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平衡

水平衡

水平衡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146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4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136414篇;相关期刊423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地下水、热力发电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第二十届SO2、NOX、PM2.5、Hg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2014(郑州)中西部第七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等;水平衡的相关文献由3686位作者贡献,包括程永亮、刘飞香、张帅坤等。

水平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4 占比:0.47%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36414 占比:99.50%

总计:137096篇

水平衡—发文趋势图

水平衡

-研究学者

  • 程永亮
  • 刘飞香
  • 张帅坤
  • 彭正阳
  • 熊晨君
  • 范瑞强
  • 张波
  • 田金坤
  • 谢蛟
  • 王海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小惠; 常磊; 周明正; 张涵月
    • 摘要: 在燃料电池宏观层面上,提出了电池运行时水平衡计算模型。通过理想气体等一系列简化假设,分别以状态方程和含湿量方程两种推导方式计算燃料电池运行时电池进口水、反应生成水和电池出口水,这两种推导方式无偏差。实验中,电池恒电流运行数小时,采用电池阴阳极出口接汽水分离器的方式,将液态水和气态水分离,液态水的质量称量得到,气态水的质量通过水平衡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即通过将水平衡模型与实验耦合,计算实验中电池阴阳极水平衡及电池总体水平衡。结果表明,电池总水平衡的误差在±3%以内。由此可见,水平衡模型可应用于实际燃料电池运行当中,对研究燃料电池运行时水的跨膜运输及水淹现象具有指导意义。
    • 赵敏; 李治刚; 姜英伟; 吴建海; 杨金
    • 摘要: 京能(锡林郭勒)发电有限公司在660 MW火电机组上增加烟气冷凝提水设施,将脱硫吸收塔和提水冷凝塔合并布置,采用烟气提水、电水联产技术将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回收,并回用于全厂用水,实现了脱硫系统零补水、全厂零取水,同时进一步脱除了烟气中的SO_(2)、SO_(3)、烟尘,降低了排烟温度和湿度。2019—2020年共计589天发电零取水,平均每年节水1500 kt。
    • 刘奎; 张一粟
    • 摘要: 石化企业新鲜水用水结构中循环水系统补充水及除盐水制水用新鲜水占绝大部分。石化项目节水评价标准主要依据GB/T 26926—2011 《节水型企业石油炼制行业》要求。石化项目节水设计措施可以分为有对标指标的节水措施和无直接对标指标的节水措施两大类。节水减排工作需要在设计源头上进行多专业协作,重视水平衡方法的应用;注重全厂含硫污水净化水的平衡回用以及完善节水评价指标,实现节水减排整体优化。
    • 莘振东; 匡玉根; 朱恩俊
    • 摘要: 污水零排放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工业用水对环境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污水再生利用,以及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既节约了水资源,也节约了企业运行成本。以某大型煤制烯烃企业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项目实现污水零排放工程的运行经验,为煤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 刘广建; 岳凤站; 周硕; 王琳; 干雪
    • 摘要: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火电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应用节水技术是目前火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煤种、气象条件和电厂性能参数,提出了电厂水平衡模型,绘制了电厂水流图,直观体现了进入和离开电厂的水平衡关系,辨析系统节水的关键环节。定量分析了烟气余热及水分回收系统的节能和节水效果。以燃烟煤的超临界机组为例,在离开电厂的水流中,冷却塔蒸发、风吹损失占60%,冷却塔排污占20%,排烟中水分占15%。火电厂节水的重点在于冷却系统、废水排放和排烟水分回收。针对火电厂余热和水分回收的系统,理论计算表明:对于湿冷机组,如果烟气水分回收60%,则超临界机组单位供电量耗水量下降19.2%;对于空冷机组,如果烟气水分回收60%,则电厂的取水量为零;如果同时采用半干法或干法脱硫系统,则电厂可以成为供水方。
    • 赵发军; 王为术; 郭嘉伟
    • 摘要: 针对冷却塔循环水水平衡计算问题,基于冷却塔水损失原理,结合湿式冷却塔蒸发量、排污量、补水量的精确计算,研究开发了冷却塔水平衡计算软件,可实现冷却塔循环水损失计算、补充水量计算、节水性能计算。同时基于冷却塔水循环系统经济性评价指标,开发了冷却塔经济性计算软件,可实现冷却塔经济性计算、附加能耗计算等。软件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等特点,可为循环水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经济性计算提供便利。
    • 祁晓凡; 李文鹏; 崔虎群; 康卫东; 刘振英; 邵新民
