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梁
叠合梁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21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1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97717篇;相关期刊207种,包括混凝土、结构工程师、建筑技术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4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天津市公路学会2014学术年会、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等;叠合梁的相关文献由283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少重、黄胜、张剑等。
叠合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7717篇
占比:99.55%
总计:98161篇
叠合梁
-研究学者
- 王少重
- 黄胜
- 张剑
- 吴小银
- 周少勋
- 吴顺红
- 肖景平
- 吴方伯
- 汪继恕
- 熊学玉
- 熊斌
- 肖启晟
- 杨峰
- 王磊
- 刘学春
- 肖向荣
- 高路恒
- 叶丽丽
- 杨勇
- 杨杰
- 段嘉琪
- 肖建庄
- 刘怀刚
- 夏晖
- 张会昌
- 赵升辉
- 陈思敏
- 高世强
- 万保金
- 刘才玮
- 周绪红
- 李志荣
- 王荣辉
- 王骑
- 苗吉军
- 赵伟
- 黄靓
- 于云龙
- 刘伟
- 刘杰
- 史海欧
- 季文玉
- 左红祥
- 廖海黎
- 张亚海
- 张晋琪
- 徐召
- 徐常泽
- 朱欢劼
- 李旺旺
-
-
马思聪;
梁皓
-
-
摘要:
通过对里底电站左岸溢洪道坝顶预制梁施工,探讨“二阶段受力混凝土叠合梁”(预制+现浇)替代大吨位混凝土预制梁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各项指标,解决施工条件有限情况下大吨位混凝土预制梁吊装难题。对于跨越河流、交通干道、桥梁等下部无法布设支撑进行现浇筑,但吊装又受限的大砘位混凝土桥梁采用“二阶段阶受力混凝土叠合梁”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技术经济指标较好。
-
-
崔暘;
张玲聪;
杨博;
卢旦;
黄昱涵
-
-
摘要:
为解决现有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在施工现场安装纵筋困难问题,设计一种箍筋环扣连接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为进一步研究搭接箍筋对叠合梁受剪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2组6个箍筋环扣连接预制混凝土叠合梁试件进行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分析其破坏形式、荷载-挠度曲线及混凝土应变和钢筋应力等,探讨试件剪跨比、箍筋间距等参数对叠合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及其破坏机理,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叠合梁与现浇梁均为剪切破坏,箍筋环扣连接形式能有效传递梁内剪力;所有叠合梁均未发生沿叠合面的水平开裂,预制层与后浇层混凝土黏结完好;搭接箍筋处连接可靠,传力性能良好;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
-
唐文涵;
何淅淅
-
-
摘要: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具有应变硬化性能和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的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用ECC代替混凝土可以避免混凝土脆性引起的开裂和耐久性问题。通过不同厚度ECC分别替换RC梁的受拉区、受压区,与RC梁进行对比,分析受弯性能及延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测跨中混凝土/ECC截面平均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混凝土与ECC的粘结作用良好;ECC位于受拉区的叠合梁最大裂缝宽度小于RC梁,可见ECC能有效控制裂缝的开展;ECC位于受压区叠合梁的极限变形能力高于RC梁,且叠合梁的延性较RC梁得到大幅度提高。
-
-
杨勇;
刘涛
-
-
摘要:
珠海市洪鹤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500m的双塔双索面钢-混凝土叠合梁斜拉桥,其3号主塔位于防洪大堤背水侧的沼泽区。结合现场施工环境特点,塔周梁段采用支架法不对称架设工艺,确保了防洪大堤的结构安全,克服了陆地施工环境、大型水上设备无法提供有效服务的困难。标准梁段采用桥面起重机双悬臂对称架设施工,探索了一种新型桥面起重机,辅助墩顶梁段采用支架辅助法施工。钢梁采用等温合龙工艺,先临时锁定,再配钻连接板螺栓孔,与传统合龙方法相比,降低了大规模螺栓孔群的匹配难度,加快了合龙施工速度,同时也保证了合龙质量。
-
-
张斌;
赵金伟;
梅培红;
罗平
-
-
摘要:
