一个生物易降解的组分.通过对中底层做通径分析,盐度对C1的贡献率为-78.460-/0,表观耗氧量对C1的贡献率为-21.54%;盐度对C2的贡献率为-76.43%,表观耗氧量对C2的贡献率为-23.570-/0;盐度对C3的贡献率为-70.49%,表观耗氧量对C3的贡献率为-22.50%,叶绿素对C3的贡献率为7.01%;盐度对C4的贡献率为-57.37%,表观耗氧量对C4的贡献率为-13.61%,叶绿素对C4的贡献率为29.02%;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C1、C2和C3是陆源起源的物质,同时也受微生物活动的影响;C4受陆源的输入、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以及微生物活动的共同控制.另外,东海CDOM的腐殖化指数呈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趋势且腐殖化指数较低,表明东海CDOM腐殖化程度低,在环境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且陆源CDOM相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高的H/C比;东海近岸海域CDOM的荧光指数值在1.4附近,远岸海域在1.5-2.0,表明近岸海域CDOM主要受陆源影响,而远岸海域CDOM则受海陆源共同控制.由以上可知,东海的CDOM主要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同时微生物活动在CDOM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悬浮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6h的实验周期里,0-16μm、16-63μm、63-88μm粒径范围的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非常显著(P<0.01),而88-125 μm粒径范围清洁疏浚物培养液中lOmg/L浓度组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在相同浓度清洁疏浚物培养液中,粒径越小,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影响越大;在相同粒径清洁疏浚物培养液中,浓度越大,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影响越大.0-16μm粒径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96h-EC50为2507 mg/L,88-125μm粒径清洁疏浚物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96 h-EC50为7645mg/L,随着清洁疏浚物粒径范围的变大,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抑制逐渐减小,本实验用疏浚物为清洁疏浚物,不用考虑疏浚物本身析出的污染成分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而其可能通过遮光效应引起的藻细胞光合作用减弱是对中肋骨条藻生长产生影响的主要限制因子。
  • 摘要:利用遥感影像资料确定1977-2009年不同年份黄河口造陆速率,以流域年均降水量作为气候变化的指标,以下游河道冲淤量变化作为流域自然条件指标,以人类年均引水引沙量、水土保持年均减水减沙量及干流库区不同时期拦沙量作为人类活动的指标.小波分析显示:黄河口造陆速率准(5a、12a)显著周期与ENSO事件准(3a、6a、10.5a)显著周期及夏季风准(4a、14a)显著周期具有较相同的周期变化.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流域年均降水量、年净引水量及水土保持年均减沙量是影响黄河口造陆过程的主要因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黄河口造陆速率随流域年均降水量减小而减小,人类净引水量增大而减小,水土保持减沙量增大而减小.全流域年均降水量、年净引水量及水土保持年均减沙量对黄河口造陆速率贡献率分别为34.8%、21.4%及43.8%,即气候变化贡献率为34.8%,人类活动变化贡献率为65.20%,黄河改道入海的影响不明显。
  • 摘要:海岸带盐沼植被的高生产力对土壤碳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调查了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土壤碳储量的时空动态和垂向分布特征,并结合东滩湿地主要盐沼植物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海三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的地下生物量时空动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盐沼植物群落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季节性差异显著,表现为夏,秋两季较高,冬季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总生物量为芦苇群落>互花米草群落>海三棱藨草群落.湿地土壤碳储量和年增量从低潮滩向高潮滩递增,为芦苇群落>互花米草群落>海三棱蔗草群落>光滩.盐沼植被初级生产力是影响河口湿地土壤碳储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不同盐沼植物群落的地下各层生物量与土壤剖面碳储量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随着盐沼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增加,土壤碳储量和年增量也显著增加.受潮汐作用影响,有机质外源输入与输出对河口湿地土壤碳库动态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基于我国数字海洋原型系统中海洋灾害时空过程分析功能的开发现状,采用以温度场、盐度场、密度场、声速场、海表面风场、波浪场等海洋自然要素场为基础的四维时空场,提出了基于四维时空场的海洋灾害时空数据模型。为基于地球球体模型的“数字海洋”原型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构建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以期对海洋防灾减灾和“数字海洋”建设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探索。
  • 摘要:Argo资料已成为业务化更新的重要数据源,全球每月新增1万多条剖面数据,这些资料在气候变化研究、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预报分析、海洋模型验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Argo实时资料是指Argo浮标在获取观测数据后通过卫星实时传送的资料,为十六进制编码资料,重复率高、可读性差、数据质量情况不明,不能直接应用于科学研究.设计和建立Argo实时资料业务化处理系统是数据深层次应用和共享的前提。该系统分为资料接收模块、资料处理模块、自动质量控制模块、人工审核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几大功能模块,业务化地对Argo浮标实时资料进行解码、质量控制和发布共享,实现了实时资料的快速有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摘要:文章首先回顾海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历程,介绍当前海域管理信息化中数据库和网络建设现状,通过数字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海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分析海域管理信息化和海洋信息化的关系,提出海域管理信息化发展建议,最后探讨海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为海域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 摘要:国家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是支持海洋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海洋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密切结合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业务体系的需求,初步构建了系统总体建设方案,提出“一网、一库、二平台、四系统”的核心框架,设计了各系统、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信息资源库的分类,以及相关业务能力的建设重点.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国家海洋经济监测与评估业务化运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 摘要:在总结分析山东省典型区域填海造地现状的基础上,对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填海造地有效性综合评价领域进行了尝试应用,包括构建填海造地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以山东烟台、威海、潍坊、青岛和日照5个典型区域为例进行填海造地的有效性评价。
  • 摘要:本文通过对多源海洋观测数据进行要素整理,并软件实现数据入库,为多源数据同化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并通过开发多源异构数据的集中管理系统,数据同化模型应用系统等,实现各类风、浪、流数据同化模式分析的业务化流程,为全面实现一个集数据查询与同化模式应用于一体的业务化系统提出了工作思路。
  • 摘要:根据海陵岛闸坡站1961-2012年常规气象观测气温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和对比分析,研究了近50年海陵岛≥10℃积温的变化特征,并预测了未来的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海陵岛气候应属边缘热带气候,≥10℃积温的增加率为82℃/年.预估至2050年前后将变成中热带气候,与近年来全球变暖结论一致.
  • 摘要:本文研究了将海流数模结果实现动态可视化,着重介绍了欧拉场数据转换为拉格朗日场数据的方法,以及处理水质点分布不均匀情况.通过Matlab将海流数模结果进行转换并动态仿真,从而使海流数模流场展示不直观这一缺陷得以弥补,对掌握流场中质点运动规律提供了支持,同时以厦门海域流场为例,取得了较理想的展示效果.
  • 摘要:海洋数据具有多源、海量、多类及不确定等特性,是一种典型的大数据.数据质量检验是大数据管理的关键环节,它影响到后期的数据存储、融合、分析、应用等.海洋数据的特性使得传统的质量检验方法不适用于海洋大数据的质量检验.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根据海洋数据的质量特性,引入了梯形模糊数的思想,建立了优化的质量检验模型,将海洋大数据组批进行抽样质量检验,解决了具有不确定质量参数的海洋大数据质量检验问题.
  • 摘要:在海洋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从海洋专业学科领域的需求和特点出发,探索了海洋信息化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发展方向以及重点关注内容,阐述了海洋专业学科领域的特点以及与海洋管理决策部门、公众用户的区别,介绍了几个针对海洋专业学科的海洋信息化应用系统成果及各自特点.
