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连续梁桥

连续梁桥

连续梁桥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044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2篇、会议论文228篇、专利文献276191篇;相关期刊45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施工技术、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155种,包括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2014年广东省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技术交流会、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等;连续梁桥的相关文献由513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建中、陈士通、张文学等。

连续梁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72 占比:0.89%

会议论文>

论文:228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76191 占比:99.03%

总计:278891篇

连续梁桥—发文趋势图

连续梁桥

-研究学者

  • 李建中
  • 陈士通
  • 张文学
  • 袁万城
  • 陈水生
  • 张强
  • 王平
  • 逯久喜
  • 刘洋
  • 孙志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常付平; 马骉; 姜洋
    • 摘要: 宁波三官堂大桥主桥为三跨连续钢桁梁桥,跨径布置为(160+465+160)m,主跨桥面宽45.9 m,边跨桥面宽37.9 m。主桁采用2片变高N形桁,跨中桁高14.5 m,中墩墩顶桁高42.0 m,边墩墩顶桁高15.0 m。2片主桁横向间距33.7 m,基本节间距15.0 m,中墩墩顶附近节间距18.75 m,主桁杆件均采用板肋加劲箱形断面。主桁上平联采用菱形布置,V撑处下平联采用K形布置,平联杆件采用箱形或H形断面。桥面系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板桁结合,共同参与受力。为解决边墩支座负反力及优化主桁杆件受力,采用边墩支座顶升技术,并在边墩附近部分主桁杆件及桥面系设置压重混凝土。边跨及三角区钢桁梁采用支架拼装工艺施工,中跨采用悬臂拼装工艺施工。
    • 张守军
    • 摘要: 某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跨径布置为(45+70+45)m,主梁为单箱单室截面,跨中部位腹板厚30 cm,采用双向预应力结构,运营20余年后检测发现箱梁腹板存在大量斜裂缝,且中跨跨中明显下挠。分析认为病害主要是由腹板抗剪承载力不足、预应力损失和重载车辆增加等因素引起的,基于病害原因,提出采用腹板加厚、增设预应力筋和粘贴钢板的组合方式进行加固,加固设计验算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加固施工过程中各监测断面实测应力增量与计算值基本接近,实测位移增量略小于计算值;静载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刚度、强度满足要求,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加固后近3年的跟踪观测未发现腹板剪切裂缝有继续发展现象,跨中挠度没有增加,结构抗剪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 宁晓冬; 杨晨光
    • 摘要: 广东佛山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118+2×202+93)m连续梁桥,主墩均采用圆端形承台(尺寸为39.25 m×17.5 m×5.0 m)。3号、4号主墩位于水中,均采用无现浇封底混凝土的钢-混组合吊箱围堰施工,围堰主体结构为混凝土底板-钢板桩壁体组合。在围堰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底板及钢壁体在加工场内分块加工并运输至墩位,逐块吊装拼接,减小了施工吊重;钢壁体与混凝土底板采用无嵌固方式进行耦合连接,通过止推块及拉杆的双向限位实现了壁体与底板的耦合及密封;采用智能连续同步千斤顶系统进行围堰下放,解决了下放过程中混凝土底板的开裂问题;通过自闭式软管浇筑少量混凝土封堵护筒环缝,实现了围堰底部密封;利用壁体-底板耦合系统的快速拆除技术,实现了无需水下作业的壁体快速化拆除。
    • 张忠杭; 余洋
    • 摘要: 以张家港某连续梁桥工程为依托,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分别分析了混凝土重度、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弹性模量、加载龄期和环境相对湿度波动对主梁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大悬臂阶段,主梁线形对重度、张拉预应力参数的变化较为敏感;而在成桥阶段,主梁线形对重度、张拉预应力和加载龄期的变化较为敏感。
    • 杨文爽; 阙水杰; 楚民红