在目前已投入使用的钢混组合桥梁中,由于桥面板混凝土工作性能差、耐久性不高等问题,导致了连接面滑移、结构屈曲失稳、使用耐久性差等各种桥梁病害。鉴于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文章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对UHPC与钢结构梁的有机组合后的叠合梁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证明了该新型梁型可有效解决目前普通钢混叠合梁出现的上述缺陷。
-
-
董商;
黄靓;
涂文戈
-
-
摘要:
设计了C35和C45混凝土叠合梁各4根,其中预制部分采用含烧结砖骨料再生混凝土,后浇部分采用普通混凝土,预制部分含烧结砖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3.3%、66.7%和100%,并进行了预制再生混凝土叠合梁抗弯试验,以研究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再生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叠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制部分再生骨料的取代率与梁的刚度并未有明显关联;预制部分再生骨料取代率并不会明显改变混凝土梁的延性,极限状态没有明显区别;预制再生混凝土叠合梁的抗弯承载力、刚度与规范值接近,实际工程中可以在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制部分采用较高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在适用性方面,预制部分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提高会加剧裂缝宽度的发展。
-
-
赵广臣;
张永生;
杨海庆
-
-
摘要:
用Abaqus软件对一叠合梁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有限元模型是有效的。通过改变有限元模型中叠合梁界面抗剪强度,得到不同抗剪强度下叠合梁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等结果,讨论了界面抗剪强度对叠合梁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出结论:①当叠合面抗剪强度可以保证受拉纵筋均屈服时,其大小对叠合梁最终的破坏形态影响不大;②当叠合面抗剪强度较小时,虽然不会影响叠合梁最终的破坏形态,但会导致构件刚度发生明显降低;③当叠合面抗剪强度足够大时(本文中为5 MPa),其大小对叠合梁最终的破坏形态和荷载位移曲线几乎没有影响。
-
-
徐敬军
-
-
摘要:
为探究当前工程领域新兴的“二阶段受力混凝土叠合梁”施工模式的进一步应用,本次研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二阶段受力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并对最终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整体来看,采用“二阶段受力混凝土叠合梁”施工模式后,其施工质量能够符合预期要求,且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模式下的不足,有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
晏铭;
胡雨
-
-
摘要:
珠海市洪鹤大桥主桥磨刀门水道主航道桥为主跨500 m的钢-混凝土叠合梁斜拉桥,主梁高3.5 m,宽34.9 m。以跨中合龙段为界,由两个施工单位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8#主塔塔处和6#、7#、10#墩顶附近钢梁全部采用无支架施工,9#主塔塔处和11#墩顶附近钢梁采用有支架施工方案。为确保最终成桥状态满足设计要求,在钢梁预制前计算了主梁的无应力线形和安装线形,安装阶段确定了以高差控制拼装、以索力和标高进行双控的施工控制方法,并明确了误差来源、对支座进行了提前预偏。通过对悬臂拼装的施工全过程的控制,该桥线形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已经顺利合龙。
-
-
陈山亭;
孙乾栋
-
-
摘要:
珠海洪鹤大桥主桥由2座主跨均为500m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串联而成,为半漂浮体系结构。主桥上部结构为叠合梁,其标准梁段长12m。叠合梁架设以主塔为中心采用架梁起重机分节段悬臂对称施工,中跨合龙段采用敏感性模拟分析和低温定时合龙施工技术,有效减少钢梁温度配切合龙的不确定性,提高合龙的精准性和可靠性,降低架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保证了叠合梁安装精度。
-
-
姜桂秀;
王兴兴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技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结合实际工程港珠澳大桥钢混叠合连续梁桥部分,利用有限元软件FEA的静力计算和施工阶段分析模块,通过建立简化混合单元有限元模型,对该叠合梁桥的顶升施工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详细描述了单元选择和材料的本构关系、荷载施加和网格划分,并对叠合梁顶升前后以及回落的整个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针对连接件非线性特性进行有限元理论分析,一方面分析叠合梁结构的滑移特征;另一方面分析连接件刚度大小变化对顶升效应的影响,计算得到连接件刚度对滑移的影响和在施工中连接件刚度对主梁应力的影响.