  • 摘要:数据是一种典型的复杂异构大数据,有效的大数据集成方法是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关键。本文针对海洋大数据的语义异构问题,提出了一种本体驱动的复杂海洋海洋大数据集成方法,通过抽取源数据集的数据模式与数据语义,以及其与目标数据库的匹配,解决了海洋大数据的语义异构问题,实现了复杂异构的海洋大数据的有效集成,并采用海洋气象数据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 摘要:基于中国数字海洋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制定了海洋数据要素的分类方案,将海洋信息分为5大类:海洋点要素、海洋线要素、海洋面要素、海洋网格要素、海洋动态要素.采用基于特征的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技术设计了适合数字海洋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时空数据模型,探讨了海洋空间数据模型、海洋立体格网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在数字海洋数据仓库建设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优缺点.
  • 摘要:根据涠洲岛珊瑚样品资料和涠洲岛海洋站实测雨量、盐度、PH、潮位、最大波高及珊瑚普查( Reef Check)历史资料,分析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对涠洲岛珊瑚礁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1)涠洲岛珊瑚生长率(6-8 mm/a)大于海平面上升率(2.2 mm/a),涠洲岛最大潮差为450-500 cm,夏季白天遇低潮时,会增加珊瑚白化概率;2)若未来海平面上升30 cm,遇上512 cm高潮位与580 cm最大波高,不会对涠洲岛珊瑚礁造成毁灭性破坏.
  • 摘要:综合考虑了反映风暴潮灾害的自然特征和社会属性的4个指标作为评估指标,建立了基于模糊决策的风暴潮发生过程中城市灾害的快速评估模型,并以街道为最小评估单元,对厦门市进行了一次模拟风暴潮的灾害综合快速评估。由于模型考虑了少量具有代表性的因素,故能保证评估过程的快速性、评估结果的时效性,能为政府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做出救灾减灾的优先工作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 摘要:本文探索如何将移动互联网与数字海洋现阶段建设结合在一起,应用移动互联网新兴技术为数字海洋建设拓展方向,包括基于数字海洋系统的移动app或web应用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数据采集及处理应用,与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以及云计算相结合的移动终端设计,以及以海洋科技管理系统为例分析移动办公的可能性。
  •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现状,探讨了海洋科技文献共建共享的方式,对文献共享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进行了阐述。笔者还对文献平台建设的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海洋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应该加强平台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深化平台各项建设工作,同时加强平台宣传,实现海洋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服务宗旨。
  • 摘要:国家间海洋划界作为一个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空间划分问题,其核心是解决椭球面上基于划界基线的缓冲区边界推算和等比例线生成.目前,国内外常用海洋划界算法都是基于矢量数据结构的,主要包括弧线包络法、两点法/三点法、水涯线法、逐次逼近迭代法,利用这些划界算法开发的海洋划界软件也在有关国家间划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地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和GPS、RS等新技术的应用,传统基于矢量海洋划界算法存在的问题已无法满足划界各方对高精度海洋划界的要求。
  • 摘要:从用户体验及真实感受两方面都把GIS表现形式从静态推向动态、从二维推向三维,对于“数字海洋”系统中海洋大场景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这种需求更为空出.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个技术进步缓慢,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三维地理球体模型展示功能的基础之上,从建设需求、建设内容、关键技术、建设构想等方面探讨多维球体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构想,为建设适用于“数字海洋”系统的三维球体展示模式侨进一步探讨。
  • 摘要:海洋观测数据日益多源化、复杂化,其传输手段也日益增多,数据管理部门的核心业务即保障各类数据的实时传输通畅、内部管理有条不紊.基于目前该类业务多为人工值班监控、电子化与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现状,本文旨在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实时监控系统,为实现对业务系统的全面深入监控,本文首先将针对海洋观测数据传输保障业务特点展开分析,对这类业务的保障对象进行分类整理,并深入梳理业务系统中产生的数据流,掌握其中关键环节,以便对其展开监控;在以上环境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将采用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一套综合监控信息库,将保障对象的基本监控信息、实时监控生成的异常报告、异常发生后的操作处理日志等进行统一管理;最终,以此数据库为支撑,研究设计一套集实时监控、异常处理、监控信息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观测数据传输保障实时监控系统.
  • 摘要:根据赤湾与尖鼻咀站1986-2012年潮位资料,分析1986-2012年深圳湾台风暴潮增水≥30 cm的出现频率及强台风暴潮(增水≥80 cm)出现的特点,得出:1)深圳湾近27年间出现过增水≥30 cm的台风暴潮110次,其中增水≥80 cm的强风暴潮22次,风暴潮出现时间集中在6-10月.最大增水为150 cm(2012年vicento台风).2)有11次强台风暴潮导致赤湾站出现超警戒水位。这类强风暴的特点是有10次台风中心于111-116.E之间沿海登陆,台风在珠江口外时,台风中心气压极值940-975 hpa,台风中心附近风速极值35-40 m/s.有1次秋季强台风于南海18°N附近西行时,遇粤东沿海出现强NE季候风,深圳湾出现≥80 cm增水.3)强台风暴潮的增水过程主要是暴涨型增水.4)赤潮站/尖鼻咀站的强风暴增水差在±20 cm以内,增水败走峯值出现的时间差为准同步至数小时。
  • 摘要:数据信息的共享应用是信息化工作提升的核心内容,数据信息的共享利用率越高,其创造的价值越大.顺应当前海洋系统的管理体制和数据信息的共享应用需求,文章为南海分局节点为例探讨了基于分局节点的海洋数据信息的共享模式的设计和实现,并以实际应用效果进行验证.通过数据信息共享工作的推进,极大的提高了分局节点海洋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 摘要:根据2012年4月在长江口北槽最大浑浊带水域采集的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利用悬沙水样的室内粒度分析结果分析了小潮、中潮和大潮三个特征潮周期内悬沙粒径组成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北槽内悬沙颗粒总体较细,粒径介于4~62.5μm的颗粒是悬沙的主要组份。由小潮至大潮,随着流速的增强悬沙中值粒径不断增大,小潮、中潮和大潮期间中值粒径的均值分别为5.8μm、7.9μm、12.1μm.悬沙级配在小潮时变化较小,中潮和大潮时变化复杂,部分时段出现双峰形态。小潮时悬沙中值粒径垂向分布均匀,中潮和大潮时中值粒径由表层向底层明显增大,底表层的中值粒径最大相差达25μm。在大潮涨落急阶段,底层悬沙级配与底质级配基本一致,这表明底质再悬浮强烈,底层悬沙主要来自底质再悬浮。观测站位的床沙起动流速约为0.45 m/s,从小潮到大潮随着流速的增强床沙的再悬浮作用不断增大。悬沙浓度与悬沙中值粒径在表层至0.6层存在较明显的指数关系,而在0.8层至底层受再悬浮和沉降作用所影响,二者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 摘要:本文基于2011年12月对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湾采集的大范围、高密度的近底层悬沙、海床表层1~2 cm(表层沉积物)和垂向向下约2~10 cm的沉积物(底层沉积物)同步三组303个样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EOF)及空间相关系数分析方法,探讨河口地区的悬沙和沉积物的交换过程。结果表明:近底层水体悬沙,表层沉积物粒度及底层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沉积物粒径大于近底层水体悬沙,整体粒度参数特征分布较近底水体悬沙复杂,且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蕴含了更多的沉积动力过程和沉积物与近底层悬沙的反复交换等信息。rn 近底层水体悬沙的空间分布模式主要以粉砂粒级为主,空间分布差异性小;表层及底层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模式相似,但较近底层水体悬沙的分布复杂,存在明显区域性特征,其中南汇边滩水域中部辐散区的沉积物表现为粗粉砂一细砂模式,其余区域由粉砂组分模式组成.近底层水体悬沙、表层和底层沉积物的第一模态主要反映了粒径较细的泥沙运动,第二模态主要反映了粒径较粗的泥沙运动.在泥沙交换频繁区域,由于不同地区的泥沙粒级分布及动力条件不同,因此其交换的主要粒级也有不同.