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降糖药

降糖药

降糖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9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69153篇;相关期刊568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等;降糖药的相关文献由265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华、李长玉、杨文英等。

降糖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9 占比:2.55%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9153 占比:97.39%

总计:71006篇

降糖药—发文趋势图

降糖药

-研究学者

  • 王建华
  • 李长玉
  • 杨文英
  • 邹大进
  • 张家庆
  • 王娜
  • 纪莎
  • 卜石
  • 向红丁
  • 张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黎洁
    • 摘要: 前不久,55岁的董先生因突发口眼歪斜和左侧偏瘫而被送往医院就诊。经检查,董先生被确诊为脑梗死。家人很不理解,董先生好好的人怎么毫无征兆就偏瘫了呢?然而,在医生看来,董先生发病前并非无迹可寻。医生检查后对董先生家人说,他这是典型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董先生早在8年前就得了糖尿病,没有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自觉没有不舒服,但他平时不注意控制饮食,缺乏运动,且不按时服用降糖药,结果引发大血管并发症。
    • 何羽
    •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使用降糖药物种类、用药特点和多重用药情况,为我院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治疗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取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且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使用降血糖药物的医嘱,分析降糖药物用药使用情况。结果157例糖尿病患者中单药治疗占42.68%,二联治疗占30.57%,三联治疗以上占26.75%。DDDs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结论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方案与指南基本相符。
    • 向玉芳; 孙辉; 陈月; 王宁生; 罗世书; 张智; 冯变玲
    •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药品不良反应(ADR)及联合用药方案。方法选取陕西省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间所有T2DM患者ADR报告,分析基本情况、ADR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共收集到陕西省T2DM患者ADR报告2050例,主要造成胃肠系统损害、代谢营养障碍和皮肤附件损害,女性、高龄、合并用药是造成ADR的常见因素,二甲双胍的二联用药在所有联合用药的病例报告中数量最多。结论重点关注ADR发生的高危人群,包括女性、高龄患者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者,并慎重选择联用药物。
    • 傅菁岚; 邓媛媛; 张颖; 章鑫煦; 陈施静; 刘慧霞
    • 摘要: 甲状腺癌(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糖尿病(DM)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或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TC与DM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众多研究表明这两种疾病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相关性。
    • 王维波; 陈华; 孙建华; 魏伟; 王玲华; 张华琦; 王金英
    • 摘要: 目的:分析2017~2019年山东省降糖药致严重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最终评价为严重的ADR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剂型、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6例严重ADR报告中,男性147例(43.75%),女性189例(56.25%);61~70岁患者占比最高(112例,33.33%)。涉及的ADR类型包括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232例,69.0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78例,23.21%)、危及生命(25例,7.44%)和导致显著的或永久的人体伤残或器官功能的损伤(1例,0.30%)。用药共计356例次,药品剂型及给药途径分别以片剂(188例次,52.81%)、口服给药(239例次,67.13%)为主。报告排名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格列美脲片(34例次,9.55%)、盐酸二甲双胍片(25例次,7.02%)、消渴丸(22例次,6.18%)。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代谢和营养障碍(161例次,30.32%)和胃肠损害(114例次,21.47%)。治疗过程中,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有277例(82.44%),病程延长50例(14.88%),病情加重9例(2.68%);最终转归结果为治愈185例(55.06%),好转145例(43.15%)。结论:医务人员应提高对降糖药致ADR的认知和治疗水平,促进糖尿病患者安全合理用药;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测、做好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意识,降低ADR发生率。
    • 李畏斓
    •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糖尿病并脑梗死吞咽障碍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收治中的84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神经缺损功能,后对综合功能评分进行计算,并行计算结果的比较,评估吞咽功能以及症状积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0.4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8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针对各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的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检验后均降低,而组间数据中,静脉血糖指标数值于对照组比实验组高(P0.05);干预后通过SSA以及各患者的藤岛一郎吞咽评分等维度评估吞咽障碍程度,针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检验,分值均改善,其中SSA评分在实验组比对照组低,而藤岛一郎吞咽评分在实验组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通过饮水呛咳以及无法吞咽等两个维度评估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针对数据进行检验均降低,而组间数据中在实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选择早期规范康复吞咽训练联合降糖药物作为治疗方案,可使糖尿病并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者神经功能改善,治疗有效性提高。
    • 吴文雄
    • 摘要: 目的:为探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合并降糖药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使用精神药物和降糖药的类型及频率,并分析抗精神病药之间联合用药情况,列出所有药物使用剂量并判断用药正确。结果:患者使用精神药物剂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其中氨磺必利占比41.82%;抗精神病药两药联用占比30.00%,三药联用占比16.36%,而抗精神病药与辅助精神药合用的使用频率占比69.09%;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剂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中二甲双胍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占比60%,其次为吡格列酮,占比30%,而阿卡波糖占比10%。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氨磺必利最多,针对该类患者,用药原则需提供用药监护,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尤其是在进行单一或联合应用抗精神病药时,注意其对血糖能力的影响。
    • 刘洪涛
    • 摘要: 目的评估糖尿病行长效胰岛素+降糖药口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142例糖尿病患者,入院时掷骰子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71例,单一组行长效胰岛素治疗,联合组增加降糖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有效性。结果联合组和单一组用药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合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且比单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合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比单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7.18%,高于单一组(8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胰岛素+降糖药能达到较高的有效性,可控制血糖,纠正胰岛素功能。
    • 常怡勇
    • 摘要: 如今,糖尿病可防可控已为共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是各类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和特异性表现,是影响糖尿病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选择上更应关注药物对微血管病变的影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 赵云
    • 摘要: 目的观察合理口服降糖药物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的作用,总结其对孕妇糖代谢与新生儿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理口服降糖药。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对比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4.12±0.24)%、空腹血糖(5.24±0.29)mmol/L,低于对照组的(5.43±0.37)%、(6.84±0.3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合理口服降糖药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的糖代谢水平,改善新生儿的预后,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可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