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吡嗪
格列吡嗪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70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37篇;相关期刊281种,包括药物分析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2011第三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暨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安全与药源性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等;格列吡嗪的相关文献由1469位作者贡献,包括潘卫三、聂淑芳、杨文英等。
格列吡嗪
-研究学者
- 潘卫三
- 聂淑芳
- 杨文英
- 欧阳德方
- 高永吉
- 姜凯
- 王冠
- 王超
- 邢小燕
- 卜石
- 吴宗好
- 孟晋
- 平其能
- 张志宏
- 王娜
- 赵文惠
- 郭宗华
- 丛日刚
- 亓翠玲
- 何仲贵
- 刘泽源
- 刘超
- 吕文莉
- 吴国亭
- 周鹏
- 姚岩
- 孙国庆
- 安英
- 崔炎棠
- 廖晓征
- 张姝
- 张慧英
- 张玲玲
- 张芝庭
- 徐秀卉
- 操峰
- 曹相林
- 李靖
- 杨华章
- 肖衍宇
- 范文源
- 贺同庆
- 贾法强
- 郝光涛
- 陈婧
- 雷蕾
- 龙连清
- 丁富新
- 丁黎
- 万刚强
-
-
熊小芹;
冯潇宇;
毛爱珺;
马丁
-
-
摘要: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和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观察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和体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分别为76.67%、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各指标水平较低,血脂水平改善幅度较大,体质量、体质指数及体脂百分比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格列吡嗪相比,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更具优势,可提升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
-
-
傅瑶
-
-
摘要: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00例2019年3月~2021年3月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试验组(150例)。对照组口服格列吡嗪缓释片,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卡波糖片,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功能。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餐后2 h胰高血糖素样肽-1(2 h GLP-1)、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高于治疗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格列吡嗪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功能,进而可提高临床疗效。
-
-
何劼毅;
黄翰林;
漆欣筑;
祝晶
-
-
摘要: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体外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pH 7.8~8.0的磷酸盐缓冲液5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75 r/min溶出时间为305 min。使用HPLC法对溶出样品检测结果。结果:格列吡嗪在2.52~5.54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回收率为99.0%(RSD=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
-
-
漆欣筑;
祝晶;
何劼毅;
黄翰林
-
-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中格列吡嗪的含量均匀度,为胶囊中格列吡嗪含量均匀度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可靠实验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甲醇(45︰55),检测波长225nm。结果:格列吡嗪在19.97~29.9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62193X+46178(R~2=0.9994),方法回收率在99.02%~100.80%之间(RSD为0.58%),3批样品的格列吡嗪含量均匀度测定结果符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规定;结论:该方法测定格列吡嗪含量均匀度专属性强,准确度与精密度均良好,可以用于胶囊中格列吡嗪含量均匀度的测定,并为推动该品种药品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
漆欣筑;
祝晶;
何劼毅;
黄翰林
-
-
摘要:
采用C_(18)色谱柱,分别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不同体积比(V∶V)(80∶20)和(45∶55)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分别为233 nm和225 nm的条件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中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含量。结果表明,盐酸二甲双胍在20.07~30.11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90083 c+1652.8(r^(2)=0.9995),方法回收率在98.46%~101.19%之间(RSD为0.95%),3批样品的盐酸二甲双胍含量在97.53%~100.26%之间;格列吡嗪在17.48~32.4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62928 c+26302(r^(2)=0.9997),方法回收率在98.82%~100.80%之间(RSD为0.64%),3批样品的格列吡嗪含量在99.83%~101.71%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测定该制剂中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的含量,可作为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的质控检测标准。
-
-
黄宏华
-
-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接受格列吡嗪治疗对血糖变化、血脂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厦门市第五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采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FPG、HbA1c、2 hPG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G、LDL-C、TC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OMA-IR(4.1±0.5)、DSQL总分(36.1±2.1)分均低于常规组(5.2±0.6)、(47.2±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4、13.72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常规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结论 格列吡嗪具有降糖调脂、增强胰岛素的作用,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
张树梅;
李俊武;
李星辰
-
-
摘要: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与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格列吡嗪治疗,研究组48例给予格列美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皮疹、低血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且总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使用格列美脲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副作用小,值得推荐使用.
-
-
贺立燕
-
-
摘要:
目的 探究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将该校附属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3月入选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FPG为(6.32±1.19)mmol/L、2 hPG为(9.65±1.13)mmol/L、HbA1c为(6.25±0.5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PG的(8.90±1.52)mmol/L、2 hPG为(10.94±1.36)mmol/L、HbA1c为(8.10±0.64)%;观察组治疗后的FPG、2 hPG、HbAlc水平均显著要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3、4.614、14.190,P0.05).在治疗总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00%,显著要比对照组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结论 在临床中,采取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医治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并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性好.
