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磁化焙烧

磁化焙烧

磁化焙烧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85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2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15502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2014年全国选矿前沿技术与装备大会、中建·天元杯2014年第三十四届中国硫与硫酸工业技术年会、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一届学术会议等;磁化焙烧的相关文献由981位作者贡献,包括展仁礼、权芳民、王明华等。

磁化焙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2 占比:1.78%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15502 占比:97.95%

总计:15826篇

磁化焙烧—发文趋势图

磁化焙烧

-研究学者

  • 展仁礼
  • 权芳民
  • 王明华
  • 雷鹏飞
  • 郭忆
  • 李艳军
  • 边立国
  • 韩跃新
  • 王欣
  • 张志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海亮; 高春庆
    • 摘要: 国外某铁矿石铁含量为48.04%,有害元素硫、磷含量较低,赤褐铁占全铁的98.15%,铁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单体解离非常困难。为确定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当最终磨矿粒度为-0.076 mm占95%时,可以获得产率66.70%、铁品位63.68%、铁回收率88.27%最终精矿,该指标明显优于单一强磁选工艺指标和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强磁选中矿浮选工艺指标。因此,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是该矿石处理的适宜工艺。
    • 韦东; 郭泽; 张鹏飞; 路漫漫; 张汉泉
    • 摘要: 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因其铁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在磁化焙烧过程中还原度难以控制,极易产生“过还原”和“欠还原”现象。通过磁化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还原剂用量、磨矿细度条件试验,查明了高磷鲕状赤铁矿最佳煤基磁化焙烧条件。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800°C、焙烧时间90 min、还原剂用量15%的条件下,使用磁选管进行选别,可以获得铁品位58%左右的铁精矿,铁回收率可达90%。磁选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对中矿进行再磨再选后,磁选精矿铁品位提高至59.42%,铁回收率为89.23%。研究结果为使用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利用此类极难选铁矿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 赵羚伯; 赵冰; 高鹏; 董再蒸
    • 摘要: 辽宁新都黄金选金焙烧氰化尾渣总氰含量719 mg/kg,尾渣中铁矿物主要以赤铁矿的形式存在,TFe品位为35.08%。采用预氧化—蓄热还原同步提铁技术处理氰化尾渣,可实现在氰化物高效分解的同时回收铁精矿。研究结果表明,将氰化尾渣样品预先在550°C的空气气氛下焙烧25 min,可将氰化尾渣中的总氰含量降至检出限以下,同时完成对氰化尾渣的蓄热。将预氧化处理后的尾渣在还原温度560°C、还原时间30 min、CO浓度40%、总气量500 mL/min的条件下进行蓄热还原试验。焙烧产品使用棒磨机磨至-0.038 mm占82.02%,后在磁场强度143.28 kA/m条件下进行弱磁选,最终得到TFe品位58.94%,回收率89.93%的铁精矿。该工艺不仅将氰化物有效分解,还实现了氰化尾渣中铁矿物的高效回收利用。
    • 刘超; 刘勇; 刘牡丹; 陈志强; 吕建芳; 吕昊子
    • 摘要: 针对某风化型钒钛铁矿中铁矿物与钛矿物嵌布关系十分密切、密度和比磁化系数接近、选矿难以分离的特点,采用选冶联合工艺进行了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磁选实现了钒钛铁矿物的预先富集,对钒钛铁粗精矿进行闪速磁化焙烧拉大了铁矿物与钛矿物的比磁化系数差距,为选矿分离创造了条件。选冶联合工艺全流程试验取得了TFe品位61.06%、V_(2)O_(5)含量1.03%,TFe和V_(2)O_(5)回收率分别为73.12%和76.43%的含钒铁精矿和TiO_(2)品位50.96%、回收率40.40%的钛精矿。该工艺实现了钒、钛、铁的综合回收。
    • 刘鹏飞; 孙永升; 袁帅; 韩跃新
