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帕瑞昔布钠

帕瑞昔布钠

帕瑞昔布钠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95670篇;相关期刊367种,包括中国老年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浙江创伤外科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2014临床麻醉知识更新学习班暨学术研讨会等;帕瑞昔布钠的相关文献由3594位作者贡献,包括叶丁、刘芍利、林蓉莹等。

帕瑞昔布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9 占比:1.38%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5670 占比:98.60%

总计:97027篇

帕瑞昔布钠—发文趋势图

帕瑞昔布钠

-研究学者

  • 叶丁
  • 刘芍利
  • 林蓉莹
  • 蒋明勇
  • 周红梅
  • 柴小青
  • 崔苏扬
  • 黄礼兵
  • 刘超
  • 时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国尊; 叶青; 马欢; 张春喜; 史创国
    • 摘要: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DEX)对鼻内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该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DEX+帕瑞昔布钠组,DP组)和对照组(DEX,D组),各52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分别给予静脉输注DEX 0.5μg/kg,输注10 min,然后持续泵注0.4μg/(kg·h),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DP组DEX停药后立即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注。采用Ricker镇静-躁动评分(RSAS)评估两组患者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躁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2、4、8、12和24 h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RSAS评分、术后VAS评分、恶心呕吐、鼻出血和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结果与D组比较,DP组苏醒期RSAS明显降低[(3.6±0.7)和(4.0±0.8)分,(3.8±0.4)和(4.0±0.2)分,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DEX用于鼻内镜手术可以降低苏醒期RSAS评分,在术后早期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 于梦; 孙玲; 王金虎; 张云; 于瑾
    • 摘要: 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帕瑞昔布钠原料药中5种残留溶剂的含量。方法:顶空进样,顶空平衡温度80°C,顶空平衡时间25 min,顶空瓶中溶剂体积3 mL。以安捷伦DB-624(30 m×0.32 mm,1.8μm)为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00°C,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氢离子火焰检测器,测定帕瑞昔布钠中的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三乙胺的含量。结果: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三乙胺分离度良好,在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在0.06296~2.1696μg/mL之间,检测限在0.03148~1.1884μg/mL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7.45%~103.56%之间。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准确测定帕瑞昔布钠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 张丹琦; 赵滨滨; 牛汉斌; 刘丕弘
    • 摘要: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宫颈癌HeLa细胞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COX2/PGE2)通路及增殖、凋亡、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药物)、低浓度帕瑞昔布钠组(10μmol/L帕瑞昔布钠)、中浓度帕瑞昔布钠组(40μmol/L帕瑞昔布钠)和高浓度帕瑞昔布钠组(160μmol/L帕瑞昔布钠)。MTT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HeLa细胞侵袭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HeLa细胞中COX2、PGE2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eLa细胞中COX2、PGE2、Bax、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浓度帕瑞昔布钠组HeLa细胞增殖率、细胞中COX2、PGE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随着帕瑞昔布钠浓度的升高,HeLa细胞增殖率、细胞中COX2、PGE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MMP-9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Bax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侵袭细胞数依次减少(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中COX2、PGE2表达及细胞增殖、侵袭过程,并诱导细胞凋亡。
    • 石丹; 肖赵山; 姚群; 廖建辉
    • 摘要: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肛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连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肛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进行超前镇痛,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推注帕瑞昔布,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麻醉前(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及术后6 h(T_(4))时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1周时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术后1 d和术后1周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肛周手术患者超前镇痛效果可靠,安全性较高,有助于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
    • 任莹莹; 郭晓辉; 杨毛香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在郑州市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3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输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应激激素水平[皮质醇(CORT)、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在手术即刻,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 h与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 h与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IL-1β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 h与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CORT及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与应激激素水平的提升幅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杨茂林; 邓程叶; 丁玲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接受手术应激诱导的小鼠调节性T细胞反应性升高和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侧膝关节进行假手术,没有韧带切断或半月板切除术,n=10),关节炎模型组(在建立关节炎模型后,腹膜内注射0.9%氯化钠,1次/d,共5 d,n=10),帕瑞昔布钠治疗组(在建立关节炎模型后,连续5 d注射20 