在近底层水体悬沙与表层沉积物的垂向交换中,主要交换粒级为粉砂组分粒级。在表层沉积物与底层沉积物的垂向交换中,南汇边滩中部辐散区的主要交换粒级为粗粉砂一细砂组分粒级,其余区域主要交换粒级则为粉砂组分粒级.总体看来,在长江口,粉砂组分粒级频繁参与底沙交换过程,在近底悬沙与沉积物的交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为了探讨近60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量的影响,本文利用1950s以来长江流域及其周边54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以及长江干支流水文控制站的径流量资料,应用Arcgis里的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基于空间插值等值线的区域平均降水量序列;并利用Mann-kendal方法分析了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通过各区准自然状态下(1956-1965年)实测的降水量和径流量的线性回归关系,预测2002-2011年的径流量,并与2002-2011年实测径流量相比较来研究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0年来长江流域各区的温度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约上升了1.1℃,不同的径流来源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的影响是不同的.长江流域金沙江流域(西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分别造成长江各区径流量总量减少约96.8%和3.2%,流域北区的岷江、嘉陵江流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年径流量分别减少80%-90%和10%-200%,汉江流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年径流量分别减少27.40-/0,长江流域以干流为界,北区的径流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人类活动的贡献率约为20%,近60年来,气候变化对长江各区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占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包括人口密度增加耗水增加、水土保持等对长江径流量的影响有越来越显著的趋势。
  • 摘要:滨海盐渍土是一种典型的海岸带地质灾害,其形成多与海水入侵及海潮倒灌有关。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其水盐运移过程和运移机理的研究是研究盐渍土形成、冲洗、排水、改良的理论基础,也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室内一维垂直入渗试验以及野外原位观测实验,采用自主研发的电阻率监测装置动态监测了山东滨海盐渍土在淋洗过程中的水盐运移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电阻率与含盐量呈现良好线性相关,砂土:y=0.492 x-0.92,R2=0.999;粉土:y=0.572 x-1.06,R2=0.951,动态数据能够观测到淋洗过程中盐峰的产生、下移及消失,并可由电阻率数据变化可以推算出水盐运移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方程,砂土:v=-1.9lln(t)+6.819,R2=0.996;粉土:v=-O.Olln(t)+0.096,R2=0.949,脱盐深度由淋洗水量决定,1L淋洗水量砂土脱盐35cm,粉土脱盐12cm,地下水的存在会减缓淋洗条件下水盐运移的速率,并通过毛细作用力使得水位上方土壤存在一定厚度的盐分稳定区;野外数据可以观测到在高温、日照强烈条件下盐分向表层积聚及降雨过程中表层盐分向下迁移后趋于稳定的过程。因此该监测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土壤水盐运移的速率而设置其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从而实现水盐运移的远程、原位、动态监测,为盐渍化的监测、评估和预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 摘要:为了初步评估鱼类对长江口栖息地的选择偏好,选取长江口春季的优势种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幼鱼为模式物种,从19个水文、水质因子及生物因素指标中,筛选出狭额绒螯蟹(Pseudograpsus albus)丰度、盐度、底质类型和水深4个因子作为棘头梅童鱼栖息地指示因子,建立栖息地适合曲线,并计算了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SI)。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水域棘头梅童鱼幼鱼HSI普遍较高,基本在0.5以上,而南支水域普遍较低,基本上在0.2以下,表明长江口北支为棘头梅童鱼的主要产卵场与幼鱼索饵场,同时发现,其幼鱼的最适生长水域为盐度大于14%、底质平均粒径在29 μm以下、水深2-5 m的水域,与HSI的空间分布一致。研究结果还表明,生物因子可较好地表征棘头梅童鱼幼鱼对水文、水质等因素的响应;高锰酸钾指数、氨氮、总磷和挥发性酚与棘头梅童鱼幼鱼丰度不具有显著相关性,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总氮与其丰度具有显著正相关,说明调查水域内水质的富营养化尚未对棘头梅童鱼栖息地造成破坏;而铜离子和镉离子浓度与其丰度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重金属污染已经对棘头梅童鱼幼鱼的生长和分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可以推测重金属污染对长江口水域的鱼类栖息地分布具有限制性影响.
  • 摘要:本文基于2012年5月、11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的TLS实测数据,对TLS技术在潮滩观测应用的精度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图1).通过对比分析5月、11月之间潮滩剖面的冲淤变化、潮沟系统的形态变形、光滩沙波变化等,讨论了此时段内长江口水沙过程对潮滩地形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仪器测量范围内,其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小于lcm;2、TLS技术能大面积、高精确地获得潮滩地形数据,且可在同一区域进行长时间、高精度重复观测,便于不同时段潮滩整体地貌的对比分析.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TLS技术将为潮滩观测提供一个高效且高精度的新技术手段.
  • 摘要:本研究综合分析了系统下沉和近底层水流、悬沙浓度、波浪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三巴”台风期间造成潮滩侵蚀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波浪对潮滩的侵蚀作用远大于潮流,大浪是促使潮滩短期内侵蚀冲刷的主要原因.
  • 摘要:南美白对虾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丰富,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虾类食品.本试验利用LG -1.5型真空冷冻干燥机研究了真空室压力、加热板温度、物料装载量对于干燥时间和干燥能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确定了各因素对干燥时间和干燥能耗的回归模型,并最终确定南美白对虾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条件为:干燥室气压22.50 Pa,加热板温度31.82℃,物料装载量735.00g,获得品质较优的南美白对虾干制产品.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因素与干燥时间和干燥能耗的对应关系.
  • 摘要:目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工业排污口对对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与排污口的关系.方法:宁波象山的一个工业排污口排污口进行采样分析,采用454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对在3,5、8、10四个月份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R软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排污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其中的细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20个样本共得到125,746条序列.多样性分析显示,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数(H',D,J)较高;Proteobacteria是其中的主要类群,其中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占所有变形菌总数的96%以上.Bacteroidetes,Acidobacteria and Firmicutes在所研究排污口占所占比例也较大,而且在不同的月份其所占比例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工业类排污口中,分离得到了包括创伤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在内的多株治病菌。结论:排污口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复杂,不同排污口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组成差异较大.相同排污口在不同月份其差异也较为明显.排污口中含有多株致病菌.
