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串联质谱法

串联质谱法

串联质谱法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839篇,主要集中在药学、轻工业、手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3篇、会议论文186篇、专利文献19353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法医学杂志、食品安全导刊、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93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六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第五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药学分会暨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论坛)等;串联质谱法的相关文献由3187位作者贡献,包括付亚宁、陈欢、韩书磊等。

串联质谱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3 占比:2.07%

会议论文>

论文:186 占比:0.93%

专利文献>

论文:19353 占比:97.00%

总计:19952篇

串联质谱法—发文趋势图

串联质谱法

-研究学者

  • 付亚宁
  • 陈欢
  • 韩书磊
  • 庞永强
  • 罗彦波
  • 吴达
  • 周伟燕
  • 姜兴益
  • 张洪非
  • 朱风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雨雨; 许佳; 刘娜; 李洪俞; 王燕; 牟凯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该院近3年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筛查结果,了解该地区HPA筛查技术应用及家系基因变异情况,可进一步提高筛查、诊治、产前诊断的能力。方法采用荧光法和串联质谱法检测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自愿接受筛查的128997例新生儿足跟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血串联质谱、生化、尿气相色谱、基因等相关检测进行确诊。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能有效检出11例确诊HPA患儿。筛查的128997例新生儿中有11例确诊为HPA患儿,其中轻度HPA患儿2例,经典型PKU患儿9例;由2例家系基因结果发现新发变异c.155T>G。结论该研究综合分析了HPA发病率、家系基因变异及荧光法、串联质谱法和基因检测3种主要方法联合应用的最新情况,有助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质量的提高、HPA患儿的早期诊治、遗传咨询等。
    • 封露露; 贾立云; 弓苗; 马翠霞; 封纪珍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新生儿高脯氨酸血症筛查情况,了解其患病率及脯氨酸脱氢酶(proline dehydrogenase,PRODH)突变情况。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技术-非衍生法检测滤纸干血斑中脯氨酸浓度,对石家庄市2014年1月—2020年12月出生的活产新生儿进行筛查,进一步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筛查阳性患儿进行PRODH基因突变检测,Sanger测序验证。结果:172895例新生儿中筛查阳性患儿10例,基因确诊5例,患病率为1/34579。5例患儿中PRODH基因复合杂合突变4例;基因整体杂合缺失1例。基因突变分析发现点突变4种,其中文献已报道2种,分别为c.1322T>C和c.1363G>T;文献尚未报道2种,分别为c.273+1G>C和c.334delA。随访结果发现,除1例患儿语言发育稍落后,其余均正常。结论:石家庄市新生儿高脯氨酸血症患病率为1/34579;检测到基因突变确诊5例患儿,发现2种未报道基因突变,丰富了基因数据库。
    • 宫丽霏; 杨楠; 赵金琦; 杨海河; 唐玥; 李璐璐; 孔元原
    • 摘要: 目的:探讨北京市新生儿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D)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2014年8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100603名新生儿干血斑中酰基肉碱水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尿有机酸,高通量测序检测基因突变。对SCADD确诊患儿进行临床、生化指标检查及基因突变特点分析,并随访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100603名活产新生儿中初筛丁酰基肉碱(C4)浓度升高或伴C4/丙酰基肉碱(C3)比值升高196名,召回131名新生儿,确诊SCADD患儿5例,SCADD发病率为4.97/10万(1/20121)。5例确诊患儿均无明显临床表现,血C4及C4/C3比值均增加,其中4例尿乙基丙二酸增加。5例确诊患儿中,ACADS基因检测到7种突变,均为已报道错义突变,其中1例患儿为纯合突变,其余均为复合杂合突变。5例患儿的随访年龄中位数为33(4~4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临床症状,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结论:北京市SCADD发病率为1/20121,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的SCADD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预后较好。
    • 陈敏; 尹一帆; 刘浩; 彭勇; 叶亮; 罗茜; 苗静琨
