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两相流

两相流

两相流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5149篇,主要集中在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15篇、会议论文449篇、专利文献332748篇;相关期刊847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流体机械、原子能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224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多相流学术会议等;两相流的相关文献由10156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志尧、李海青、王保良等。

两相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15 占比:0.96%

会议论文>

论文:449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332748 占比:98.91%

总计:336412篇

两相流—发文趋势图

两相流

-研究学者

  • 黄志尧
  • 李海青
  • 王保良
  • 冀海峰
  • 董峰
  • 阎昌琪
  • 郭烈锦
  • 周云龙
  • 孙立成
  • 王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闯; 木合塔尔·克力木; 买买提力·艾沙; 杨航
    • 摘要: 背景:血流动力学在动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而对于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血液组分对动脉瘤破裂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集1例52岁女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CT图像,导入到MIMICS 20.0中建立动脉瘤表面模型,并采用软件Geomagic Studio对模型进行处理后导出三维血管壁模型。将血液分别假定为单相流和两相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动脉瘤以及载瘤动脉内的血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血液流线流速、壁面的形变位移、壁面切应力以及血液相对血管壁停滞时间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和结论:①在相同时刻,两种模型内的血液流态基本保持一致,两相流模型与单相流模型相比较具有更高的低壁面剪切应力面积占比,具有更大的形变位移以及血液相对血管壁的高相对停滞时间面积占比更大;②与单相流模型相比,两相流模型更易使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导致结构与功能异常;③两相流模型更易形成血栓,造成血栓脱落导致载瘤动脉瘤的阻塞;④结果表明,两相流模型具有更大的位移,即所受应力更大,在该条件下动脉瘤更易产生破裂。
    • 张恒; 陈奔; 隋邦傑
    • 摘要: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机械应力下的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学模拟研究,建立了一个二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非等温两相流多物理场稳态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固体力学、电化学、传热传质以及气液两相流的物理因素,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机械应力作用下的两相流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在机械应力作用下,燃料电池肋板下方的多孔介质应力明显大于流道下方的应力,且在肋板和流道交界处下方的气体扩散层会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阴极相对湿度逐渐增加,但阳极相对湿度会减小;液态水仅在阴极产生且主要在肋板下方的多孔介质内形成,其在阴极的饱和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 张春超; 潘艳秋; 杜宇杰; 高石磊; 俞路
    • 摘要: 在喷雾冷却过程的核态沸腾区,液滴与液膜及液膜内气泡的撞击对过程传热有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以水为冷却工质的单液滴撞击带气泡液膜的二维数值模型,模拟研究过程现象和传热规律。结果表明,We为6.94、量纲为1的液膜厚度为0.5(对应液滴速度0.5m/s、液膜厚度1mm)时,撞击过程中液膜扰动不显著、运动形态近似波纹;当We增大到111.11(对应液滴速度2m/s)时,撞击过程中液滴与液膜接合处的表压达到6000Pa,成为颈部射流现象的推动力,并逐步发展形成冠状水花;撞击过程中气泡的存在会阻碍液滴与加热表面的直接接触,但随着气泡的破裂,液滴与加热表面直接接触换热,使撞击点附近表面传热系数远大于其他区域,提高了传热能力,且液膜厚度越小、液滴速度越大,表面传热系数峰值越高。研究结果可为喷雾冷却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赵炜; 邹晓阳; 闵占奎; 王文欢; 王颢钧
    • 摘要: 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在发电排沙时容易因轴向水推力过大发生推力轴瓦烧损事故。基于CFD仿真分析某过流泥沙含量较大的水轮机的轴向水推力。建立水轮机主流道、上冠流道和下环流道的仿真模型,在ANSYS FLUNET中采用雷诺时均N-S方法(RANS)求解各流道含沙水的稳态湍流流场,其中含沙水流通过MIXTURE多相流模型模拟,湍流模型采用RNG k-ε两方程模型。分析了由各流道轴向水推力合成的水轮机全流道水推力随工况参数和含沙水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水轮机转速、水头和泥沙颗粒直径对轴向水推力影响较小,流量、泥沙密度和泥沙含量的影响较大,轴向水推力随流量、泥沙密度或泥沙含量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为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水轮机轴向水推力起到了指导作用。
