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干燥动力学

干燥动力学

干燥动力学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277224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农业机械学报、煤炭学报、干燥技术与设备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14届全国干燥技术交流会、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第十三届全国干燥会议等;干燥动力学的相关文献由46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宝和、于才渊、李斌等。

干燥动力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77224 占比:99.95%

总计:277361篇

干燥动力学—发文趋势图

干燥动力学

-研究学者

  • 王宝和
  • 于才渊
  • 李斌
  • 何昌斌
  • 王蕴博
  • 范新欣
  • 何新益
  • 刘智禹
  • 吴靖娜
  • 廖登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克静; 黄珂; 梁淼; 杨金初; 刘前进; 赵声辰; 杜佳; 席高磊; 张峻松
    • 摘要: 为研究不同干燥温度下橘皮的干燥特性及挥发性香味成分变化情况。以橘皮为原料,分析了不同干燥温度下橘皮含水量变化及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优的橘皮干燥动力学模型,并考察了干燥温度对橘皮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橘皮干燥过程主要发生降速干燥,干燥温度越高,干燥所用时间越短,Page模型可较优地描述橘皮的干燥过程;橘皮水分有效系数随温度的升高由9.35×10^(-8) m^(2)/s逐渐增大至30.17×10^(-8) m^(2)/s之间,干燥活化能为17.37 kJ/mol;干燥后的橘皮色泽及挥发性香味成分变化明显,色差值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30°C色差值为10.53,90°C色差值36.84;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及柠檬烯含量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当干燥温度由30°C升高至90°C时,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从4.67 mg/g提高到26.88 mg/g,柠檬烯含量从1.98 mg/g提高到22.75 mg/g。因此,该研究为橘皮再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 王新茗; 贾传青; 王晓; 李蒙; 刘峰; 董红敬
    • 摘要: 为探究不同温度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情况及对无花果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不同温度热风干燥(50、60、70、80°C)对无花果进行干燥处理后,运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检测各温度干燥过程中无花果的水分迁移规律,采用色差计测定不同干燥温度的无花果色泽变化,并对其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干燥温度的升高,无花果的干燥速率显著提高,达到平衡的时间明显缩短。低场核磁共振信号显示,随干燥时间的延长,核磁共振横向弛豫T_(2)峰向左移动,说明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无花果中水分自由度降低。T_(2)峰横向弛豫时间、峰面积(A)与水分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燥过程中无花果的水分比(moisture ratio,MR)与T_(21)、T_(23)的横向弛豫时间以及A_(23)、A_(总)呈显著相关。低场核磁共振成像(low-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LF-MRI)图谱显示,新鲜无花果内部水分分布较为均匀,随干燥时间的延长,水分由内向外周扩散。不同温度烘干样品的品质分析显示低温烘干(50°C或60°C)能更好地保持无花果的色泽,而高温烘干(80°C)样品中多酚类成分含量最高,其抗氧化活性最好。以上研究表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用于热风干燥过程中无花果水分含量、分布及其状态变化的无损检测。
    • 赵宁; 冯永新; 林廷坤; 谢志文
    • 摘要: 为了探究脱硫废水液滴的蒸发机理,采用单液滴蒸发实验台研究了中高温环境下脱硫废水液滴的蒸发特性,分析了废水液滴在对流干燥过程中的蒸发特性及干燥温度、水质和初始粒径对其的影响规律;采用集中参数反应工程(L-REA)模型整理数据,建立了基于活化能的废水液滴蒸发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脱硫废水液滴蒸发期间由于表面溶质富集存在明显成壳与降速蒸发现象,成壳后剩余水分因升温而快速汽化,导致壳层膨胀与部分破碎;升高干燥温度和减小初始粒径有利于废水液滴蒸干,废水液滴中不溶性固体(SS)含量增加会使干燥产物粒径减小;由实验参数得到的L-REA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废水液滴的蒸发历程,模型预测300°C干燥温度下,单液滴初始粒径50μm的液滴总蒸发时长在0.05 s以内。
    • 曾岩; 曹崇江; 李竹心; 黄德春; 乐龙
    • 摘要: 为了明确紫苏采后干燥处理时的特性,本文利用可智能排湿的烘干装置研究了紫苏茎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给出了紫苏茎叶在50~80°C的温度区间内干燥时的干基含水率变化及干燥速率曲线,并用数学模型对干燥数据进行拟合;对比了不同温度烘干紫苏及冻干、自然阴干紫苏间的品质差异,包括挥发油含量、迷迭香酸含量、总黄酮及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等指标;利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系统分析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基于以上指标综合评判不同干燥方式紫苏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紫苏叶的干燥过程始终处于降速干燥阶段,而紫苏茎经历提速、恒速及降速三个干燥阶段,紫苏茎、叶分别适用于Page模型及Two-term模型。智能排湿的低温烘干(50°C)与传统的阴干处理相比,在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性能及气味物质含量及丰度上均无较大差异,挥发油等物质含量表现更优。干燥温度是影响紫苏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紫苏的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能力及风味物质含量均会随温度的提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 王乐; 毕思强; 邓国栋; 梁淼; 王兵; 郭亮; 付丽丽; 孟庆华; 李斌
