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361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63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00822篇;相关期刊470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甘精胰岛素的相关文献由5715位作者贡献,包括庞家莲、曾龙驿、蒙光义等。
甘精胰岛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0822篇
占比:96.57%
总计:104403篇
甘精胰岛素
-研究学者
- 庞家莲
- 曾龙驿
- 蒙光义
- 张磊
- 张萍
- 张颖
- 李倩
- 杨文英
- 梁慧
- 傅静奕
- 张淼
- 彭评志
- 王丽
- 王冬晓
- 王娜
- 马建华
- 姚静
- 张宁
- 彭永德
- 徐向进
- 李延兵
- 李薇
- 梁勇前
- 王敏
- 王玲
- 王芳
- 穆攀伟
- 胡德龙
- 陆菊明
- 陈小锋
- 冯佳庆
- 刘丽楠
- 卜石
- 周宇清
- 孙卫平
- 张伟
- 张国超
- 徐军
- 李学庆
- 李惠琴
- 李敬华
- 李洁
- 李海燕
- 李红霞
- 李萍
- 杨静
- 林忆阳
- 潘长玉
- 王丽娟
- 王大梅
-
-
许苏娅
-
-
摘要: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血糖调节水平、胰岛素用量、住院期间并发低血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次数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血糖控制效果非常不错,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及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
商雅鹏;
宫倩倩;
仇卫锋
-
-
摘要:
目的 探讨艾塞那钛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老年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指标及内脏脂肪面积(VF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收的82例老年腹型肥胖T2DM患者进行研究,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塞那钛。比较两组的糖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糖波动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VFA、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TG、TC、FPG、2 h PG水平、MAGE、MODD、VFA、WC、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G、TC、FPG、2 h PG水平、MAGE、MODD、VFA、WC、BM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塞那钛联合甘精胰岛素用于老年腹型肥胖T2DM患者治疗中,不仅可改善其糖脂代谢及血糖波动程度,还能减少VFA,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
姚侃男;
盛晓理;
姚定国
-
-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通过Akt和Erk信号通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PTC-1s)的增殖作用。方法构建针对人IGF1R基因的LV-NC-GFP及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感染PTC-1s,建立IGF1R正常表达及低表达的PTC-1s细胞模型。体外培养IGF1R正常表达及低表达PTC-1s细胞,分别设置为空白对照组、IGF1R正常表达PTC-1s细胞模型组和IGF1R低表达PTC-1s细胞模型组。通过CCK8法观察常规人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对细胞的增殖作用,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种胰岛素分别干预两种PTC-1s后的IGF1R下游Akt和Erk信号通路蛋白p-Akt和p-Erk的表达。结果人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对IGF1R正常表达的PTC-1s细胞的促细胞增殖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人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的促细胞增殖作用(P0.05)。人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能促使IGF1R正常表达细胞Akt和Erk磷酸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通过IGF1R激活Akt和Erk信号通路,促进PTC-1s细胞增殖,且甘精胰岛素的促PTC-1s细胞增殖作用强于人胰岛素。
-
-
关欣;
解志强;
杨丽颖
-
-
摘要:
目的针对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价值开展深入分析。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遵从“乱数表法”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参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02±2.06)mmol/L、(7.23±1.25)mmol/L、(5.36±1.39)%,均低于参照组的(12.35±1.56)mmol/L、(9.25±1.06)mmol/L、(8.7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可以明显稳定患者的血糖情况,维持不同时刻血糖均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
-
王立伟;
代广霞;
王洪光;
李爱玲;
任卫国
-
-
摘要:
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甲巯咪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68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观察8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甲巯咪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
吴沛锵;
刘红霞;
罗卓章
-
-
摘要: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应用达格列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n=30例)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代谢指标(FPG、2hPG和HbA1c)和血脂代谢指标(TG、TC和L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达标时间、甘精胰岛素使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达格列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可明显调节机体糖脂代谢水平,且低血糖时间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高。
-
-
蔡威
-
-
摘要: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05±1.16)mmol/L、(9.56±1.45)mmol/L、(5.67±1.42)%,低于对照组的(7.34±1.35)mmol/L、(11.05±1.47)mmol/L、(7.05±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23.93±1.92)kg/m2低于对照组的(25.13±1.54)k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降低糖尿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
-
徐枫
-
-
摘要: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9月临沂市交通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满意,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调节血脂及肾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
-
李海燕
-
-
摘要: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及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甘精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糖波动系数、血糖波动均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波动系数、血糖波动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
吴旭
-
-
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老年患者使用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双联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比照组38例行甘精胰岛素治疗;试验组38例行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糖控制效果、胰岛素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相较于比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FPG、2 hPG、HbA_(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比照组(P<0.05)。治疗后,2组HOMA-β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比照组;2组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比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老年患者使用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双联药物治疗效果颇佳,利于疗效提高、血糖水平控制,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