    • 摘要: 赞比亚某高铁锰矿中有用矿物为赤铁矿和各种锰矿物,铁品位为44.71%,锰品位为17.86%。为制定合适的选别工艺流程,通过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该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等方面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主要的铁矿物为赤铁矿,含量为61.53%;主要的锰矿物为软锰矿、褐锰矿和硬锰矿,含量分别为18.62%,4.82%和4.66%。最后针对该矿石进行了预富集—磁化焙烧—磁选实验,最终获得铁精矿铁品位平均值为67.97%;铁作业回收率平均值为94.67%。锰精矿锰品位平均值为49.85%;锰作业回收率平均值为88.24%。该研究结果对该矿石的分选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能为同类矿石提供借鉴。
    • 连晓钢
    • 摘要: 由于鲕状赤铁矿的特殊结构,导致其极难选别。采用还原焙烧工艺可改变鲕状赤铁矿物性结构,进而通过弱磁即可选别得到高品位铁精矿。本文以山西某地的鲕状赤铁矿作为研究对象,以氢气作为还原剂,进行不同条件下的还原焙烧实验。结合相应正交实验,对其焙烧结果进行深度分析,结果表明:当氢气浓度为50%,还原焙烧时间为60min,还原焙烧温度在500°C时,可得到铁精矿品位为50.01%,回收率为83.94%的优选选别指标。该研究为鲕状赤铁矿的工业化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 张茜; 冯雅丽; 李浩然
    • 摘要: 利用锯末为焙烧高炉灰提供还原气氛,回收高炉灰中的铁,在绿色节能的同时实现高炉灰资源化利用。通过响应曲面法设计分析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还原剂配比对磁选精矿中铁品位、回收率的影响,并建立自变量与响应值间的数学预测模型,确定了磁化焙烧回收高炉灰中铁的最优工艺条件:焙烧温度686.65°C、焙烧时间25.03 min、还原剂配比1:8.6,在此条件下得到预测磁性铁品位68.325%、回收率90.945%,试验验证值与模型预测值相差在0.3%以内,表明该模型优化结果可靠,可应用于锯末磁化焙烧高炉灰提铁过程。
    • 梁居明; 朱海龙; 王开扬; 李志明
    • 摘要: 国内某选铁厂浮选尾矿强磁选预富集精矿铁品位为30.63%,主要杂质成分SiO_(2)含量为40.78%,主要有害成分磷和硫含量较低,赤褐铁、磁性铁、碳酸铁分别占总铁的62.79%、17.59%、12.23%。为高效回收其中的铁,进行了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总气量为600 mL/min、H2浓度为20%、还原焙烧温度为520°C、还原时间为20 min情况下的焙烧熟料铁含量升高至33.00%,铁主要以磁性铁的形式存在,试样中的赤(褐)铁和碳酸铁大部分转变为了磁性铁;该熟料在磨矿细度为-600目占87.04%、磁场强度为119.43 kA/m情况下进行弱磁选,获得了铁品位为64.12%、回收率为71.81%的精矿,较好地实现了试样中铁的回收。
    • 梁居明; 朱海龙; 王开扬; 李志明
    • 摘要: 海南石碌铁矿石铁品位为40.21%,主要有害成分硫含量达1.32%,铁主要以赤铁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达73.56%。为确定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富集—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试样,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2.18%的条件下,采用1粗1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反浮选流程脱硫,1次中磁选+1次强磁选预富集,进入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的矿量减少了16.50%,预富集精矿铁品位为45.61%、S含量为0.54%;预富集精矿在还原温度为520°C、还原剂浓度为30%、还原时间为20 min,弱磁选给矿细度为-0.038 mm占90%的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为66.86%、回收率为92.27%的铁精矿,试验指标良好。
    • 王帅; 孙永升; 韩跃新; 李艳军; 高鹏
    • 摘要: 磁化焙烧—磁选是目前处理难选铁矿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探究焙烧工艺参数对赤铁矿磁性转化率及磁选指标的影响规律,以天然赤铁矿纯矿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开展了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试验,并采用偏光显微镜及XRD探究了磁铁矿的生长趋势和物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针对本研究试样,适宜的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550°C、CO浓度20%、还原时间4 min,此时赤铁矿的磁性转化率为32.99%,样品的磁选回收率达到99.58%。赤铁矿焙烧过程中新生磁铁矿首先在矿物表面及裂隙生成,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新生磁铁矿沿矿石颗粒表面向内部生长。当颗粒外层部分被还原为磁铁矿,赤铁矿转化率达到32.99%时,整个颗粒即可在磁选过程中被回收,无须将赤铁矿完全还原为磁铁矿,便可获得良好的磁选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