    • 摘要: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是中国西北干旱内流盆地水循环的显著特征,转化机制研究是盆地水循环规律认知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基础。以我国西北干旱内流河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盆地和盐池盆地为研究区,建立了黑河主干河道时变水平衡模型和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数值模型,研究了长周期水文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机制,得到如下认识:(1)补给条件由以天然条件下河流渗漏为主的线状补给演变为以河流与引水渠道渗漏的线状补给和灌区田间入渗面状补给,排泄条件由以泉水溢出和天然湿地排泄演变为以泉水溢出与地下水开采为主的排泄。(2)张掖盆地黑河干流河道入渗段和溢出段大致以G312大桥为界,亦称为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转折点。莺落峡—G312大桥段为悬河渗漏段,河道入渗补给主要受控于进入河道的实际过水量。其中,莺落峡—草滩庄段河道入渗补给率为28.20%;草滩庄—G312大桥段河道入渗补给量与河道过水量的关系可用分段函数表达,河道过水量大于或等于0.37×10^(8) m^(3)/mon时呈幂函数关系,小于则呈线性函数关系。G312大桥—正义峡段为地下水溢出段,其中G312大桥—平川大桥段地下水溢出量约占全部溢出量的70%,溢出峰值出现在高崖水文站下游约6 km处,其单长溢出量可达0.46 m^(3)/(s·km)。(3)研究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河流—含水层系统,近31年来经历了连枯和连丰的水文变化,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与地表水转化机制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最强烈的地区为张掖盆地中部的黑河—梨园河倾斜平原。1990—2001年连枯期,灌区引水量总体逐年减少,以河道入渗和渠系渗漏为主的补给量平均以0.06×10^(8) m^(3)/a速率减少,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导致灌溉用水增加,地下水开采量显著增加,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储存量累计减少5.77×10^(8) m^(3),地下水溢出量平均减少0.16×10^(8) m^(3)/a;而2002—2020年连丰期,灌区引水量总体逐年减少,河道入渗量呈增加趋势,地下水总补给量平均增加0.15×10^(8) m^(3)/a,灌溉面积继续扩大,农灌开采量随之增加,以河道入渗量增加为主导,地下水水位持续上升,储存量累计增加5.45×10^(8) m^(3),地下水溢出量平均增加0.08×10^(8) m^(3)/a。总之,补给和排泄条件变化较大,地下水储存量先减后增,地下水溢出总量变化较为平缓,反映了该区巨厚含水层系统的巨大调蓄功能。(4)位于张掖盆地东部的诸河倾斜平原地下水水位长期处于持续下降状态,这是由于地表水开发过度,补给量锐减。黑河侵蚀堆积平原地下水水位基本稳定。30多年来盐池盆地倾斜平原地下水水位长期处于持续下降状态,这是由于移民开垦导致地下水过量开采。(5)内流盆地天然悬河入渗段是珍贵的地下水补给通道,无论连枯期还是连丰期,河道实际过水量是河道渗漏补给量的关键,保护上游天然河道和一定的河道实际过水量是内流盆地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关键。
    • 闫柏琨; 李文鹏; 甘甫平; 郑跃军; 祁晓凡; 白娟; 郭艺; 吴艳红; 王龙凤; 马燕妮
    • 摘要: 流域内水循环各环节的水量及其时空分布是不断变化的,掌握流域水循环与水平衡状况是进行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以2000—2019年黑河流域水文显著变化期为研究时段,综合应用TRMM与GPM卫星观测的降水量、遥感估算的蒸散发量等数据并结合气象站点、水文站点等观测数据,对流域降水、蒸散发与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水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是主要产流区,向中游年均下泄水量约为45.11×10^(8) m^(3)。其中,消耗于中游的年均量约为29.92×10^(8) m^(3),约占66%;补充下游的年均量约为15.19×10^(8) m^(3),约占34%。民乐—张掖盆地是黑河中游水资源消耗的主要区域,年均消耗的上游来水和当地降水量达43.97×10^(8) m^(3),约占中游消耗量的75%;中游农田蒸散发年均消耗水量约20.3×10^(8) m^(3),占总消耗量的35%;上游区降水量增加是黑河干流出山口径流量增加的主因,对径流量增加的贡献率为96%,导致年均径流增加0.35×10^(8) m^(3),潜在蒸散发对径流增加几乎没有贡献。根据目前黑河干流上游径流量变化与中游水资源消耗现状,如果未来水文周期变化导致上游径流减少,中下游用水矛盾凸显的风险较大。地表水循环遥感观测可作为流域水平衡分析的方法之一,分析流域地表水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揭示水资源变化趋势与原因,支撑水资源合理配置,陆面实际蒸散发是水平衡分析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准确估测不同类型下垫面实际蒸散发量是提升分析可靠性的关键。基于互补相关的陆面实际蒸散发估算方法相对简单,但其中用于计算湿环境蒸散发量的Priestley-Taylor公式中乘性经验系数受地形影响空间变异很大,区域上采用统一数值会对结果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 李昊阳; 石岩峰; 李根喜; 赵磊
    • 摘要: PDS脱硫脱氰工艺具有脱除效率高、运行稳定的优点,在煤气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脱硫液会在系统内累积,以致将部分脱硫液当作废液处理,不但导致操作成本上升,而且浪费PDS催化剂。在水平衡计算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操作制度,使PDS脱硫脱氰过程可以实现水平衡
    • 刘喜; 魏自强; 付长江
    • 摘要: 为保证干、湿法乙块装置的用水平衡,对干法乙炔装置的排水量和湿法乙炔装置的耗水量进行了精确核查,并针对水平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