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作业
有效作业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9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理论、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5601篇;相关期刊230种,包括考试周刊、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科学咨询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2年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会联合年会、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研究专题研讨会(2020)等;有效作业的相关文献由429位作者贡献,包括何阳、刘艳、夏薇等。
有效作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5601篇
占比:99.67%
总计:115983篇
有效作业
-研究学者
- 何阳
- 刘艳
- 夏薇
- 张克清
- 张靖萱
- 李红斌
- 邓国峰
- 陈洁
- 丁卫兵
- 侯亮
- 兰玉彬
- 卜祥建
- 卢兴燕
- 吴有俊
- 吴英姿
- 尹震
- 居建斐
- 岳廷荣
- 张丹艳
- 张亚莉
- 张振玲
- 张殿刚
- 张浩原
- 张淑华
- 张玉蓉
- 张芳
- 朱晓祥
- 朱长威
- 李一凡
- 李广忠
- 李春梅
- 李焕云
- 李继宇
- 杜晓妹
- 杨向红
- 杨建军
- 林晋立
- 欧阳帆
- 濮文耀
- 王卫东
- 王少杰
- 王玲玲
- 王赟
- 缪璐
- 肖茜方
- 董志慧
- 蔡义华
- 许少丹
- 许焕斌
- 邹善勇
-
-
商英英
-
-
摘要:
设计有效作业,让作业承担更多的认知功能、育人功能、发展功能、评鉴功能和诱导功能,让学生能真正从作业中有所获,这是我们进行此次单元作业探索的初衷。统编版教材双线组元的模式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同样也给我们的单元作业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们以单元主题为统辖点,以教材为生发点,涵盖知识技能、群文阅读、拓展阅读、名著导读、写作训练、自主展示等一系列栏目即综合单元要素,将课内和课外打通联结,帮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由课外完善课堂。单元作业设计目标指向表述如下.
-
-
李雪梅
-
-
摘要: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高中化学教师想要依托有效的作业设计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必然要优化作业设计形式,增强作业的有效性和精准性,确保作业内容能够在有效巩固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基于以上考虑,高中化学老师应该在明确有效作业的标准下,深化作业设计理念、创新作业设计形式、丰富作业设计路径,确保作业内容的多元化以及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保证作业内容能够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有效提升学习成效。高中化学教师应该针对当前高中化学作业现状,深剖其弊端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升化学作业的有效性。
-
-
聂奥利;
李军
-
-
摘要: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着功能异化,作业目标模糊,量多质低,缺少结构性设计,类型单一,内容枯燥和评价随意等问题,直接影响目标的有效达成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文提出“有效作业”的概念,在分析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从以学生为本,树立现代作业观;构建有效作业体系,保障作业质量;注重作业评价,提高反馈效果等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小学语文作业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作业提质增效。
-
-
刘国权
-
-
摘要:
自2020年11月尝试开展阶梯作业的研究以来,学校不断探索保障阶梯作业落实的管理体制机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现将探索的经验总结如下:一、课题的研究目标1.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作业方式——阶梯作业。2.探索阶梯作业落实的有效管理机制。二、研究原因分析阶梯作业减负的目的看上去很容易实现,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项研究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
-
白雪;
李海丽
-
-
摘要: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双减"政策实施的重要原因。"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不是简单的作业减量,而是要对作业提质增效。我们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组织20多所中小学实验校,开展了中小学有效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研究课题。
-
-
杨玉洁
-
-
摘要:
教育是一项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人类社会活动。学生素养的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都需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实践中日积月累,积攒能量完成质变。作业设计作为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巩固者、评价者、联系人等多重角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本着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紧贴课本开发多元趣味活动,创新作业布置与批改模式,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基础练习、实践探究的推进,通过布置作业来引导学生全面的自我发展。
-
-
刘涛;
张熹;
赵顺
-
-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让“双减”工作落地,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教学中,推动教学模式变革,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从Ai学智慧教育平台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入手,以高中作业模块的应用为例,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对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赋能下的作业模式展开分析,提出了“有效作业”模式。希望通过研究,为中小学教师落实“减负”、实现提质增效,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
-
李月华
-
-
摘要: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提升、推动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手段。作业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为教学深度落实奠定良好基础。“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更要深度激发学生作业兴趣,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精彩呈现,发展学生语言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生动、丰富、多彩的作业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语言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积极体验、感悟语言文化,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
孙明
-
-
摘要:
"双减"减的是作业的量,学生的负;但提的是作业的质,学习的效。从根本上落实"双减"政策,就初中物理学科而言,既要减轻家庭的负担,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而让学生在书包变轻、头脑不再超负荷运转的同时,实现学习上的提质增效,这恰恰为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破解这一难题,除了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之外,以落实"双减"政策为己任,把握初中物理学科的作业布置原则及科学控制策略,是对初中物理教师提出的新挑战。本文基于"双减"政策的作业布置目的或作用、原则,以及作业完成方式调整和数量控制方面,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
-
王莹
-
-
摘要:
“双减”政策的实施,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减缓家长焦虑,让教育回归育人根本,是追求本真的教育。如何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是目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作业作为教学环节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作用不可忽视。为了更好地提升作业设计水平,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对小学语文有效作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案例形式呈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及研究效果。
-
-
殷小凤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研究专题研讨会(2020)》
| 2020年
-
摘要:
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数学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还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能力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实现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必须要通过一定量的作业来达成.因此,数学作业是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关于作业的争议,从课程改革开始便一直没有间断.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人们对作业的态度已经从开始的“该不该留作业”转变为“作业该如何留”.有研究发现,家长们要求教师多留(少留)作业的愿望是以30年为一周期的,即前15年希望增加,后15年希望减少.目前,一些家长抱怨过多的作业剥夺了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学生需要通过完成大量的作业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巩固、应用.两种观点到底孰对孰错,教育工作者也秉持着不同的意见.作业到底该如何留?留什么?留多少?国家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相关文件加以说明.虽然文件中允许小学布置课后作业,但是对完成作业的时间加以限制,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