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机朗肯循环

有机朗肯循环

有机朗肯循环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1425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工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3篇、会议论文139篇、专利文献2672387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机械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69种,包括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等;有机朗肯循环的相关文献由250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红光、杨凯、吴玉庭等。

有机朗肯循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3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72387 占比:99.97%

总计:2673129篇

有机朗肯循环—发文趋势图

有机朗肯循环

-研究学者

  • 张红光
  • 杨凯
  • 吴玉庭
  • 徐进良
  • 王辉涛
  • 韩中合
  • 王伟
  • 葛众
  • 田华
  • 舒歌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新灵; 王聪; 石文琪; 孟祥睿; 张景迪; 邱宇恒; 潘佳浩
    • 摘要: 有机朗肯循环(ORC)是一种高效回收余热的可靠手段。考虑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和系统的热力性能,自定义了性能评价指标F(·),在热源温度为105~165°C、蒸发器夹点温差为3~30°C时,分别从工质流量和蒸发温度的角度,模拟分析了夹点温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净输出功和热效率均随夹点温差的降低而增加,且分别在热源温度为165°C、夹点温差为3°C时达到最大值53.53 kW和12.21%;一定工质流量下,热源温度为165°C时,F(·)的值最小,此时最优夹点温差为15°C;一定蒸发温度下,F(·)的值随夹点温差的增大一直减小。在自主搭建的小型ORC低温余热发电试验平台上,分别研究了不同的热源流量、冷却水流量和工质流量下,蒸发器夹点温差对ORC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热源流量为4 m^(3)/h,系统在较低的蒸发器夹点温差下有更好的表现,此时存在使系统性能最佳的工质流量和冷却水流量,分别为700 kg/h和3 m^(3)/h。
    • 张昌远; 徐斌; 毛静雯; 孟慧敏; 孙小荷
    • 摘要: 有机朗肯循环(ORC)是一种以有机工质为能量载体,利用中低温余热发电的热电转换技术。文中基于ORC实验台,分析比较纯工质R1233zd(E)与不同混合比例的R1233zd(E)/R12324ze(E)混合工质在不同蒸发压力、热源温度及工质流量下的系统做功能力。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改变膨胀阀开度,调节导热油热源温度和工质泵流量控制系统的蒸发压力、热源温度和工质流量。实验结果表明:纯工质系统的蒸发压力、热源温度和工质流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混合工质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纯工质与混合工质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在定泡点冷凝温度工况下,拥有热物性能更好的纯工质的系统性能优于其混合工质的系统性能。
    • 梁俊伟; 罗向龙; 杨智; 梁颖宗; 陈健勇; 陈颖
    • 摘要: 混合工质在相变过程存在温度滑移现象,能与冷热源更好地匹配从而提高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性能,成为ORC工质研究热点。混合工质组合和数量巨大,常规方法用于混合工质筛选及与系统参数的同步优化难度较大。建立了基于Perturbed-Chain Statistical Associating Fluid Theory(PC-SAFT)状态方程计算物性的混合工质三级筛选与ORC系统同步优化模型,基于机器学习极端梯度提升预测气液平衡初值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实现工质筛选与系统参数的同步优化。从26种常用工质组成的纯工质库组合混合工质,根据温度滑移、压力初筛合适的混合工质,有效减少搜索范围。通过混合工质筛选与ORC系统参数同步优化,以净功和㶲效率为目标得到的工质分别为R12/perfluoro-pentane和R40/R160。分析对比了不同热源进口温度下不同目标时工质组合与ORC运行参数优化结果。
    • 李志涛; 吴家欢; 章高霞
    • 摘要: 为响应国家“双碳”“双减”目标,促进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以解决我国陶瓷行业窑炉排烟热损失较大的问题。以某窑炉排烟余热(220~250°C)的陶瓷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低温余热发电方案,并对其进行经济效益与减排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陶瓷行业内,使用ORC发电技术对窑炉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具有技术可行性;当ORC发电效率为15%时,该企业年节约电费为991.6万元,年节能效率可达6%,经济效益较为可观,且CO_(2)、SO_(2)、NOx的减排量分别为4693.3、15.2、13 t,整体减排效益显著。该技术符合“双碳”政策、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方向,其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 许福泉
