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筛选
处方筛选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7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0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59209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海峡药学、天津药学、医药导报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7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处方筛选的相关文献由85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黎瑶、盛国荣、王庆奎等。
处方筛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9209篇
占比:99.52%
总计:59494篇
处方筛选
-研究学者
- 刘黎瑶
- 盛国荣
- 王庆奎
- 房志仲
- 杨金荣
- 张学农
- 李宁
- 杨建宏
- 熊倩
- 王磊
- 蒋学华
- 丁水平
- 刘东
- 刘少钦
- 刘继勇
- 刘葵
- 卓琳
- 吕腾
- 吴国右
- 吴春芝
- 吴雪梅
- 周本杰
- 周翔
- 唐爽
- 孙华君
- 孙春萌
- 孟根达来
- 庞玉新
- 张恩娟
- 张玉美
- 张艺馨
- 张霞
- 徐玉红
- 徐雄波
- 曹健
- 曾环想
- 李亚冰
- 李亚楠
- 李庆杰
- 李明华
- 李晓伟
- 李晗
- 李治芳
- 李玉珍
- 李纬
- 李继彬
- 杨全
- 杨柳
- 欧志立
- 武璞
-
-
钟晓娇;
刘丽娜;
王磊;
肖婷婷;
黄静
-
-
摘要:
目的探索羧甲司坦缓释片的最佳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方法,以释放度作为考察指标对羧甲司坦缓释片的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及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的组成与用量进行考察,筛选羧甲司坦缓释片的最佳处方。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硬度、表观形态和脆碎度综合评分作为指标,对羧甲司坦缓释片的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干燥温度、制粒粒径和干燥时间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羧甲司坦缓释片的最佳处方组成:填充剂为35%的乳糖,微晶纤维素(1:1),崩解剂为5%L-HPC,粘合剂为3%PVP乙醇溶液,亲水凝胶骨架材料为10%HPMC,助流剂为1%滑石粉,润滑剂为1%硬脂酸镁。最佳制备工艺为:过16目筛制粒,60°C干燥,干燥时间60 min。结论通过筛选出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的羧甲司坦缓释片外观光洁圆整,稳定性好,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
-
-
黄嵩;
邹梅娟;
朴洪宇
-
-
摘要:
目的制备制霉菌素混悬剂,考察不同处方因素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初步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分散法制备制霉菌素混悬剂,以分散状态、沉降体积比、pH稳定性等因素为评价指标,对分散介质、助悬剂、矫味剂的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对制剂的晶型进行了考察,并通过长期实验考察制剂稳定性。结果该混悬剂以甘油水溶液为分散介质,蔗糖为助悬剂和矫味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悬剂,对羟基苯甲酸酯为防腐剂;制剂中药物晶型与原料药一致;稳定性考察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处方优化后制霉菌素混悬剂稳定性良好,批次间差异小,为制霉菌素混悬剂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
储晓琴;
徐宇航;
祝旗;
郑峙云
-
-
摘要:
目的以培麦伦(TR-1)为乳化剂制备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软膏,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和处方,探究其关键制备技术,并对软膏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TR-1为乳化剂,采用溶胀法、热熔法、水溶法制备水杨酸甲酯软膏,并以药物含量、外观、离心稳定性、pH值、皮肤渗透性等为指标,考察工艺参数、乳化温度、辅料、载药量、乳化剂浓度等对软膏性能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及处方。结果溶胀法制备水杨酸甲酯软膏,外观均匀亮洁,用于皮肤铺展性好,质量稳定,载药量高,透皮为市售水杨酸甲酯复方软膏的1.70倍。三乙醇胺调节稠度,80°C为乳化温度;最优处方为:水杨酸甲酯(14%),TR-1(0.8%),三乙醇胺(1.0%),黄原胶(0.2%)。结论优化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产品质量可控,为新型乳化剂TR-1在经皮递药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
