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弹道

内弹道

内弹道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938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航天(宇宙航行)、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3篇、会议论文70篇、专利文献161289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兵工学报、爆炸与冲击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2016年火箭推进技术学术年会、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2010年推进技术学术年会、中国兵工学会轻武器专业委员会二O一O年轻武器学术年会等;内弹道的相关文献由163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浩、袁亚雄、张小兵等。

内弹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3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7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61289 占比:99.44%

总计:162192篇

内弹道—发文趋势图

内弹道

-研究学者

  • 王浩
  • 袁亚雄
  • 张小兵
  • 翁春生
  • 金志明
  • 周彦煌
  • 余永刚
  • 练永庆
  • 芮筱亭
  • 陶如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宗杨; 练永庆; 李昂
    • 摘要: 针对现有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发射鱼雷时出管速度低、发生启动故障后无法顺利出管以及作用在鱼雷上的瞬间推力较大等不足,提出了结构简单且能与自航发射方案配套的水下钢缆拖拽发射鱼雷基本结构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下钢缆拖拽发射鱼雷的内弹道模型,其中包括发射气瓶气体状态模型、发射阀数学模型、气水缸数学模型、拖拽装置数学模型以及鱼雷运动数学模型。最后进行了发射过程仿真,并对发射气瓶初始充气压力大小、UUV航速以及钢缆弹性等参数对鱼雷发射内弹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UUV发射鱼雷的要求,在原理上具备可行性,且结构本身能够解决自航发射时鱼雷因故障无法顺利出管的应急抛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鱼雷尾部结构强度的要求。
    • 何新佳; 马中亮; 代淑兰
    • 摘要: 基于100 mm加农炮经典内弹道数学模型,以最大膛压及初速的计算值与靶场射击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目标函数,以燃速系数和燃速指数作为拟优化的参数,运用人工鱼群算法对加农炮内弹道参数进行了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鱼群算法对初值要求不高,容许范围大,且收敛速度快,全局寻优能力强,计算得到的目标函数值不超过0.1%。将优化后的参数应用到加农炮内弹道计算中,其计算结果与靶场试验结果相对于参数优化前误差进一步减小,其中参数优化后速度的误差仅为0.017%,优化后计算值与靶场试验值吻合得较好,因此可以将人工鱼群算法作为加农炮内弹道参数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 贾轩; 吴一帆; 段浩; 杨弓熠
    • 摘要: 在经典弹射内弹道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内弹道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评估不同的内弹道参数对于内弹道性能的影响,最终选择以燃速系数、燃速压强指数、虚拟质量系数和散热修正系数为优化变量,以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吻合程度为优化目标,应用NSGA-Ⅱ算法对内弹道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各优化变量的Pareto最优解集,并采用最优折中解决策选择了合理的最优解。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内弹道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更好,最大膛压和出管速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更小。文中所用的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内弹道数学模型的计算精度,对于内弹道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贾兴; 唐隆煌; 翁继东; 马鹤立; 陶天炯; 刘盛刚; 陈龙; 章林文; 王翔
    • 摘要: 测量二级轻气炮/火炮弹丸在内弹道的速度历程,对轻气炮/火炮的设计、内弹道计算、弹道异常现象诊断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因为不同波长微波的传输特性在不同炮管中不同,不同目标的反射特性也不同,为获得最佳的测试结果,设计了两个波长的微波干涉测速系统。对二级轻气炮和高速火炮的内弹道速度进行了连续测量,并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与相位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实验成功获取了完整的内弹道数据,所测弹丸炮口速度与光束遮断测速装置测试结果差异小于0.5%。通过对内弹道实验数据的分析,证实了二级轻气炮在某些装填条件下易出现碎弹现象。此外,首次观测到二级炮内弹道内前冲气体速度历史,可为研究高速气体的温度、压力、电离等状态提供数据支撑。
    • 李瑞静; 郭映华; 刘伟; 董彦诚; 张洪汉
    • 摘要: 针对某大口径火炮设计了中心金属传火管,在点传火模拟试验装置上进行了该金属传火管的点传火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传火管管内压力、火焰传播速度、破孔时间差以及点传火时间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对影响金属传火管点火性能的点火药种类和装药量两个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大粒黑和小粒黑相比,当点火药为苯萘药条时更有利于提高药床的透气性,能够明显提高火焰的传播速度,缩短破孔时间和点传火时间,且随着苯萘药条药量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点火能量也随之增加,具有更为良好的点传火性能,该结论可以为下阶段工程化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 刘南宏; 张新敬; 徐玉杰; 郭欢; 冯璐; 陈海生
    • 摘要: 压缩空气弹射可为无人机、导弹或火箭的发射提供驱动力,增加其初速度或载荷。以筒式压缩空气弹射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弹射系统内弹道性能的仿真与实验研究。针对参数选取,建立了系统热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完成了方案设计,搭建了弹射实验台,对不同质量的弹射体开展实验研究。建立了内弹道动态仿真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了弹射体加速度等性能参数与气体压力等变量之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压缩空气弹射工程样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 李仁凤; 胡晓磊; 耿直; 王正鹤
    • 摘要: 建立一种带有导流槽装置的考虑燃气引流冲击开盖的新型燃气弹射系统模型,采用燃气弹射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弹射过程流场、筒盖载荷、弹体内弹道曲线变化规律,研究了改变导流槽深度对开盖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射筒与弹体间隙之间的压强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压强的扩散速率比温度更快;当导流槽深度为20 mm时,弹体加速度在低压室燃气动力作用、弹体运动和导流槽导流区域变化共同作用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急剧上升的变化规律,弹体速度和位移均呈现上升规律,筒盖最大压强达到0.24 MPa,满足发射开盖载荷设计要求。随着导流槽深度减小,导流槽封闭时间提前,筒盖最大压强不断降低,当导流槽深度不小于12.5 mm时,均可满足开盖载荷要求。
    • 薛举元; 陶钢; 王鹏; 徐宁; 李召; 任保祥
    • 摘要: 在经典无坐力炮内弹道学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不平衡冲量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此平衡内弹道算法分析了弹丸挤进压力、堵片打开压力、火药弧厚、喷管面喉比等设计参数对不平衡冲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管面喉比对不平衡冲量的影响较大,弹丸挤进压力、堵片打开压力、火药弧厚对不平衡冲量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无坐力身管武器的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 程李东; 姜毅; 张曼曼; 王文杰
    • 摘要: 为研究水压式潜载垂直发射装置的发射过程,本文建立了一类弹射装置的内弹道数学模型。将环境水介质考虑为弱可压缩流体,基于准一维流动假设和平板间隙流动的动量方程,提出了一种求解瞬态环形缝隙流动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弹体动力学、运动学关系,建立了垂直弹射装置的准一维内弹道模型。弹道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结果相比,具有良好一致性,这表明本文的模型是有效的。同时,本文建立的内弹道数学模型能够可解决已有模型无法求解两端压差较大的瞬态环缝流等问题。
    • 何新佳; 马中亮; 代淑兰
    • 摘要: 针对人工鱼群算法能够解决传统优化算法在局部极值、算法收敛稳定性较差、初始参数设置要求较高等方面的缺陷,提出将人工鱼群算法应用到高射炮经典内弹道数学模型中,以优化高射炮的内弹道性能。优化方案的弹丸炮口速度在满足最大膛压的约束条件下,从初始方案的997.5 m/s提高到1013.36 m/s,通过几次独立的优化过程得到了6种优化方案,方案之间炮口速度和最大压力的差异很小,进一步说明了人工鱼群算法优化过程的稳定性以及应用到高射炮内弹道性能优化的适用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内弹道装药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