    • 摘要: 为高效利用低品位热能和LNG冷能,构建了简单ORC、回热ORC、再热ORC、回热-再热ORC和双级并联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综合考虑工质的热物性和环境友好度等因素,筛选出8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有机工质,对其展开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运行工况下,存在一个最佳LNG蒸发温度,使系统的[火用]效率最佳;冷凝器的[火用]损失是系统总[火用]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减少该部件不可逆损失是提高热能与冷能利用效率的关键;以Propane为循环工质时,回热-再热式ORC系统获得39.93%的最佳?效率,是低温热能-LNG冷能联合发电系统的理想结构。
    • 罗文华; 陈武; 蒋爱国; 田镇
    • 摘要: 利用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对某型号船舶柴油机(最大持续功率为996 kW)的余热进行回收,以系统净输出功为指标,对比分析5种不同结构形式的ORC系统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回收柴油机排烟余热的基础ORC系统最大净输出功达49.83 kW;增设回热器进一步回收膨胀机出口工质废热后,系统最大净输出功达54.84 kW;增设预热器回收柴油机缸套冷却水余热后,系统最大净输出功达58.88 kW,比基础ORC系统提高18.1%;通过独立双循环ORC系统同时回收柴油机排烟余热和缸套冷却水余热时,系统最大净输出功为60.6 kW,仅比带预热器ORC系统高2.84%。因此,考虑到船舶空间受限以及运维可靠性等因素,应优先考虑采用带预热器ORC系统来回收该船舶柴油机的余热。
    • 彭斌; 刘帅; 刘慧鑫; 周天昊
    • 摘要: 目前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研究主要存在系统的评价指标不一、工质的可比性比较弱、不能全面地反映系统的综合性能等问题。针对90~240°C低温余热资源,从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和工质物性角度出发初选工质,得到R11、R123、R245fa和R365mfc等有机工质,通过MATLAB和REFPROP软件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了热力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热效率和净输出功均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最佳蒸发温度与最佳的冷凝温度分别控制在120~140°C与20~30°C;氢氟烃类有较高的净输出功率,环保性能好,氯氟烃类工质热效率高于其他类工质;综合评价得出R365mfc净输出功率最高,㶲损失较少,环保又安全,为最佳制冷剂;系统各部件蒸发器的㶲损失最大,冷凝器和膨胀机次之,工质泵最小。
    • 张承虎; 林己又; 谭羽非
    • 摘要: 为解决传统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循环热效率低、冷凝热难以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联型有机朗肯循环与喷射式热泵联合循环系统结构。通过并联布置热机子循环与热泵子循环,并增设外部换热器,可回收全部冷凝热量用于制备辐射采暖水,同时系统输出的热电比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建立了系统能量分析模型和?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联合循环与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性能。研究了部件?损失与系统?流特性,并分析了工质流量比和蒸发温度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联合循环热回收效率和?效率比有机朗肯循环分别提高了60.83%和30.76%。?损失最大的两个部件分别是发生器和外部换热器,造成外部换热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内部传热温差较高。工质流量比对系统热力性能影响显著,当蒸发温度低于25.2°C时,工质流量比的可调节范围最大。本研究成果可为高性能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研发提供指导。
    • 惠梦阁; 赵军
    • 摘要: 为保证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稳定供电,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设计相变蓄热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选择外径dout,外径与内径的比值dout/din,管距与内径的比值d/din作为相变蓄热器的结构参数,研究不同的结构参数对相变蓄热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蓄热器外径与内径比值的增大,蓄热速率在不断减小,又因为重力作用产生的浮升力引起自然对流,在液相率达到0.95以后蓄热速率随比值增大而减小,外径与内径比值为10时完全融化所需的总蓄热时间最短;随着蓄热器管距与内径比值的减少,蓄热效果也越来越好,但当比值减小到一定范围后,其蓄热速率增大的有效性会随着比值的减小逐渐降低,模拟得出管距与内径比值为2时总融化时间最短;随着外径的增大,相变蓄热器的蓄热速率及蓄热时间都有所增加,外径dout每增大0.2 m,蓄热时间增加36.5%。
    • 李骥飞; 李瑞霞; 苗政; 徐进良
    • 摘要: 针对地热、太阳能集热等中低温热源驱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多工况运行需求,测试了采用R245fa工质的4 k W级ORC实验机组在热源温度和流量变化条件下的多工况动态/稳态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换热器面积冗余较大,热源温降较小的情况下,热源温度变化对膨胀机进出口温压参数和机组输出功率的影响更显著,而热源流量变化的影响可以忽略;相对于热源流量变化,热源温度调整后ORC机组的趋稳时间较长;ORC机组输出功对热源温度和工质流量变化敏感,测试工况范围内,在热源温度150°C时获得最大输出功约3 800 W,最大热效率5.1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