-
-
李祖蓉;
杨德鑫;
黄学涛;
杨烨鲜;
刘畅
-
-
摘要:
制备卡托普利微孔膜包衣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以外观、硬度为指标,确定片芯处方,以药物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筛选包衣液成膜材料、致孔剂种类、用量及包衣增重,并对处方进行验证。以可压性淀粉和乳糖(质量比7:3)为填充剂,以5%淀粉浆为黏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卡托普利片芯。以乙基纤维素为成膜材料、PEG-6000为致孔剂,用量相当于成膜材料的24%,乙醇为溶剂,包衣增重为5%。所制得的卡托普利微孔膜包衣片的累积释放度在1h、6h、12h分别为22.5%、59.0%、81.4%,可维持12h缓慢释放。研制的卡托普利微孔膜包衣片具有体外缓释特性。
-
-
李朴超;
王小文;
唐海;
朱柏儒;
刘全礼
-
-
摘要:
目的探讨生产稳定及高质量的注射用托拉塞米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通过筛选辅料及占比确定注射用托拉塞米处方,通过对配液温度和pH,脱炭工艺及过滤材料、灌装容器、冻干参数的考察,确定注射用托拉塞米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处方为托拉塞米(10 mg)、碳酸氢钠(20 mg)、甘露醇(100 mg)。配制温度控制为15~25°C,药液采用5%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9.0,同时存放于10°C以下;采用0.45μm+0.22μm聚醚砜滤膜进行过滤,选用5 ml或10 ml无色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丁基溴橡胶塞进行封装。最终冻干工艺制品条件为:-40°C,预冻3 h;导热油升温至0°C,保温40~60 h;导热油升温至20°C,保温6~8 h;最终制品在35°C,保温6~8 h。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202009031、202009032、202009033批样品含量分别为100.21%,100.83%、99.82%。202009031样品在长期试验、加速试验,水分结果有所增加,其他考察指标无明显变化;202009032和202009033样品在长期试验、加速试验期间,有关物质略有增加,水分结果有所增加,但均在限度范围内,其他考察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处方及工艺制备的注射用托拉塞米,质量稳定,可行性好,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
-
熊倩;
刘黎瑶;
王庆奎;
刘林;
刘玥
-
-
摘要:
肉桂油是从中草药肉桂或桂枝中分离得到的挥发油成分,由于水溶性差、易挥发等问题限制了其在水溶液环境中的应用.因此本研究将肉桂油制备成乳剂,以提高其稳定性与水中分散性.首先,将离心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确定了乳剂处方中肉桂油、乳化剂以及稳定剂用量的适宜范围.继而以离心乳层保留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确定了肉桂油乳剂的最优处方,其中肉桂油、乳化剂Tween-80以及稳定剂黄原胶的质量比例分别为10%、2.0%、1.5%.优选处方下肉桂油乳剂分散均一,稳定性良好,为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
王法宇;
李晓伟;
李庆杰
-
-
摘要:
目的 研究帕博西尼胶囊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溶出曲线、流动性对辅料的用量进行筛选,确定处方中辅料的用量;通过考察预混、总混的混合均匀度来确定工艺参数.结果 最终确定帕博西尼胶囊处方组成为帕博西尼原料药、微晶纤维素PH101、一水乳糖、羧甲基淀粉钠、胶态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工艺参数预混时间30min,混合转速8rpm.结论 按照确定的处方,能生产出与国外市售品相似的片剂,证明了处方工艺的可靠性.
-
-
黄洋;
臧萍;
钟雪彬;
李纬
-
-
摘要:
目的:立足工业化生产,开发依度沙班片的处方工艺.方法:以原研药依度沙班片溶出曲线作为指标,对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进行筛选,同时对其中关键的因素粘合剂进行优化.结果:最终确定的处方为依度沙班30 mg,甘露醇105 mg,预胶化淀粉45 mg,交联聚维酮8.0 mg,羟丙基纤维素(HPC-SSL)4.0%水溶液适量,欧巴代胃溶型包衣粉增重2%~3%;工艺中关键参数优化结果为湿法制粒时间10 min;依照此法制备得到的依度沙班片与原研品的溶出行为相似.结论:本品处方工艺设计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
王法宇;
李晓伟;
李庆杰
-
-
摘要:
目的研究帕博西尼胶囊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溶出曲线、流动性对辅料的用量进行筛选,确定处方中辅料的用量;通过考察预混、总混的混合均匀度来确定工艺参数.结果最终确定帕博西尼胶囊处方组成为帕博西尼原料药、微晶纤维素PH101、一水乳糖、羧甲基淀粉钠、胶态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工艺参数预混时间30min,混合转速8rpm.结论按照确定的处方,能生产出与国外市售品相似的片剂,证明了处方工艺的可靠性.
