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动沸腾

流动沸腾

流动沸腾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451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5篇、会议论文99篇、专利文献27197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上海理工大学学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低温工程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上海市制冷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等;流动沸腾的相关文献由867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国良、马虎根、胡海涛等。

流动沸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5 占比:1.07%

会议论文>

论文:99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27197 占比:98.57%

总计:27591篇

流动沸腾—发文趋势图

流动沸腾

-研究学者

  • 丁国良
  • 马虎根
  • 胡海涛
  • 罗小平
  • 王凯建
  • 魏文建
  • 张鹏
  • 王如竹
  • 石玉美
  • 徐进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闫子豪; 李玲; 许玉
    • 摘要: 为了研究环保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摩擦压降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首先总结了12种管内流动沸腾摩擦压降模型,然后搜集了关于7种环保制冷剂在管径1~8 mm圆管内流动沸腾的962个实验数据点。通过对比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发现各模型的预测误差均较大,精度最高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31.6%,误差最大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超过100%,表明现有模型并不能很好预测环保制冷剂沸腾换热摩擦压降。
    • 仇富强; 李庆普
    • 摘要: 以R513a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质流密度、热流密度、干度、肋片结构等变量对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并就实验值与关联式计算值进行了对比,从而确定管内主导换热机制、关联式适用范围,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实验结果显示:管内换热系数随质流密度、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干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其临界干度点随质流密度的增大、热流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与光管相比,微肋管内换热系数较大,且其临界干度点也较大;在所有关联式中,云(Yun)et at关联式和托姆(Thome)et al关联式的预测精度较好,其平均误差及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30%;于(Yu)et al关联式和卡瓦尔里尼(Cavallini)et al关联式预测值大于实验值,而迪亚尼(Diani)et al关联式和穆罕默德(Mehendale)关联式预测值均小于大部分实验值,质流密度、干度、热流密度等变量对其预测结果影响较大。
    • 孙利利; 张东辉; 毛纪金; 骆礼梅; 雷钦晖; 黄俊
    • 摘要: 为研究有无槽道泡沫铜对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本文选用孔隙率为70%、80%、87%,孔密度45PPI、110 PPI的泡沫铜,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流动过程中流体流动的不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低热流密度区,有槽泡沫铜沸腾换热性能逊于无槽泡沫铜;随热流密度的升高,有槽泡沫铜普遍优于无槽;对于六槽道泡沫铜而言,87%、45PPI的泡沫铜,换热性能最佳,沸腾换热系数HTC在中高热流密度时达41.8 kW/(m^(2)·K),临界热流密度CHF至105 W/cm^(2)。泡沫铜开槽可使其平均压降降低,但在高热流密度下,槽道数目影响不大。从热阻和泵功率图的综合评价看,45PPI泡沫铜开槽对热阻的降低效果并不明显;而110PPI泡沫铜开设槽道,会显著降低热阻,达到较好的沸腾换热强化效果。
    • 史一涛; 曹瑞; 阮琳
    • 摘要: 为掌握肋阵结构参数变化对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规律,对表贴式肋阵液盒内的流动沸腾换热与两相流动压降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该文采用横截面积为180mm×20mm的液盒作为研究对象,液盒通道为可视化单面加热窄矩形结构。选择肋高度、肋间距、肋横截面积不同的七种肋阵背板,对液盒内部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可视化观察发现,肋阵明显强化了液盒内的流动沸腾换热过程。对不同肋阵参数对沸腾换热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随着肋阵高度和肋阵间距的变化,沸腾传热效果均存在最优值;沸腾传热系数随着单肋横截面积增加而增加;液盒内的流量-阻力压降循环特性对肋阵参数的变化较为敏感,随着肋阵参数的变化均呈现不同程度地向左或向右的漂移现象。该研究结果为方形肋阵结构在表贴式蒸发冷却系统上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 陈真真; 陈洪强; 黄磊; 张永海; 郝南京