  • 摘要:鱼类耳石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在鱼类鉴龄、生活史特征重建、种群鉴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应用.近年来,南极鱼类逐渐成为海洋生态学家的研究热点.不像其它大洋鱼类,南极特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南极鱼类耳石在外型结构、理化特征以及微结构上也存在南极特有的特征。本研究从外型、年轮、微结构和微化学等四个方面对南极鱼类耳石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果显示,目前近90%南极鱼类的耳石外型特征已得到记载.尽管传统的耳石鉴龄技术适用于南极鱼类,但某些具体问题,如耳石轮纹不清晰、结构较紧密等使得传统鉴龄技术的使用面临着不确定性,鉴龄结果的校准也显不易。南极鱼类耳石微结构已在生活史特征及日轮鉴龄上得到了应用,但“首轮”形成时间及位置确定仍存在着争议。近年来,耳石微化学在南极鱼类栖息地变化、种群结构划分以及鉴龄上的应用发展较快,但目前也仅仅是应用到少数几个具重要商业性价值的鱼种上。考虑到南极水域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南极鱼类所具备的特有生态和生物特征,南极鱼类耳石将会成为解决南极某些生态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 摘要:采用(AC)12、(AG)12两种生物素探针,通过磁珠富集法构建了柔鱼部分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68个阳性克隆中有60个含有微卫星序列,重复次数在10次以上的占86.84%,最高重复次数为33次.其中,完美型微卫星占60.53%,非完美型微卫星占36.84%,混合型微卫星占2.63%.除探针使用的AC/TG、AG/TC重复外,还得到ACAG、AGAC重复序列.利用筛选出的8个微卫星位点对北太平洋柔鱼6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性位点(PIC=0.787-0.987),位点B0103与位点B0105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6个地理位置的柔鱼群体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0.672-0.761,He=0.808-0.851).两两群体间的Fst值以及AMOVA分析结果均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显著(Fst=0.00559,P>0.05),遗传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间.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CMA聚类树显示,北太平洋东北部2个柔鱼群体(NEI、NE3)聚为一类,西北部3个群体(NWI、NW2、NW3)与东北部1个群体(NE2)另聚为一类,且群体NWI与群体NE2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线性相关分析没有呈现出正相关性(R =0.175,P>0.05).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推断北太平洋柔鱼存在1个理论群.柔鱼个体具有较强的游泳能力,在海流的作用下,群体之间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建议今后在柔鱼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将北太平洋柔鱼看作1个管理单元.
  • 摘要:参考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风暴潮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了连江县风暴潮危险性评估方法。根据搜集的西北太平洋62年(1949-2010)历史观测热带气旋事件集资料和用蒙特卡罗方法构造的1000年模拟热带气旋随机事件集资料,建立了两种连江县热带气旋事件集,用ADCIRC模型模拟了事件集中的所有热带气旋事件,结合风暴潮模拟结果,用极值I型方法计算了不同风暴潮危险性重现期的风暴潮增水,并对两种数据集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所用数据资料的长度有着密切相关性,数据资料越长,计算结果越收敛,500年长度的计算结果就已基本趋于稳定,并接近用1000年资料计算的2.91 m的结果。在对连江县进行风暴潮危险性评估时,相比用几十年尺度的历史数据集,1000年模拟数据集的计算结果更具实际意义。
  • 摘要:采用风暴潮精细化技术,通过建设风暴潮监测站、风暴潮精细化预报模型、预警报辅助决策软件系统,实现对风暴潮的精细化预报,以减轻风暴潮灾害对沿海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 摘要:目的:探究秘鲁鱿鱼皮胶原蛋白增强MC3T3-E1细胞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MC3T3-El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损伤组和胶原蛋白干预组;利用MTT法确定H2O2的半数抑制浓度,建立自由基损伤的细胞模型,通过试剂盒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来确定最佳的胶原蛋白添加量;进而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分组的细胞形态;流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分析细胞增殖周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HSP70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2O2损伤组相比,胶原蛋白干预组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则降低(P<0.05),凋亡率降低(P<0.05),G0 -G1期细胞百分率减小(P<0.05),S期细胞百分率增大(P<0.05),Bax表达减弱、HSP70表达增强(P<0.05)。结论:可以认为摄入一定剂量的H2O2会导致MC3T3-E1成骨细胞的氧化损伤并促进其凋亡,而胶原蛋白可以改善此类损伤对MC3T3-E1细胞的影响.
  • 摘要:采用高通量454焦磷酸测序方法对宁波沿海2个重点排污口、8个一般排污口的20个站位水样进行分析,得到2011年3月、5月、8月、10月份各排污口假单胞菌属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宁波沿海陆源排污口中存在较多的假单胞菌属,其中维罗纳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eronii)和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含量相对较多,分别占到了56.72%,13.904%;排污口中假单胞菌属的数量存在季节性差异,3月份、5月份假单胞菌的数量相对较多,8月份和10月份较少,推测与季节性温度变化有关;假单胞菌属的含量与排污口的主要污染物有关,氨氮含量较高的排污口假单胞菌属的含量更高。
  • 摘要:为研究黄海和渤海地区刺参养殖池塘海水和沉积物的细菌群落结构特点,以秋、冬季黄海和渤海代表性刺参养殖池塘海水和沉积物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16S rDNA文库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水和沉积物中主要包括11个门类的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a-、β-、γ-、δ-和ε-亚纲)、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 ,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 )、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ales )、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此外还存在部分未被认知的序列。黄海和渤海刺参养殖池塘海水和沉积物中优势类群均为变形菌,除渤海刺参养殖池塘秋、冬两季沉积物中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外,养殖池塘海水和沉积物中菌群结构在这两季中均差别不大。另外,在渤海刺参养殖池塘秋季沉积物中发现条件致病菌-Vibrio harveyi。本研究对了解黄渤海刺参养殖池塘细菌结构组成及进行刺参疾病的防御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筛选海洋中有效降解绿潮藻浒苔纤维素的菌种.方法:从腐烂浒苔以及浒苔爆发区域的海水中分离出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采用刚过红染色法进行粗选,得到8株溶解圈较大的菌株。将8株菌株分别接种到3种不同碳源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6d后,分别测定滤纸(FPA)酶活、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与浒苔纤维素的水解效果.结果:8株菌株中得到H3、H4、Q1三种产酶较好的菌种.三种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条件下,H3的CMC酶活最高为56.9880U/mL.H3与H4的浒苔水解效果较好,水解浒苔48h后得糖率可达10%与11.4%以上。结论:腐烂浒苔和浒苔爆发海域的海水中有较多对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微生物,并且对浒苔纤维素降解有一定的针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碳源对菌种有较好的诱导作用。
  • 摘要:本研究拟以海湾扇贝为原料,应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探索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真空冷冻干燥时间和能耗的影响,建立了干燥时间和冻干能耗的回归模型。(1)研究了不同装载量、加热板温度和干燥室真空度对干燥时间和干燥能耗的影响,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了适宜的装载量为200-300g,加热板温度为30℃-60℃,干燥室真空度为50-65 Pa;(2)研究了物料装载量、加热板温度和干燥室真空度三因素与干燥时间和冻干能耗响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确定了扇贝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物料装载量101.59g,加热板温度45.29℃,干燥室真空度54.79 Pa。
  • 摘要:我国北部海域纬度偏高,每年都有结冰现象出现.海冰现象直接影响海洋渔业、海上交通、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海岸港口的正常作业等.2010年冬天,渤海和黄海北部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海冰冰情,直接经济损失达63.18亿元,占全年海洋灾害总经济损失的47.6%.rn 传统上,利用卫星遥感检测海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可见光的遥感卫星,主要以中低分辨率光学传感器为主,图像直观,但受云、雨、雾等天气影响,不能全天候、全天时的检测海冰状况.另一类是基于微波的遥感卫星,主要以合成孔径雷达( SAR)为主,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成像能力,但如要大范围的观测连续的海冰特性,成本较高.rn GPS反射信号(GPS-R)遥感技术是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利用导航卫星L波段信号为发射源,以岸、机、星载或其它接收平台,通过接收并处理海洋、陆地或移动目标的反射信号,实现被测媒质的特征要素提取或移动目标探测的一种新技术.rn 随着GPS-R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外学者已将其引入到海冰检测领域中来.Komjathy等利用CPS的反射信号功率获得海冰表面的有效介电常数的经验值.Belmonte通过拟合反射信号波形计算出海冰表面的粗糙度.Fabra等使用反射信号功率与直射信号功率的比值趋势拟合出海冰密集度的变化趋势.对于国内来说,GPS-R的海冰检测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很少有GPS -R的海冰遥感实验.2013年,张云等论证了基于GPS反射信号的海冰检测的可能性.rn 在2013年2月下旬,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组织,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组织参加了“GNSS反射信号监测海冰”实验,这是我国首次将GPS-R技术应用于海冰检测.本次实验利用介电常数的特性以及菲涅尔反射原理,研究GPS反射信号与直射信号的功率比值(R-LH-CP/D-RHCP)区分海水海冰的可能性,得到良好的结果.