-
-
汪小康;
徐久春;
王吉东;
田海;
王旭超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原研品进行逆向工程分析,优化处方,制备出质量和疗效与原研品一致的吸人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方法:采用显微镜法测定原料药和原研品的粒径,根据原研品公布信息确定自制品所用辅料,以振摇次数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用中试实验对所选工艺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原料药与原研品粒径相似,选用与原研品一致的辅料进行自制品的制备研究,确定的最佳处方在中试条件下重复性良好,自制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稳定性实验结果良好.
-
-
肖思源;
武璞;
吕腾;
王斌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扶正消症全方及减方对环磷酰胺(CTX)治疗S180荷瘤小鼠的增效减毒作用,为处方筛选提供实验依据.rn 方法:将腋下接种过S180的小鼠随机分组,分别为肿瘤对照组,CTX组(10mg/kg/d),CTX+扶正消症方原处方大小剂量组(2.03g/kg/d和0.51g/kg/d)、CTX+缺黄连方大小剂量组(2.03g/kg/d和0.51 g/kg/d)、CTX+缺千金子方大小剂量组(2.03g/kg/d和0.5 1g/kg/d)、CTX+缺黄连和千金子方大小剂量组(2.03g/kg/d和0.5 1g/kg/d),另设正常对照组.除肿瘤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于接种24h后腹腔注射CTX,正常对照组和肿瘤对照组在同样条件下灌胃等量纯净水,每天1次,连续lOd。末次给药后2h,断尾取血,进行血细胞计数,脱颈处死,剥离肿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称取脾脏、胸腺及肝脏重量,生化法检测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rn 结果:扶正消症全方及减方各组均可明显升高S180荷瘤小鼠化疗后白细胞数量,尤其以全方、缺黄连方大小剂量及缺千金子方大剂量的联合给药组效果明显,与 C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千金子方小剂量的联合给药组与CTX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联合给药组抑瘤率与CTX组比较均有所提高,其中缺千金子方大剂量的联合给药组抑瘤率最高(缺千金子方大剂量联合给药组抑瘤率为42%,缺千金子方小剂量联合给药组抑瘤率为34%,全方大剂量组抑瘤率为31%,CTX组抑瘤率为26%)。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各联合给药组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尤其以全方及缺黄连和千金子方大剂量联合给药组与C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联合给药组与CTX组比较,SOD均有显著升高,尤其以全方大小剂量联合给药组与C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联合给药组与CTX组比较丙二醛(MDA)均有显著降低,尤其以全方大小剂量联合给药组与C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肝脏重量比较均无显著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CTX组比较,各联合给药组均有明显的破坏肿瘤细胞组织生长的作用,尤其全方大剂量联合给药效果最为显著。rn 结论:扶正消症全方及减方均有良好的增效减毒作用,全方大剂量效果最佳。
-
-
文乐兮;
魏一苇;
罗伯承;
魏飞跃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治妇产科多种病或证或症的方剂称之为妇产科通用方.综观历代妇产科通用方,一类是药味多而功能全的大方,另一类则为药味精而便于加减的基础方.一方通治一科之病之所以成为可能,根本原因在于女性生理病理共性对相关药物组配的客观要求.继承发展通用方应从通过系统文献整理和数据挖掘等以揭示其配伍规律、规范其应用指征,以及探讨其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处方筛选、剂型改革等方面着手.
