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鼻内镜

鼻内镜

鼻内镜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7128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74篇、会议论文131篇、专利文献247014篇;相关期刊672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201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影像技术与微创外科新进展论坛暨年会等;鼻内镜的相关文献由1076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丽、黄业武、刘杰等。

鼻内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74 占比:2.71%

会议论文>

论文:13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47014 占比:97.24%

总计:254019篇

鼻内镜—发文趋势图

鼻内镜

-研究学者

  • 李丽
  • 黄业武
  • 刘杰
  • 李静
  • 周兵
  • 程学仕
  • 陈凯
  • 刘军
  • 张云高
  • 李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闫飞; 高媛媛
    •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对鼻内镜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6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啶+白眉蛇毒血凝酶)与对照组(右美托咪啶).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麻醉前10 min(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后5 min(T2)、手术后15 min(T3)、手术后45 min(T4)、拔管时(T5)各时刻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及术野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与白眉蛇毒血凝酶可减少鼻内镜术中出血,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杨超; 曹永华; 王娟利; 王忠勋
    • 摘要: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咽支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重度AR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行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咽支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比较两组的近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观察组术后3个月、1年和2年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1年和2年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睡眠、鼻部症状、情感、眼部症状、实际困扰、其他症状、活动限制评分均下降,其中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咽支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重度AR的近远期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 李凤; 王涛
    • 摘要: 目的 初步研究不同类型鼻窦炎患者接受鼻内镜下治疗后的疗效,观察其术后鼻腔功能、嗅觉改变和鼻窦黏膜形态的变化,评价术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型组与变应型组,感染型组54例,变应型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Messerklinger术,术后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鼻气道阻力、鼻腔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离(DCAN)、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量表中文版(SNOT-20 CV)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和鼻黏膜病理形态。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感染型组术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变应型组(P <0.01);感染型组患者术后的鼻气道阻力、DCAN、NCV和NMCA均较变应型组改善明显(P <0.05);感染型组SNOT-20 CV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变应型组(P <0.05);感染型组术后鼻黏膜形态改善较变应型组更明显(P <0.05)。结论 感染型患者的术后鼻腔功能、嗅觉及鼻黏膜形态恢复效果均优于变应型患者。感染型和变应型的鼻窦炎患者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均获得了良好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但不可忽视导致复发的变应性因素。
    • 李登辉; 徐耸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鼻腔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DCAN、鼻气道阻力均低于对照组,NCV、NMCA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鼻腔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胡金成; 黄妙铭; 毛志强; 蒋迪; 叶宇东; 傅明
    • 摘要: 目的探讨复发性鼻咽癌(NPC)患者血清可溶性标准CD44(sCD44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水平变化及与经鼻内镜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6例复发性NP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6例NPC治疗后放射性颅底骨坏死患者(无复发)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血清sCD44s、MIP⁃3α水平变化,分析复发性NPC影响因素及血清sCD44s、MIP⁃3α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血清sCD44s、MIP⁃3α水平对复发性NPC的预测价值,并对比联合预测阳性、阴性患者经鼻内镜治疗远期疗效。结果两组年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及初治后血清sCD44s、MIP⁃3α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初治后血清sCD44s、MIP⁃3α水平均为复发性NPC影响因素(P<0.05);复发性NPC患者初治后血清sCD44s、MIP⁃3α水平与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CD44s、MIP⁃3α水平(初治后)联合预测复发性NPC的AUC最大,为0.939,具有良好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77%、96.15%;联合预测阳性患者1年病死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后血清sCD44s、MIP⁃3α与NPC复发及临床病理特征有关,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复发性NPC,且对NPC经鼻内镜治疗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为及时采取有效、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何国尊; 叶青; 马欢; 张春喜; 史创国