  • 摘要:利用遥感技术在大面积海域中监测悬浮泥沙浓度(SSC)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综合探究福建近岸SSC的时空变化规律,本文采用前人通过实测资料建立的福建近岸海域的SSC反演模型,选取不同时相的MODIS数据集,利用IDL&ENVI对福建近岸海域的SSC进行了遥感反演,并从SSC的基本分布模式、随潮汐变化、随季节变化、随风场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SSC由近岸向外岸逐渐降低;大潮时的SSC高于小潮时的SSC;福建省三大流域入海处的SSC在秋季最高;此外,SSC的分布受风速和风向的影响很大.
  • 摘要:海岸线对于海岸带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海岸线现场测绘施测周期长且在地形复杂的区域施测难度大,基于遥感影像的海岸线判绘对解译人员的要求高,难以获取严格意义的海岸线。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载LiDAR与潮汐推算的自然岸线遥感提取方法:基于机载LiDAR系统获取的航空正射影像解译瞬时水边线,应用LiDAR系统提取的DEM和建立的高程系统转换模型,通过潮汐数据推算研究区域的海岸线。通过与“908专项”航空遥感调查岸线结果比对,本文所提取的三种自然岸线(砂质岸线、基岩岸线和淤泥质岸线)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66 m、5.23 m和32.48 m.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砂质岸线和基岩岸线的提取,且具有无需开展现场测量工作的优势,可提高海岸线提取的效率.
  • 摘要:本文利用1986年以来12个时间序列的Landsat-5、Landsat-7和CBERS-1等卫星遥感图像,获取了杭州湾钱塘江河口区域的海岸线、围垦、滩涂和潮流流路等信息,对围垦时空分布特征和潮滩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围垦活动与潮滩演化的时空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研究区围垦活动非常频繁,1986年以来围垦面积达212.31 km2,平均每年围垦形成新的陆地9.97 km2;2)1990年以前围垦区域主要位于钱塘江南岸曹娥江以西的萧山区和绍兴县内,1990-2000年期间,围垦主要位于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区、绍兴县和上虞市,2000年以后围垦主要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市和海盐县和曹娥江以东上虞市;3)1986年以来研究区潮滩面积基本稳定,但受围垦活动的影响,潮滩的空间分布格局上有较大的改变.2000年以前潮滩主要分布于钱塘江南岸,2000年后北岸和南岸的潮滩各占一半;4)研究区潮滩演化受围垦活动影响非常显著,研究提出了研究区围垦活动与潮滩演化的时空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并据此预测了研究区的潮滩演化趋势.
  • 摘要:极地气旋是产生南极地区暴风雪灾害性天气的主要的天气系统.南极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陆地环境加之高纬度气旋数量多、气旋移动经度跨度大的特性使得对绕极气旋的监测紧迫而困难,本研究基于遥感手段对南极地区绕极气旋移动路径进行了追踪,统计分析重点海域气旋运动规律,对南极绕极气旋运动统计和研究、南极调查气象预报保障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获取了第一手的统计支持数据.
  • 摘要:本文充分考虑海洋空间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构性的特点,将传统的系统抽样方法与空间变异函数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的空间抽样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变异函数给出了海洋数据的空间变异临界值(即海洋数据的空间距离近,相关性大,变异性小;空间相对距离远,相关性小,变异性大),使用空间变异临界值解决了经典系统抽样中步长设计难的问题。采用该方法布样,既达到了样本点在研究区域内分布均匀的问题,又在保证抽样精度的同时减少信息的冗余。最后,通过对某海域海洋数据空间抽样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时空分析方法,空间信息技术在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价中极富优势,并将在未来能加强渔业的可持续管理.本文总结了目前主要的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空间模型、空间统计学)在渔业生态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三个主要方面:(1)渔业资源数据采集与数据库的建立;(2)渔业生态格局、过程及机制分析:包括水生物种空间分布的格局模拟方面以及环境因子与渔业资源的关系机制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3)在可持续的渔业管理上的应用: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as,MPAs)和进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cosystem-Based Fishery Management,EBFM).
  • 摘要:撤离路径生成是滩涂资源开发规划和防灾减灾的重要前提,在目前的撤离路径生成研究中,针对滩涂地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针对滩涂海洋灾害的防灾减灾需求,研究了基于地形结构线提取的滩涂撤离路径生成方法,给出了基于Dijkstra算法的滩涂撤离路径生成流程,并结合某浅滩的海域灾害辅助决策系统,验证了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浒苔在抗氧化,保湿吸湿性,防晒方面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浒苔多糖在抗氧化,吸湿保湿性,防晒方面均有较好的作用.首先在抗氧化上,浒苔多糖在浓度为1.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92.11%,在浓度为3 mg/ml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最高为83.40%;其次在保湿吸湿性上,在湿度为55%,85%时浒苔多糖的吸湿性明显优于甘油和某品牌化妆水,在湿度43%,55%时浒苔多糖与甘油的1∶1混合时保湿效果最好;在防晒效果上,1.5 mg/ml浒苔多糖280 nm-320 nm平均吸光度为3.92,透过率0.02%,甚至优于某SPF 30的防晒喷雾.本文为进一步开发浒苔作为新型的化妆品原料提供了实验依据.