-
-
李娜;
崔翰明
- 《首届全国方剂组成原理高峰论坛》
| 2012年
-
摘要:
目的:筛选能控制丹参不同组分均衡释药的微丸处方,并对制备的微丸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rn 方法:根据累积释放度曲线,采用正交设计、星点设计等方法筛选并优化丹参酮、丹酚酸速释和缓释微丸的处方。应用多元微丸混合方程确定不同组分不同释药速度的微丸混合装胶囊的比例,实现丹参不同组分均衡释药。rn 结果:丹参酮速释微丸的最佳处方为药辅比1:5,温度70 °C,PEG4000∶PEG6000 为1∶1,增溶剂为泊洛沙姆,先制备固体分散体,后采用滴制法制备微丸;丹酚酸速释微丸的最佳处方为10%pvpp,20%微晶纤维素,75% 乙醇为粘合剂;丹酚酸缓释微丸的最佳处方为HPMC 用量为48%,PVP K30 用量为27%,乙醇浓度为69%。按不同需要将微丸混合装胶囊。rn 结论:筛选的处方均能达到设计要求,且采用的多元微丸混合方程及其制剂能符合要求。
-
-
方夏琴;
何永志;
郑稳生;
王璐璐;
陈少华;
张宇佳
- 《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对头孢地尼分散片处方和工艺进行筛选,以得到简单的、具有优良崩解度和溶出度的处方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从制粒难易,颗粒流动性、片剂外观、崩解溶出及脆碎度等方面筛选处方和工艺。结果:所得处方为头孢地尼20 g,乳糖363 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8%,共制备1000片。结论: 所制得成品制剂工艺简单,崩解快,溶出良好,符合分散片的质量要求。
-
-
-
马继文;
罗清;
丁水平;
陈亚军
- 《2017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新药氨噻坦片(含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自制氨噻坦片的崩解时间及其与参比制剂(EXFORGE HCT(R))溶出行为相似因子(f2)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筛选氨噻坦片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采用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的片剂,在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中,自研制剂中氨氯地平、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比较,f2相似因子均>50.结论:优选处方工艺的自研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行为基本相似.
-
-
马继文;
罗清;
丁水平;
陈亚军
- 《2017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新药氨噻坦片(含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自制氨噻坦片的崩解时间及其与参比制剂(EXFORGE HCT(R))溶出行为相似因子(f2)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筛选氨噻坦片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采用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的片剂,在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中,自研制剂中氨氯地平、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比较,f2相似因子均>50.结论:优选处方工艺的自研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行为基本相似.
-
-
马继文;
罗清;
丁水平;
陈亚军
- 《2017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新药氨噻坦片(含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自制氨噻坦片的崩解时间及其与参比制剂(EXFORGE HCT(R))溶出行为相似因子(f2)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筛选氨噻坦片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采用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的片剂,在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中,自研制剂中氨氯地平、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比较,f2相似因子均>50.结论:优选处方工艺的自研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行为基本相似.
-
-
马继文;
罗清;
丁水平;
陈亚军
- 《2017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新药氨噻坦片(含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自制氨噻坦片的崩解时间及其与参比制剂(EXFORGE HCT(R))溶出行为相似因子(f2)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筛选氨噻坦片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采用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的片剂,在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中,自研制剂中氨氯地平、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比较,f2相似因子均>50.结论:优选处方工艺的自研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行为基本相似.
-
-
马继文;
罗清;
丁水平;
陈亚军
- 《2017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新药氨噻坦片(含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自制氨噻坦片的崩解时间及其与参比制剂(EXFORGE HCT(R))溶出行为相似因子(f2)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筛选氨噻坦片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采用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的片剂,在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中,自研制剂中氨氯地平、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比较,f2相似因子均>50.结论:优选处方工艺的自研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不同pH值的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行为基本相似.
-
-
-
-
-
- 天津中医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02-10-16
-
摘要:
一种对中成药处方二次开发优化筛选的方法。建立了将传统方剂改制成现代中药研究模式和技术平台,处方组分配伍、配比的筛选采用两极等比增减设计。原处方中甲、乙两种药物(君药、臣药)在总量恒定的前提下以药典记载的配比为基线,甲、乙两种药物各种配比分组采用整体动物为主,结合离体器官、细胞实验与血清药物化学分析,以其主要效应和次要效应作为其优选的评价指标。在名特优处方二次开发中,从同一配伍的不同配比中优选最佳,此方法适用于药效物质基础相对明确,药味相对较少,作用靶点清楚的小复方。突破了千百年来凭经验组方的局限,为现代中药组方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取得成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