-
-
张世娟;
周远智;
胡靖;
刘远坤;
郑戈瑞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红水河特大斜拉桥为不对称斜拉桥,桥面结构在纵向(结合段)和竖向(叠合梁)都采用了钢与混凝土组合形式,受地形、水位限制,贵州岸边跨叠合梁拟采用顶推法施工.顶推过程中,结构变形及其应力分布均为动态变化,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有限元软件包MIDAS对桥梁顶推施工全过程进行空间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可为该桥施工及施工控制提供参考,并可供同类桥梁的施工借鉴.
-
-
许平;
孟令倩
- 《天津市公路学会2014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钢—混凝土连续叠合梁的中支点负弯矩使叠合层混凝土承受拉应力,应力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耐久性及承载能力.因此,钢—混凝土连续叠合梁桥的中支点顶面拉应力成为设计中的重要问题.结合实际工程中某钢—混凝土连续叠合梁桥设计,通过施工临时压重并张拉预应力钢束两种方法结合,进行理论分析以便指导今后的设计和施工.
-
-
-
蒲伟;
龙开定;
张田庆
- 《2018超高层建造技术交流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结合昆明西山万达广场项目情况,介绍了外挂式动臂塔机支撑体系受工程结构特点的影响,塔机标准C型梁无法直接安装与使用的情况下,对外挂动臂塔机“C型梁+叠合梁”的常规支撑体系进行了优化与改进,减小支撑体系的复杂程度,降低施工难度,同时采取了一些列保质、降危、增效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和安装精度,保证施工质量.
-
-
聂玉东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8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本文以中、俄界河桥—黑龙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围绕大桥的设计展开论述,介绍了大桥的设计与技术特点.大桥为中国北方高纬度寒冷地区的叠合梁矮塔斜拉桥,首次采用具有-60°C冲击韧性要求的Q420qFNH耐候钢,大桥的设计,可为高寒地区其他钢结构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
-
张保胜;
李乔;
单德山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7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为了解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和预制桥面板加载龄期对采用叠合梁和混合梁体系的大跨度斜拉桥主梁线形和内力的影响,结合某长江公路大桥(叠合/混合梁体系斜拉桥),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L-BAS和对比分析方法,对该桥进行了施工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主梁线形和内力影响很大.文中还对混凝土桥面板不同加载龄期对主梁线形和内力的影响规律做了分析,表明叠合梁的桥面板放置时间为180天是合理的.
-
-
杨杰;
徐国忠;
李震宇;
朱勋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4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阐述了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发展历程,柱、梁、板、各预制构件的构造措施、连接处理方法及设计中应注意问题,预制柱把连接节点设置在梁柱节点处,在预制柱的柱头与现浇混凝土结合面上进行粗糙处理,增加预制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的黏结力;同时为了节省节点现浇时模板使用量,在预制柱头上设置柱模。柱模需进行防裂构造措施处理,如布设钢筋网片。预制柱的柱脚需有与下一层柱头结合的处理措施,柱脚采用套管进行连接。同时在柱脚端面上设置凹槽可以使上下柱的连接得到加强。柱预制时,在柱脚的柱主筋位置布置套管,叠合梁的预制部分与现浇部分的连接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在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中,叠合梁通过箍筋把这两部分连接起来,同时在预制梁的叠合面上进行拉毛粗糙处理。通过粗糙面加强现浇混凝土与梁预制部分的黏结,梁预制部分带有预制梁模,可以尽量减少梁现浇部分的模板使用量。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叠合楼板的应用最为广泛。与传统预制装配楼板相比,叠合楼板有较大的整体刚度、较好的抗震和抗裂性能,并且其主要部分可在工厂制造,机械化程度高,现场湿作业少,施工方便,简化模板体系,符合建筑工业化的要求,是一种较为适合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楼板体系。叠合楼板和叠合梁相似,由预制和现浇两部分组成。传统叠合板的现浇层与预制层之间的混凝土不能很好地连接在一起,叠合面水平抗剪是一个薄弱环节,影响板的整体性。在新型叠合楼板中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设计提供参考.
-
-
-
顾晓宇;
李乔;
单德山
-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7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以某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分析大跨度叠合/混合梁体系斜拉桥在施工过程及成桥阶段的几何非线性效应,包括斜拉索垂度非线性效应、P-△效应和大位移效应的单独影响及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对该桥结构位移和弯矩均有显著影响,但对主梁轴力和索力影响不明显;为施工安全考虑,在设计和施工控制中应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