    • 摘要: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DEX)对鼻内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该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DEX+帕瑞昔布钠组,DP组)和对照组(DEX,D组),各52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分别给予静脉输注DEX 0.5μg/kg,输注10 min,然后持续泵注0.4μg/(kg·h),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DP组DEX停药后立即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注。采用Ricker镇静-躁动评分(RSAS)评估两组患者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躁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2、4、8、12和24 h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RSAS评分、术后VAS评分、恶心呕吐、鼻出血和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结果与D组比较,DP组苏醒期RSAS明显降低[(3.6±0.7)和(4.0±0.8)分,(3.8±0.4)和(4.0±0.2)分,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DEX用于鼻内镜手术可以降低苏醒期RSAS评分,在术后早期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 李文丽; 袁洛花; 孙丹洋; 蒋锐明; 刘海兵
    • 摘要: 目的 比较鼻前庭囊肿的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83例鼻前庭囊肿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唇龈沟摘除组(23例)、鼻内镜揭盖组(31例)和等离子消融组(29例),比较三种手术的手术指征及临床疗效。结果 鼻内镜揭盖组和等离子消融组在手术时间[(21.5±2.3)min、(20.5±2.2)min比(45.5±2.6)min]、术中出血量[(13.1±1.3)mL、(12.5±1.4)mL比(39.3±2.5)mL]、伤口愈合时间[(4.0±0.8)d、(3.1±0.7)d比(5.6±0.9)d]、伤口疼痛程度评分[(1.5±0.5)分、(1.4±0.5)分比(2.5±1.0)分]、1个月内麻木肿胀[16.1%(5/31)、6.9%(2/29)比47.8%(11/23)]均优于唇龈沟摘除组(P0.05)。结论 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和消融术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术后反应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鼻内镜揭盖技术成本不高,可为鼻前庭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案。
    • 杜光远
    • 摘要: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囊肿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组,每组各64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唇龈沟切口进路囊肿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囊肿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上皮化时间、术后疼痛、肿胀程度、术后6个月复发率及术前及术后3d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上皮化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10、5.492、5.754,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肿胀程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06、3.349,P<0.05);术后3d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1、7.981、3.902,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囊肿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和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可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且术后复发率较低。
    • 赵璐; 申文婷; 张明红; 禚伟; 杨南南; 王殿强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暴露泪总管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为提高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手术的远期疗效提供有效的改进方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94例(106只眼)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施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52只眼)施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暴露至泪总管;B组患者50例(54只眼)施行常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1、3、6、12个月随访4次,检查吻合口开放情况。结果远期随访A组治愈率(98.08%)高于B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泪总管暴露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远期成功率高,是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 吴刚刚; 吴霞; 詹国文; 郭珊珊; 谢鲁婕; 陈晶晶; 孙高幸; 沈鹏; 杨有雄
    • 摘要: 目的依托区域医共体建立鼻咽癌筛查模型,以期提高区域内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早诊率)。方法统计宁波市鄞州区2017—2018年的鼻咽癌发病情况和首诊症状,建立筛查模型;本次筛查对象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医共体辖区内(男性60~80岁,女性55~75岁)的户籍人口,共47504例,通过问诊和颈部触诊,如出现上颈部淋巴结肿大、回吸血涕、鼻塞、单侧耳鸣耳闷、鼻出血或头痛者列入鼻咽癌高危患者,对高危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如果鼻咽部出现结节、溃疡、黏膜隆起、血管丰富怒张或咽隐窝饱满等形态者列入鼻咽癌可疑患者,对可疑患者行鼻咽部CT扫描和鼻咽活组织检查,通过病理学确诊。同期门诊就诊行鼻内镜检查的4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宁波市鄞州区2017—2018年的鼻咽癌年粗发病率为5.32/10万(男性8.31/10万,女性2.45/10万)。本项目筛查组共筛查出鼻咽癌高危患者456例,其中442例进行了鼻内镜检查,结果可疑患者83例,确诊鼻咽癌7例,其中早期患者6例,早诊率85.7%。对照组415例中可疑鼻咽癌患者108例,确诊为鼻咽癌14例,早期患者5例,早诊率35.7%。筛查组的早期诊断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背景下,借助全专科医师培训,鼻咽癌筛查可以提高鼻咽癌早诊率,同时可以对未确诊的高危患者和可疑患者定期随访,值得在鼻咽癌低发与高发之间地区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