mg/kg帕瑞昔布钠,1次/d,n=10);通过软骨退化评分和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OARSI)评分系统评估骨关节炎严重程度;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分别检测自然杀伤(NK)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使用感觉功能定量感觉测试(QST)参数测量疼痛阈值;压力测量仪测量压力疼痛阈值(PPT);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通过RT-qPCR评估B细胞淋巴瘤(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关节炎模型组软骨退化评分和OARSI评分均显著升高,NK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CD4^(+)/CD8^(+)比率显著上调(P<0.05);帕瑞昔布钠治疗组较关节炎模型组软骨退化评分和OARSI评分显著降低,NK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CD4^(+)/CD8^(+)比率显著下调(P<0.05);关节炎模型组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含量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加,而帕瑞昔布钠治疗组较关节炎模型组IFN-γ、IL-10、IL-6和TNF-α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关节炎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冷检测阈值(CDT)和冷痛阈值(CPT)显著增加,热检测阈值(WDT)、热痛阈值(HPT)和PPT显著降低,而帕瑞昔布钠治疗组较关节炎模型组CDT和CPT显著降低,WDT、HPT和PPT显著增加(P<0.05);关节炎模型组较假手术组CK、LDH和MDA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帕瑞昔布钠治疗组较关节炎模型组CK、LDH和MDA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SOD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关节炎模型组Bcl-2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Bax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帕瑞昔布钠治疗组较关节炎模型组Bcl-2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Bax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减轻骨关节炎模型应激诱导小鼠调节性T细胞反应性升高和疼痛阈值。
    • 容凤娇; 杜佳楠; 蒋良富; 徐夏
    • 摘要: 目的:探究帕瑞昔布钠对宫颈癌HeLa细胞环氧化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通路及其上皮间质转化(EMT)、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帕瑞昔布钠在不同浓度和时间点对HeL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浓度和时间点。将Hela细胞分为帕瑞昔布钠0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组,处理24 h后,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通路蛋白COX-2、PGE2及其下游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STAT3(p-STAT3)、磷酸化AKT(p-AKT)、上皮间质转化相关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迁移侵袭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帕瑞昔布钠作用24、48、72 h均可降低HeLa细胞存活率;与帕瑞昔布钠0μmol/L组相比,帕瑞昔布钠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组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COX-2、PGE2、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STAT3、AKT磷酸化水平和MMP2/TIMP2蛋白比值依次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降低HeLa细胞EMT及迁移侵袭能力,可能与抑制COX-2/PGE2通路有关。
    • 谢红; 邓国魁; 胡波; 程贞永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帕瑞昔布钠(PCX)用于妇科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7月至2021年11月择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80例患者,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TAPB复合全麻,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CX。观察两组麻醉情况,检测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的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β-内啡肽(β-EP)、五羟色胺(5-HT)等疼痛介质水平,使用舒适评分(BC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出室、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的疼痛。结果:研究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苏醒、首次肛门排气、下床活动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PCX与TAPB联合应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可有效降低疼痛介质释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且安全性好。
    • 张欣; 邓琳琳; 赵慧欣; 张朝甲; 徐国亭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手术及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2月16日。收集帕瑞昔布钠(试验组)对比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用于妇科手术及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合计11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4 h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MD=-1.65,95%CI(-2.48,-0.82),P=0.0001]、术后6 h时的VAS评分[MD=-1.03,95%CI(-1.60,-0.45),P=0.0005]、术后12 h时的VAS评分[MD=-0.98,95%CI(-1.38,-0.59),P<0.00001]、术后有镇痛需求的患者比例[OR=0.14,95%CI(0.04,0.50),P=0.003]、吗啡使用剂量[MD=-17.75,95%CI(-20.93,-14.56),P<0.0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8,95%CI(0.43,1.08),P=0.1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上述结果基本稳定。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手术及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 萧红燕; 傅丹云; 贾继娥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单纯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氟比洛芬酯、帕瑞昔布钠或丙帕他莫在耳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耳内镜手术围术期镇痛提供安全有效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耳内镜手术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单纯应用非甾体类药物组(氟比洛芬酯组、帕瑞昔布钠组、丙帕他莫组)和常规阿片类组(舒芬太尼组),每组35例。单纯应用非甾体类药物组在术毕前15~30 min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帕瑞昔布钠(40 mg)、丙帕他莫(2 g);舒芬太尼组在术毕前15~30 min给予0.2μg/kg的舒芬太尼。比较耳内镜手术后苏醒期拔管结束时、术后6 h、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观察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研究中4组耳内镜患者术后24 h内耳痛VAS评分中位数值均<2,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单纯应用非甾体类药物组与舒芬太尼组患者VAS评分在苏醒拔管后(H=2.160,P=0.540)及术后24 h(H=3.493,P=0.3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帕瑞昔布钠组术后6 h 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组(P=0.015)及丙帕他莫组(P=0.039);舒芬太尼组复苏期拔管时间[(23.83±5.73)min]大于氟比洛芬酯组[(18.71±5.99)min,P=0.001]和丙帕他莫组[(19.69±6.97)min,P=0.009];4组术后恶心呕吐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69,P=0.099)。结论单纯应用非甾体类药物去阿片麻醉可以为耳内镜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影响苏醒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