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型改革
剂型改革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4370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光明中医、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2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第七届中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等;剂型改革的相关文献由28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锡龙、唐欢、李爱茹等。
剂型改革
-研究学者
- 周锡龙
- 唐欢
- 李爱茹
- 杨进
- 沈红波
- 石鹏程
- 胡葆诚
- 赛西娅
- 越宝玉
- 邓燕
- 郭水海
- 金树滋
- 陈汉华
- 高岩
- 丁文强
- 万玛拉旦
- 严丽霞
- 乌兰图雅
- 于健秀
- 于宝林
- 于志庚
- 于成立
- 付晓霞
- 何华力格
- 何煜
- 余满堂
- 兰科
- 冉小峰
- 冉懋雄
- 冯淑英
- 冯艳妮
- 冷云阶
- 刘中秋
- 刘书莲
- 刘付有兰
- 刘光耀
- 刘喜平
- 刘士伟
- 刘廷辉
- 刘振国
- 刘振媛
- 刘文
- 刘斌
- 刘晓清
- 刘泓
- 刘翔
- 刘静宇
- 包.特木尔
- 包勒朝鲁
- 包旭宏
-
-
-
-
摘要: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隶属于国药集团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1992年由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创办,是最早的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和第一批国家“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生产基地”。初创阶段,一方制药以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原名“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强大的科技依托,系统进行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临床药效、安全性等研究,共同承担完成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50余项,为一方中药配方颗粒项目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经过近30年的创新发展,一方制药在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研发、产业化推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拥有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创新技术平台,推动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
罗珍;
杨春艳;
益西拉姆
-
-
摘要:
传统藏药剂型种类较为繁复,即便具备其突出优势,但在今天看来藏药剂型改革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依旧难以紧跟现代医学事业发展的步伐,这也是藏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阻碍因素,因此必须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传统藏药剂型改革和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研究,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
-
-
-
摘要: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隶属于国药集团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是国家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生产基地和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一方制药2017年通过国家CNAS实验室认证,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并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是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参与制定单位之一,“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2011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
-
-
摘要:
八大基地行业领先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隶属于国药集团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1992年由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创办,是最早的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和第一批“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生产基地”。一方制药依托研究院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强大科研和临床支持,研究生产了700余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建立了中药配方颗粒指纹图谱控制标准,开展了中药谱效学研究、等量性与等效性研究等科研工作,与研究院共同承担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近40项。
-
-
于成立
-
-
摘要:
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制药过程中有着较高的优越性,是中医治疗用药过程中的改革点药发展.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制药过程中的一种新型的改革,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向,是带动药力行业发展的前提.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患者服药的方便性,有利于提高中药的疗效.本次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以中药配方颗粒的优越性及其生产工艺与装备的发展为前提,详细的探讨,寻找出中药配方颗粒的制作工艺,为以后中药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
-
唐欢;
李爱茹;
沈红波;
高岩
-
-
摘要:
中药煮散即把药材粉碎加工制成粗颗粒,按照剂量要求和服用次数,与水共煮,去渣取汁服用,与汤剂相比,具有节省药材,便于服用等优点,我院急诊科在此基础上采用无纺布制成药袋,将粉碎的诸药装入药袋,开水浸泡代茶饮,综合了袋泡剂与煮散剂的共同优点,开发出了适合急诊应用的新型煮散剂.
-
-
唐欢;
李爱茹;
沈红波;
高岩
-
-
摘要:
中药煮散即把药材粉碎加工制成粗颗粒,按照剂量要求和服用次数,与水共煮,去渣取汁服用,与汤剂相比,具有节省药材,便于服用等优点,我院急诊科在此基础上采用无纺布制成药袋,将粉碎的诸药装入药袋,开水浸泡代茶饮,综合了袋泡剂与煮散剂的共同优点,开发出了适合急诊应用的新型煮散剂.
-
-
王玲;
胡爱红
-
-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中药制药技术不断更新,中药免煎颗粒已然成为一种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剂型模式,也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需要.中药免煎颗粒有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疗效确切、便于调剂的优点;但其还存在颗粒黏连,剂量不准,环境不达标,价格昂贵、缺乏统一管理的缺点.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免煎颗粒会慢慢消除自身的缺点而为更广大社会和群众应用.