    • 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市脂肪酸氧化代谢病(FAOD)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及预后。方法:采集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招募的35374名新生儿的血液标本,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干血斑中酰基肉碱谱,初筛阳性的患儿于2周内召回,进一步通过尿有机酸、血生化及基因检测等方法确诊,并对确诊患儿进行治疗和随访。结果:35374名新生儿初筛阳性267例,初筛阳性率为0.75%,基因确诊5例(FAOD发病率为1/7075),其中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CD)3例(发病率为1/11791),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SCADD)和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各1例(发病率均为1/35374)。3例PCD患儿SLC22A5基因突变以c.1400C>G和c.338G>A常见,c.621G>T为新突变,其中2例患儿予口服补充左卡尼汀,随访期间无临床表现;1例患儿拒绝治疗,于6月龄急性发作,补充左卡尼汀后症状好转,现生长发育正常。1例SCADD患儿检出ACADS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417G>C和c.1054G>A),无临床表现。1例VLCADD患儿检出ACADVL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1349G>A和c.1843C>T),新生儿期急性发作,治疗好转后予富含中链脂肪酸的奶粉喂养至今,随访期间发育正常。结论:重庆市FAOD发病率较高,其中PCD比例最高,VLCADD患儿临床表型严重。通过新生儿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李改杰; 田丽萍; 郭元芳; 李育霖; 孙萌; 邹卉
    • 摘要: 目的:建立串联质谱法检测6种溶酶体贮积症(LSD)相关酶活性切值的计算方法。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法对26689名新生儿及7例临床确诊患儿进行6种LSD(糖原贮积症Ⅱ型、法布里病、黏多糖贮积症Ⅰ型、克拉伯病、尼曼-皮克病A/B和戈谢病)相关酶活性检测,将每批次酸性β葡糖脑苷脂酶、酸性鞘磷脂酶、β半乳糖脑苷脂、α-L-艾杜糖苷酸酶、酸性α葡糖苷酶活性中位数的20%以及α半乳糖苷酶活性中位数的30%作为切值。对酶活性结果小于切值70%的标本进行基因诊断。结果:7例临床确诊患儿的酶活性均低于相应切值,提示本研究建立的切值计算方法有效。26689名新生儿筛查LSD可疑阳性142例(0.53%),其中β半乳糖脑苷脂缺乏25例、α-L-艾杜糖苷酸酶缺乏1例、α半乳糖苷酶缺乏19例、酸性α葡糖苷酶缺乏97例。确诊LSD患儿8例,其中糖原贮积症Ⅱ型3例、克拉伯病3例、法布里病2例,阳性预测值约为5.6%。6种LSD酶活性切值在3—8月份时均呈下降趋势,在9—12月份时均呈上升趋势,不同月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串联质谱法筛查LSD相关酶活性切值计算方法有效,其中温度、湿度等因素可影响酶活性。
    • 张祖康; 徐文; 周长凯; 尚新华; 周风彩; 荆凡波
    •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浓度的方法,并初步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行为。方法以甲基叔丁基醚液-液萃取大鼠血浆样品,采用UltimateAQ-C18column(3.0μm,2.1mm×100.0m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柱温40°C,以流动相乙腈(A,含体积分数0.001甲酸)-体积分数0.001的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0.5min,体积分数0.25A;0.5~3.5min,体积分数0.25~0.70A;3.5~4.0min,体积分数0.70A),流量0.4mL/min,进样量10μL,分别以质子数/电荷数的比值(m/z)590.5→540.4和m/z646.7→587.0为待测成分及内标的质谱检测条件。大鼠灌服5、10、20mg/kg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后,分别在0、0.5、1.0、1.5、2.0、2.5、3.0、4.0、6.0、9.0、12.0和24.0h取样,测定其血浆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浓度,应用药动学数据处理软件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质量浓度为0.1~10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1μg/L;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内标的提取回收率均高于93%,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均<10.7%;苯甲酰新乌头原碱样品在室温和低温长期放置稳定性、冻融稳定性、预处理后供试液稳定性RSD分别小于10.2%、4.6%、10.9%、3.4%;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在大鼠体内吸收较快,达峰时间约2h,但是吸收较差,绝对生物利用度仅有0.76%。结论本文建立的LC-MS/MS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适用于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药动学研究。
    • 穆文娟; 郝丽婷; 董勤; 杨建平
    • 摘要: 目的对14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的临床表现、基因突变类型、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为筛查及治疗MMA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4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经串联质谱技术、基因测序确诊为MMA的1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5例,发病年龄16 h~7岁不等。7例合并型MMA患儿给予药物治疗,5例单纯型MMA患儿给予饮食控制治疗(2例患儿于治疗前已死亡)。结果14例MMA患儿中9例(64.3%)通过新生儿筛查发现,5例(35.7%)为发病后临床诊断。14例患者均接受基因检查,并均检出突变,其中MUT基因突变6例,MUT基因与MMA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1例,MMACHC基因突变5例,MMAA基因突变1例,CD320基因单杂合突变1例。