    • 摘要: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集成化和高性能化的微电子器件在航空航天、能源、医疗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出现高热流密度引起的器件高温失效问题,对微电子器件进行有效热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传统的风冷和液冷技术不仅功耗高而且散热效率低,严重影响了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新型被动式和主动式强化换热技术.其中,纳米流体强化换热技术由于成本低、操控灵活和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对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良好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丰富的结构形式和多样化的合成方法等优势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兴趣.目前,二氧化硅纳米流体在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方面都有显著的强化性能.以电子器件液冷技术为背景对二氧化硅纳米流体在强化对流换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硅纳米流体的性质和制备方法,然后讨论并总结了二氧化硅纳米流体在单相对流(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和相变对流(池沸腾和流动沸腾)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强调二氧化硅纳米流体对流换热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建立高性能纳米流体液冷换热技术体系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参考.
    • 孙瑞瑞; 张经; 华君叶; 赵孝保; 秦露雯
    • 摘要: 为了研究开口结构对微肋阵矩形通道沸腾换热的影响,本文对开口水滴形微肋阵通道流动沸腾换热性能进行可视化实验,并与水滴形微肋阵通道流动沸腾换热性能对比,借助高速摄像仪对通道内不同流量下气泡的流动和生长过程进行记录与分析。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入口温度为30°C,流量范围为0.2~7.2 kg/h,加热电压为60 V,拍摄频率为500 fps。实验结果表明:微肋阵的开口结构会影响流动特性;开口结构增加了传热面积,有利于汽化核心的形成,有利于换热。在较低和较高雷诺数下,开口水滴形微肋阵的对流换热优于水滴形微肋阵;开口水滴形通道Ⅱ区和Ⅲ区域内气泡的等待时间和生长时间均随雷诺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气泡的生长时间大于等待时间,此外,针肋末端Ⅱ区域的等待时间和生长时间均比Ⅲ区域的更短。
    • 冯龙龙; 钟珂; 张羽森; 商庆春; 贾洪伟
    • 摘要: 通过实验研究了环境友好型制冷剂R1234yf在内径为0.5mm的水平圆形微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测量了不同工况下R1234yf的沸腾换热系数(HTC),并与传统制冷剂R134a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和干度对换热系数变化规律的影响。实验条件为:饱和温度(17±1)°C,质量流速1000~2500kg/(m^(2)·s),热流密度25~143kW/m^(2)。实验结果表明:R1234yf的换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而质量流速和干度的影响较小,核态沸腾为其主导换热机制。对比R1234yf和R134a在相同工况下的换热特性,发现两种工质的平均换热系数差别较小,并均随着热流密度增大而逐渐增加,但是R1234yf发生干涸(Dryout)时的热流密度小于R134a。将实验数据与已有文献中的核沸腾主导的经验关联式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较好的吻合。
    • 毛纪金; 张东辉; 孙利利; 雷钦晖; 屈健
    • 摘要: 多孔材料对沸腾换热的强化是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主题。本文针对两种不同的烧结结构——并联微通道和扁平通道(仅有烧结底层),以去离子水为工质,进行了过冷流动沸腾换热实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并联微通道的传热系数和临界热流密度远高于扁平通道,这和并联微通道优异的毛细供液性能相关。底厚粒径比对并联微通道的沸腾换热性能影响较大,过大的底厚粒径比会造成换热性能的下降。质量通量对小粒径样品的沸腾曲线和换热性能均影响较大,对大粒径(d=120μm)样品的沸腾曲线影响较小。烧结并联微通道的平均压降大于扁平通道。相同底厚下,平均压降随着微通道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可视化观察表明:两种通道在中高热流密度流型不同,其主要相变机制均为薄液膜蒸发模式。
    • 梅响; 姚元鹏; 吴慧英
    • 摘要: 连通微通道(平行主通道由支流通道连通)流动沸腾传热具有优越的换热性能,但其传热传质强化机理尚不够明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鉴于此,本文基于流体体积函数(VOF)方法,对连通微通道内过冷流动沸腾进行二维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了流场扰动、脱落汽泡与壁面间的薄液膜分布对微通道当地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连通微通道存在两种强化换热机理:支流通道脱落汽泡可增强主通道流场扰动,进而促进了通道热边界层再发展;脱落汽泡与热壁面间可形成薄液膜,该薄液膜减小了换热热阻。同时研究了支流通道倾角(θ)对连通微通道强化换热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θ时,连通微通道整体平均传热系数提高10.51%~17.66%,单个主通道平均传热系数最高可提升27.94%,且θ=45°时连通微通道具有最佳换热特性。该研究有望为芯片高效冷却结构的设计提供指导。
    • 王雨晨; 方奕栋; 苏林; 杨文量; 张昭
    • 摘要: 为研究平行通道直冷板的压降特性对换热的影响,本文对不同质量通量(118~1300 kg/(m^(2) s))、入口过冷度(2.5~8 K)条件下低压制冷剂R1233zd(E)在平行通道直冷板内的摩擦压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单相及两相摩擦压降以及气液相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制冷剂单相情况下,随热流密度的增加,通道内的摩擦压降先减小后增加。当制冷剂进入两相状态后,摩擦压降随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快速增长;质量通量的增加会使汽化核心的位置延后,导致摩擦压降变化趋势突变点的出现有所推迟。此外,在高热流密度下,制冷剂液相速度和气液相相对速度均有所增加;相同干度条件下,较高的质量通量使气液相相对速度增加,摩擦压降增速变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