-
-
刘付有兰;
林伟豪;
田黎;
吴婵娟
-
-
摘要:
目的 比较龙胆泻肝汤颗粒剂及其汤剂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患者76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龙胆泻肝汤汤剂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疗效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肝功能(ALT,AST,TBIL)均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龙胆泻肝汤颗粒剂及其汤剂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均具有清肝胆湿热的临床疗效,且疗效相当,用药安全,颗粒剂方便可控值得临床推广.
-
-
-
王红;
韩俊泉;
曲鹏飞;
刘斌;
权沛沛
- 《2012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新开发的中药新药剂型日趋符合临床、药物性能和生产的可能性。以已被应用了数百年的金黄膏、生肌象皮膏为例,虽然临床疗效显著,但因其具有剂型粗大、油腻、易染色等,在临床应用上极其不便。如何将外用中药组分配伍与现代各种技术相结合,萃取外用中药的有效成分,改进外用中药剂型,解决外用中药“粗、大、黑”问题,从而像外用西药“百多邦”一样,应用简便易行,为外用中药开拓国内外市场,造福人类健康。基于中药的组分配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扩展到外用中药研究及剂型改革中,制备方便易用的外用中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n 提出外用中药配伍规律的研究及剂型改革的探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坚持“方证关联、理法方药统一”的整体研究思路;临床疗效确切,作用目标明确(病、证具体);能够体现中药复方君、臣、佐、使配伍规律;以构方药味的化学基础研究相对清楚的方剂及其类方为模板;以病界定证的中心特征基础上,实现有限目标,把握基本病机,设计多层次、多靶点的系统性指标,并制造相应的动物模型,分析方剂配伍的生物效应机制;充分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揭示药效物质基础变化与配伍、药效学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药效物质比构成与生物效应靶点反应特性的相关研究,揭示方剂配伍规律。从而建立一个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创制现代化高效外用中药的方法学平台。
-
-
-
涂重仁
- 《第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药物的剂型改革问题,从古到今一直是国内外医药科研工作人员致力研究攻克的难题,也是广大患者翘首期望的共同心愿.尤其是儿童用药,人们迫切希望能有方便快捷、高效速效、无痛舒适、无毒无害、服用可口、价廉实惠的药物为治疗保健服务.尽管科研人员在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中对药物剂型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仍不尽如人意.本文探讨 儿科药物剂型改革的有关问题。
-
-
文乐兮;
魏一苇;
罗伯承;
魏飞跃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治妇产科多种病或证或症的方剂称之为妇产科通用方.综观历代妇产科通用方,一类是药味多而功能全的大方,另一类则为药味精而便于加减的基础方.一方通治一科之病之所以成为可能,根本原因在于女性生理病理共性对相关药物组配的客观要求.继承发展通用方应从通过系统文献整理和数据挖掘等以揭示其配伍规律、规范其应用指征,以及探讨其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处方筛选、剂型改革等方面着手.
-
-
-
-
-
-
吴亚兰;
许霞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我国剂型种类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祖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锭剂是祖国传统剂型之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深层次地认识锭剂的源流发展,笔者通过阅读有关文献,将锭剂的源流考证,常用锭剂的源流发展以及当今锭剂的改革总结为此篇文章.
-
-
吴亚兰;
许霞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我国剂型种类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祖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锭剂是祖国传统剂型之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深层次地认识锭剂的源流发展,笔者通过阅读有关文献,将锭剂的源流考证,常用锭剂的源流发展以及当今锭剂的改革总结为此篇文章.
-
-
-
-
-
-
- 赵国林
- 公开公告日期:2001-01-17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以植物为原料的中成药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本新剂型以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为原料,经水提取,提取液浓缩和药渣细粉混匀,喷雾成颗粒状药粉。制法是以上述药材为原料,经二次加热水提取,过滤,减压浓缩成流浸膏,将药渣粉碎成细粉,将药渣细粉与流浸膏混匀,喷雾干燥成颗粒药粉。本剂型易于水分浸润溶解,能被迅速吸收,疗效迅速,易于保存。其制法投料准确,热敏性或易挥发性成分不损失。
-
-
-
-
-
-
- 汪景山
- 公开公告日期:2001-10-24
-
摘要:
本发明涉及纳米技术在中药剂型改革中的应用,属医药保健品类,其特征在于将原料药或按品种单独或按处方组合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纳米粉,并可进一步加工成纳米提取液、纳米提取粉,再以这些粉、液为原料加工成各种剂型的纳米处方药或纳米成品药,具有有效成分利用率高,节省原料药,吸收快、疗效好、用量小、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为中药进入国际社会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