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摩擦压降

摩擦压降

摩擦压降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力学、原子能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359433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东北电力大学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制冷学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上海市制冷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等;摩擦压降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阎昌琪、孙立成、林宗虎等。

摩擦压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59433 占比:99.97%

总计:359541篇

摩擦压降—发文趋势图

摩擦压降

-研究学者

  • 阎昌琪
  • 孙立成
  • 林宗虎
  • 秋穗正
  • 贾斗南
  • 陈听宽
  • 丁国良
  • 俞坚
  • 公茂琼
  • 周云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闫子豪; 李玲; 许玉
    • 摘要: 为了研究环保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摩擦压降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首先总结了12种管内流动沸腾摩擦压降模型,然后搜集了关于7种环保制冷剂在管径1~8 mm圆管内流动沸腾的962个实验数据点。通过对比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发现各模型的预测误差均较大,精度最高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31.6%,误差最大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超过100%,表明现有模型并不能很好预测环保制冷剂沸腾换热摩擦压降
    • 周云龙; 刘起超
    • 摘要: 起伏振动下气液两相流摩擦压降的准确计算对海洋核动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实验研究了不同振动和流动工况下30°倾斜上升管气液两相流摩擦压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起伏振动下摩擦压降波动幅度和平均值显著增大。与静止状态相比,起伏振动下摩擦压降的多尺度熵值除泡状流外明显增大,且呈现大幅振荡现象,流动不稳定性更加显著。静止状态摩擦压降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误差较大,现有模型对于起伏振动状态不适用。分析流动和振动参数对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发现其与均相雷诺数成反比,与振动幅值以及频率成正比。以大量实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起伏振动状态的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关系式,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 伍权; 朱萌; 陈磊; 卿浩然; 周琳刚; 许凯; 苏胜; 胡松; 刘辉; 向军
    • 摘要: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流动摩擦阻力特性尚不明晰,现有阻力预测公式泛化能力不强。对S-CO_(2)在垂直上升光滑圆管中进行湍流流动的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质量流速、压力和热流密度对S-CO_(2)流动摩擦阻力的影响,实验参数范围为质量流速750~2 200 kg/(m2·s),流体压力10~20 MPa,热流密度200~340 kW/m2以及主流温度60~500°C(远离拟临界点)。实验结果表明:S-CO_(2)流动摩擦阻力随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有利于S-CO_(2)发电的大规模工程应用;S-CO_(2)流动摩擦阻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主要原因在于压力增加导致CO_(2)流体密度增加。根据实验数据,构建了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对S-CO_(2)流动摩擦阻力的有效预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R=0.998 6,超过98%的预测值均在10%的误差范围内,表明该模型拟合精度高,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 刘建龙; 梁兴露
    • 摘要: 以氮气作为气相流体,分别采用纯水和乙醇为液相流体,对水平矩形小通道(d h=1.2 mm)内的两相流压力降开展实验研究,同时采集了两相流压降数据,采用高速摄影仪对两相流流型进行了拍摄。根据流型解释了表面张力对摩擦压降的影响,并将均相流模型和分相流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得出如下结论:在较低折算流速下,均相流模型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效果较好;分相流模型对于实验结果预测的整体性较好,其中预测效果最好的是Zhang计算模型。基于实验得到的Chisholm系数C和X之间的变化关系,同时考虑了流体物性对摩擦压降的影响,对Chisholm计算式进行了修正,新公式对实验压降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 闫凯; 张建文; 乌晓江