  • 摘要:极地(南北极)海洋和印尼热泉分属于不同的极端生态环境,生存于此环境中极端微生物具有独特的代谢途径和适应机制,尤其是这些极端微生物分泌的酶类和特有的代谢产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保存的印尼热泉菌和北极海冰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了具有产卡拉胶酶能力的印尼热泉菌14株和北极海冰菌10株。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产酶的印尼热泉菌分属于Bacillu属和Anoxybacill。属两大类;而产酶的北极海水菌均为Pseudoalteromonas属。初步研究表明,印尼热泉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55℃,而其最适酶反应温度则在70℃以上,远高于一般的中温酶。其中3株高产卡拉胶酶热泉菌LII50-1,BL Li-1和LII AIR 50-1,其发酵上清液中卡拉胶酶的酶活力分别为15.4,14.3,14.8 U/mL。北极海冰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海冰菌产卡拉胶酶的最适酶活则为25℃左右,远低于一般的中温酶。其中3株高产卡拉胶酶北极菌株C03-4 131, BL09-3-5, CC1-2-3,其发酵上清液中卡拉胶酶的酶活力分别为13.1,12.5,12.2 U/mL。由于上述的两种极端环境微生物产卡拉胶酶具有较为特殊的热稳定性,因此在食品工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单一聚合度和乙酰度壳寡糖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条高分辨分离壳寡糖的技术路线,采用离子交换色谱CM Sephadex C25和CM Sepharose Fast Flow一次性分离出多种单一聚合度和乙酰度的壳寡糖,包括六种全脱乙酰的的壳寡糖单体(壳二糖一壳七糖)和两种部分N-乙酰化的壳三糖(N-乙酰壳三糖和N,N’-二乙酰壳三糖)。HPLC分析结果表明,全脱乙酰化壳二糖一壳六糖纯度都大于98%,全脱乙酰化壳七糖纯度为92.9%。
  • 摘要:本文通过制备沙蜚刺丝囊细胞,然后利用超声波破碎法从中提取总蛋白,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主要包括总还原力测定,清除超氧阴离子以及清除经自由基活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沙蛰刺丝囊蛋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清除率为75g/ml,,羟自由基的半清除率为500ug/ml,都明显强于对照Vc的清除能力。因此,从沙蛰刺丝囊提取物中提取分离抗氧化活性物质,能够为开发天然抗氧化剂奠定了重要基础。
  • 摘要:对从多个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到135株菌进行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生素抗性药敏测试,发现72%的菌对磺胺类具有抗性,36%的菌对四环素具有抗性,16.5%的菌对四环素类和磺胺类同时耐药,说明环境中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性菌已占很大比重。用PCR方法检测这些抗性菌所携带的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性基因,其中有9株菌检测到携带四环素抗性基因,6株携带tetB基因,3株菌携带tetA基因;15株菌携带磺胺类抗性基因,9株菌携带sul2基因,6株菌携带sul1基因.通过对相应携带抗性基因的这类菌最低抑菌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tetA基因介导的应对四环素抗性强度要优于tetB基因所介导;sul2基因所介导的应对磺胺类抗性强度要强于sull基因所介导。相关抗性基因检出菌的16S序列表明这4种抗性基因的传播不存在宿主特异性,可以在环境中广泛传播。同时所有基因检出阳性菌的这4种基因序列表明tetA,Bull,sul2基因在不同菌中保守性比较好,但tetB基因的保守性较差。该项研究通过对海水养殖环境中分离菌的抗性及抗性基因进行分析,对抗性细菌的存在现状及抗性基因传播机制形成初步了解,从而为下一步对抗药性细菌防治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以降低抗性基因对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
  • 摘要:从鲨鱼腮样本分离到一株海洋细菌,编号为SS12.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SS12在海洋滑动菌科深度分支,但与该科所有的菌株相似度都低于89.82%,是一株潜在的新属新种。在所有已生效发表的菌种中,菌株SS12与发酵噬胞菌(Cytophaga fermentans)DSM9555T的相似性最高达94.20%,二者亲缘关系最近,可能属于同一个属,而Cytophaga fermentan.s过去被分类到噬纤维菌科,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其分类地位需要重新修订,因此本研究选取Cytophaga fermentans DSM 9555T作为参比菌株,一起进行了多相分类。分类学特征结果表明,细菌SS12菌落呈黄色,革兰氏阴性,好氧,滑动运动,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其主要的醒组分是MK7,主要的极性脂是磷脂酸乙醇胺(PE)和一个未知的脂质(L3),主要的脂肪酸是iso-Cp15:r,和anteiso-C15∶0。DNA( G+C) mol%含量是40.0。菌株Cytophaga fermentans DSM9555T与SS12有相同的醒组分,有相似的DNA(G+G)mol%含量、极性脂及脂肪酸成分,分离环境及最适生长条件也较类似,但有一些生理生化反应结果存在差异。综合本研究的多相分类结果,建议设立一个新属滑动杆菌属,将细菌SS12命名为鲨鱼滑动杆菌,并作为该属的模式种,模式菌株是SS12T同时,建议将Cytophaga fermentans。重新分类至该新属,菌种名修订为发酵滑动杆菌,模式菌株是DSM 9555T,二者16S rDNA序列在GenBank中的收录号分别为JQ683776和NR_ 044696。
  • 摘要: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的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维持高等生物正常细胞功能、遗传印记、胚胎发育、衰老以及人类肿瘤的发生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随着芯片技术和高通量测序平台的产生和发展,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经历了从低通量到高通量的发展阶段。其中,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是DNA甲基化检测的“金标准”,但该技术基于鸟枪法的测序原理成本较高,应用较为局限,近年来,基于简化基因组思想的DNA甲基化研究方法迅速发展,这些基于不同原理的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结果表明,MethylRAD-seq具有很好的技术重复性,假阳性率在0.5%左右,可用于全基因组范围内胞嘧啶甲基化水平检测,同时可以评估基因组染色体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分布。该技术弥补了现有高通量DNA甲基化分析技术的不足,技术的应用不受物种和基因组区域的限制,可以为表观遗传学机制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
  • 摘要:从山东近海海域沉积物的微生物筛选中获得了一株高产胞外黑色素的细菌QJNY82,通过对该菌株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检验以及16SrDNA序列测定,初步确定该菌为发光杆菌属细菌.通过对细菌QJNY82的胞外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得到该细菌的胞外产物为黑色素,纯化后的黑色素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黑色素(SIGMA)的红外光谱图一致,且该细菌所产黑色素的理化性质与标准黑色素具有一致性.该海洋菌具有产黑色素速度快,产量高且不需要L-酪氨酸诱导的特点,而且经L-酪氨酸诱导后,可显著提高菌株QJNY82胞外黑色素的产量,在L-酪氨酸的浓度为0.75 g/L、盐度为30、pH值为8.0的条件下,菌株黑色素产量是未加L-酪氨酸的3.5倍其产量达1325 mg/L.鉴于菌株QJNY82具有产黑色素的特性,将成为发光杆菌属的一个新的菌种资源。
  • 摘要:从九龙江口海水和沉积物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了10株具有解有机磷能力的菌株。通过对10株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其中有8株菌为芽孢杆菌属菌株,2株菌为弧菌属菌株.以水解圈直径与菌体直径比值为标准,对它们的解磷能力进行比较,发现XMYP7(弧菌属)和XM-YPIO(芽孢菌属)在有机磷固体培养基上解磷能力较强,比值分别是1.714、1.714.对XMYP7和XMYP10进行液体发酵培养,每隔12 h取样一次,测量发酵液中的pH,采用钼蓝比色法检测菌株在有机磷液体培养基中有效磷含量。采用2216E液体培养,每隔0.5 h取样一次,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菌体的吸光度。XMYP7的有机磷培养基中有效磷最大可达到0.0305 mg/L,pH最低为6.00,在接种后3h开始进入对数期,13 h后开始稳定,最大吸光度为1.95左右;XMYP10最大可达到0.0272 mg/L, pH最低为6.13,XMYP10接种后3h开始进入对数期,12 h后开始稳定,最大吸光度为0.87左右。结合两株菌的解磷能力、发酵液pH变化和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该2株菌所转化的磷主要用于其自身的生长需要。
  • 摘要:目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病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这些污水排入海洋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海水养殖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对排污口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与排污口的关系可以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海水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微生物角度对污水以及养殖环境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采用454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对宁波市沿海的5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在3,5、8、10四个月份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随时间以及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测序分许,利用R软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排污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454测序结果显示,5个排污口的20个样本共得到195,103条序列.α-多样性分析显示,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数(H',D,J)较高;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是其中的主要类群.α- 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占所有变形菌总数的90%以上.在所研究排污口中,γ- proteobacteria中以Enterobacteraceae,Vibrionacea,Pseudomonadaceae,Salmonella,Yesinia,Vibrio,Pseudomonas aeruginosa.等为主.结论:排污口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复杂,不同排污口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组成差异较大.相同排污口在不同月份其差异也较为明显.Proteobacteria是其中的主要类群,其次为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排污口中含有大量的致病细菌.
