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嘧菌酯

嘧菌酯

嘧菌酯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2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176115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农药科学与管理、山东农药信息、农药研究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等;嘧菌酯的相关文献由230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刚、张志伟、王礼文等。

嘧菌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2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6115 占比:99.61%

总计:176799篇

嘧菌酯—发文趋势图

嘧菌酯

-研究学者

  • 朱刚
  • 张志伟
  • 王礼文
  • 陈佛祥
  • 刘刚
  • 徐小兵
  • 李红卫
  • 吴建平
  • 过学军
  • 吴泽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钰洁; 颜明
    • 摘要: 为了实现产品生产与质量控制,建立了同时测定28%三环唑·嘧菌酯悬浮剂中三环唑和嘧菌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该方法以甲醇和水做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程序,以Zorbax SB-C18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50 nm对试样中的三环唑和嘧菌酯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分析,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三环唑为0.00040~0.00200 g/mL、嘧菌酯为0.00022~0.00160 g/mL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和0.9996,标准偏差分别为0.0659和0.0562,变异系数分别为0.33%和0.6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9%和99.77%。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特点,可以满足三环唑和嘧菌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陈秀宽; 顾静; 梁少东; 张铨
    • 摘要: 目的:评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嘧菌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方法:建立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测量结果的每个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茶叶中嘧菌酯残留量为0.100 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5 mg/kg(P=95%,k=2)。结论:加标回收率和标准工作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是影响嘧菌酯残留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 张钟凯; 应彩娇; 程志强; 于晓斌
    • 摘要: 采用聚丙烯腈(PAN)为原料,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载有嘧菌酯的PAN微球。研究了工作电压、嘧菌酯与PAN质量比对微球形貌与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释放试验评价了载药微球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机的工作电压是控制微球粒径大小的主要因素,其粒径随电压增大而减小,最小可至0.86μm,而嘧菌酯与PAN的质量比则主要影响微球的载药量与包封率,微球载药量最高可达34.53%,包封率最高可达79.78%。此外,载药微球在3种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均实现了长达400 min的稳定释放,表明其具有出色的缓释性能。在静电纺丝机工作电压15 kV、工作距离20 cm、PAN溶液质量浓度2%、m(嘧菌酯):m(PAN)=1:2及进样速率1.25 mL/h的条件下,可制备具有良好形貌与缓释性能的嘧菌酯/PAN微球,本研究可为农药减量增效提供一种技术路径。
    • 梁少东; 伍国怡; 张铨
    • 摘要: 建立了一种采用QuEChERS提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茶叶中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乙酸(体积比99:1)提取后,QuEChERS技术净化,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GC-MS/MS测定。以SH-Rxi-5Sil MS色谱柱程序升温,EI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在曲线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7,检出限为0.01~0.02 mg/kg,定量限为0.04~0.07 mg/kg。在茶叶中添加3个不同水平的平均回收率75.2%~9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2%~7.14%。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茶叶中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残留量的分析。