-
梁翠;
杨梿
- 《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甘精胰岛素是胰岛素B链羧基末端增加了两个精氨酸,同时也把A链羧基末端A21位置的天冬酰胺替换成甘氨酸,这使甘精胰岛素在酸性溶液(pH值为4)中完全溶解,在中性溶液中溶解度很低.查阅中国药典中胰岛素鉴别或含量测定时间约70min,所需时间较长,成本较大.本试验旨在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稳定的液相色谱法准确地测定制剂中甘精胰岛素的浓度,并尝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更快速地进行甘精胰岛素的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rn 方法:首先在原有液相方法上进行优化,流动相:(磷酸缓冲盐(PH为3.4):乙腈:0.4mol/L氯化钾溶液)=18.5:31.5:50;色谱柱:Phenomenex LunaC18(2)100A 5μm4.6×150mm;进样体积:20μL;进样时间:4.5min(其中保留时间:约2.6min);波长:220nm;柱温:36°C;流速:1.OmL/min;进样盘温度:4°C;稀释剂:O.O9%盐酸溶液。然后对新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考察系统适应性、特异性、准确度、定量下限、残留、线性及范围、稳定性等指标。最后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方法转换,并考察该方法能否通过方法验证。rn 结果:新方法的系统适用性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O.999,各浓度点的偏差均在±l0%范围内;样品在进样盘中放置1天内稳定性良好,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方法学验证的要求。rn 结论:在普通液相色谱仪上,新方法大大缩短了样品检测时间,并可以测定浓度较低的样品。而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还未发现一种稳定、准确、快速的方法来进行甘精胰岛素的浓度。
-
-
孔令兰
- 《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rn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6)及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诺和灵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加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rn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2.22%;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黄华英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内分泌学分会成立暨首届全国内分泌学术大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门诊初诊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选取86例门诊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A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晚餐前注射联合二甲双胍,如果血糖不达标者加用阿卡波糖,B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晚餐前注射联合二甲双胍,如果血糖不达标者加用阿卡波糖.治疗12周和24周后,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治疗24周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平均日剂量、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平均日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减少体重增加较B组多,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门诊初诊糖尿病患者,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相比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减少体重增加更具有优势.
-
-
鞠长年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内分泌学分会成立暨首届全国内分泌学术大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甘精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糖波动的差异. 方法:测定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先后使用甘精胰岛素(北京甘李药业)、精蛋白锌胰岛素(徐州万邦公司)时透析前、透析2h、透析结束时、透析结束后2h血糖,并监测血压. 结果:透析前两组血糖和胰岛素用量无差异(P>0.05);透析2h精蛋白锌胰岛素组较甘精胰岛素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结束时、透析结束后2h精蛋白锌胰岛素组较甘精胰岛素组显著降低(P<0.05);甘精胰岛素组较精蛋白锌胰岛素组血压波动值低(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较使用精蛋白锌胰岛素透析期间血糖波动小,血压平稳,安全性高.
-
-
崔立芹;
董松;
蕾蕾;
王意忠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观察组应用诺和灵30R;观察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FC-P)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组内患者FPG、2hPG、HbAle等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组间治疗后治疗组FC-P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
-
师红林;
周英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通过阿卡波糖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安全与疗效.方法:研究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运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在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HbAlc等指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97.5%,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通过阿卡波糖和甘精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的保证治疗效果,减少不安全情况。
-
-
高卫珍;
张兴军;
王丽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索联合口服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研究本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运用口服药治疗,观察组运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而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67.50%,p<0.05;在血糖、HbAlc、BMI等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糖尿病可以有效稳定患者身体指标,提升糖尿病控制效果.
-
-
王合玉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7例采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诺和龙)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预混人胰岛素(甘舒霖30R)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rn 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小时血糖(2hPBG)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义.rn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FPG、2hPBG、HbAlc水平,与预混人胰岛素一日两次注射相比,患者依从性更好,低血糖发生率低。
-
-
CHEN Kai-jie;
陈开杰;
FANG Guang-cui;
房光萃;
YU Hui-fan;
俞惠翻;
LIN Yue-qun;
林越群;
CHEN Jin-shan;
陈锦珊
- 《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rn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和中国维普数据库(VIP)至2014年12月公开发表的使用甘精胰岛素和/或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的中英文文献,并以Jadad评分标准结合Cochrance简单评价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对纳入的文献使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rn 结果:共检索文献215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筛选10篇进行Meta分析.有效性分析:甘精胰岛素组在降低HbA1c、FPG方面优于预混胰岛素组(P<0.05);在降低2h PBG、BMI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分析:甘精胰岛素组与预混胰岛素组相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rn 结论:与预混胰岛素相比,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更有优势,因此,临床实践中可有针对性选择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