    • 翁武秀; 张高源; 滕媛媛; 李璐瑶
    • 摘要: 为研究蒸汽吹扫过程中在阀门关闭时其内部的气液流动情况以及温度场变化状态,使用Ansys/FLUENT软件分析阀门内部的气液两相流和温度场的变化,以此仿真高温蒸汽排水和热传导的过程,并利用热-流-固耦合进一步分析蒸汽吹扫是否会对阀门密封性产生影响,从而探究蒸汽吹扫在解决阀门长期水下工作时海生物吸附问题,以及在低温潮湿环境下去除霜冻凝露的可行性。
    • 汪耀龙; 刘莲; 郑文科; 郝泉禧; 刘凯月; 姜益强
    • 摘要: 设计了绕管式换热器实验样件,搭建实验测量系统,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在有无均布器两种条件下,研究壳侧流体均布特性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无均布器条件下,干度一定,随着总质量流量增大,单相离散系数无明显变化规律,在绝大多数工况下,两相离散系数小于单相离散系数;总质量流量一定,初始时气相离散系数大于液相离散系数,随着干度增大,气相离散系数逐渐减小,最后小于液相离散系数;两相离散系数随干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设置均布器后,干度一定,当总质量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随着总质量流量增大,单相和两相离散系数均逐渐减小;总质量流量一定,随着干度增大,液相和两相离散系数没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均布器对液相流体和两相流体均布性能均有所提升。设置均布器后,实验的5种工况两相离散系数最大减小了17.79%。均布器对两相流体周向和径向均布性能均有所提升。
    • 万晓琪; 崔晓钰; 谢荣建
    • 摘要: 均温板作为一种新型的两相流散热技术,具有导热性高、均温性好、热流方向可逆等优点,克服了传统热管接触面积小、热阻大、热流密度不均匀等问题,已经成为解决未来电子工业中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散热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3种吸液芯种类:微槽道型、烧结粉末型、烧结丝网型,阐述每种毛细芯的制备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简述了当前国内外对均温板传热传质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学者们利用输运模型沸腾理论捕捉气液界面,确定临界热通量,分析工质在均温板内的流动和传热的规律。本文剖析了影响均温板性能的各个因素,包括流体选择、充液率、热源输入功率大小和分布位置、工作角度等。最后从背景环境角度对均温板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王小惠; 常磊; 周明正; 张涵月
    • 摘要: 在燃料电池宏观层面上,提出了电池运行时水平衡计算模型。通过理想气体等一系列简化假设,分别以状态方程和含湿量方程两种推导方式计算燃料电池运行时电池进口水、反应生成水和电池出口水,这两种推导方式无偏差。实验中,电池恒电流运行数小时,采用电池阴阳极出口接汽水分离器的方式,将液态水和气态水分离,液态水的质量称量得到,气态水的质量通过水平衡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即通过将水平衡模型与实验耦合,计算实验中电池阴阳极水平衡及电池总体水平衡。结果表明,电池总水平衡的误差在±3%以内。由此可见,水平衡模型可应用于实际燃料电池运行当中,对研究燃料电池运行时水的跨膜运输及水淹现象具有指导意义。
    • 张井志; 赵玉婷; 王英迪; 齐建荟; 雷丽
    • 摘要: 采用实验的方法对不混溶的液液两相流体在不同入口结构下的正弦微通道(直通道正弦、波峰正弦和波中正弦)内液滴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硅油作为离散相,含有0.5%SDS的蒸馏水作为连续相,观测到弹状流、滴状流和射状流。分析了两相流动参数及不同的微通道入口结构对流型和液滴长度的影响。流型受微通道入口结构影响较大,波峰正弦微通道能够生成最大范围的稳定的流型。液滴长度随离散相体积流量和离散相与连续相体积流量之比的增大而增大,随连续相的体积流量和毛细数的增大而降低。微通道入口结构对液滴长度有影响,直通道的正弦微通道内液滴长度最短,更有利于液滴的形成。三种通道生成的液滴中,最大的液滴尺寸是最小的液滴尺寸的1.15~1.39倍,但正弦流动段对液滴速度几乎没有影响。
    • 张苗; 杨洪海; 尹勇; 徐悦; 沈俊杰; 卢心诚; 施伟刚; 王军
    • 摘要: 氧化石墨烯(grapheneoxide,GO)是一种新型二维平面结构碳纳米材料,具有高导热性和强亲水性。通过实验研究GO纳米流体对脉动热管(PHP)启动及传热的影响。PHP是由3个弯头构成的闭式回路,采用垂直底部加热,功率范围10~105 W;冷凝段强制风冷。去离子水为基液,GO浓度范围0.02%~0.11%(质量分数);固定充液率约50%。结果表明:适当添加GO纳米颗粒可有效改善启动性能。当浓度为0.05%、0.08%时,启动温度可分别降低28.6°C(33.9%)、26.2°C(31.1%),启动时间分别缩短320 s(19.5%)、304 s(18.5%),启动过程更加平稳。GO纳米流体对PHP的传热强化作用与浓度及功率有关。当浓度在0.02%~0.08%范围、加热功率在20~105 W范围时,传热强化率在18.6%~57.1%之间,强化作用明显。在上述浓度范围(0.02%~0.08%)内,随着加热功率增加,热性能改善程度先增加,而后逐渐减少;加热功率为30 W时,热性能改善程度可达到46.1%~57.1%。最后,在实验基础上,综合应用Ku、Bo、Mo、Pr、Ja*等无量纲数组合,拟合得到实验关联式预测GO/水PHP传热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