    • 摘要: 针对复杂竖曲线桥梁主梁顶推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施工进度慢等问题,为控制主梁线形和内力,提高顶推效率、降低施工风险,提出顶推转动自适应控制法。该方法取消了主梁刚性转动,将主梁的转动分散到每一步顶推过程中,通过线形拟合、支墩固定垫块与活动垫块垫高、梁体转动、主动落梁控制等实现顶推过程自适应控制。以柳州凤凰岭大桥为背景,基于顶推转动自适应控制法进行该桥主梁顶推施工。结果表明:该方法顶推效率高,平均2.2 m/h;顶推过程结构受力安全可控,各支墩处8个支点落梁时受力分布均匀,落梁后主梁线形平顺,高程最大偏差为26 mm,表明转动自适应控制法应用效果良好;建议进一步研究更加高效的主动落梁装置。
    • 陈洪涛
    • 摘要: 滨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上跨铁路立交桥为(50+85+50)m连续梁桥,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变截面箱梁,受现场条件限制,采用非对称转体施工,转体时两侧转体悬臂长度相差9 m。主墩采用变截面实体墩,边墩采用柱式桥墩,基础采用群桩基础。在主墩墩底设转体系统,通过对转体桥梁下部结构分析,确定施工过程中容许不平衡弯矩为5.18×10^(4) kN·m。设计将箱梁非对称长度单独分段,并采用混凝土块配重方式消除施工过程中的不平衡弯矩,对施工步骤进行优化,确定采用分次施加和拆除配重的方式。该桥采用优化后步骤施工,称重后现场单个转体配重重量为9600 kN,墩底不平衡弯矩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实际施工过程中最大不平衡弯矩为5.02×10^(4) kN·m,成功完成转体,保证了结构的安全。
    • 张永亮; 刘聪聪; 李晓钟; 王春阳
    • 摘要: 为研究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球面滑动摩擦系数μ_(2)、温变间隙Δ对长联大跨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一联(50+8×100+50)m连续梁桥为对象,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提出采用钩单元、间隙单元与摩擦摆单元并联后再与摩擦摆单元串联的方式模拟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活动支座的力学行为。基于有限元模型和时程分析法研究μ_(2)、Δ对支座最大抬升量、墩梁相对残余位移、墩梁最大相对位移、墩底最大弯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支座最大抬升量曲线呈“W”形;μ_(2)、Δ对支座最大抬升量、墩梁相对残余位移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墩底最大弯矩的影响较小;μ_(2)增大,桥梁各项地震响应均减小;Δ增大,支座最大抬升量、墩梁最大相对位移、墩底最大弯矩增大;Δ对墩梁相对残余位移的影响较复杂,总体随Δ增大而减小。
    • 石云冈; 邵旭东; 侍永生
    • 摘要: 在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基础上,利用高强UHPC材料替换混凝土翼缘板以构建新型的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箱梁桥。基于珠海前山河大桥设计原型,设计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连续箱梁桥,对其力学性能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并与实桥原型设计和PC箱梁方案对比分析。研究表明:①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箱梁桥可大幅降低结构自重,最大悬臂状态下内力大幅降低,作用组合下应力验算满足规范要求,跨中最大挠度小于规范容许值;②波形钢腹板的局部屈曲稳定、整体屈曲稳定和组合屈曲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连接件受剪承载力亦满足要求;③构造优化后技术方案综合单价比原型设计和PC箱梁桥分别降低16.9%和57.8%;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连续箱梁桥整体受力性能、局部受力性能和技术经济性优良,有望成为大跨连续梁桥有竞争力的桥型。
    • 王力; 虞庐松; 刘世忠; 李子奇; 马生涛
    • 摘要: 为研究极端温度作用对高寒高烈度区组合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5×50)m波形钢腹板连续箱梁桥为背景进行分析。采用CSi Bridge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非线性模型,考虑极端温度对隔震橡胶支座和桥墩等构件关键力学参数的影响,分析桥墩墩底弯矩、墩顶位移、支座滞回特性等地震响应,并与常温工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根据现行规范计算的极端低温时桥墩墩底弯矩偏小,极端高温时桥墩墩底弯矩偏大,设计中应予重视;极端温度对隔震橡胶支座力学参数的影响会引起桥墩和上部结构连接刚度发生改变,导致桥墩和支座地震响应变化显著,桥墩墩顶位移响应与温度呈负相关,支座耗能情况与温度呈正相关;极端温度引起支座刚度、桥墩混凝土材料参数的改变,使结构内力、位移响应较常温工况最大改变分别超过30%和20%。
    • 茹超; 张运波
    • 摘要: 文中以典型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悬臂施工为工程背景,分析介绍其结构设计情况,利用MIDAS Civil软件对其进行全桥整体分析,利用ANSYS软件对零号块建模并进行空间应力分析。结果表明:零号块局部存在较大拉应力,在今后设计和施工中应加以重视。计算分析结果可以为该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