    • 摘要: 应用部件压力法,并结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物性数据库分析了包括管屏几何结构、热力学参数以及动力学参数在内的多个关键因素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量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管屏内水蒸气工质的阻力高于二氧化碳工质,而二氧化碳工质的流量偏差小于水蒸气工质条件;质量流速500 kg/(m^(2)·s)是管屏内流量分配出现正、负流量特性转换的阈值。质量流速低于该值呈正流量特性,高于该值呈负流量特性;随着管屏入口压力和入口温度的增加,管屏内工质流量偏差更趋向于平缓;随着热偏差系数和加热功率的增加,管屏内工质流量分配的负流量特性增强。
    • 王雨晨; 方奕栋; 苏林; 杨文量; 张昭
    • 摘要: 为研究平行通道直冷板的压降特性对换热的影响,本文对不同质量通量(118~1300 kg/(m^(2) s))、入口过冷度(2.5~8 K)条件下低压制冷剂R1233zd(E)在平行通道直冷板内的摩擦压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单相及两相摩擦压降以及气液相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制冷剂单相情况下,随热流密度的增加,通道内的摩擦压降先减小后增加。当制冷剂进入两相状态后,摩擦压降随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快速增长;质量通量的增加会使汽化核心的位置延后,导致摩擦压降变化趋势突变点的出现有所推迟。此外,在高热流密度下,制冷剂液相速度和气液相相对速度均有所增加;相同干度条件下,较高的质量通量使气液相相对速度增加,摩擦压降增速变快。
    • 李响; 李秋英; 密晓光; 陈杰; 邱国栋; 蔡伟华
    • 摘要: 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动规律十分复杂,导致气液两相摩擦压降的计算缺乏通用性好的可靠关联式.文中综述已有管内气液两相摩擦压降的经验关联式与理论关联式.经验关联式包括均相流模型、漂移流模型以及基于流型的计算模型,理论关联式包括考虑分层流、环状流等典型流型特征的关联式.最后总结了现有关联式的现状,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指导.
    • 肖瑶; 刘茂龙; 陈硕; 丛腾龙; 刘利民; 刘莉; 张伟; 徐子伊; 沈聪; 张琦; 顾汉洋
    • 摘要: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结构紧凑、传热高效、可靠性强,在先进小型堆中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其管侧螺旋管内过冷水受热变为过热蒸汽,覆盖全部传热区域,且受螺旋几何、离心力及二次流影响,流动传热行为演化机制复杂,现有模型限制了高性能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螺旋管内热质传输行为开展了系统性实验和理论研究,建立了几何尺寸和热工参数范围最广泛的螺旋管传热、阻力基础热工实验数据库,明确了周向非均匀传热与沿程传热机制转变规律。基于机理分析,构建了高精度全工况的预测模型库,提出了三区干涸点、基于干度梯度的干涸后传热、宽范围两相摩擦倍增因子等模型,实现了全传热区域高精度预测。本文结果可满足先进反应堆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设计需求。
    • 薛涵文; 聂峰; 赵延兴; 董学强; 郭浩; 沈俊; 公茂琼
    • 摘要: 丙烷(R290)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自然制冷剂,其两相流动压降特性在换热器设计及制冷系统优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目前对于低质量流率以及低饱和压力条件下的压降分析相对较少,且仅有少数研究结合流型进行分析。因此,开展了R290在内径6 mm的水平光管内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在如下实验工况范围内,质量流率70~190 kg·m^(-2)·s^(-1),热通量10.6~73.0 kW·m^(-2),饱和压力0.215~0.415 MPa,干度0~1,获取了压降实验数据,并进一步基于实验工况以及流型分析了加速压降、两相摩擦压降的变化趋势。对比了现有的摩擦压降关联式并基于Friedel模型,使用Rev/Rel和液相Froude数Fr表征气液相相互作用,获取了一个新的基于流型的两相摩擦压降关联式。新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R290实验数据,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ARD)为-0.2%,平均绝对相对偏差(AARD)为5.2%,λ_(30%)为97.9%。对比文献中的实验数据,10组数据预测结果的ARD为10.0%,AARD为19.3%,λ_(30%)为80.3%,由此可见新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精度和适用性。
    • 李庆普
    • 摘要: 基于现有测试平台对管内液相流动换热压降进行研究,通过调节工质泵转速、水箱温度等实现对工质流量、饱和压力的调节,调节预热段、蒸发段电加热功率,实现对实验管进、出口工质状态的控制,进而为实验提供可靠、稳定的运行环境;数据分析中,对管内工质摩擦压降、局部压降进行综合考虑,对测压工装进行特别设计,以提高压降测量精度.实验结果显示:管内总压降和局部压降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局部压降在总压降中占比约为7.8% ~ 9.1%,各公式对摩擦压降的预测误差波动范围为1.03% ~ 1.79%,且当质量流量< 75 kg/h时,各公式预测误差小于10%,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实验数据的精确性.此外,袁恩熙公式在四个预测公式中预测精度最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