    • 贾惠言; 吴银良
    • 摘要: 本研究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柑橘中嘧菌酯、啶虫脒、吡虫啉、丙溴磷、多菌灵5种高风险农药的残留。结果显示,1)在UPLC-MS/MS下,嘧菌酯、吡虫啉、啶虫脒和丙溴磷的检出限均为0.0005 mg·L^(^(-1)),多菌灵为0.001 mg·L^(-1);多菌灵定量限为0.1 mg·kg^(-1),其余4种农药定量限均为0.01 mg·kg^(-1)。在胶体金法下,嘧菌酯、啶虫脒、吡虫啉、丙溴磷、多菌灵的检出限分别为0.2、0.5、0.3、0.2、0.3 mg·L^(-1)。2)UPLC-MS/MS回收率试验中,嘧菌酯、啶虫脒、吡虫啉、丙溴磷农药在柑橘中的添加水平均为0.010~1.0 mg·kg^(-1)时,嘧菌酯平均回收率为78%~91%,相对标准差均小于7.0%;啶虫脒平均回收率为97%~103%,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2%;吡虫啉平均回收率为88%~95%,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3%;丙溴磷平均回收率为73%~78%,相对标准差小于3.1%;多菌灵在柑橘中的添加水平为0.10~1.0 mg·kg^(-1)时,多菌灵平均回收率为87%~95%,相对标准差均小于5.0%。3)免疫层析法精密度良好;假阳性率均为0%,假阴性率为0~10%,与UPLC-MS/MS的检测结果一致。
    • 摘要: 3月22日,中农瑞华(甘肃)药业有限公司农药医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生产线项目在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园举行开工仪式。中农瑞华(甘肃)药业有限公司农药医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生产线项目是园区2022年招商引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68亿元,占地面积228亩,建筑面积1848平方米。建设年产3000吨2-氯-5-氯甲基吡啶,3000吨氯代胺及调配嘧菌酯类、乙氧磺隆、烯草酮等农药制剂10000吨生产线。
    • 高磊; 王美仙; 郭威艳
    • 摘要: 研究了应用高分辨质谱法的马铃薯种植土壤嘧菌酯残留快速筛查方法,获得土壤中嘧菌酯较为精确的残留结果,对马铃薯种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取经过嘧菌酯悬浮液施药的土壤样品,使用丙酮提取样品,通过硅镁型吸附剂层析实现净化,设定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切换正、负离子,定性并定量快速筛查土壤样品中的嘧菌酯残留情况,最终分析不同浓度嘧菌酯与施药时间对残留情况的影响。经试验分析,嘧菌酯在0.02~0.51 mg/L浓度范围呈现高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为0.9987,线性范围在0.49~49.00μg/L,定量下限为0.9μg/L,加标水平差异下回收率为105%~107%,相对偏差为1.8~3.8。同时经分析发现,嘧菌酯浓度越高,消解率越低,因此实际种植时需要适当调整嘧菌酯浓度。
    • 摘要: 采用“一锅法”由2-甲基咪唑和锌离子络合形成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的同时负载杀菌剂-吡唑嘧菌酯(Pyr),形成纳米颗粒Pyr@ZIF-8,不仅具有减缓吡唑醚菌酯光降解的作用,还有良好的酸控缓释和更高的抑菌效果。
    • 海飞; 袁水霞; 刘圣明
    • 摘要: 为了明确嘧菌酯与戊唑醇组合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嘧菌酯、戊唑醇及其组合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嘧菌酯、戊唑醇对黄瓜白粉病菌的EC_(50)值分别为3.3832μg·mL^(-1)和0.9957μg·mL^(-1);嘧菌酯与戊唑醇(质量比1∶2)对黄瓜白粉病菌的EC_(50)值为1.0698μg·mL^(-1),表现为相加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嘧菌酯和戊唑醇单剂在150 g a.i.·hm^(-2)剂量下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72.67%和74.88%。嘧菌酯与戊唑醇(1∶2)组合在67.5、112.5、157.5 g a.i.·hm^(-2)剂量下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70.99%、80.85%、83.82%,防效与剂量呈正相关。与单剂相比,嘧菌酯与戊唑醇组合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显著提高,且用药量显著降低。建议田间按照嘧菌酯与戊唑醇(质量比1∶2),推荐使用剂量为157.5 g a.i.·hm^(-2),科学用药,降低抗药性发生及作物安全性风险。
    • 摘要: 供应端的原材料成本压力、夏季高温等因素导致目前行业开工率不高,上游厂家接单意愿弱;出口需求订单并未减少,使得部分库存低位产品供应偏紧,价格止跌反弹,但市场成交量在传统淡季,并未出现增长,淡季观望情绪较浓。2022年7月31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报159.72点,环比上月基本持平;跟踪的上百个产品中,同比去年,虽然仍有77%的品种上涨,环比上月,17%的产品冲高回落,下跌品种逐步减少,而10%的产品上涨,市场稳定为主,涨跌幅超过5%的,仅嘧菌酯原药(7.7%)、毒死蜱原药(6.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