-
-
吴涛
-
-
摘要: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采用格列吡嗪、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60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抽取30例口服阿卡波糖,归为对照组;另30例加服格列吡嗪,归为研究组,观察治疗前(入院第2 d)、治疗后(治疗24周后)血糖控制情况及用药期间食欲减退、腹泻、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便完成对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的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T2DM实施格列吡嗪、阿卡波糖共同治疗的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确保用药安全性.
-
-
李朝晖;
刘彩娟;
伍翠娴;
陈超凤
-
-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或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控制不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日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T2DM控制不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HbA1C、尿ACR均明显下降,C肽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片联合西格列汀治疗T2DM控制不佳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二甲双胍片联合格列吡嗪,且安全性高.
-
-
唐希;
吴行伟;
贾立华;
郝光涛;
任文静;
吴坤;
赵振满;
刘泽源
- 《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测定人血浆中格列吡嗪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计算两种制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自身交叉试验设计,24名受试者分别服用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5mg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其血药浓度.计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5mg后格列吡嗪的平均Cmax分别为(471.88±108.10)μg·L-1和(480.58±132.63)μg·L-1,t1/2分别为(5.15±1.31)h和(5.32±1.27)h,Tmax分别为(3.40±1.54)h和(3.71±1.30)h,AUC0-tn分别为(2805.71±592.61)μg·L-1·h和(2720.28±562.24)μg·h·L-1.结论:建立的HPLC-MS/MS法灵敏,简单,可用于血浆中格列吡嗪血药浓度的测定;受试者服药后血药浓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种制剂所含的格列吡嗪生物等效.
-
-
于栋伟;
顾琴华
- 《2011第三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暨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安全与药源性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患者,女,69岁,两次均因突发神志不清收住院,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梗塞症,两次神志不清时测血糖<2 mmol/L.且都是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缓释片),故诊断为药物相关性低血糖症.调整降糖药磺酰脲类降糖药改为双胍类后,血糖维持在6~7.5mmol/L之间,出院后继续随访中.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时一定要监测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的产生.一旦有磺酰脲类药物致低血糖反应,应改用其他降糖药物为宜.
-
-
-
夏瑞;
张喆
- 《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格列吡嗪为口服降糖药,不法分子经常擅自掺加于中药中用于治疗糖尿病,增加疗效.这些非法加入西药降糖药的中药严重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为了快速鉴定出非法药物中是否含有西药降糖药,本文建立了一次测定苯乙双胍、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的方法.
-
-
殷三福;
陈治锦;
梁国栋
- 《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目的:测定复方肠溶片中格列吡嗪释放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0.06%冰醋酸溶液:乙腈(50:50)为流动相,8检测波长275nm.释放度以浆法测定,转速75r./min,45min取样.结果在0.4~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8%,RSD为0.85%(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署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释放度测定和质量控制方法.
-
-
-
-
-
张晓东
-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用LC-MS/MS法测定降糖类中药制剂中格列本脲等化学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液相色谱柱,以乙酸铵(0.01mol/l)-乙腈-甲醇(35:10:55)为流动相,流速为0.35ml/min。结果:样品中格列本脲、格列吡嗪、苯乙双胍分离度、峰形都较好,线性关系良好。格列本脲线性范围为20.06~1003ng/ml,R2=0.9996,其收率为106.9%,RSD为1.58%;格列吡嗪线性范围为20.12~1006ng/ml,R2=0.9995,其回收率为100.6%,RSD为1.46%;苯乙双胍线性范围为4.004~200.2 ng/ml,R2=0.9992,其回收率为97.0%,RSD为1.60%。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能检测出降糖类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格列本脲等化学物质,结果准确。
-
-
万春花;
南昌大学化学系;
倪永年;
龙洲雄;
胡海山
- 《2006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些不法生产商利用患者急于治疗又不想服用药物的心理,违反中"食品不得加入药物"的规定,在调节血糖的保健食品中违规添加西药以扩大功效,并从中牟取暴利.本文应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盐酸二甲酸胍、盐酸苯乙双胍、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六种降血糖西药成分,11分钟可实现六组分的完全分离,快速准确,可用于保健品中是否违禁添加西药成分的检测,也可用于西药、中成药中以上六种降糖成分的检测. 本文采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 μ m);流动相为乙腈-0.2g/L磷酸溶液(60:40,V/V);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35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