14例患儿均接受了随访,最长随访时间4年,3例患儿已死亡,存活的11例患者中,4例患儿生长发育基本正常,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经过不同治疗方法后,7例合并型MMA患儿的血丙酰肉碱C3水平[治疗前:(6.99±0.94)umol/L,治疗后:(4.19±2.04)umol/L]、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C3/C2[治疗前:1.07±0.45,治疗后:0.57±0.14]、尿甲基丙二酸水平[治疗前:(159.17±138.48)umol/L,治疗后:(57.69±46.25)umol/L]及甲基枸橼酸水平[治疗前:(42.20±43.82)umol/L,治疗后:(3.18±5.51)umol/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5例单纯型MMA患儿的血丙酰肉碱C3水平[治疗前:(13.45±3.97)umol/L,治疗后:(5.88±2.97)umol/L]、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C3/C2[治疗前:1.01±0.43,治疗后:0.58±0.57]、尿甲基丙二酸水平[治疗前:(172.32±128.29)umol/L,治疗后:(22.50±27.30)umol/L]及甲基枸橼酸水平[治疗前:(7.02±2.52)umol/L,治疗后:(0.81±1.13)umol/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及MMA早期确诊至关重要。基因检查对MMA患儿的进一步诊断、治疗及预测预后至关重要。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患儿基因型、发病年龄及对维生素B12的反应性有关。
    • 陈晓绒; 葛海静; 王根芬; 李翔; 杨樱之
    • 摘要: 目的了解宁海县儿童维生素A、D水平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5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采取UPLC-MS/MS方法检测维生素A、D水平。结果剔除已进行医学干预的营养不良儿童350例,最终1704例纳入研究。维生素A水平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维生素D总体水平和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6岁儿童维生素D3含量高于4~6岁儿童;维生素A的水平季节分布表现为春>夏>秋>冬,维生素D表现为春>秋>冬>夏(P0.05)。结论维生素A、D的水平与年龄、季节、营养状况有关,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季节、营养状况合理补充。
    • 万智慧; 刘伟; 芦丽红; 简永建; 于璐; 蔡博伦; 赵宇菲; 马志军
    • 摘要: 目的对国产“MS/MS琥珀酰丙酮和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测定试剂盒”(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S/MS试剂盒)测定新生儿干血滤纸片(dried blood spots specimens,DBS)中氨基酸和肉碱这两类指标的性能进行验证,评估其是否适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方法(1)通过测定室内质控品和室间质控品,评估精密度和准确度;(2)收集1513例干血滤纸片样本,同时使用MS/MS试剂盒和NeoBase^(TM) Non-derivatized MSMS kit(Perkin Elmer公司)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试剂盒的一致性,并比较MS/MS试剂盒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3)对MS/MS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筛查指标的参考范围。结果(1)MS/MS试剂盒检测10种氨基酸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36%~6.85%(CV_(批内))和2.52%~7.44%(CV_(批间)),1种琥珀酰丙酮和15种肉碱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42%~7.12%(CV_(批内))和4.23%~9.54%(CV_(批间))。准确度符合要求;(2)MS/MS试剂盒与NeoBase^(TM) Non-derivatized MSMS kit的一致性评价显示,阳性一致性82.7%、阴性一致性99.5%和总一致性98.7%,kappa=0.854,MS/MS试剂盒检测多种遗传代谢病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96.8%;(3)根据检测结果建立了各筛查指标的初始参考范围,后续随着检测数据的不断积累,将进一步修正切值。结论(1)MS/MS试剂盒检测结果符合实验室性能要求,可应用于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筛查。(2)MS/MS试剂盒应用于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筛查需要根据统计结果重新设定参考区间。
    • 纪伟; 田国力; 王燕敏; 张潇分; 周卓
    • 摘要: 目的探讨遗传代谢病的疾病谱、发病率、遗传特征及随访追踪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上海部分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均在出生48 h并充分哺乳后采集足跟血置于特定滤纸上,采用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进行氨基酸、有机酸、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缺陷3大类疾病筛查,对筛查阳性病例召回诊断,确诊患儿进行治疗和随访。结果共筛查213391名活产儿,诊断遗传代谢病52例,总发病率为1∶4104,其中氨基酸代谢障碍28例(1∶7621),有机酸代谢障碍9例(1∶23710),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缺陷15例(1∶14226),发病率排在前4位的依次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12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8例、高甲硫氨酸血症6例和甲基丙二酸血症5例;另外确诊母源性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4例和母源性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2例。52例患儿随访结果,死亡5例(9.6%),失访3例(5.8%),44例(84.6%)患儿明确诊断后,按照相应的诊疗指南给予特殊奶粉或药物治疗,并定期检测随访,体格和智能发育基本正常。结论本研究初步调查了上海部分地区新生儿氨基酸、有机酸、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缺陷的发生情况,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可改善患儿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