  • 摘要:从健康的斑节对虾幼体及其养殖环境中分离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新菌株SA18,利用经典引物扩增出其gyrb基因鉴定为橙色假交替单胞菌属,以11种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做对比发现SA18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抑菌活性,采用点种法测定抑菌谱,并用液体发酵法制备SA18胞外活性物质,杯碟法测定抑菌活性及发酵上清液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以2216E液体培养基体积与锥形瓶体积比约为30% pH7.83-7.98时28℃静置培养36h后开始得到有抑菌活性的发酵液,72h后活性达到最大,杯碟法抑菌活性检测得知,拮抗菌A18所产抑菌物质保存在发酵液中,进一步测定蛋白和去蛋白上清得出,抑菌物质为胞外蛋白.以60%-70%的硫酸铵浓度为最佳提取浓度.有较好的抗紫外照射和抗酸碱的性质,发酵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热敏感,在30℃活性最大,随着温度上升,活性降低,上升到60℃活性丧失;对酸碱不敏感;经过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的处理活性没有降低.用超滤透析葡聚糖凝胶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其中大分子的分子量在5000 Da以上。初步判定起抑菌作用的物质不是单一的,有可能为大分子的糖蛋白及部分的小分子物质起作用,纯化产物紫外吸收谱分析表明菌株SA18的胞外活性物质含蛋白质。
  • 摘要: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序列研究了南海区鲳属鱼类银鲳(Pampus argenteus)、珍鲳(Pampus minor)和中国鲳(Pampus chinensis)的系统进化与种群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643 bp的COⅠ基因片段,其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3%、33.6%、18.9%和22.1%,A+T含量高于G+C含量.64条序列共定义了20种单倍型,包含153个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149个,单变异位点4个,产生170个点突变。结果表明,银鲳与中国鲳的遗传差异最小,银鲳与珍鲳的其次,而珍鲳与中国鲳的遗传差异最大,3种鲳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均呈现较低的水平,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的进一步丧失.本研究结果为鲳属鱼类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 摘要:微拟球藻属中一些藻株油脂含量高,可以作为生物柴油开发的模式株.最近,基因组和转录组方面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微拟球藻在氮胁迫下脂肪积累的调节机制.然而,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微拟球藻的短期效应,而对它在长期氮胁迫下的响应机制缺乏了解.在本研究中,将生理和蛋白质组的方法相结合去探讨微拟球藻在长期缺氮环境下生存以及在氮添加之后恢复的机制.研究发现,长期氮饥饿下,蛋白质组的变化引起了相应的生理变化.蛋白表达的整体下调与细胞氮含量的持续下降一致;参与糖酵解和脂肪酸合成蛋白的上调引发了脂肪的积累;参与氮清除和蛋白更新蛋白的上调加速了细胞氮的流动.另外,脂肪积累和质体自我吞噬可能在维持细胞活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长期氮饥饿下的微拟球藻在氮添加后的24 h之内蛋白质组和生理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4天之内该藻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微拟球藻IMET1能够从长期的氮饥饿下无任何损伤的恢复正常生长.同时,研究也为将来遗传改造微拟球藻提供蛋白标志物.
  • 摘要:2013年上海海洋水族馆新引进的澳洲珍稀物种缎带海龙出现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尾部体表有白点.从发病的缎带海龙病变白点部位分离出1种优势菌株。通过16s rDNA的分子生物学亲缘关系分析方法分析鉴定,并进行了药物敏感性实种验和病理切片观察.确认这种细菌为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头孢噻肟,氯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强力霉素,左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或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这种对外来引进珍稀物种的缎带海龙的细菌性疾病研究很少,通过这种研究可以更深入了解海龙以及引进物种的疾病诊断方法研究方法,物种引进和海龙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方法.
  • 摘要:通过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抗菌活性初步筛选,从北部湾近海珊瑚礁区5个沉积物样品中成功分离得到51株显示不同程度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其中9株具有较强抗菌活性.根据这9株放线菌的菌落和孢子形态特征,可确定它们都属于链霉菌属菌株.RAPD-PCR分析表明这9株放线菌可能为6种不同类型,16s rDNA序列Blastn和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9株放线菌可划分到4个大的类群6种不同类型,且结果显示RAPD-PCR聚类分析与16s rDNA序列聚类分析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一致性。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与16S rRNA基因序列亲缘关系最近的放线菌种类的模式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均存在差异,这说明分离株为放线菌新种的可能性比较大。这6种放线菌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活性,并且抑菌活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其可能分泌出多种结构功能不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结论:广西北部湾近海珊瑚礁区系沉积物蕴藏着丰富的可供药物开发的放线菌资源。
  • 摘要:为确定扇贝内脏中牛磺酸的提取工艺条件,本研究采用水提法从扇贝内脏中提取天然牛磺酸.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适料液比为1∶8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h.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获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80,提取温度75为℃,提取时间为2h,提取次数3次。对最佳条件进行验证,牛磺酸提取量为7.636 mg/g,高于其他提取条件.从扇贝内脏中提取牛磺酸的方法不仅为扇贝内脏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可为从其他水产原料中提取牛磺酸提供参考.
  • 摘要:以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的贝肉为原料,通过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获得抗氧化肽.研究扇贝品种、蛋白酶种类、加酶量、固液比、酶解温度对贝肉水解度及获得的抗氧化肽体外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和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以海湾扇贝为原料,选用中性蛋白酶,加酶量3.25%([E]/[S]),酶解温度40℃,固液比1∶2.5(W/V),此时水解度可达45.91%,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90%和79.72%.
  • 摘要:慢性肾衰的病理基础是肾脏纤维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会导致肾脏功能减退,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在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细胞因子的参与,形成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对于这些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可为慢性肾衰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FPS)是来自于褐藻的主要由岩藻糖和硫酸基组成的硫酸化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药效学研究表明,FPS具有很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可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对于FPS抗肾衰机制的研究表明,FPS可调节慢性肾衰进程中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但是FPS抗肾衰机制尚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FPS可能的抗肾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相关蛋白结合发挥其作用,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活性,抑制转录因子NF-KB的活化,减缓肾小球固有细胞凋亡的进程。慢性肾衰中信号转导网络的复杂性,FPS在生物体内作用的多途径,决定了FPS抗肾衰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
  •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低盐度(3.7-12)条件下池塘单养和混养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生长摄食的影响.平均体重(1.14+0.63)g、平均体长(3.57 +0.88) cm的点篮子鱼,经90 d的养殖后,单养点篮子鱼成活率82%以上,平均体重增加到(55.08 +14.21)g、平均体长增加到(11.39 +1.19)cm,最大规格体重达101.4g;与拟穴青蟹混养点篮子鱼成活率85%以上,平均体重增加到(56.37+4.60)g、平均体长增加到(11.6±0.42)cm,最大规格达118.7g,拟穴青蟹平均体重从0.044 g增长到209.88 g,最大规格达350.1 g.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混养模式中的点篮子鱼的存活率较单养模式高,生长摄食情况好,增重速度快,且摄食率低而饲料转化效率高.