    • 摘要: 为提高烟草物料含水率测试效率,优化湿热处理单元工况调控响应,以Newton干燥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利用宏量热分析仪获取了10%~30%含水率区间内烟草物料的干燥速率与含水率之间线性相关规律,开发了一种烟草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准确度和重复性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5个标准样品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2.89%,变异系数均小于3.71%,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和重复性良好。②本方法试验参数为:干燥速率常数k=-0.004,干燥温度100°C,样品质量0.5 g,检测时间20 min。③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对2019年福建南平4个等级、3个部位和5个含水率的样品检测绝对偏差均在0.46%以内。④该方法与烘箱法的相关系数R高达0.9956。⑤与4种常用含水率检测方法比较,快速含水率检测法具有精度较高、检测时间较短,控制精准及检测精度可进一步提高的特点。
    • 杨晓毓; 孙南翔
    • 摘要: 为确定褐煤干燥工艺参数,选用宝日希勒褐煤在160~200°C条件下进行了不同粒级煤样的恒温干燥试验。将试验结果与6种薄层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利用相关系数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60~200°C温度范围内,不同粒度宝日希勒褐煤的干燥速率曲线均呈现升速和降速两个阶段,干燥速率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13 mm的粒度范围内,煤样质量相同时,平均干燥速率随粒度的增大而增大。Page1模型作为宝日希勒褐煤的干燥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
    • 尹爱国; 陈罗华周; 汤志梅; 张钟
    • 摘要: 以番石榴为研究对象进行热风干燥动力学的试验研究,分别对不同温度、装载量、盐溶液以及热烫时间处理后的番石榴切片进行单因素热风干燥实验,并对干燥时间、干燥速率、色泽、复水比和单位能耗5个干燥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获得影响显著的三个因素热风温度、热烫时间以及盐浓度,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其对干燥品质和单位能耗的综合影响,确定了最优的参数组合.在此基础上,用Newton模型,Page模型和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以及多项式进行拟合,建立干燥动力学方程,根据方程计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来研究其内部水分扩散特性,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番石榴最优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90 °C,热烫时间为1.99 min,食盐浓度为1.96%.验证试验结果为在最优条件下干燥速率最快,干燥时间为120 min,L*值较小,a*、6*值最小,复水比为5.82,单位能耗118.04 kJ/g.最佳数学模型为多项式,表达式为:Y=-0.0003x5+0.018x4-0.3944x3+3.2166x2-11.364x+99.921,R2为0.998.番石榴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9.01 ×10-9 m2/s.该研究为番石榴热风干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乐龙; 曾岩; 曹崇江
    • 摘要: 研究了鼓风干燥和红外控温干燥对化州橘红干燥动力学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鼓风干燥,红外控温干燥条件具有更高的干燥效率,水分扩散率和总黄酮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当样品干燥温度为45°C、55°C和65°C,切片厚度为2 mm时,在红外控温干燥条件下样品的有效水分从2.384×10-10 m2/s到5.007×10-10 m2/s,活化能为33.09 kJ/mol.
    • 杨森; 陈鸿平; 刘友平; 陈林; 杨雨曦
    • 摘要: 花椒为药食两用品,花椒的干燥作为花椒的一种重要加工方式,适当的干燥方法可以延长花椒的贮藏时间,使花椒保持良好的品质.文章主要从花椒的干燥前处理方法、花椒的不同干燥技术、花椒的干燥动力学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进行了论述,并对花椒加工技术的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花椒干燥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 张汉泉; 刘承鑫; 路漫漫; 余洪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干燥温度、热风流速以及生球直径对人工磁铁精矿生球干燥速度的影响,明确了人工磁铁精矿生球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生球的干燥过程存在三个阶段,即加速干燥段、恒定干燥段和减速干燥段。在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和热风流速对生球含水率和干燥速率变化有显著影响,而生球直径对生球干燥过程影响不大。随后,采用修正Henderson、Pabis、Lewis、修正Page(III)、Wang和Singh的干燥拟合模型来描述人工磁铁矿生球的干燥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人工磁铁精矿生球的干燥过程符合Page(III)模型。最后,将实际实验数据与模型拟合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拟合模型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实际生球干燥过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