  • 摘要:详细地综合分析了当前赤潮灾害遥感广泛使用的一些方法,并且对这些常用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国内赤潮遥感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分析方法库,给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研究方便.最后对赤潮灾害遥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展望.
  • 摘要:目前,国际上不同卫星传感器的0级数据格式存在诸多差别,而大部分传感器的0级数据格式是根据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推荐性标准格式进行制定或在其基础上进行扩展.本文对目前国际上应用水平较高的海洋光学传感器MODIS的0级数据格式进行阐述与分析,简述了我国海洋一号B卫星(HY-1B)光学传感器0级数据格式的内容,并通过对比提出了针对我国海洋卫星0级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建议.
  • 摘要:在我国,每年冬季,北海区海冰灾害异常严重,对海上运输,海上石油开采,以及港口海岸工程设计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中国北海区域的海冰有愈演愈烈之势,加强对海冰的监视监测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航空遥感由于机动性强,监视范围广,分辨率高而成为海冰监测的重要手段。常规的海冰航空监测主要依靠目视、摄录像、光学遥感手段完成,不仅受气象条件、空域管制等条件制约,监测效率较低.而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不受大气传播和气候影响、穿透力强等工作特点,机载SAR更具有机动、灵活的优势。本文研究了机载SAR在海冰航空监视监测中的应用,主要阐述了SAR数据获取、预处理、信息提取与解译图成图整个流程。研究了机载SAR用于我国海冰监测业务化的可行性。
  • 摘要: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产品是研究全球海洋大气系统的重要数据源,在海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2007年1和7月的六种不同SST产品(AVHRR-only,AMSR+AVHRR,NCODA,RSS,RTG - HR和OSTIA)在南大洋阿古拉斯回流(Agulhas ReturnCurrent,ARC)与绕极环流交汇区域的产品特性进行了比对统计分析,包括SST分析、SST梯度分析、统计参数分析和波数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品之间SST时空变化分布的整体趋势一致,RTG-HR在空间分布上过于平滑,OSTIA解析的大洋锋面最弱,RSS包含噪声较多,NCODA相对其他产品存在较大偏差.发现在AVHRR数据的覆盖率较好的情况下与以红外数据构建的AVHRR-only相比,AMSR数据并不能提供更多的SST信息,反而会降低产品的空间解析能力.
  • 摘要:本文针对机载对海探测SAR的定量反演需求,通过陆地场景的极化定标处理(包括极化串扰定标、收发通道不平衡校正、极化天线方向图校正)以完成原始海洋SAR数据的极化定标.最后,利用机载对海探测SAR数据对本文提出的极化定标处理方法进行验证实验,并给出极化定标的精度评估.
  • 摘要: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目前被认为是珊瑚礁大面积热白化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2010年夏季,位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湾鹿回头珊瑚群落首次被观测到因温度异常升高而导致的热白化死亡现象.在本研究中,拟充分利用卫星遥感SST以及融合风场时序列资料,对该热事件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暖水来源及可能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受2009-2010年El Nino事件影响,2010年夏季三亚湾所在区域背景场如南海、北部湾的SST出现热异常;同时,在海南岛南部和东部海域出现了明显的南风异常.在此南风异常风场的持续影响下,位于北部湾南口东部的越南中部近岸上升流发展,往东北向扩展的冷水区改变了该出口的环流,整个暖水主轴偏向三亚湾.在2010年的6月底-7月初,三亚湾被高出历史平均值0.5 C的暖水所覆盖,影响范围宽达100 km,且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天,从而导致2010年7月10日在三亚湾首次观测到的珊瑚热白化现象.分析还表明,近20余年三亚湾附近海域的南风异常以及海表温度有增加的趋势,这意味着三亚湾珊瑚礁受到热胁迫的风险在增加.
  • 摘要:钻井平台是一种重要的近海海上设施,在SAR图像上有着与船只相似的散射特征.本文利用SAR船只检测的方法,对多时相扫描模式SAR图像进行点目标检测,利用形状特征进行初步筛选,再利用关联匹配方法,对点目标进行关联处理,获得在多时相图像上保持不变位置的点目标,确定为石油平台.利用这个方法,对越南胡志明市外海的石油平台进行了检测,提取了该海域的石油平台个数和位置信息.
  • 摘要:海表面日增温(Sea surface diurnal warming)是对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白天比晚上高的日变动现象的一种量度.该参数不仅是准确估算海-气热量和水汽交换的重要参数,而且是海洋动力过程、营养盐、生物种群分布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随着多平台遥感技术、模型等的发展,SST日变动的时空分布规律逐渐为学界所认识.南海独特的地理特征及多时空尺度的大气系统作用导致该海区的海表面日增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复杂.本研究采用Kawai经验模型对南海海表面日增温进行模拟计算,该模型表示为ASST=a(PS)2+b[1n(U)]+c(PS)2[1n(U)]+d,其中ASST为海表面日增温,PS为每日海表太阳辐射峰值,U为日平均风速.分析表明整个南海的海表面日增温无法用单一的经验回归系数模拟.因此利用时跨2003-2012年的AMSR-E SST所计算的海表面日增温时序列资料,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和非标准化回归系数的计算,得到Kawai模型a,b,c,d各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图,其中a表示太阳辐射因子项的拟合系数,b表示风速因子项的拟合系数,c表示太阳辐射与风速耦合因子项的拟合系数,d表示残余项的拟合系数.非标准化拟合回归系数表现为各影响因子对海表面日增温贡献效率的高低,其中系数a和b在年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南高北低,其影响效率与混合层厚度有一定的关联,系数c表征太阳辐射与风速的耦合作用对南海海表面日增温多为负影响,系数d体现了上层海洋垂向动力结构为代表的非太阳辐射与风速的影响.标准化拟合回归系数则表征了各因子对海表面日增温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分析表明冬季南海南部和夏季南海东南部的日增温以风速的影响为主.
  • 摘要:海上溢油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严峻的现实对溢油监测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各国政府纷纷投入大量资金,以各种方式建立溢油探测系统,对近海专属经济区和领海海域进行巡视、监测和管理.航空遥感快速、机动、灵活,能够迅速抵达现场,是海上溢油监测的极佳手段.本文针对我国溢油监测需求,论述了航空遥感溢油监测现状;介绍了用于机载溢油监测的各种传感器,包括侧视机载雷达(SLAR)、合成孔径雷达(SAR)、可见光传感器(VIS)、红外/紫外传感器(IR/UV)、激光荧光计(LFS)、微波辐射计(MWR)、搜索雷达(SR)、前视红外传感器(FLIR)等;提出了构建高效快速的航空遥感溢油监测体系的设想,旨在与卫星遥感和船载监测相结合,共同构建溢油立体监测网,形成可业务化运行的海洋灾害立体监测系统,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服务.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